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預產期越來越近了,心裡好害怕,該如何調節心情?有沒有一樣的孕媽?

枝頭水藻


越接近預產期,孕媽的心裡也是越緊張和害怕,這也是多數孕媽都會經歷的,屬於產前焦慮症。其實懷孕的時候都知道要放鬆心情,可到了最後關鍵時刻心裡不緊張都是假的,畢竟分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麼,臨近預產期如何調節心情?

1.多聽音樂

聽音樂可以讓孕媽的心情放鬆,特別是聽音樂加伴讀那種,可以讓孕媽的心靈得到更好的放空,如果孕媽這時候多聽聽關於孕婦方面的伴聽,那麼就不容易亂想了。

2.多和家裡生過孩子的老人聊天

以前的人生孩子都是順產,而且都是一連生好幾胎的,所以她們對順產是非常淡定的。這時候孕媽可以多聽聽她們當時是怎麼過來的,那你就會覺得原來順產是很容易的嘛。

3.對自己有信心

如果你整個孕期都有在進行產檢,而胎寶寶也是非常的健康,那麼就沒什麼可擔心的。要知道生孩子幾乎是所有女性都要經歷的,別人可以順利分娩,你肯定也是可以的。

4.和丈夫一起準備待產包

夫妻兩個一起準備待產包可以讓準媽媽和準爸爸的感情更加深刻,也能讓準媽媽覺得生寶寶是一件幸福而驕傲的事情。而且在準備待產包的過程,準媽媽心裡想的都是寶寶出生後可愛的樣子,自然而然的就不那麼緊張了。



當然,每個孕媽產前焦慮也是正常,只要不要過多的給自己增加壓力就可以了,而到了真正分娩那天,看到醫院裡滿是嬰兒的啼哭,媽媽們想的最多的就是寶寶出來和媽媽見面的幸福時刻。


慧說育兒


先給您吃個定心丸,放心,一定沒問題,現在醫療水平很發達,一定會平安生產的。

說起要生產時,記起了我那會,也是惶惶不可終日,每天自己嚇自己,怕極了。說說我生產前的情形吧,希望能幫到您。

我的產前及生產情況

我糖篩檢查沒過,妊娠糖尿病,屬於高危產婦,從女兒5個月時開始打胰島素,後期控制飲食,每天鍛鍊,孕期長了16斤,產前B超,女兒六斤多。但到後期檢查時,孩子活動的較少,怕母體血糖高孩子缺氧窒息,所以大夫建議提前剖腹產。

從37周開始,我就很害怕,那時母親在我身邊,她說“別人生孩子都行,咱也沒事,而且決定了剖腹產,大人孩子都沒事”。愛人也鼓勵我說,“剖腹產就是後期恢復慢些,但是安全”。也是家人的鼓勵吧,我才放心些。

38周我提前住院準備手術,術前大夫找孕婦和家人談話,我記得有一項致死率100%,當時兩家一起去的,我和另外一位寶媽都嚇哭了,沒做過手術,沒想到手術這麼危險,孩爸臉色也不好,遲遲不敢簽字。仔細問了大夫,大夫後來又安慰我們兩家:極低的概率,一般沒問題的。這麼愛人才簽了字。

當我被推進手術室,整個人都有些抖(怕的),打了麻藥後渾身沒了知覺,頭腦卻特別清醒,腦補大夫一刀刀怎麼割(其實不那麼可怕,純自己瞎想),感覺一會肚子壓力驟減,女兒被拔了出來。

聽到孩子響亮哭聲的那一刻,心安了。後來大夫又安慰說,孩子先出去,縫上就好,一定給我縫的美美噠,真的很感謝大夫的安慰。

手術完,因手術室溫度低和失血,手抖、嘴唇抖,抖的有些說不出話來,當時我特別害怕,問大夫怎麼啦,大夫說溫度低的事,一會給我打個藥,捂上被子回病房就好了。後來回了病房慢慢的身體暖了過來,人才不抖。

