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反覆發作,脾虛溼熱是主因,中醫藥調治健脾消息肉

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多數是在體檢時發現的,一般發現後會手術切除。多數腸息肉術後患者有這樣一個困擾,就是術後息肉復發,反反覆覆,真真應了“息肉”的名字,生生不息。腸息肉術後復發的患者在門診中經常遇到,給大家分享了例子。

結腸息肉反覆發作,脾虛溼熱是主因,中醫藥調治健脾消息肉

馮女士是我的一位患者,她患有結腸息肉,在找我看診前,已經做過3次息肉切除手術,每次手術沒過多久就復發,反反覆覆,她自己形容就像“割韭菜似的,割一茬又長一茬”,為什麼會這樣?就沒有什麼辦法嗎?

關於腸息肉,從中醫角度來說,其發病病機與臟腑功能失和有關,如脾虛,運化功能失健,水溼停聚,聚而成痰,痰與溼聚結在腸粘膜就會形成息肉;手術切除息肉,只是消除了病灶,但臟腑的功能沒有恢復,脾虛的情況沒有改善,還會生痰、生溼,當痰與溼再次聚結,息肉就復發了。因此,治療腸息肉,不僅要消除病灶息肉,還要調理、恢復臟腑的功能,水溼正常運化,那麼長息肉的條件就消失了,息肉就不會復發。

結腸息肉反覆發作,脾虛溼熱是主因,中醫藥調治健脾消息肉

根據脈象、舌象等綜合辨證,馮女士的腸息肉是脾虛溼熱所致。在治療上以健脾清熱、化痰散結為主要原則,在健脾消結湯的基礎上加減配伍擬方。囑咐她按時服藥、定期複診。

此外還要注意飲食和情緒的調節。通常飲食失和與情志不暢會導致脾胃溼熱。

結腸息肉反覆發作,脾虛溼熱是主因,中醫藥調治健脾消息肉

1、飲食失和

關於飲食失和損傷脾胃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飲食不節,所謂飲食不節顧名思義是飲食不節制,過食肥甘,過量飲食。中醫有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意思是說,過量飲食會損傷腸胃。另一方面是飲食不規律,同樣會損傷脾胃。

結腸息肉反覆發作,脾虛溼熱是主因,中醫藥調治健脾消息肉

2、情志因素

“脾在志為思”、“思則氣結”、“思傷脾”,過度思慮,情志不舒,會影響肝臟的疏洩功能,“土得木而達”,肝的正常疏洩有助於脾升胃降協調脾氣健運。肝失疏洩,則氣滯不暢,脾升胃降失調,脾運化失司,而生溼,溼鬱化熱,溼熱乃生。

因此,在中醫藥治療的同時,腸息肉患者也發揮自身主動性,通過飲食和情志的調節,效果往往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