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精神病越來越年輕化?

徒步去內蒙


現在的社會,精神疾病患者越來越多,也有研究者發現,目前精神疾病正在趨於年輕化,精神疾病患者的評論年齡也在逐漸減小,是社會、家庭的原因,還是個人的原因?下面我們來從幾方面分析

人們對精神疾病更加了解,能夠及時就診

現代的人們衣食無憂,溫飽不愁,在能力範圍內,人們注重的不僅僅是身體健康,更是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康健,人們更注重自己的精神世界。隨著網絡世界的不斷髮展,更多的人通過網絡進一步瞭解精神疾病,對精神專科醫院得偏見也逐漸減少,在發現自己情緒或者某方面出現問題後,更主動的接受醫生的治療,在疾病的初期就能得到有效的治療。而在多年前,大多數人們的生活並不富足,在解決溫飽後根本就沒有餘力看病,所以即時家裡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也不會及時到醫院治療,很多家屬將嚴重的患者鎖在家裡,在接受治療時都已經患病很多年了。所以從統計學來講,精神疾病更加年輕化了。



現在年輕人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

其實精神疾病的發病因素有很多,有些人易感因素比較多,這類人群在接受相同的社會應激事件下,更容易患精神疾病。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沒人年輕人都承受著比較大的壓力,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有些易感因素較多的人就比較容易患病。


其實精神疾病年輕化並不一定說明得病的年輕人更多了,只能說明接受治療的年輕人更多了,但從另一方面講,可能這類病人,在剛發現自己患病後就到醫院就診了,在沒有延誤病情的情況下,及早接受治療後,可能臨床治癒率更高了,這對於我們的社會也許是一件好事。


精神科小趙醫生


精神類疾病越來越年輕化,從可觀察的角度來看,的確如此。



本人幾年前就加過抑鬱症相關的聊天群,開始多是成長過程、情感和生活原因導致創傷,很少見青少年病友。最近發現,進入青少年青少年越來越多,很多都是源於家庭的衝突與暴力。

不過,這並不能說明青少年患者越來越多,因為早些年很多孩子並沒有多少使用智能手機。所以,我為什麼要強調可觀察的角度。

我也看過一些媒體統計,一些醫院接診的精神類患者也傾向於年輕化。

那麼到底是真的年輕化,還是有其它的原因呢?

我也接觸一些諸如抑鬱症的相關患者,其實有很多都在童年或者青少年時期有過創傷,並且很早都有不正常的認知和行為表現了。但在我們成長那些年,連什麼是抑鬱症都不知道,僅僅覺得自己可能沒調整好心態而已。

同時,早些年很多家庭都很窮,很多精神類患者本身就是源於家庭的狀況,父母基本上是很難理解和照顧患者。這一塊很重要,它也直接導致很多本來有患病傾向的人得不到專業的引導和治療,把疾病推到了成年。

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互聯網的興起更是普及了很多心理學現象和知識。這樣可以讓很多人對比出自己的問題,同時很多家長也能夠及時發現並有相對的能力帶著孩子去醫治。

結論

所以,在我看來,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加上信息碎片化,很多孩子早熟,也有可能導致父母引導不好而患上精神類疾病。但總得來講,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利於及早發現更年期的患者並進行專業的疏導和治療。


何老蔡


現在患病人群逐漸年輕化,導致這一疾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年輕人的內分泌因素。內分泌在發病中具有一定作用。甲狀腺、性腺、腎上腺皮質和垂體功能障礙。二,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壓力排行榜中,首位是工作與人際關係壓力,之後是經濟壓力、婚姻家庭壓力。除了這三個之外,自己的健康體能衰退、老人的身體健康與孩子的升學壓力等,都是中年男性的壓力源之一。還有一些長期承受壓力的中年男性,儘管找不到突出的壓力源,但一些突發的生活事件,也會成為誘發精神分裂症的導火線。三,年輕人的生活環境因素。家庭危機工作環境、社會環境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價值取捨、感情投向都會隱藏和引發家庭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