我沒有經歷順產不知順產的流程,剖腹產正規醫院大夫真的很專業、也很敬業。現在醫術這麼發達,生產時不會有危險的,姊妹們放心,一定會母子(女)均安的。另外關於產前的情緒調整給您些建議。

產前注意幾及如何調整情緒

  1. 產前遵醫囑按時產檢,隨時知道孩子的情況和自己的身體狀況。只要檢查孩子入盆、臍帶不繞頸太多和自己的身體條件好,就一定放心,絕沒問題。
  2. 即使有些小問題也不要怕(我這樣的高危產婦都沒問題),現在醫術真的很發達,正規醫院一定不會有問題。
  3. 多傾述。和自己信賴的人,母親愛人多說說,家人一定會鼓勵您安慰您。有時候,緊張害怕說出來,心裡就會好很多。
  4. 相信自己。瞭解了別人的生產過程,相信自己也一定可以,我可以,您一定也可以。
  5. 後期簡單運動和控制飲食。後期我每天和母親慢慢散步(不爬樓不劇烈運動),飲食上也注意,蔬菜、水果、蛋、奶、魚保證,肉食用的相對少些。後期孩子長的很快,孩子小會好生產。
  6. 做好產前準備。若可以,提前定好醫院和大夫,找過來人打聽一下醫院情況,瞭解住院、繳費、生產的流程和要辦理的手續(醫院有些手續需要幾個地方跑,可以提前瞭解下),若病房不緊張可以提前約上,產婦也能更放心。


總而言之,現在醫術發達,生產很安全,準媽們放鬆心情,別害怕,多和家人聊聊,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生個可愛的小寶貝,加油哦,祝好!


格桑花談育兒


我來你說說我的產前情況吧!

第一次懷孕快生產的時候,我的那個害怕呀,主要是害怕痛,我是一個特別怕痛的人,打針都會哭,所以真的臨近生產,醫生讓我選擇剖腹產還是順產的時候,(因為我特殊情況,所以醫生讓我自己選擇)我是真的害怕了,對我老公說,我不想生了。我姐聽了以後對我說“你都快30歲的人了,你能不能勇敢點,都快要當媽了。”可是我還是不敢,我都哭了,現在想起來自己都覺得好笑,這一切都是因為害怕。

而且懷孕的時候看了很多的新聞關於生產的,有很多大出血呀,羊水栓塞呀之類的情況,自己就把自己嚇著了,所以很害怕自己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總而言之,害怕有幾個原因:

1.看太多新聞事件,比如今天那個產婦大出血,這個產婦羊水栓塞呀,這些很多的新聞把自己嚇著了。

2.怕痛,想著生孩子要經歷人生中最痛的時刻,並且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生下來,這一切都充滿著未知的恐懼。

3.未知的恐懼,對從來沒生產過的孕婦來說,不知道即將要發生什麼,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這一切都會加重我們的恐懼。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緩解這種情況呢?

1.放鬆心態,不要被一些新聞報道嚇到,畢竟那些情況都是很少數了,我們要相信醫生的實力。

2.做好產前準備

,多找醫生了解自身情況,醫生的建議和安撫的話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放鬆的良藥,所以有什麼不瞭解的情況都可以問醫生。

