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為大成者真言

老子說:“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由於他始終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成就了自己的偉大。老子認為,一個人只有“終不自為大”,才有可能成為偉大的人。對於“終不自為大”,老子還有進一步的分析,就是“四不”:“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思是不自我表現,所以才名揚天下;不自以為是,所以才名聲彰顯;不自我誇耀,所以才有功勞;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成為眾人之長。

老子說:“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為大成者真言


大成說道,品讀《道德經》第三十四章

原文:大道氾(fàn)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說:“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為大成者真言


白話文:大道像氾濫的河水一樣,或在左邊,或在右邊,無所不及。萬物依靠它生長,而它對萬物卻從不干涉,成就了萬物卻不自以為有功,養育了萬物卻不主宰萬物。 總是沒有自己的私慾,可以說是很渺小了;萬物歸附於它卻不主宰萬物,可以說是偉大。 正因為它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造就了自己的偉大。

老子說:“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為大成者真言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的這句話是說:越是把自己當回事兒,其實越不是回事兒。反之,不居大,不託大,反而能成其大。

道是一種規律,一種價值觀,玄妙的道德觀念。唯心一些說,是價值觀引導人們認識世界,接觸世界,改造世界。因此道是我們做事的準則。如果說萬物由人創造,那麼人則是在道的指導下,創造了萬物,成為地球世界的主宰者。

《道德經》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更是中華文明的智慧源泉。老子思想不但博大精深,而且歷久彌新。兩千多年以來,不但沒有因為時代的變遷而顯得落伍、不合時宜,相反,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哲理的光輝和恆久的生命力卻更加引人注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