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藥物最傷肝?

360丙肝圈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壓力都隨之增加,現在的人身體健康都不理想,幾乎每個人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當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有很多人都傾向於使用中藥治療,因為西藥副作用大,而中藥既能夠治病,又能夠養生。但是你知道嗎?有一些中藥是損傷肝臟的殺手,如果過量使用這些中藥的話,可能會對肝臟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容易對肝臟造成損傷的中藥藥物吧。

1、長期服用艾葉會傷害肝臟

艾葉是一種作用非常大的藥物,不僅可以調經,還可以止血,因此很多女性患者會使用艾葉治療痛經,像艾葉茶或者暖宮丸都是使用艾葉為主要成分製作成的。但是,如果想要使用艾葉治療痛經的話,最好就是在月經來臨之前的三到五天之內開始吃,如果連續吃了一個星期都沒效果的話,就不能繼續吃了,而要去醫院檢查,接受醫生專業的指導。有一些人覺得艾葉作用很大,就長期依賴用它來預防痛經,長久下去,是會對肝臟造成損傷的。這是因為艾葉中含有的揮發油或者水溶性物質會損害肝臟,在長期大量服用的情況下,會導致肝硬化的出現。

2、過量服用白果會傷害肝臟

白果,也就是銀杏的果實,白果的作用非常大,可以潤肺止咳,對於治療哮喘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白果的食用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不然會對肝臟造成一定的損傷。一般來說,白果需要先炒熟之後,再將殼剝掉,泡水,之後再加熱食用,而且大人一次不要超過10顆白果,小孩子則減半。不按照這種方法處理過的白果含有大量的銀杏酸和苦杏仁等有毒成分,食用會對肝臟造成損傷,有很多老年朋友喜歡到銀杏樹下撿白果回去泡茶,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

3、濫用番瀉葉會傷害肝臟

很多便秘的患者都知道番瀉葉對於治療便秘有一定的作用,於是很多患者都會自行到中藥店購買番瀉葉。但實際上,番瀉葉對於急性便秘更合適,如果長期出現便秘的患者,最好不要依賴番瀉葉進行治療,因為番瀉葉在腸道內會代謝產生蒽酮類似活性產物,對於肝臟的損傷是非常大的。因此,長期便秘的患者還應該選擇到醫院就診,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想要保護肝臟,除了要知道有哪些損傷肝臟的藥物之外,還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遠離菸酒。菸酒對於肝臟的損傷程度是最大的,喜菸酒的人患上肝癌的概率會高很多。

第二,不要熬夜。因為熬夜會影響肝臟的排毒,晚上十一點之前最好上床睡覺。


奇妙的本草


什麼藥物最傷肝?西藥,如抗結核藥、降血脂藥、治療甲亢的藥等,有不同程度的肝毒性,或出現肝功能異常。西藥的肝毒性,通常是比較明確的,今天小編重點說一說中藥肝損傷的問題:

受中藥非處方用藥使用較多等因素影響,中藥肝損傷發病率難估計。但臨床回顧性研究表明,中藥引起的肝損傷在所有藥物性肝損傷中佔比近1/4。而且都是在肝區嚴重不適或出現其他症狀才發現是肝損傷,所以中藥肝損傷才是最應該關注的。

中藥引起的肝損傷,主要有三個方面:

1、中藥或其代謝產物本身有肝毒性

這種屬於固有型肝損傷,呈現較明顯的劑量及時間依賴性,就是說吃的越多,用的時間越長,毒性越大。比如雷公藤、川楝子、黃藥子、野百合鹼等,像雷公藤中的雷公藤甲素等二萜類成分、菊三七(土三七)中的野百合鹼等生物鹼均是由明顯肝毒性的。還有像含有香豆素類、皂苷類、毒蛋白類、鞣質類物質的,也有肝毒性。

2、患者自身原因

這種屬於特異質型肝損傷,與機體遺傳、代謝、免疫等因素密切相關。對於這一類的中藥肝損傷的關注和研究較少,順式二苯乙烯苷類成分是何首烏特異質肝損傷的重要風險物質。

3、臨床使用不當

藥不對證(症)是中藥不合理用藥的重要表現形式。說白了就是亂用藥,亂用成分不明確的草藥、偏方、藥酒、保健品等。最危險的是長期作為保健用,很容易引起肝損害。

藥物以外的因素

還應注意飲食、酗酒、染髮劑、裝修汙染、重金屬和有害元素、農藥殘留、黃麴黴毒素、二氧化硫殘留、化學添加物等外源性物質也可能是造成肝損傷的重要風險因素。

【不藥不藥】簡介

博士,副主任藥師,高級營養師,擁有10年的用藥指導、營養諮詢和健康管理經驗。不藥不藥,倡導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藥!


