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粘誰是對誰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嗎?

蜜妞媽


我個人認為不是。

我們家孩子是我一手養大的,現在21個月。

她每天都跟我在一起,我在哪裡她在哪裡,爸爸是要上班的,不過下了班到家就會陪她玩,也盡到了做父親的責任。

可能是因為我從來沒有離開過她,我家孩子沒有那種分離焦慮,而且講的明白,比如有時候真的有事,要把她放在外婆家幾個小時,跟她說媽媽有什麼事,什麼時候來接,能明白,走的時候會跟我拜拜,去接她的時候也特別開心,會過來擁抱。

但是孩子晚上睡覺以及哭的時候,只能是媽媽。平時白天爸爸陪著媽媽陪著外婆陪著都是可以的,不會產生特別粘著誰,我覺得還是平時的陪伴要到位,讓她知道,只要大家在家,或者在她身邊,只要她需要我們,隨時都在,一直都在。最關鍵就是從她有記憶開始,我一直都在,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她還是很好相處的。

如果非要說特別粘著,那就是上述提到的,睡覺和傷心的時候,那即便和爸爸玩的再開心都是不行的,特別是晚上,看到爸爸就哭。所以我覺得粘著誰不是對誰特別沒安全感,而是喜歡這個人,甚至對這個有安全感。


花醬的成長日記


大部分孩子都會黏媽媽,我身邊的好多都是這樣,只要媽媽在,就不找別人。但不管黏媽媽還是黏爸爸,基本都差不多,可能會有以下原因吧。

第一,孩子喜歡這個人。

我兒子一直是我帶大的,對我很是依戀,跟我的關係也比較好,因為我不會指責他,大多數時候比較尊重他,所以,他也喜歡跟我在一起。他黏我是喜歡我的表現,但我不在的時候,他也一樣能跟著奶奶或者爸爸,同樣有安全感,不會因為媽媽不在就焦慮不安。

你的孩子應該也是這種情況,他喜歡爸爸才會跟爸爸在一起,而爸爸不在的時候,他也能很好地跟別人一起玩,證明他對爸爸的依戀關係是正常的,他自己也有好的安全感。

第二,這個人對孩子的陪伴不是很夠。

還有一種可能是,這個人平時陪孩子不是很多,或者質量不高,孩子想得到這個人的愛,但又沒有很好的辦法,只能黏著他,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滿足和更多的愛。

有的媽媽全職在家,天天陪著孩子,可她自己是焦慮的,總是把孩子推開,可孩子還是往上撲,就是想確認媽媽是愛他的。

可以對照一下,看看爸爸是不是存在推開孩子的情形,有時候可能自己累了,但孩子還沒玩夠,可能就會更加黏人。

不管是哪種情形,只要孩子黏著,就是孩子的一種需求,那就多多滿足好了。比如孩子出門不想自己走路,想抱著,那就抱抱,抱累了就告訴如實告訴孩子,而不是指責孩子這麼大了還要人抱;在家就高質量地陪伴孩子,而不能人在心不在,孩子是會感覺到的。

儘量多滿足孩子吧,看見孩子的需求,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跳跳媽03


首先回答,並不是。

我家嘟嘟最近也特別粘我,我下班回來就拽著衣服讓抱,週末我在家也是老讓我抱,我媽說保姆在家帶時很少讓抱,自己跑來跑去的玩。

特意查閱了手邊兒童行為心理學專家的書籍,以及網上一些資料,終於放心了,現分享一下心得。

孩子粘誰表明和誰具有正常的親密關係。

通常孩子粘媽媽的多,因為除了天然的母子親近,還因為媽媽照顧孩子比較多,有的孩子和照顧自己的奶奶外婆或保姆很親近,我有個親戚,因為兒媳生二胎,孫女由她帶,也和她一起睡,所以孫女特別粘她,連自己的爸爸媽媽都不找。

題主的孩子粘爸爸,說明和爸爸比較親近,孩子知道爸爸愛自己,會滿足自己,所以會讓爸爸抱,並不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孩子粘人時可以轉移注意力。

