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裡農業最發達?

美麗廈門鷺島


我是江蘇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中國農業最發達的地方排名第一是河南,因為河南糧食是中國早期農業文明最早發源地,河南省糧食種植面積10135.50千公頃,糧食產量5973.40萬噸,棉花產量8.70萬噸,2017年河南農業生產總值為4812.52億元。

第二是山東,山東省是中國溫帶水果之鄉,山東耕地率屬全國最高省份,是中國的農業大省,農業增加值長期穩居中國各省第一位。 山東不僅栽培植物、飼養畜禽品種資源豐富,而且可資利用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

第三是四川,四川是中國重要的經濟、文化、工業、農業、軍事、旅遊大省,因土地肥沃、物產富饒、資源富集、風景優美譽為“天府之國”。四川農業素有精耕細作的傳統,形成了夏收作物、秋收作物、晚秋作物一年三季的耕作制度。常年農作物種植面積14500~15000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0000萬畝左右,經濟作物2200~2500萬畝,其它作物2300~2500萬畝。糧食作物中水稻、小麥、玉米、紅苕、馬鈴薯、大豆等種植優勢明顯,尤以水稻最為突出,常年種植面積3000萬畝左右。

第四是我們大江蘇,雖然我也希望我們能排第一,但是我是江蘇人我自豪,我們江蘇素有“山水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地形以平原為主。江蘇糧食播種面積540.6萬公頃,糧食總產量3539.8萬噸。其中,夏糧1260.6萬噸,增長3.6%;秋糧2279.2萬噸,增長1.3%。

第五是河北省糧食播種面積619.1萬公頃,糧食總產量3508.0萬噸。其中夏糧產量1474.7萬噸,秋糧產量2033.3萬噸。棉花播種面積27.6萬公頃,總產量30.1萬。






安娜的vlog


這個問題有意思,要看你怎麼定義“發達”。

如果說規模大叫發達,那當然是黑龍江。黑龍江耕地面積1.8億畝,總產量7000萬噸。但黑龍江氣溫低,有個漫長的冬天,冬天地只能閒著。而河南收了玉米,還可以種冬小麥,所以論“播種”面積,河南有2.1億畝,反而超過了黑龍江,糧食總產量和黑龍江不相上下。

看水稻總產,湖南第一,黑龍江第二,江西第三。

看小麥總產,河南第一,山東第二,河北第三。

看玉米生產,黑龍江第一,吉林第二,山東第三。

看大豆總產,黑龍江第一,內蒙古第二,安徽第三。


看棉花總產,山東第一,河北第二,湖北第三。

甘蔗,當然是廣西,一個省就佔全國的60%。

新疆的甜菜佔全國的50。



內蒙古向日葵佔全國45%。

烤煙,當然是雲南,一個省佔全國30%。



而高端蔬菜,番茄、黃瓜、甜椒等,久負盛名的當然是山東壽光。


種田博士後



中國哪個地方農業最發達?首先我們國家被定位是“發展中的農業大國”,農業從業人員幾個億。這跟其他發達國家的農業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別。比方說:我國與美國國土面積相差無幾,耕地面積也幾乎持平,然而我們有最少三億農業就業人員,人家美國呢不到三百萬,這是什麼概念?這是多大的差距?所以我國農業還談不上發達!


那麼咱們國內各個省市來比較的話,我覺得黑龍江、新疆、內蒙這幾個地方農業發達程度上應該屬於我國的第一梯隊,這幾地幅員遼闊、人煙稀少、地勢平坦,更有利於大面積耕作,更適合機械化生產,從而生產效率更高,可謂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像山東、河南、河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華北平原以及江漢平原地區可以劃分到第二梯隊,這些地方同樣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管是地勢平坦、還是氣候環境等方面。跟第一梯隊相比唯一不足之處就在於這些地區人口聚居量大,人口密集,工業化程度更高,不太利於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然後雲貴川渝、陝甘寧等這些地區不管是農業還是工業或是經濟條件就相較其他地區落後一些了,由於地勢、環境、氣候等諸多自然條件的原因導致農業發展緩慢,稍顯落後,更談不上發達一說了!


總而言之:我國是農業大國,也是人口大國,農業是根本、是基石。農業相對發達的是新疆、黑龍江、山東、內蒙這幾個地方,然而跟其他發達國家的農業相比咱們還“任重而道遠”!