藥博士


常見的五類藥物,易造成肝損傷

1、抗生素類藥物

這類藥物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大家平時常吃的感冒藥阿莫西林也是抗生素的一種。雖說這個藥物對於治療感冒疾病有著很好的療效,但是它其中所含有的抗生素,很可能會給我們的肝臟帶來一些損傷,如果長期服用這類藥物容易造成肝臟損傷。

2、心血管疾病用藥

日常常見的抗凝藥華法林、抗心律市場要胺碘酮、他汀類降脂藥等,在服用之後都可能會導致傷肝,部分患者在服用胺碘酮之後會使得體內的轉氨酶升高,誘發慢性肝臟疾病,這類藥物也容易造成肝臟損傷。

3、中藥

中藥其實也是很容易引起傷肝的,不少人認為中藥是最安全的藥物,平時身體發生病症時首選的就是中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長期服用中藥也很容易會引起傷肝。

因為中藥內的一些成分在進入體內之後需要通過肝臟來進行分解,這樣一來就會使得肝臟的負擔變重,而一些藥材內所含有的物質會引起肝損傷。所以,中藥一定不能盲目亂用,避免引起傷肝。

4、抗微生物用藥

在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抗微生物藥物就是羅紅黴素、慶大黴素以及左氧氯沙星等藥物,這些藥物是治療發炎、病毒性感染等疾病的常見藥。日常腹瀉的人群也會服用這類藥物,但是如果長期服用,很容易導致傷肝。

5、抗精神病藥

最為常見的抗精神病藥物是氯丙嗪,長期服用這類藥物會導致肝內的膽汁出現淤積,從而造成患者出現皮疹、發熱、皇黃疸以及一些消化道症狀出現,有些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因此而出現肝衰竭。

以上~

關注“39肝大夫”頭條號,更多健康科普肝病知識輕鬆看~~~


39肝大夫


感謝題主的提問,作為一名肝病科醫生,這個問題我想我是有發言權的,提到什麼藥物最傷肝,就不可避免的要回答什麼是藥物性肝損害。

顧名思義,藥物性肝損害(DILI)是指由各類處方及非處方的化學藥物、生物製劑、傳統中藥(TCM)、天然藥(NM)、保健品(HP)、膳食補充劑(DS)及其代謝產物乃至輔料所有發的肝損害。藥物性肝損害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ALF)甚至死亡。

國外報道,普通人群發病率為1/10萬-20/10萬,我國缺乏普通人群發病數據,但不容樂觀,我國住院患者中的數據缺乏系統性,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任何言論都需要數據支持,沒有數據就沒有說話權,2016年7月在上海中美藥物性肝損害論壇中首次公佈了我國藥物性肝損害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如圖

由圖可見,在我國肝損害藥物中,傳統中藥所佔比例雖大,為23%,抗感染藥物緊跟其次,為17.6%,接下來分別是抗腫瘤藥(15%)、激素類藥(14%)、心血管藥(10%)、非甾體類抗炎藥(8.7%)等等。中藥所佔比重最大,可能和中藥成分較為複雜有關,因此選用中藥治療時一定去正規醫院,切不可相信江湖郎中的偏方。

國外與我國稍有不同,詳見下圖

國外因中藥應用相對較少,抗感染藥物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中草藥和膳食補充劑,其中對乙酰氨基酚(又名“撲熱息痛”)佔重要地位,我曾經在臨床上見過服用2片撲熱息痛就導致嚴重肝損害的病例。通過以上我們也可以看出,所謂的“保健品”有沒有用暫且不說,單是肝臟損害就為禍不淺了!

需要注意的一點事,每個人之間對藥物的耐受程度不一,也就是對於某些藥物,有些人比較敏感導致肝損害,有些人就不會,這和很多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年齡(高齡是易感因素)、性別(女性易患)、基礎肝病(如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腫瘤、妊娠、糖尿病、酗酒等等。

總的來說,導致肝損害的藥物很多,特別是中藥和抗菌藥物,用藥需謹慎,特別是有肝病基礎的朋友,一定要尊醫囑用藥。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大家,感謝關注!