3.不要想太多,多交流,跟一些寶媽交流,吸取他們的經驗,也可以瞭解生產中的情況,多跟別人傾述有利於緩解緊張。


小風育兒


我是二胎還是非常害怕,做夢都夢見生產不順或者生產出各種問題,這可能跟我的一胎經歷有非常密切的原因

由於沒有經驗,什麼都聽醫生的,醫生又沒有醫德不負責任,導致難產和三度拉傷,那會已經42周+了,b超顯示羊水已經很少,婦科醫生要求儘快住院,最好去催生或者剖腹產,去了產科,醫生堅持說沒有問題,告訴我沒有剖腹產指標,讓回家再等幾天,然後讓我儘量多爬樓梯運動,回去第二天,我拖著近80公斤的身體,去爬了4000多級樓梯,累的走路都快不會走了,晚上終於見紅,然後去了醫院,死去活來的痛了一晚上,早上8點上了產床,隔壁產床有個生二胎,和我一起進去,開始醫生護士分批為我們助產,後來她突然情況不好,發生休克情況,,所有的醫生護士都忙著搶救她去了,沒有人管我也沒有人幫我助產,更沒有人來問我一句關心我一句,也不讓家屬進入,,導致我一直生不出孩子,直到12點半,隔壁產婦因醫院不能幫她剖腹產,堅持讓她休克情況下順產,搶救無效死亡後,才有醫生來管我,我也造成嚴重的難產和拉傷……後面幾年也陸陸續續聽說產婦生產死亡的事情時有發生,對那家所謂的三級甲等人民醫院,有了嚴重的芥蒂和陰影……

現在二胎了,那家醫院是不管怎樣都不會再去了,但是心理還是有過不去的陰影,生怕面對生產的疼痛和未知的意外……在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真的非常害怕出意外[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


紫陌75049770


臨近預產期,大多數準媽媽會擔憂、焦慮,有沒有迫不急待想快點卸貨的?可能也有,因為我那時到了臨產前,天天想的就是快點生出來完事。因為那時在大肚子壓迫下晚上沒法安生睡覺,一會起來上廁所,一會起來上廁所,一晚上起好幾遍,睡個囫圇覺都難,天天盼著寶寶快點出來。

即將生產,準媽媽有緊張的情緒也很正常,特別是生第一胎的媽媽,懷孕初期的欣喜興奮褪去之後,即將面臨的是“生孩子”這一關口。面對生產,特別是看過了一些生孩子的信息,或是聽過來人說生孩子如何痛不欲生,準媽媽會產生憂慮的產前情緒。

順產怕疼、剖腹產怕後遺症、擔心生產不順、擔心寶寶的健康……

其實準媽媽不必這麼擔憂,在產檢的監測下,大可放心。那些擔心的事發生的機率極小,順產也會順利,即便不順利還有剖腹產兜底。剖腹產的後遺症也無需擔心,你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醫生。再說,即便擔心、焦慮,也無濟於事,不僅媽媽心情不好,連寶寶也被感染得不自信了。

媽媽的擔心、憂慮對寶寶也會迼成不好的影響。

為了緩解產前憂慮,媽媽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1、定期產檢,信任醫生,安心待產

只要產檢沒問題,整個孕期的任務,我們就完成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在醫生的幫助下也能很順利地迎來寶寶的出生。所以準媽媽就安心等待寶寶發動好了。

2、給寶寶讀故事、做胎教

每天可以在寶寶胎動頻繁的時候跟寶寶互動一下,讀一首小兒歌,或是給寶寶聽聽輕音樂,感受著寶寶的胎動,心情也變得陽光起來。

3、看育兒書,積累育兒經驗、產後恢復經驗

看書是很好打發時間,也很能安撫情緒的,特別是寶寶出生後需要面對的各種問題都要提前學習,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如,哺乳,奶路不通、奶水不夠怎麼辦,寶寶黑白顛倒、晚上不睡覺怎麼辦,寶寶出生後個頭長得慢怎麼辦……

除了寶寶,新手媽媽還要了解自身的產後恢復,傷口怎麼護理、在照顧孩子這件事情上跟老公如何分工、如何避免自己產後情緒低落,什麼時候開始可以鍛鍊恢復身體……


寶寶的、自己的、太多問題需要準媽媽提前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充實了生活,基於自己掌握的這些常識問題,也會對接下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4、準備寶寶的小物件

準媽媽還可以購物,買買買,我那時候最喜歡買寶寶的小物件了,小小的什麼都可愛。更何況購物本身就能給人帶來好心情,緩解憂慮。

5、找人聊天,分擔心裡壓力

孕期受激素影響,準媽媽身心都負擔壓力。如果能有一個跟你聊得來的人說說話,讓壓力及時釋放,會讓準媽媽的憂慮情緒緩解和很多,這個人可以是老公、媽媽、或是朋友都沒關係。