以上都是二少個人愚見,如有不足之處還請見諒!朋友們還有其他看法的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探討!


唐家二少爺


如果單純按照糧食生產的能力和產量來看的話,毫無疑問,黑龍江省是我國糧食產量第一大省。黑龍江最近每年的糧食產量高達7000萬噸左右,約佔每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的10%以上,是我國名副其實的大糧倉和優質商品糧供應基地,而且,黑龍江地區每年生產的糧食大多價格低廉,而且品質優良,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喜愛,並且被運用到生產以及養殖行業等多個行業。

但是如果看糧食經濟,以糧食加工能力來衡量的話,山東省是我國糧食產業第一大省,截至目前,山東省每年的糧食加工能力以及糧食工業總額遙遙領先於其他地區,並且,山東地區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深加工產業聚集地,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原糧資源來轉化為巨大的經濟效益,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提振了我國的糧食整體價格。

所以由此來看,如果是糧食生產的話,那麼肯定要看黑龍江,如果要看糧食加工以及糧食經濟的話,那我們肯定要看山東。

黑龍江,中國糧食第一大省。

在很多年以前,關於中國糧食第一大省是存在一些爭議的,因為河南和黑龍江每年都會以微弱的優勢或者劣勢,在爭奪第一名,但是從2010年以後,黑龍江每年以比較明顯的糧食產量優勢超過了河南,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第一大糧食生產省份。

與2018年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當年黑龍江地區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均居全國第一,其中共生產糧食7000萬噸左右,以500萬噸以上的優勢領先於河南,成為中國糧食生產第一大省,約佔當年度我國糧食總產量的11%左右。更為難得是黑龍江地區每年還可以為全國各地輸送大量的優質且廉價的農產品,比如說優質玉米,國產非轉基因大豆以及優質的東北大米。

山東,中國糧食加工第一大省。

每當提到山東,大家首先可能想到的煎餅或者是禮儀之鄉,或者是好客山東歡迎您(✪▽✪),其實大家可能並不知道山東地區的糧食加工產能以及年消耗糧食總量以及糧食加工整體實力,在我國屬於遙遙領先。

以2018年的數據顯示,山東省糧食經濟總額高達3000億元人民幣以上,比整個東北三省的糧食產值還要高,山東第七聚集了大量的糧食加工企業以及相關單位,不管是小麥深加工,還是玉米深加工的生產能力和生產量都位居全國前列,特別是玉米深加工產能以及生產能力和技術代表著目前我國的最高水平,所以每年東北地區會有大量的玉米運輸到華北地區,特別是山東地區進行深加工,然後延伸出一些精細化產品,獲得獲得的附加值,甚至將一粒玉米吃幹榨淨,獲得最大的效益。

我國目前糧食加工企業中,絕大多數的企業都在山東地區建有工廠或者分支機構來進行相關的生產和加工,就是由於這個地區的糧食加工產業佈局,在全國最為成熟,而且發展水平最高。

中國糧食生產肯定是要看東北,特別是看黑龍江,但是中國的糧食深加工以產業發展肯定要看山東。





糧油市場報


中國農業最發達的應該是新疆生產兵團和黑龍江農墾這兩個比較大型的國營農墾企業。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不管是種植技術、機械馬力以及耕地面積等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黑龍江和新疆,曾經是流放犯人的“兩江、疆”地區,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氣候環境惡劣,不利於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但是通過幾代兵團人和農墾人的努力,把這兩個曾經的不毛之地開墾成了兩大糧棉基地。所以說,我覺著新疆兵團和黑龍江農墾才是國內農業最發達的地區。



黑龍江農墾,現在是國內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水稻、玉米、大豆的產量在全國現有重要的地位。已經形成了九三、北安兩大黃豆生產基地以及建三江、牡丹江、紅興隆、寶泉嶺這幾大水稻生產基地,特別是建三江號稱“中國米都”。由此可見,黑龍江農墾對國內糧豆產業的重要作用。