Dr趙


Dr趙


現在不少人開始重視生活質量,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卻也給了“偽養生”大行其道的機會。不少人聽信網絡上的偏方,隨意吃藥,結果卻傷害了人體重要的器官——肝臟。

原因很簡單。有一句老話叫做是藥三分毒,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它們都會有一些毒性,這些有毒物質需要通過肝臟來分解和排出體外。久而久之,就會給肝臟帶來不必要的負擔,長此以往當然會傷肝。對肝炎肝硬化患者來說,胡亂用藥更是雪上加霜,嚴重的話甚至會耽誤病情。

4種常見藥,肝硬化患者不能亂吃

第一種:薄荷

薄荷是一味非常常見的中藥,很多中成藥都會添加這種成分。但長期服用薄荷,對肝臟卻會造成傷害。尤其是肝硬化患者,應在醫生的建議下適當服用或儘量避免服用。

第二種:艾葉

近年來,艾葉的保健作用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和了解。但許多人卻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艾葉中的揮發油成分進入血液後,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長此以往很傷肝,因此艾葉不可亂服。

第三種:止痛藥

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酮洛芬這類止痛藥價格不貴,還能立竿見影的解決問題,因此成了不少人生病的第一選擇。但止痛藥卻不能亂用,長期服用或服用過量,都會損害肝臟,肝硬化患者更是要千萬注意。

第四種:心血管藥

華法林、香豆素、奎寧丁、恩卡尼等常見心血管藥對肝臟都有一定傷害,嚴重者甚至有可能造成肝硬化及肝壞死。所以肝硬化或肝炎患者在用藥前一定要先諮詢醫生,再合理用藥,切忌亂用藥。

2味養肝茶,常飲保肝護肝

金銀花茶:

取適量金銀花用沸水沖泡即可,也可以加入幾顆冰糖,這樣能夠令味道更加的甘甜。常喝這味茶,清肝明目解肝毒。但這味茶不適合愛吃寒涼食物和寒性體質的人。

五味子茶

五味子的功效和作用,早在《神農本草經》上就有記載。現代醫學認為,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和五味子素可以幫助肝臟解毒,同時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從而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

五味子茶雖好,卻容易因為高溫流失有效成分。如果你是肝硬化或肝炎患者,只喝五味子茶是不夠的,還需要補充硒元素來幫助肝臟進行排毒和修復。可以通過五味子和硒麥芽製成的養肝片來攝取每日所需的五味子和硒元素,堅持使用,可有效降低鹼性磷酸酶指數。

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多注意肝臟的保養,才能早日擁抱健康,享受的生活。


蘿蔔小講堂


是藥三分毒,包括中藥在內的很多藥物都對肝臟都有一些損害,造成肝損的藥物排名前幾名的分別是各類保健品和傳統中藥、抗結核藥、抗腫瘤藥或免疫調整劑等。

肝臟是藥物聚集、轉化、代謝的重要器官,很多藥物都是在肝臟內代謝,藥物本身及/或其代謝產物引起的肝臟損害就是藥物性肝損傷。藥物造成的肝損傷主要是通過藥物及其中間代謝產物對肝臟的直接毒性作用和機體對藥物的特異質反應兩種途徑造成的。在我國肝病中,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病率高,每年至少為23.80/10萬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至於最傷肝的藥物,主要包括以下藥物:

1、各類保健品和一些傳統中藥。很多人以為所謂的保健品和中藥毒副作用小,最安全,可是事實卻恰恰相反,保健品和一些傳統中藥反而是傷肝的重災區。近期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茅益民教授等牽頭的一項大規模回顧性研究發現,在我國引起肝損傷的最主要藥物為各類保健品和傳統中藥(佔26.81%)。這項研究發表在頂級消化疾病領域頂級期刊Gastroenterology(影響因子20.773分)上。千萬不要再亂服什麼保健品了,不僅沒有治療價值,還是傷肝的重災區。一些傳統中藥如何首烏、薄荷、雷公藤等也傷肝,一定要注意用藥適應症及劑量。

2、抗結核藥物。長期應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一些抗結核藥物會損害肝臟,所以結核病人在抗癆期間需定期複查肝功能。