我懷孕的時候寶爸經常出差,孕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幸好鄰居有一位很有趣的大姐經常過來玩,大姐的幽默跟熱情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大姐很會說話,預產期到後,她每天都跟我說,這寶寶怎麼還不出來,看來是個穩重的娃;哎呀,寶寶快出來吧,9月份眼瞅著就要過了,可得趕在這個月前生,9月份生的寶寶最聰明……


可能是在大姐這樣的暗示下,我對生孩子這件事一點擔心都沒有,反而充滿了期待。


總之,放寬心,把那些擔心的念頭統趕走,保持良好心情迎接寶寶的到來即可。

我是【仟言】讀書、育兒、關注兒童閱讀與心理成長。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仟言育兒


這叫產前焦慮,很多孕媽看著預產期越來越近,都會有一種心焦的感覺,尤其是初產婦。


距離預產期越來越近,孕媽心裡害怕無非是因為生孩子疼和有意外,尤其是聽著其他寶媽孕媽說某某人疼了幾天幾夜才生,或者某某人大出血什麼的,我第一次快當媽的時候,心裡也會想到這些,只要一想到這些問題,心裡無法不難過和傷心落淚,可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吧,從懷孕到37周起,我就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要生,但等到了預產期,寶寶都還沒發動跡象,我反而不害怕了。

作為過來人,我給孕媽們的建議是:

正常做產檢,在家數數胎動,不要聽別人說什麼生孩子很疼之類的話,因為一聽到這些話,難免會聯想到自己,從而更加緊張,而且生孩子未必就真的像別人那般疼的,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心裡給自己暗示說這很疼,自己快受不了。


也不要看網上一些關於生孩子的負面信息,世界上沒有那麼多意外,萬一就算有,擺正自己的心態,配合醫生,意外也是有可能變驚喜的,就像有些得了癌症的人,心情好,癌細胞反而自己消失了一般。


孕媽安心待產吧!祝一切順利!


楊謐說


離預產期越來越近了,心裡好害怕,該如何調節心情?有沒有一樣的孕媽?

在生產前,準媽媽都會有點害怕,擔心生產不順、寶寶健康等等等。我當時快要生的時候,也感覺很害怕,但是當我被推進產房的時候,我卻一點也不怕了,可能就是母性的感覺。而且我當時剖腹產還不是很順利,打了麻藥後,身體動不了,但是大腦是清醒的,當時就感覺呼吸不了,我想動也動不了,後來醫生給我上了呼吸機,我當時還是很害怕的,以為自己要掛掉了。呼吸順暢後,我也沒怎麼覺得害怕,當孩子被擠出來,聽到他哇哇的哭聲,我就止不住的流了眼淚。想一想從我懷寶寶到生,還是受了很多罪的。當時產房的醫生還說“喲,這個媽媽太感動了!”。

所以準媽媽們,放輕鬆,其實我們總是在擔心未知的事情,但是實際我們擔心的事情發生的機率還是很小的,與其擔心還不如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讓分娩更有信心。

  • 提前瞭解各種分娩的方式。現在分娩主要有順產、剖腹產、無痛分娩。三種方式都各有優點和缺點,準媽媽們根據自己的情況提前瞭解和選擇。
  • 提前做好入院分娩的準備。提前選好醫院,最好2~3家選離自己家近的醫院,以防到時候醫院因為臨時沒有床位而手忙腳亂。提前規劃好去醫院的路線,準備好待產包,安排好入院的陪護人員。
  • 孕晚期多動。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散步,爬樓梯。這可以有助於加快生產速度。

如果心情實在緊張,可以跟身邊同孕齡或者已生產過的媽媽聊一聊,聽聽其他人的想法和經驗。還可以聽聽音樂,放鬆心情。

我是筆媽,專注分享育兒知識,關注 ,我們一起聊有趣的育兒事,一起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筆媽成長