我家嘟嘟老是讓我抱,而且我上班走時就哭,但我最近腰間盤突出復發,腰疼的厲害,不敢老抱他,當他拽我衣服求抱時,我會蹲下身摟一下,摸摸頭,讓他感受到媽媽對他的愛和回應,然後給他一個玩具或零食,他很快就忘了要抱這回事了。

有時候我也會拉著他的手說,我們去玩…吧,他也會忘了讓抱。

通過轉移注意力,這個週末我發現孩子求抱的次數已明顯下降了。所以,在孩子粘人時,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粘人也是階段性的。

從理論上說,一般孩子過了兩歲就不太粘人了,題主的孩子四歲還粘爸爸,也可能在孩子更小的時候爸爸陪孩子少,孩子的成長很快,爸爸在能夠滿足孩子的情況下,還是儘量滿足孩子,說不定很快就有一天,你發現想抱孩子,他也不讓抱了。



嘟嘟寶貝


你好,我們家小豆瓣在1歲11個月的時候也出現了相類似的問題,就這個問題我在家仔細觀察,也做了其他幾個相類似孩子的功課。

01

孩子粘誰,是沒有安全感嗎?

①孩子粘的那個人回家時間不規律,在家時間不規律,孩子不是一想到就能見到,孩子害怕下次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見到,那麼在這一次多多索要愛的抱抱。

注:下次爸爸出門和孩子好好溝通,約定合適的時間,讓孩子做到心中有數即可。

②男孩對爸爸的愛本來也是歇斯底里,或許沒有表露在平時,可是心底裡是家裡其他人不能替代的,父親陪伴的思維和母親不在一條線上,需要不同框架的陪伴,尋找同性感。

③分離焦慮,分離焦慮不是隻有母親是會針對家裡所有的人,與孩子親近的,也和年齡沒有多大的關係,和我們的愛有關。

注:家庭溫暖的氛圍會感染孩子,爸爸的愛和媽媽的愛會讓孩子去戰勝焦慮。

④擁有依賴感強的孩子,學會讓孩子獨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個和安全感無關,只是需要孩子獨立適應不同環境帶來的不同變化。

注:從簡單的小事做起。

⑤爸爸不在家,有固定陪伴孩子的人。不讓孩子感覺生活一下無助。讓孩子感覺愛一直在身邊。

02

孩子比較粘誰說明孩子喜歡這個人,他給予的愛一直在孩子心裡。爸爸的肩膀很寬闊,讓孩子站在高處可以望向遠方。


你好,我是工科邏輯學豆瓣媽,致力於0-6歲科學和中醫相結合育兒學習和分享,喜歡情景模式學前早教體驗,如果你有育兒困惑,願與你一起討論交流,感謝你的關注和留言。

小豆瓣成長路


我覺得孩子粘某個人,是一種沒有安全感的表現,而且孩子很依賴這個人,這個人平時對孩子還很溺愛。

比如我家大寶,從3個月開始,就是奶奶在帶,大寶與奶奶特別親,不管奶奶做什麼,總要跟在奶奶旁邊,即使已經上幼兒園了,奶奶起床了,如果大寶沒有看見奶奶,就會哭著喊奶奶,一定要奶奶陪著。奶奶有時不能滿足大寶的要求,奶奶會突然走開或者吼大寶,大寶沒有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和奶奶之間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導致大寶缺少了應有的獨立,現在大寶上中班了,情況比以前要好很多了,但是如果我們週末想帶倆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大寶還是一定要爺爺奶奶一起去。如果奶奶沒有滿足大寶的願望,大寶就會哭鬧。

相反,我家小寶由於一直是我全職在家帶,小寶的需求我都會及時回應,即使不能滿足,也會給小寶說清楚,直到小寶同意,由於給了小寶足夠的安全感,即使自己暫時離開一會兒,小寶也會很乖地跟著臨時照顧她的人。


