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病的傳變相關因素有哪些?

用戶12345670wys888


外感六淫疾病傳變,一般而言,病發於表,其病位主要是由表入裡、由淺入深,或裡病出表,故外感病的主要傳變形式是表裡之間的傳變,表邪入裡後也可引起內臟之間的傳變,也就是病位傳變。當然,疾病也會出現寒熱虛實的轉化,則屬於病性的傳變。

一般所說的六經傳變、三焦傳變、衛氣營血傳變都屬於病位傳變。當然實際上也可能出現五痿傳變的情況,那就屬於特例。但不論是哪一種,其受影響的因素都是一樣的。

1、患者體質。這以六經傳變最為明顯。六經傳變的本質,主要是在臟腑功能的正常與否,因此體質強、弱不同,其正邪抗爭的強、弱也不同,體質強,傳變少,病程短,這是最顯而易見的;體質差,則受外邪侵襲後,病邪更加深入,傳變較快,層次也可能較多。

2、病邪性質。風為陽邪,善行而數變,其致病傳變迅速,且多從上傳下。溼為陰邪,其性黏滯,故其為病常稽留纏綿,並多從下傳上。癘氣致病傳變迅猛,而且各種癘氣都有自身的傳變規律。

3、環境因素

如飲食、作息、護理等,甚至包括患者的心理,都能成為影響傳變的因素。比如三焦傳變,主要是病情的進展情況,病位在上焦肺,病淺而輕;若病勢發展,傳至中焦,則病情逐漸加重;再繼續發展,傳入下焦,則病情更為深重。當環境因素有利於治,則疾病傳變緩慢,當飲食、作息不節,三焦生理減退,則疾病就易惡化發展。

及時正確的治療,可阻斷或逆轉疾病的發展和惡化,至少可減緩傳變之進程。反之,用藥不當,或失治、誤治,則或傷正或助邪,導致變證迭起,壞病叢生,促使疾病惡化。


純鈞LHGR


外感指的就是人體與自然相往來的過程中,與大自然中的風,寒,暑,溼,燥,熱相互交感時,有過之現象。和持平現象與不及現象。過之為邪。持平即長養。不及即虛。風,寒,暑,溼,燥,熱其性是定死的。不會發生改變。但是在產生依用時,其依用會有以上所說的過之,持平,不及現象。也就是說六邪並不一定就是邪。相應的把控調整好了那就是正。而中醫就是圍繞著這個核心診治。外感傳變自然是根據身體的虛實傳變。如果持平。就不會有任何傳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