這是孕婦都會有的心理,特別是新手孕媽道聽途說各種別人的“經驗”更是怕的不行。

我生兩個孩子倒沒有害怕,甚至還巴不得早些生了,因為懷孕太累人了。孕婦產前焦慮,主要擔心生產過程中會遇到的情況,如宮縮很痛、沒力氣生、剖腹產、自己與新生兒的危險情況等。

其實不必害怕,懷孕那麼難受都經歷過了,就等著生產這一關了,我當初就有一股勁想著生了,我的肚子就可以解放了。

怎樣調節心情

  • 分散注意力,把注意力分散到別的事情上,如準備待產包,購物,購買嬰兒用品,迎接新生兒到來。
  • 放鬆心情,聽音樂。放一些適合胎教的音樂,自己心情好了,也順便給孩子胎教。
  • 關注一些育兒知識,提前學習怎麼照顧寶寶。
  • 刷電視劇,選擇自己喜歡的電視劇追劇,追劇的過程中每天就關心裡面劇情,而忘記自己要生的激動心情了。

全職寶媽小包


 產前焦慮產生的因素

 據調查顯示,有98%的孕媽媽在妊娠晚期會產生焦慮心理,有些人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會使焦慮心理減輕;有些人不善於調節,心理焦慮越來越重。造成這種產前焦慮的問題有多種原因:

 1、城市女性大多是初產婦,缺乏對生產的直接體驗。從電視,報刊等媒體上又耳聞目睹了許多他人生產的痛苦經歷,考慮到自己也將經歷此過程,心中不免焦慮。

 2、怕孩子畸形。雖然做過多次檢查,但檢查畢竟是通過機器和各種化驗,有些胎兒存在健康問題不能查出,產婦對此焦慮,怕生個不健康的寶寶。

 3、對胎兒性別的憂慮。城市人對生男生女大多能正確看待。但在人的潛意識裡仍有某種對胎兒性別的好惡,或家人對生男生女比較在意。不知胎兒性別,心中不免打鼓。

 4、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妊娠合併心臟病等產前併發症的產婦,由於自身健康存在問題,同時也怕殃及胎兒,因此也易焦慮。

 5、由於到孕晚期各種不適症狀加重,如出現皮膚瘙癢,腹壁皮膚緊繃,水腫等不適,使心中煩躁,易焦慮。

 6、由於行動不便,整日閉門在家,注意力集中到種種消極因素上,加重焦慮。

 7、擔心孩子出生後,自己的職業受到影響或家庭經濟壓力加大,而產生焦慮。

2

/4

 產前焦慮的危害

 孕媽媽產前焦慮會對母親及胎兒造成直接的影響。據調查,產前嚴重焦慮的孕媽媽剖宮產及陰道助產比正常孕媽媽高一倍。嚴重焦慮的孕媽媽常伴有惡性妊娠嘔吐,並可導致早產,流產。

 孕媽媽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分娩過程和胎兒狀況,比如易造成產程延長,新生兒窒息,產後易發生圍產期併發症等。焦慮還會使孕媽媽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代謝性酸中毒引起胎兒宮內缺氧。

 焦慮還可引起植物神經紊亂,導致產時宮縮無力造成難產。由於焦慮,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營養,生產時會造成滯產。另外還會有以下的危害:

 1、產前焦慮症可使孕期婦女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代謝性酸中毒引起胎兒宮內缺氧。

 2、產前焦慮症可引起孕期婦女植物神經紊亂,導致分娩時宮縮無力,造成難產。

 3、由於焦慮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營養,分娩時造成滯產。

 4、現有研究證實,產前焦慮症嚴重的孕期婦女,剖腹產率及陰道助產比正常孕媽媽高1倍。

 5、嚴重焦慮者常伴有惡性妊娠嘔吐,並導致早產、流產,分娩時產程延長、新生兒窒息、產後易發生併發症等。

3

/4

 如何緩解產前焦慮——自我調節

 孕媽媽在產前應該對分娩有所瞭解,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放鬆心情,多參與一些社交活動,同時保持充足的孕期營養,足夠的營養和充分的休息能夠避免心理疾病的發生。