3、抗腫瘤藥或免疫調整劑。環磷酰胺等抗腫瘤藥物,也非常容易損害肝臟,很多腫瘤患者在抗腫瘤的同時,也在用保肝藥。

4、抗生素。這個臨床也非常常見,如紅黴素、青黴素類、喹諾酮類等抗生素對肝臟也有一定損害。

5、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等,損害肝臟也很常見。

6、他汀類降脂藥等心血管用藥。如降脂藥、胺碘酮、氯吡格雷等。長期服用他汀類降脂藥(如阿託伐他汀等)可能會造成轉氨酶升高,發生率約0.5%~2.0%,通常在治療後的開始3個月內,呈劑量依賴性。不過他汀類藥物對肝臟的損害大多是可逆的,損害一般不嚴重,及時減量、停藥後多能完全恢復正常。

7、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長期應用後也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害。

8、其他。卡馬西平等一些神經系統用藥、激素等藥物也可損害肝臟。

一旦發生藥物性肝損傷後,應及時停用致肝損害的藥物 ,換用對肝損傷作用較小的同類藥物並密切監測肝功能,千萬不可濫用藥物。


醫患家


吃藥就傷肝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這一點沒錯,藥其實都是有毒性的,只是毒性大小不同,有的人體能代謝掉,有的不能。有的相生相剋後,對人體不產生危害,有的卻能要人命。

肝臟是人體的排毒解毒器髒,吃進身體的藥都要先在肝臟轉一圈,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是藥就會對肝造成損傷,但這並不可怕,更可怕的是有很強肝毒性的藥物,它們對肝的損傷很深,嚴重的會導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中藥最安全?錯!傷起肝來不留情

很多人認為“中藥溫和,毒副作用小”,這種想法不對。

目前,已經發現至少有60種中草藥及其製劑會導致肝損害,而有些中藥如苦杏仁、毛豆根等,甚至可直接造成肝臟損害。

中藥必須要經中醫師嚴格辨證,把握好量,才可儘量減輕毒性。所以,服藥一定、必須、務必要遵照醫囑,千萬不能瞎買、瞎吃。

5類可引起藥物性肝損傷,要注意

西藥說白了,其實就是化學制品,肯定是有毒性的,所以,平時不要自己給自己開藥,很多常用藥其實都是傷肝藥,不是真的有病,千萬別亂吃:

1降血脂藥物

包括非諾貝特、吉非貝齊、苯扎貝特;

他汀類,如普伐他汀鈉片、替米沙坦片、格列齊特片等。

如胺碘酮等。

3口服避孕藥

媽富隆、甲地孕酮、炔諾酮等。

4消化道用藥

奧美拉唑、雷尼替丁、西沙必利、埃索美拉唑等。

5降糖藥

如格列本脲(優降糖)、阿卡波糖(拜糖平)等。

常言說得好,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有生病的時候,生病了必然要吃藥,吃藥了必然要傷肝。試想一下,你見過一年不吃一片藥的人嗎?所以,養肝是每個人都該做的事。

養肝常吃三紅、三黃和三綠

藥物傷肝,但很多食物卻可以養肝。那麼,養肝吃些什麼好呢?

吃三紅:紅棗、西紅柿、丹芝粉

紅棗維生素含量豐富,鐵含量也很高,用紅棗泡水喝,其營養更易吸收,更適合食療。

實驗證明,每天給肝功能差的人喝大棗水,持續1周能增加人體血清蛋白,從而達到保肝排毒的功效。

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之功效。西紅柿有助於脂肪及蛋白質的消化,有益於肝臟的正常運行。西紅柿還有抗氧化的能力,能保護細胞,防止肝臟癌變。

西紅柿生熟食用均可,對於任何一種肝病都有一定的好處,可以說是所有肝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丹芝粉就是丹芝破壁後的產物,丹芝是靈芝中的一個優良品種,其多糖和三萜等有效成分含量高,功效好。

靈芝多糖可增強免疫系統的機能,加速血液微循環,提高血液供氧能力, 消除體內自由基, 提高機體細胞膜的封閉度,提高肝臟合成 DNA,RNA,蛋白質的能力等。三萜類的靈芝酸可改善微循環,降低膽固醇,避免血管硬化;強化肝臟、脾臟及腸胃功能、健全消化器官的運作。

經常食用丹芝粉可增強肝臟解毒排毒功能,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含量及黃疸指數,減輕農藥、酒精等有害物質對肝臟的損害。對肝炎、肝硬化具有良好的防治功效。

