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包山養殖黃牛,然後在城市租門店岀售正宗黃牛肉,拒絕中間商?該模式行的通嗎?

壞男人說小龍蝦


你是想法很超前,也特別有創意,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就像我們農村人說的拾麥打燒餅淨利,意思是去地裡面撿拾麥子,然後加工成燒餅賣,這樣沒有成本都是利潤,關鍵是你有時間嗎?地裡面的麥子多嗎?多少天能撿到夠打燒餅的麥子,這都是現實問題,我們的理想特別美好,但是現實特別殘忍。

我是做農資銷售的,2010年公司創新,做直銷,沒有中間商,自己去賣,還行,但是後續麻煩事就來了,當地農業執法找你,當地的經銷商排擠你,鄉鎮客戶刁難你,有時候說的送到給錢,結果不要了,反正那一年特別麻煩,出現很多事情,一年後公司直接取消了直銷,最後核算,根本沒利潤,五個人的工資,吃喝拉撒,再加上執法部門的罰款,根本不划算,還不如代理商好做。

你自己養牛,然後自己屠宰,自己賣,你知道有多麻煩嗎,屠宰需要僱人,需要找門店,你出來賣肉,誰養牛,還得僱人,用不了一年叫你煩惱重重,最後關門歇業,我經常說凡是什麼都乾的,最後都倒閉,比如賣化肥的,還賣太陽能,用不了多久就倒閉了,大家看看你周圍那些搞多種經營的都是什麼結局。

自己養牛都比較繁瑣了,你在加上賣肉,首先你得解決人員問題,僱人需要工資,你沒有時間顧及牛了,家裡人懂得養牛技術嗎,碰到什麼事在給你打電話,你天天來來回回的跑,用不了多久,你就會心灰意冷,喪失精神,身心疲憊,最後你只得選擇關門。

我們常說幹什麼的就是幹什麼的,你都幹完了,賣肉的不就下崗了嗎?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你不專業,不一定賣的多,別以為是自己的牛,你就有優勢,你有客戶資源嗎?你有網絡嗎?你也不一定就比別人賣的便宜,生意不是單純的靠質量,很多時候是關係,感情,現在的銷售都是感情銷售,因為東西都是大同小異。

你這種方式就是我們農村說的帶把子夯,自產自銷一條龍,關鍵是你有人員嗎?這裡面還需要很多東西,車輛、門店、資金,養牛你的資金很輕鬆,再加上門店有可能出現資金不足問題,到時候叫你特別沮喪,你會失去信心,很多生意都是這樣倒閉,什麼都想幹,幹了很多項目,最後因為資金不足倒閉了。

做事我們要專一,其實完全沒有必要什麼都幹,幹好一樣就夠吃的了,大家說對嗎?


大海傳媒


自己包山養殖黃牛,然後在城市租門店出租正宗的黃牛肉,拒絕中間商。做為養牛一員的我做過了,虧死了。模式沒有問題,資金鍊以及自己的精力跟不上。

下面我跟大家解釋一下。

你自己包山頭養牛,你知道一頭牛一天要吃的草料嗎?最少一頭一天要吃30斤草料,你有多少個山頭可以包?草長得又慢!

黃牛如果品種不好,特別是養殖本地小黃牛的,放養有時一天都長不到一斤,圈養還好點,養公牛犢還好點,放養回來再餵食精料一點也能長兩斤左右。

我就不說養殖的成本了,包養山頭,你得有人看著牛才行,這是成本了。如果你放養,除非草原,你養的規模不可能大,因為你管不來,草料也不夠!

牛犢最少養殖十個月,肉質才可以。殺牛、運牛是要辦理檢疫證的,沒有證不太好搞。或者你走屠宰場,一頭牛差不過兩百塊,還得你自己殺。殺頭牛得四點多就起來,有時一個人還不行,要兩個人合作才可以。這就需要勞動成本了!

如果你的牛場離城裡比較遠,你還得自己拉,或者請人拉牛,這也是成本開銷!

