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的功效是什麼?

孫玉斐


牛蒡,還有幾個不為人知的名稱,比如鼠粘、惡實、蝙蝠刺。從這幾個別稱來看,牛蒡起初在人們心目中並不美好,只因牛蒡子外殼長滿鉤刺,如同鬼針草一樣被鄉人嫌棄。

後來人們發現牛蒡不僅葉子,根,莖都可以食用,逐漸改變對它的看法,開始稱它為“牛菜”。要想採摘牛蒡子,得等到盛夏七月,牛蒡子躲在如同楓樹球般大小的殼裡頭,一般一球有十顆左右。

到中醫店買牛蒡,一喊“牛蒡”,藥劑師送上來的只有牛蒡子,因為牛蒡有藥效的只是子,根和葉子能充飢做菜,但不能當藥。

若你在方子裡頭,見到有牛蒡子這味藥,這方子主治什麼,大概就能猜到一二,牛蒡子總跟皮膚病聯繫在一塊。它主要具有散諸結節筋骨,出癰疽頭,去皮膚風等功效。

另外它還有眾多以籽做藥的共性,那便是“以子名目”,也就說具有名目的功效,作為治療皮膚病的好搭檔,荊芥就是牛蒡子的好基友。


本草百曉生


一,牛蒡的名稱、分佈

牛蒡是正式中文名,為菊科牛蒡屬植物。別名有大力子、惡實等。學名為Arctium lappa Linn.,是瑞典植物學家林奈在1753年命名發表的。

牛蒡在我國南北各地都有分佈,常生長在山坡、溝谷、林邊、灌叢中、村莊周圍、荒地。在一些地方有栽培。

二,牛蒡的外形特點

它是二年生草本,莖幹直立,高一公尺左右,粗壯,常帶紫紅色,上部分叉多。有粗大的直根,長十公分左右。葉寬卵形,長三十公分左右,表面綠色,背面灰白色或淺綠色,葉邊有稀疏的波狀齒。頭狀花序頂生排列成傘狀,花朵紫紅色。果序圓球形,表面有密集的細刺狀物。六到九月開花結果。


三,牛蒡的功效

第一,牛蒡的果實和根藥用,果實有疏散風熱、宜肺透疹、解毒散結的作用;根有清熱解毒、疏風利咽作用。

第二,根據有關研究測定,牛蒡根中含有水分、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灰分、氨基酸、礦質原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是一種比較好天然食品資源。


老姚談植物


性味功效

《本草經集註》陶弘景

味辛,平,無毒。主明目,補中,除風傷。

《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

味辛,性溫,無毒,入十二經。主風溼癮疹盈肌,咽喉風熱不利,諸腫瘡瘍之毒,腰膝凝滯之氣,潤肺止嗽,散氣消痰。酒拌蒸,待有白霜出,拭去,幹焙搗用。

《主治秘訣》及東垣皆雲牛蒡子辛溫,故能入十二經而通散也。潔古云“吞一枚,可出癰疽頭”,亦表其辛散之功耳。《本草》言其性平,誤矣。

《本草經解》葉天士

氣平,味辛,無毒。主明目補中,除風傷。(一名惡實。酒蒸拭淨焙)

牛蒡子氣平,稟天秋平之金氣,味甘無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陰肺經。氣味降多於升,陰也。

牛蒡氣平清熱,味辛散鬱,鬱熱清,則目得血而能視矣,所以明目。中者陰之守也,人身陰陽,求之升降,牛蒡辛平清肺,肺氣下降則陰生,所以補中也。

風傷於衛,衛附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辛平疏肺,則皮毛解散,所以除風傷也。

《玉楸藥解》黃元御

味苦,氣平,入手太陰肺經。清風瀉溼,消腫敗毒。

牛蒡子發散風溼,清利咽喉,表隱癮疹鬱蒸,瀉氣臌水脹,歷節腫痛之症。庸工習用小兒疹病。





綠蟻新醅飲一杯


你吃過這種植物嗎?它叫牛蒡子,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嗎?

認識是寶 2018-01-22 08:17:40

我的一位朋友突然送來了一大塊捆牛蒡子的根,他說是從山上挖來的。可以做牛蒡雞翅湯吃的,我聽說過這種植物叫牛蒡子,是一種中藥。

牛蒡又叫大力子、黑蘿蔔、萬把鉤、東洋人參,牛菜,是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乾燥成熟果實。呈長倒卵形,略扁,微彎曲,長5~7mm,寬2~3mm。表面灰褐色,帶紫黑色斑點,有數條縱稜,通常中間1~2條較明顯。頂端鈍圓,稍寬,頂面有圓環,中間具點狀花柱殘跡;基部略窄,著生面色較淡。果皮較硬,子葉2,淡黃白色,富油性。無臭,味苦後微辛而稍麻舌。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果序,曬乾,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再曬乾。生用或炒用,用時搗碎。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之功效。屬於解表藥中發散風熱藥。

但是從來沒有聽說牛蒡子的根還可以當菜吃。他看見我對他的好意竟然還不是很明白,就很耐心地告訴我說;你可以先將4個雞翅放入砂鍋中,加入足量的水,放入薑片和蔥段,燒開後杳去浮沫。 再將200克左右的牛蒡去皮切塊,放入煮開的雞翅中,用文火煲一小時。  一小時後放入竹蓀和枸杞煲半小時,加入鹽、味精即可食用。

