碑文孝名如何排合適?

TT尋樂記


碑文的名字排序是十分講究的,要根據輩分的不同以及長幼順序來排列。

碑文上立碑人的名字排序:

一、按輩分排列:

順序是長輩、平輩、晚輩。如果逝者有晚輩的就以晚輩的名義立碑,長輩和平輩不參與立碑。沒有晚輩的,以平輩的名義立碑,長輩不參與立碑。逝者既無晚輩也無平輩的,才會以長輩的名義立碑。

二、次序:

這裡主要以逝者晚輩所立的碑文來說明

1、同姓晚輩排序依次為:子、女、孫男、孫女、曾孫男、曾孫女、玄孫男、玄孫女。

這裡家中兒子是按年齡大小排列名字的,靠主碑文最近,年齡越小的孩子名字離主碑文越遠。

但孫子輩的排序有兩種:孫子輩、曾孫輩和玄孫輩中的老大、老二是按房頭來排序的,不按年齡大小算。就算年齡最小,但如果是長房生的,也要排在最前面。

或者孫子輩只按年齡大小排序,與父輩的長幼無關。

2、家庭中包括兒媳和女婿的排序為:子、女、兒媳、女婿、孫男、孫女、曾孫男、曾孫女、玄孫男、玄孫女。

碑文位置排列

墓碑中心部位也叫“中榜”的位置,為了尊敬長輩,會加上許多尊敬的詞語,如父親稱“考”、“顯考”;母親稱“妣”、“顯妣”。

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

如果是夫妻二人名字寫在碑上,則按男左女右的順序來排列。生卒年月日,寫在中榜兩旁,仍按男左女右來寫,年月日能寫齊全最好。

碑文中立碑人,男在左面女在右面,兒子和兒子排在一起,女兒和女兒排在一起,排列次序為:先長子,再次子,而後三子,以此類推。女兒也是一樣,從長女開始,再次女,而後三女,以此類推。

特殊情況:繼子應排在兒子的後面,女兒的前面。


東籬梧桐雨


古人為逝者立墓碑,從現有的文獻可知己經有近2000年曆史。《唐宋八大家散文總集》每一位作者都收錄有“碑誌”,其中歐陽修有108篇。在古時世家大族能以請名人、名士為其祖上撰寫碑文,認為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中國人的孝道,表現在各個方面,“生養死葬”是每一個子女應盡的義務。父母、爺爺、奶奶去世並安葬後,一般都會立一個墓碑,刻上逝者的名諱、生卒年月,有的還有生平事蹟,立碑者名字等。立碑的目的即是為了表示對逝者的懷念,也便於後代子孫祭祀和尋根問祖。

如何為父母、祖上立碑,碑文應該怎麼寫,結合文獻資料,在此談一點意見,供各位網友參考,但這不是法定文本,可以根據自傢俱體情況作適當變通。

首先,墓碑碑文應該是豎排,從右至左。其次,碑文主要包括五項內容:第一、右邊墓主的生卒年月日;第二、不論右邊或者左邊文字多少,墓主的名諱一定在正中間;第三、墓主夫婦名字並排兩豎行,上邊的“皇”或“顯”字,下邊的“之墓”居兩行之中;第四、左邊是立碑人名字;第五、靠左邊偏下位置是立碑時間。再次如果加碑額,刻“流芳百代”。另外,如果移民海外,墓碑右也要簡述祖籍地,以便後世子孫尋根問祖。

碑文孝名排列如下:

一、如果是父輩墓碑,一般包括所有兒子、女兒、孫子、孫女等。

二、如果是祖輩墓碑,還要包括曾孫、玄孫等。寫碑文孝名應根據人數多少來確定具體寫的人員範圍,一般從主持立碑的人輩份寫起,最好不要超過20個字,否則就太擁擠。

三、子孫名稱用小號體寫在墓碑的左邊,具體寫法如下:第一行寫“孝”子,第二行寫一“男”子,第三行寫兒子所屬字輩,第四行寫兒子輩名稱,按年齡大小從右到左排列,只寫名不寫姓。寫完兒子輩名稱後再在下一行寫孫子輩,依次類推。

子孫名稱一般只寫同姓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例如媳婦和女婿就不寫,外甥雖有血緣關係但已屬外姓也不用寫,但如果子孫人數較少,名字在5個以下的,由於字數太少不好看,也可以將媳婦、女婿、外甥等寫上去。


大汕十


碑文孝名應該排在最左側左下角的位置比較妥當,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叔父輩、再而是子孫輩、再下來是曾孫輩。


龍虎山健康風水研究所


一個地方一個樣子!我只說我們這邊的。碑左面是老人生卒日期,中間是過世老人的名諱!右面是子孫的名字。


劉豐884


碑文孝名按年齡和輩份從大到小,從男到女,男對應媳,女對應婿。從右到左的豎行羅列。


李家印


按年齡和輩分從長至幼依次排列?我覺得就正確。


劉岐正


從右依次按照大小排序,右為上


寶貝回家天使的翅膀


按輩分依次年長至幼排位,最為合理!


陳哥7181


專業人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