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守 去死角 排风险 海东市统战民宗系统实行包县包片包寺督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海东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严格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结合全市各类宗教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密集的实情,1月27日,及时成立由8名部委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6个督查组,实行包县督导。各县(区)统战民宗部门也成立18个督查组,实行包片包寺督导,为全市打赢民族宗教领域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连日来,海东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六个督查组分赴各县(区)宗教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围绕“关没关场所”“停没停活动”“防没防疫情”“有没有病患”“报没报信息”等方面,对民族宗教领域防控疫情工作进行专项督查。一是压实防疫工作责任。各级统战民宗部门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是否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是否充分发挥工作优势,团结带领广大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坚定不移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来,不折不扣地把省市防疫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二是加强防疫知识宣传。寺管干部及寺院民管会是否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宗教界代表人士正面发声,向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教职人员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注重自我保护,确保环境卫生清洁,认真做好对身边亲友的监督和宣传,做到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三是严格排查外来人员。各个寺院是否在远程建立劝返站,以近期武汉返寺人员及信众为重点,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劝返和解释工作;是否严格落实外来人员登记,密切关注政府疫情通报,发现疑似感染者,做到及时送医,立即上报。四是暂停开放各类宗教活动场所。全市宗教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是否已禁止接待香客、游客,暂停各类聚集性宗教活动,停止举办各类参与人数较多的宗教仪式和祈福活动;是否对已经自发前来朝拜的人员及在寺院转经路上转经的信众开展了劝返和宣传解释工作。五是落实信息畅通机制。各县(区)统战民宗部门是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寺管干部全员驻寺制度;是否实施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机制,做到24小时信息畅通,做到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第一时间报告

截止1月30日,海东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6个督查组已对63处各类宗教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了督导检查,其中乐都区6处、平安区10处、互助县9处、民和县21处、化隆县7处、循化县10处;化隆县成立6个督查组,对全县56座藏传佛教寺院、351座伊斯兰教清真寺、208个其他宗教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了督查;互助县成立3个督查组,对全县13座藏传佛教寺院、8座伊斯兰教清真寺、2座道观、1座汉传佛教寺院、1座天主教堂进行了督查;民和县成立4个督查组,深入302处各类宗教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了督查;循化县成立2个督查组,对150处藏传佛教及伊斯兰教活动场所进行了督查;乐都区成立2个督查组,赴13个乡镇,重点对小型宗教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督导检查,共214处;平安区成立1个督查组,对全区43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督查。

督查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市各级统战民宗部门督查组坚决扛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领导带头,强化担当意识,在督查中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安排部署,进行现场整改,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目前,全市统战民宗部门各个督查组累计已对1412处各类宗教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了督导检查,尚未发现各类宗教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开放接待信众及游客的问题,未发现偏远农村的小型宗教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举办集体性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的现象,未发现各大寺院转经路上存在零散的信众和游客,未接到宗教教职人员中发现疑似及确诊病例的报告,全市民族宗教领域疫情防控措施整体落实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