吃三黃:玉米、香蕉、檸檬

玉米有著降血糖、降血壓以及防治脂肪肝的作用。多吃玉米有助於脂肪肝患者的三酰甘油含量降低。

香蕉其實也可以養肝。除了肝硬化患者,在接受完肝硬化手術後,食用要適量。肝硬化的常規養護,多吃香蕉是有好處的,可以預防腸道出血,增強肝硬化患者,其腸道的動力。

檸檬相信大家都極為熟知,它是一種屬於天然的草本植物,適量的食用具有很好的養肝健脾、防毒解毒等功效。並且食用後還能夠起到很好的保護肝細胞免受自由基破壞的功效,同時還可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

吃三綠:莧菜、菠菜、薺菜

莧菜清肝解毒,涼血散瘀,明目利咽 莧菜性味甘涼,長於清利溼熱,對於溼熱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紅腫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菠菜有著“紅嘴綠鸚哥”美名。菠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等作用,對因肝陰不足所致的高血壓、頭暈、糖尿病、貧血患者等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由於含草酸較多,菠菜的製作過程很講究,做菜時要先用開水燙軟,撈出再炒,否則會有礙鈣和鐵的吸收。

薺菜性味甘平,能夠和脾、利水,還能明目,它能利肝氣,也就是能促進肝氣的生髮。

薺菜為十字花科植物,性平、味甘,含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蔔素、煙酸及無機鹽。動物實驗表明,可縮短凝血時間,具有止血功效,適合於慢性肝病有鼻出血、齒齦出血等症。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週週愛生活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實質性腺體,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因使用藥物而導致的肝臟受損害稱藥物性肝損傷,國外報道發生率在9.5%左右。藥物性肝損害病人經常出現的症狀為乏力、食慾減退、腹脹、肝區疼痛、黃疸及血轉氨酶升高。嚴重者可發生肝壞死而導致死亡。

其實,凡是藥物,對肝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或輕或重,因為多數藥物都需要經過肝臟進行代謝,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是藥三分毒”的體現之一。那麼,哪些藥物最容易引起藥物性肝損害?

1、抗生素位居首位。其中以紅黴素、頭孢氨苄、酮康唑、伊曲康唑等最常見,此外尚有磺胺類藥物等。

2、解熱鎮痛藥位居次席。如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超量服用或布洛芬、消炎痛與炎痛喜康超量合用等即可引起嚴重肝損害,此點在美國FDA已出黑框警告予以警示。

3、再次為抗結核藥。服用異煙肼、利福平的病人約10%以上血轉氨酶升高,出現不同程度的肝毒性。

4、調節血脂藥:應用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等調節血脂藥連續一年以上者有5%左右的人會有ALT、AST肝功指標異常。

5、甲亢治療用藥丙基巰氧嘧啶、他巴唑所致肝損害也很常見。若發現,立即停藥是關鍵,停藥後肝功能大多可恢復。

6、還有神經系統用藥、消化系統用藥及激素等。其中,苯妥英鈉和苯巴比妥兩種藥物所致肝損害最為嚴重,引發的肝壞死死亡率高達40%。

7、中草藥:不要以為中藥就是沒有毒副作用的,據臨床經驗,苦杏仁、蟾蜍、木薯、豆根、艾葉、毛冬青等中藥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損害表現。

以上內容可能是大家不太熟悉的,但卻是極為重要的,希望大家多多理解,積極關愛自己的肝臟健康。

關注“藥物諮詢師軍”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若有其他問題或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一起聊基因


肝是人體五臟之一,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肝臟在對藥物進行代謝的同時,藥物自然也會對肝臟產生影響。

什麼是藥物性肝損傷?


藥物性肝損傷是指由各類藥物及其代謝產物乃至輔料等所誘發的肝損傷,藥物性肝損傷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根據目前的資料顯示,以下幾類藥物出現肝損傷的概率比較高。包括非常甾體抗炎藥(解熱鎮痛藥)、抗感染藥(抗生素)、抗結核藥、心血管用藥和中藥。


第一、解熱鎮痛藥裡的對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退燒和 止痛藥的成分之一,很多感冒藥裡都有這個成分。但過量地、長期地使用,就容易出現肝損傷,甚至是急性肝衰竭。

國外有些人長期吃這種成分來止痛,國內一些中西藥復 方製劑也含有這種成分,都需要注意。此外,尼美舒利、 阿司匹林也都有肝損傷的風險。



第二,服用抗生素也容易出現肝損傷。如治療細菌感染時的常用藥:阿莫西林、左氧氟沙 星、頭抱曲松、美羅培南等。


這些藥需要注意兩點:


