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買房子,銷售都把不好的先賣我們,說沒其她房子,等過段時間又有多出房子,為什麼?

算盤太響


雖然我不是做房產銷售的,但我好幾個朋友就是房產中介,聽得多了,也瞭解一些。

房地產商,首先推出的樓盤,位置、朝向、格局和戶型,一般都不會是最好的,最好的樓盤一般是最後推出的樓王,這樣造成的輿論就是房子越賣越貴,房價上漲了,如果一開始就賣最好的一棟樓王,或者賣最好的戶型,那賣到最後,差的戶型誰會要,這樣的樓盤能賣得出高價嗎?

所以開盤之初,推出的戶型有一些好的,再搭配一些差的,差的戶型剛好可以打折銷售,給人的感覺就是前期認籌可以享受更高的折扣。

然後,過幾個月再推出一些好的戶型,吸引客戶過來看房,好戶型不愁沒人要,只要地段好,配套好,格局好,物業達到中上水平,這樣的房子不愁賣。

這樣做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人為製造出供不應求的火爆場面,飢餓營銷,讓買房的人恐慌。一恐慌,自然就會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去買房。銷售中心那裡顯示很多戶型已經賣出去了,其實,不一定,有些故意捂盤不賣的,有些是內部員工先自己定下來,有客戶想要好戶型,給點喝茶費,就可以轉讓給客戶。

那些捂盤不賣的戶型,等到前期那些差的戶型賣完了以後,就打出”加推”的口號,推出市場。

有些開發商,在開盤當天,還會僱傭一些託,過來”搶購”,群眾演員讓不知底細的客戶恐慌。

好的房子,好地段好品牌,自然不會這樣做,稀缺房源,甚至會日光,這些好戶型有些還要靠關係才能留住好房子。

總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疑問可以留言或者私信。



郭冬林說車


我們公司是做這一行的,我告訴你吧,其實就是一些行業潛規則,那開發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主要是以下幾點原因:

1.為了製造房源緊張的銷售假象,在開盤時會根據蓄客情況選擇性的賣哪些房子,而保留一部分,其實就是飢餓營銷。

2.為了房子賣上價,如果一下子全上市銷售,那萬一買的人少,不就冷場了嗎,那後面會出現很難賣上價的情況。

3.好的房源留到最後更好賣,也更容易漲價,你想想,如果不做限制,那買到最後都剩一些不好的房子,怎麼賣得掉呢,就算賣得掉那也要少賺很多錢。

4.開發商老闆會留一些很好的戶型和樓層的房子用來打點關係或送禮用的(這個你懂的)


買房百事通


就是這樣的,去看115平方的都開始提現準備定14樓了,五分鐘不到說賣完了只有4樓了,然後五分鐘不到4樓也沒有了,只有2樓了,然後又補了一句十幾樓的只有122平方的,然後我就開始看他表演,最後晚上去隔壁樓盤定了,這銷售就是演技不怎麼好,有點尬。


黑毛刷


這是售樓處的銷售模式,最先開盤的價格低,當然要先開發位置差一些的。然後隨著開盤房價不斷上漲,爭取利益最大化。再者,如果位置好的先售罄,位置差的哪還有人買


寧子荊生生河洛


[捂臉]我在蘇州買過兩次房,都是搖號的。。。哪裡有銷售給你推薦。。


九月是猴


你見過鬥地主誰上來先王炸,最後憋倆三在家裡


木瓜指


說的簡單點,上超市去買酸奶,放在最裡面的都是日期好的,最外面都是日期不好的,同理啊。。


小於不小


這隻能說明你來的時機不對,或者是價格不對,你老喜歡壓價格,人家就稀售,開始挑客戶了,您們覺得呢?


娛樂影視達人青蘋果


和工程進度也有關係。開發商想推那麼多房子,但是進度達不到,拿不上預售證怎麼賣?另一方面來說,開發商的也要考慮成本,開的多,投入就大,動輒大幾千萬,上億的,這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