在你剛開始賣牛肉的第一天,有銷量。第二天以後,周圍的同行看到你又殺牛了,價格馬上會降下來。熱天的時候,牛肉賣不完,到了第二天作為剛入行的我們,又不敢拿去賣給客戶。別的人經常賣,他們管你,把價格拉低幾塊錢,肉照樣賣。而我們剛入行,那麼多的肉賣不完,一頭牛一萬多呀。光賣新鮮的,能頂到什麼時候。沒有資金還是不要考慮做供應鏈的,老老實實養自己的牛。平時有訂單再殺牛。畢竟我們的資金量不足,同行可以連續一個月每天都殺牛,可是我們不能,資金跟不上!做舊了的,他們有他們的渠道,而我們沒有。

說多了都是淚呀,我連續殺了五頭牛,只有兩頭的肉能賣的完。有一天停電了,一整冰箱的牛肉都有味道,都丟了。要做這行,真的得把本金準備好!我家附近就有幾個牛販,只是收牛,也不敢殺來賣,就怕賣不出去。



農村人雄起


我以前在江西的時候有人也是承包的山自己養雞,聽他說不喂飼料,將要上市前,他開始跑銷路,剛開始信心滿滿的,帶著雞去各個酒店廚房推銷,讓人家試,都說味道比飼料雞好,奈何成本比飼料雞高,人家覺得沒利潤,漲價的話客人又不好接受,最後搞得他頭都大了。我後來也琢磨過這個事,現在互聯網時代可能這個事就能好成功,可以在朋友圈推廣,請大家去山上參觀,在山腳下搞個類似於農家樂的餐館,主打菜就是自己養的雞,一定要把味道做好,只要給食客留下好的口碑,在市裡開個特色參觀就可以提上議事日程了!

這是我的所見所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0309


自己包山養黃牛,然後進城自租門面賣牛肉拒絕中間商可行嗎?我個人認為可行有以下說法。

第一:現在很動農民不願種地是因為掙不到錢都是被中間商、商飯掙去了,其時生產者並沒掙到錢。一樣農民包山養黃牛,養大後賣給牛商人拿到城裡攤位一賣多賣一倍的價錢,他又沒養牛又不賣力這個錢為什麼他掙得這麼容易啊!

第二:真正專業養牛的人就會發展一條龍服務才會掙到錢而現在好多商人也正在火熱發展中自養、自運輸、自殺、自賣。包括很多專業種菜大戶也是有自已的車。包山養牛我們養的是綠色生態散養牛,而且肉質鮮嫩很受城市市民喜歡,因為在大城市裡吃不到這種肉,買到的都是圈養用添加劑飼料喂出來的不是正宗黃牛肉而且還不好吃而且還注過水,如果這個市場做起來生意很火,在城裡菜市場租一個攤位這樣一定可行。


勤奮江江


我湖南人,96年包山養黃牛,97年在長沙剛剛開張的紅星市場租了兩個攤位,井灣子菜市場,南門口菜市場基本週邊8公里內的菜市場都有攤位,正宗現宰每天都是新鮮不注水的黃牛肉。然而虧了不少錢,可能是運行模式不對。現在有網絡,可以做個網紅店,自己多動腦筋,多看多學,應該是有前景的。關鍵還是你自己要會找噱頭,搞宣傳,保證牛肉質量。


z是夢會醒z


這種模式現在很多人在操作運營,基本有條件的牛肉攤老闆都是那麼幹的,區別是他們是攤位你是鋪面。

兩者區別:

攤位:投資小些,流動人口大,服務大眾群體。

鋪面:投資大些,流動人口稀,服務資源熟客。

包山養牛跟店鋪出售牛肉看主向於那個。

一、如果主向包山養牛,這種生態養殖節約成本,但是生長週期會慢了許多,而且你要達到養殖數量,讓牛自行繁殖,賣活牛跟賣牛肉結合你才會有錢賺。

二、如果主向店鋪出售牛肉,我建議沒有必要包山養牛,只需要有地方可以養牛就行,去收牛來了以後把牛關在那裡,殺完了在去收牛來殺,因為,包山養牛意味著規模化,光靠賣牛肉去消化你的牛,如果你沒有資源你的牛肉銷量只會啪,啪,的打你的臉。

固定店鋪銷售牛肉,你需要打持久戰,做出自己的口碑跟品牌,普通老百姓可能更願意去菜市場買,心裡還會想你店鋪才是非正宗的產品。

一個行業想做一條龍服務,抹去中間商成為一個經濟導體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錢,資源,時間。