我老土了,我居然沒有吃過牛蒡子的根,這位朋友告訴我說;鮮牛蒡的根呈紡錘狀,肉質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皺紋,內呈黃白色;味微苦而性粘。他說牛蒡富含菊糖和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其胡蘿蔔素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二位。比胡蘿蔔高280倍,蛋白質和鈣含量為根莖類蔬菜之首。粗纖維含量高於各種蔬菜,其綜合營養價值遠遠超出各種蔬菜,因此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譽。

據某些權威著作中介紹:經常食用牛蒡根有促進血液循環、清除腸胃垃圾、防止人體過早衰老、潤澤肌膚、防止中風和高血壓、清腸排毒、降低膽固醇和血糖,因為牛蒡根中含有菊糖,所以適合糖尿病患者長期食用。類風溼,抗真菌有一定療效,對癌症和尿毒症也有很好的預防和抑制作用,因此被譽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劑,臺灣民間把牛蒡作為補腎、壯陽、滋補之聖品。

牛蒡在日本、臺灣、韓國作為高檔食品十分盛行,作為強身健體的保健蔬菜(茶),牛蒡根同人參一起被衛生部列入可用於保健食品原料的名單。我沒有想到這位驢友的知識面竟然是這麼的豐富,正想誇他幾句的時候,他又開始滔滔不絕地介紹起牛蒡子。他眉飛色舞地對著我說;牛蒡屬菊科植物,始見於南北朝時期的醫學家陶弘景的《名醫別錄》。因其根葉可作牛的飼料, 習稱之為“牛菜”。由於牛吃了以後會使牛的力氣大增,對其果實人們就含蓄地稱為“大力子”。

因其果實難看,且多刺鉤 ,易附在人的衣服上,令人生厭,故又稱“惡實”。又由於果實多刺鉤, 老鼠碰了它常鉤粘在身上難以擺脫,所以又名“鼠粘子”和“鼠見愁”。

牛蒡根葉有去風熱、消腫毒之功, 外用搗敷或熬膏塗貼, 治療癰疽瘡疥,頗有效驗。他說曾經看見過一個人的手指腫,因為沒有及時地採取措施,慢慢地腫到了腕部,且痛甚。後來到了醫院,醫生說這是脫疽,治療了一段時間卻無寸效。

這時候幸虧他們家的隔壁有一老嫗,看見那個人的手指腫痛,很是同情,就告訴他說,你可以用生牛蒡子的葉搗爛 ,再加一點點食鹽和米糊,貼在患處, 數日即愈也。那個人就老老實實地按照那位老太婆的辦法試了之後,果然 痛漸減,腫亦消,三日而痊癒。

牛蒡原產亞洲,中國從東北到西南均有野生牛蒡分佈。公元940年前後,由中國傳入日本。在日本經過多年選育,出現很多品種。栽培和食用牛蒡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是日本和山東、徐州等地。中國過去基本不作蔬菜用栽培,少量栽培用於中藥。隨著出口栽培面積擴大,國人也開始食用起來。牛蒡子的性味:苦,寒、無毒。歸肺經,心經。有祛風熱,消腫毒的作用。可以治療風毒面腫,頭暈,咽喉熱腫,齒痛,咳嗽,消渴,癰疽,瘡疥。

民間便方;

治療感冒、咽喉腫痛。可以用牛蒡子6克,荊芥6克,薄荷3克,防風6克,大黃3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治療咽膈不利:可以用牛蒡子(微炒)、荊芥穗各30克,甘草(炙)15克。併為末,食後夜臥,湯點二錢服,當緩取效。

治療風熱閉塞咽喉,遍身浮腫:可以用牛蒡子20毫升,半生半熟,杵為末,熱酒調下3克。

治療瘄疹不起透:用牛蒡子(研細)15克,檉柳適量煎湯,調下立透。

如果治療痰厥頭痛;可以用旋覆花30克,牛蒡子30克(微炒)。上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侯,以臘麵茶清調下3克。

如果遇到了風熱成歷節,攻手指作赤腫麻木,甚則攻肩背兩膝,遇暑熱或大便秘即作:可以用牛蒡子90克(隔紙炒),新豆豉(炒),羌活(去蘆)各30克,幹生地黃75克,黃耆45克(蜜炙)。上為細末,湯調6克服,空心食前,日三服。

牙痛不是病,痛起要你命,遇到了風齲牙痛:可以用牛蒡子炒,煎水含漱吐之。

注意事項;

脾胃虛弱者不宜。若作食用,須先經蒸或煮過,以減弱其寒涼降洩之性。

謝謝關注《認識是寶>>每天來這裡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歡迎關注,收藏,轉發,評論!


認識是寶


另外,牛蒡還具有美容的功效。牛蒡具有較強的抗菌成分,對痤瘡桿菌引起的痘痘有很好療效。其還能清理血液垃圾,促使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防止老化,使肌膚美麗細緻,能消除色斑,黑褐斑。

順便說下禁忌:

1、初飲者部分會出現排便功能增強的現象。

2、因為牛蒡有輔助降三高作用,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請間歇飲用。

3、孕婦和嬰兒為特殊人群,建議不飲用。女性月經期間不要飲用。


如果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就贊一個唄~

------------------------------------歡迎關注-------------------------------------------

本答案來自素頤堂養身知識,微信公眾號:syt277 每天一點健康養身小知識,養成健康生活好習慣。


素頤堂養身知識VI


牛蒡子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通便的功效,主要用於風熱感冒、麻疹不透、乳房疾病、便秘、癰腫瘡毒等。


神農日記


疏風、透疹、利咽、消腫。治風熱感冒,咳嗽等。


中醫養生羅良成


我問診問過一名中醫,比如“通便,降血壓,護膚,還以減肥”


雨田卜申


抗癌防三高減肥


村民小亮


降三高,改善便秘,長期喝有有益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