海綿媽媽育兒


根據我對我家孩子的觀察,孩子粘誰並不是對誰沒有安全感,反而是根據孩子的需求感來說的。

我家寶寶小的時候特別粘我,這很正常,因為他的吃喝拉撒離不開媽媽的懷抱,這是正常的生理需求。畢竟在我的肚子裡呆了十月,對我還是比較依戀的,這是要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滿足二者,孩子就有很好的安全感了。

孩子會走路的時候,明顯的要粘他爸爸要多一些。因為他爸是個閒不住的人,空閒時間也會出去轉轉。而小孩子到了走路的年紀,他的視野範圍因為能力的提升也開始變大,好奇心也更重了,總喜歡出去玩,看到很多不熟悉的東西都彷彿看到了新大陸。孩子自己知道爸爸帶著他出去玩的多,而且也會放手讓他玩,滿足了自己的身心需求,自然是要粘著爸爸的。

不管孩子粘著誰,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長,開闊視野就都是可以的!


飄忽的影


哈哈,孩子跟誰親近,就喜歡粘誰這是正常的,當然不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孩子如果對這個人沒有安全感,只會增加距離感,而不是親近感哦。


孩子粘人是親近的表現

來說說我家孩子的實際情況,孩子現在三歲了。只要有我在的地方,他都是粘著我的,還時不時的讓我抱抱。最近還學會了句超暖心的話:“我好喜歡媽媽”。一到晚上,他爸爸根本帶不住他,看不見我,就哇哇叫。但是,如果我不在家,他也不會吵鬧。就是看見我在家,就跑來撒嬌了。

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孩子從出生起,一直是我帶的多,當然就和我比較親近,所以才粘著我。


孩子由誰帶就會粘誰

這句話也在我身上用事實證明了。我家大寶在8個月時就由奶奶帶回老家了,我是在她三歲的時候回到了身邊。所以大寶現在一直是粘著奶奶的,只有奶奶不在家的時候,才會粘我。這說明了,孩子跟誰呆的多,就喜歡粘誰的。


寫在最後

通常,孩子喜歡誰,就會粘誰的。當孩子粘人的時候,多給他一些擁抱,當孩子再大點的時候,想抱孩子也不讓抱了。不管孩子粘誰,只要是健康成長就好。

感謝閱讀!我是媽咪勤,二寶媽.專注育兒知識,定期分享真實的育兒經驗供您參考,歡迎關注 讓我們一起成為朋友,共同交流吧。

媽咪勤




我們家裡有兩個寶寶,兩歲多的小寶特別喜歡粘媽媽。或者說是搶媽媽。每次姐姐放學前小寶可以獨自玩兒玩具、看書看電視、畫畫、貼小粘貼……很獨立,一旦姐姐放學回家跟媽媽坐在沙發聊天,或者媽媽陪姐姐練琴,小寶立馬就影帝上身!各種假摔,在家裡平滑地面忽然坐下哭著說自己摔倒了好疼啊,走不了路了,讓媽媽抱著……

我覺得孩子喜歡粘著媽媽有三種原因:

一是媽媽比較忙,陪孩子的時間少,孩子迫切的想要和媽媽在一起,所以一有時間就會黏著媽媽。

第二種原因恰恰相反,就是因為媽媽和孩子在一起太久了,導致孩子和其他家長疏遠了,或者是媽媽過分滿足孩子,依賴孩子。

三是多子女家庭,孩子之間爭寵的方式。



我們家大寶嬰幼兒期特別粘爸爸,因為當時我們兩地分居,一週才見一次爸爸,晚上每當外邊有汽車大燈閃爍,睡眼惺忪的大寶都會立刻爬起來,掀起窗簾看看是不是爸爸回來了!很顯然,我們家大寶屬於第一種情況,父愛缺失。

後來我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不顧一切的調動工作,終於在六歲以後讓爸爸可以每天陪伴大寶,爸爸儘量早回家接送孩子,每天跟孩子一起玩遊戲,甚至只是一起吃點水果聊聊天,孩子都感受到父親的愛,當父愛適度滿足時,孩子就不會那麼依賴爸爸了。