但是在農墾尚未成立之間,黑龍江的大部分地區都是沼澤、草甸子,並且因為惡劣的氣候條件,根本不適合農業種植。逐漸的通過農墾人的努力,開始能夠種植小麥、黃豆這些作物。曾經黑龍江是不適合種植水稻的區域,現在也發展成了水稻基地,仍然有一個特別的稱呼叫做“寒地水稻種植區”,仍然在以10-11片葉的早熟品種為主。但是產量卻能保持在1000-1200斤/畝左右,在吉林、遼寧這些氣候環境相對好的地區也不過如此吧。而能達到這個目的,和統一的種植技術要求,比如葉齡診斷技術、集中浸種催芽、統一航化防病、三化栽培技術等密切相關,很多的詞彙在其他的地區是沒人聽過的。


其次是機械力量的強大。國內很多的進口新機型、大馬力機型保有量最大的就是黑龍江農墾和新疆兵團了。不信您可以看看,全國唯一的一臺克拉斯最先進的大豆收割機留在黑龍江農墾。除此之外,凱斯、約翰迪爾、久保田等進口的拖拉機、插秧機、收割機的先進機型,都在這兩個國有企業有些巨大的保有量。否則的話,很難支持這麼大數量耕地對農機的需求。




國內農業種植技術最先進的地區在黑龍江農墾和新疆兵團;最大的農機保有馬力也在黑龍江農墾和新疆兵團。所以,國內農業最先進的地區就在黑龍江農墾和新疆兵團。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中國農業哪裡最發達?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

第一個角度,中國哪裡的農業經濟最好,哪個地方的農業經濟總量最大,一般農業經濟好的地方,可以被稱為“發達”。

而我們國家農業經濟最好的地方集中在華北平原一帶。首先,河北、河南地區一直都是農業大省,而且這兩個省的農業產值是全國一、二名。然後,安徽地區因為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之後“土地承包制度”的試點地區,所以,至今為止,安徽也是農業“發達”地區。

第二個角度,中國哪裡的農業試驗田最多,哪個地方農業就最“發達”。因為試驗田就代表“科學”,科學種植地區。像湖南地區,湖北、廣西等地,都有國家重點的農業示範試驗田,而這些試驗田出 成果一般都是在本省內先試點推廣,這也可以說是“農業發達”地區。






夢迴唐朝時李白


中國哪裡農業最發達?這個問題是雙面型的!

如果以糧食單產看,吉林省位居國內第一。

要從糧食總量來說黑龍江第一。黑龍江的黑土地耕地肥沃,具備高產潛力,但是恰恰是因為黑龍江地區人工田地管理鬆懈或者耕種水平偏低導致總體產量偏低!不過由於黑龍江地理緯度更高,天氣也相對更加寒冷,導致部分地區農作物生育期偏短可能也是單位產量偏低的一項因素。

首先農業並非只有糧食,而是包括農林牧副漁。黑龍江省雖然是產糧大省,但是因為不靠海,漁業資源受限制。黑龍江地域廣大,但因為寒冷,糧食只能一年一熟。華北糧食一年兩熟,長江流域一年三熟。因此黑龍江農業上也不佔優勢。以上是個人觀點!





熱河大飛


全國吉林省玉米佔百分之七十以上,河南小麥佔百分之六十以上,黑龍江大豆佔百分之八十。水稻各省都有,江南略多,糧食要抓緊,土地是關鍵。


chaoqian2019


現在還有發達農業嗎?作為幾千年歷史的農業國,農業已經成為了第八產業,甚至極速萎縮。從第一產業跌下來,前些年還有收秋,現在……。

一個真理,人口多的耕地多的農業機械化程度就高,相對來說就“發達”。例如,山東,河南,新疆,四川,等等。

包產到戶以來,農村養活不了那麼多人,大量的富餘人口湧入城市,成為候鳥群體,形成人類社會最大的年度遷徙大潮——春運。

打工掙的錢彌補了種地的不足,掩蓋了種地不掙錢的現實,種糧大戶的出現,又減緩了土地大量拋荒的速度。形成一個動態的平衡。

轟轟烈烈的新農村建設,城中村拆除,城市群的擴張,開發區的徵地,大量的農用地消失,這就是農業的現狀。而且是趨勢,好好看看吧!


穿了馬甲的春


黑龍江把優質大米源源不斷送到老百姓口裡。並且,質優、價廉,全國那裡都有,從不間斷。從來不吹、不雷!生產稻穀人才濟濟,自己從來不貼金。首都高級飯店大多用“黑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