01、
此類藥物引起肝損害的發生時間可快可慢,有人在用藥10分鐘後就出現急性肝損傷,也有人在停藥1周後才出現遲髮型的肝損傷。

所以,在使用此類藥物的一 段時間內,應該注意監測肝功能,觀察有沒有噁心腹脹、發熱乏力、尿黃身黃的症狀。

02、最可怕的是,抗生素大多數是在正常用法用量使用時,即產生肝損傷,這就要保持高度警惕。尤其在給老年人用時,更應如履薄冰。 所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第三、抗結核藥也容易產生肝損傷風險,服用抗結核藥物(例如異煙麟、利福平、毗嗪酰胺、乙胺丁醇)的人, 一定需要注意藥物性損傷。

結核病患者還需要聯合用藥, 這也進一步增加了出現肝損傷的風險。所以,服用挹吉核藥患者,需要在治療前評估、治療中監測。




第四、心血管疾病用藥,也會造成肝損傷,例如普利類、沙坦類降壓藥,以及他汀類降脂藥等

其中,瑞舒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的肝損傷比較常見。首次服用這些他汀類降脂藥或更改品種類型、劑型時,至少3個月左右一定要檢查肝功能。



第五、中藥。有人說,在中國,中藥造成的肝損傷最常見,這純屬胡亂猜測。

事實上,只有這些常用中藥 會造成肝損傷:幹裡光、土三七、川楝子、何首烏、硃砂、雄黃、雷公藤、補骨脂等,在長期、大量使用時要注意。

當然,隨便拿些中藥來養生 保健,既不辨證,也不考慮用量療程,本身就是錯誤的, 肝損傷只不過是給你亂用藥, 的一個懲戒。


那藥物容易傷肝為什麼還要吃藥呢?


藥物是雙刃劍,偏性既是藥 性也是毒性。在使用這把"雙 刃劍"時,要謹慎,要有策略 ——即"醫生指導、自己管理 好”。這樣藥物才能發揮好的作用。



事實上,我們看到、聽說的 很多肝損害案例,都是不合 理用藥造成的:止痛藥天天 吃、退燒藥不見效就加量用、 隨便在網上看到養生方子就 自己用土三七泡藥酒等。

這些做法,根本不是吃藥, 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和肉體, 做了一個藥物副作用的人 體實驗。

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肝損傷呢?


01、
最可怕的是,抗生素大 多數是在正常用法用量使用 時,即產生肝損傷,這就要 保持高度警惕。尤其在給老 年人用時,更應如履薄冰。 所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02、吃藥需按照說明書和 醫生的醫囑來吃,不要自己吃, 不要自己聯合用藥,不要自己 隨意更改方案。


03、對於那些確實是需要 吃,也確實按說明書方法吃, 但仍出現肝損傷的,就需要 加強監測,化被動為主動了。




感謝審稿專家: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學部 郝堂娜

以上由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學部團隊 提供答案!


PSM藥盾公益


實話說,藥物都會傷肝,只是對肝的損傷程度,根據藥物的不同也存在差異。有的藥物對肝傷害比較小,但有些藥物對肝傷害很大,對於這些傷害很大的藥物,平時一定要儘量避免,能不吃最好不吃。

那那些藥物對肝臟傷害比較大呢?

其中以抗生素,如紅黴素、頭孢氨苄、酮康唑、伊曲康唑等對肝臟的傷害最大,其次是鎮痛類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超量服用或布洛芬、消炎痛與炎痛喜康超量合用等也可引起嚴重肝損傷。

既然藥物對肝臟損害這麼大,那是不是就不能吃藥?

當然不是,在身體生病需要吃藥才能解決的話,還是要吃藥的,不過要做到能不吃藥就不吃藥,不要一點點小病也急慌慌的去吃藥。同時,平時要注意養肝護肝,避免肝細胞受損,有效預防肝病。

日常如何養肝護肝?預防肝癌呢?

首先,要減少熬夜,肝臟也要休息,而人要深入睡眠後,肝臟才能更好的造血排毒。因此,平時要保證好的睡眠,尤其不要熬夜。

其次,平時可以喝點葛條決明子飲品類的養肝飲品,葛條、決明子都是常用的藥食同源性養肝食材,它們搭配的飲品,可以更好的養肝護肝,增強肝臟的排毒功能,避免毒素在肝臟堆積,預防肝炎、脂肪肝等肝病。

最後,要多進行運動鍛鍊,適當的運動鍛鍊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肝臟排毒,減少毒素、脂肪等物質在肝臟堆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