 1、要糾正對生產的不正確認識。生育能力是女性與生俱來的能力,生產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絕大多數女性都能順利自然地完成,如存在些胎位不正、骨盆狹窄等問題、現代的醫療技術也能順利地採取剖腹產的方式將嬰兒取出最大限度地保證母嬰安全。

 2、孕媽媽應學習有關知識,增加對自身的瞭解,增強生育健康寶寶的自信心。

 3、有產前併發症的孕媽媽應積極治療併發症,與醫師保持密切關係,有問題時及時請教保持良好情緒。

 4、多看看親子類的網站和論壇,和一些媽媽們交流一下,討教一些經驗。

 5、臨產前做一些有利健康的活動,如編織、繪畫、唱歌、散步等,不要閉門在家,整日躺在床上把注意力集中到對未來的擔憂上。

4

/4

 如何緩解產前焦慮——家人幫助

 孕媽媽在懷孕29周後要採取積極的態度,消除產前焦慮,當然這需要孕媽媽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1、丈夫:多關心體貼妻子,為妻子按摩。

 在妊娠最後階段,孕媽媽常表現為心理依賴性強,希望尋求保護,引起他人重視。這種反應並非嬌氣,而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孕媽媽可能會喋喋不休,這是宣洩不良情緒的合理渠道。此時丈夫要理解妻子情緒上的波動,耐心傾聽妻子訴說,給予妻子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打消其心中顧慮,特別是在孩子的性別上不要給妻子施加壓力。

 腹壁緊繃會給孕媽媽造成多種不適丈夫可在晚間為妻子輕撫腹部,一方面是與尚未謀面的寶寶交流,另方面又減輕了妻子的不適,使妻子依賴心理得到滿足,焦慮情緒得到改善。

 2、長輩:

 孕媽媽的母親,婆婆最好也能現身說法讓孕媽媽瞭解生產的全過程,做到心中有數。

 出現產前焦慮症狀的時候,就應該學會多與家人溝通交流,及時分享自己的情緒狀態,告知家人自己出現的情緒障礙,家人也可及時地疏導孕媽媽,讓其慢慢消除緊張、焦慮和恐慌的心理,特別是一些對生育過程感到無比恐慌的患者來說,其母親和婆婆也可正確引導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錯誤的生育認知。

注意事項

產前焦慮不僅會影響寶寶健康,而且對媽媽也有一定的傷害。所以媽媽們一定要學會調節,保持愉悅的心情。


亮點月嫂


離預產期越近,心裡好害怕,我相信大部分孕媽首次面臨分娩,都會緊張害怕,這時候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心態,在生活起居上稍加註意,順利迎接分娩時刻的到來。



瓜熟自然蒂落,這個時候,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多走動是有好處的。聽聽音樂,看些開心搞笑的段子影視,儘量分散注意力,越想越怕。

那麼,預產期快到的準媽要注意什麼?

1.多散步有助順產

適當的活動有利於順產,比如慢走、散步、做孕婦操等,但要避免激烈的項目。如果有宮頸機能不全、前置胎盤、羊水過多、有早產史等,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活動。

2.飲食方面

多食用奶製品、魚肉、雞蛋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及新鮮蔬菜水果,這樣才能保證分娩時刻有力氣生產。



3.注意胎動

不管是孕中期還是孕晚期,正常情況下,早、午、晚胎動的三次平均數為5-10次,少於5次就要注意了。

如果出現胎動次數減少,要引起重視。如果胎動比平時減少1/3以上,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4.禁止性生活

快到預產期,性生活一定要禁止了,此時性生活可能造成胎膜早破和早產。

5.自我調節心情

越是臨近預產期,孕媽越是緊張敏感,就是產前焦慮,而負面情緒會影響分娩。因而臨產前的孕媽媽需要學習一些自我調節情緒的方式。



孕媽在住院分娩前,要做好思想準備的同時也要做好物質方面的準備,如準媽媽們的日常用品和嬰兒所需的物品等,才能有條不絮的迎接寶寶的到來。

每天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讓養育更輕鬆,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