曾經我還沒養牛以前跟你的想法是一樣的,到現在都沒法實現。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投資有風險,入行需謹慎。






小楊的天空


包山養牛?如果真是放養的話,每頭牛需要10畝的優質草場面積。

門市裡按照3天賣1頭牛計算,一年需要宰殺最少100頭。

一頭成母牛每年產1頭犢牛,還要考慮成活率。就按照需要110頭成母牛。

一般情況下,一頭牛達到宰殺標準,最少需要24個月的生長,也就是兩年。故等肉店正常營業,草場上最少需要同時放牧310頭牛。

所以,你需要承包的山上有3000多畝草場。請注意,是優質草場,不是山林!!!

這條件你不具備。

所以,請不要給養牛前面加個“包山”。


我不信好名字都被用了


如果考慮這個模式,你要考慮以下方面的問題:

自己是否要養牛的技術

養殖牛看起來很簡單,把牛往山上面一放,牛自己吃草就行了,其實不然養牛可是一個技術活。記得我們村有個人養了5頭牛,基本上一個人全天都要陪著牛,不是那方便這麼簡單,牛會亂跑,一個小時就要換個地方,不然草吃完了的餓肚子,牛長的自然就慢。最為關鍵的是牛也是要疾病防疫的。牛瘟一旦發起來基本無藥可解,就是死路一條。血本無歸都有可能。

自己能否承包山

現在山林承包不是那麼容易的,荒山野地現在十分的少,基本有養殖條件的都被承包完了,沒有條件的,你承包了,需要花費大量的費用改造,比如:開闢道路、坎草、開荒等,如果離的遠,還要建立牛棚,建立牛棚還需要人住的地方,還要找到水源、還要通電等,前期投入不會少。

自己租門店賣黃牛肉

現在殺牛可不是隨意就能殺的,都需要防疫證明,如果任何人都可以殺牛,那麼你殺一頭有病的牛,市場上賣完,很多人吃了生病,那不是很麻煩。估計你沒有證明隨意殺牛,第二天就要被工商局的查處,甚至罰款坐牢。

中間商的好處

中間商打通了所有關節,你不需要辦理各種手續,不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在養牛上面,拿到牛肉就能賣,少量多次的進貨,基本每天都能賣完,

如果你自己殺牛,一頭牛體量很大,長期賣不完容易變質壞掉,到時候就是虧本。中間商保證了你可以少量的拿貨。

綜上考慮,自己養牛賣牛肉還需要慎重考慮。


農事直通車


我在16年養五十頭半大的西蒙塔耳,四千八一頭。二十四萬,兩個老頭四千一月,養了兩年,工資差點十萬。自己人工還不算,精料,牛欄又十五。一次性出欄得了四十萬。小養殖場最好別搞。


王小兵863


你掙不掙錢可不可行關鍵在於技術和成本控制,這也有一個複雜的過程,這裡面有一個隱形成本,沒有從事農業養殖的人根本就察覺不到。

1,生產成本控制。當你的技術沒問題成活率達標和飼料成本,控制在專業養牛成本的範圍有競爭優勢時,你的銷路和省不省中間環節(販子)都沒關係,恭喜你你養牛會掙錢!

2如果你的養殖成本高於專業養牛成本,提醒你不要開店,因為你會面臨以下競爭:a注水黃牛價格上的競爭

b奶牛肉價格競爭

c販子低價收購的散養黃牛肉的競爭

d販子低價收購的圈養黃牛的競爭

………………

3 銷售又面臨銷售成本的控制和競爭,店租,員工工資是最大銷路成本

你要幹得過專業銷售的販子。現在市場的任何養殖的肉類都是非常豐富,本地市場沒有有外地來,(湖南的牛到過年的時候,牛販子從山東發,國內短缺可國外進口,消費者辯別牛肉魚龍混雜搞砣不清。

結論:搞養殖專業的人,肯定賺錢,建議先搞好生產,生產搞好再搞銷售開店。堅持三五年養殖再搞專賣,從幾頭母牛開始養或成批收購別人不願養低價拋售的牛,委託當地販子進當地的牛,牛也有水土不服一說(適應性),按我們湖南常德養殖戶的經驗,一頭牛除開支1年能掙3000多。但成本大。養殖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只要沉下心,鐵棒能磨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