小寶顯然是第三種,我需要讓她自信的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她跟姐姐不一樣,她是特別的,媽媽愛她。不是因為她可憐,她弱小,她受傷了,而是因為她與眾不同的獨特性。

如果是第二種,一般父女、母子出現的概率較高,即父女與異性子女之間,甚至祖孫間。家長應學會適當的放手,不能所有事情都包辦代替,要相信孩子可以做到,也要相信,除了你,其他家長也同樣會吧孩子教育的非常出色,放手讓孩子去做,也許孩子剛開始不會,但我相信慢慢的隨著能力的增強,孩子是能夠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放心把孩子交給其他監護人,不時給自己一個小假期,也可以重現江湖煥發光彩


水亦田


從我帶孩子的經歷看,孩子粘人是對“被粘”的那個人有安全感的表現,

只不過孩子內心非常害怕這種安全感消失,才會表現的特別“粘人”。

我是自己帶孩子的,孩子兩歲之前用日間保姆幫忙,兩歲之後送了私立幼兒園。我的工作不用坐班,但是每週也會要出去一兩天;我懷孕前考上博士,孩子生下來以後特別著急去上課,但是捨不得把孩子完全交給別人帶,就會在不得不外出的時候請老人過來幫忙看著保姆帶半天孩子。孩子十一個月出了嬰兒急疹,算是她第一次生病吧。病好之後孩子的明顯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情緒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對我的離開反應特別大。

只要我在家,孩子幾乎長在我身上,吃喝拉撒睡所有的事情都會喊“媽媽弄!”家裡老人說我不在家時孩子特別好帶,從來不粘人,出了吃喝睡覺就是自己玩。後來我觀察過老人和阿姨帶孩子的場面,發現她們經常會否定孩子的探索活動和負面情緒,告訴她不要跑太快、不要發脾氣

......我跟孩子一起時會鼓勵她陪伴她接觸感興趣的事物,她不高興時會試著幫她分析自己不高興的原因,總之只要我在場,孩子的自由度比較高,玩得比較開心;而老人和阿姨怕孩子出了問題不好交代,對孩子的限制比較多,孩子察言觀色之後就會比較安靜,也就是大人所謂的“非常好帶”。

做為搞教育出身的人,我對於孩子能在我面前盡情展露自己的情感是很欣慰的,雖然自己體力上比較累,但是給了孩子最強的安全感和依賴感。現在孩子四歲多了,我們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溝通商量,她為了能和我在一起多呆學會安靜玩耍看書,有任何困難也願意向我尋求幫助。

在親子關係中,孩子在幼年期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粘人”是孩子表達依賴的主要方式。這個階段家長如果能給予足夠的耐心包容,幫助孩子分析他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逐漸幫孩子建立“語言溝通”的習慣,你就會成為孩子心目中最有安全感的那個人。

上述觀點供您參考,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養育孩子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養育男孩跟養育女孩是不一樣的,男孩有他自己的特點。

男孩的成長,分為3個階段。

1.第一階段:出生——6歲

這個階段,男孩是屬於母親的,母親是男孩的安全感的最主要的來源。

第2階段:6——13歲

在這個階段,男孩感受到來自內心世界的召喚,開始嘗試著成為男人,這時候,他在感興趣和偏愛的活動方面,越來越像父親。

第3階段:14歲——成年

這個階段,父母在男孩的生活中不再佔據主導地位。男孩最重要的人是朋友。

當然,對6歲前的男孩來說,他們需要的是和母親或者父親某一方能夠建立特殊的親密關係,因為餵奶,愛撫,陪伴,看護這些事情做的比較多的是母親,因此,才會說6歲前的孩子,安全感的主要來源在於媽媽,實際上,如果爸爸參與的育兒活動足夠的話,爸爸一樣可以成為孩子最重要的親密關係對象。


看你的描述,4歲的兒子粘爸爸,是否說明了,爸爸平時做得很好,做到了一個父親必須做的這幾件事:

  • 1.提前“觸摸”孩子

  • 2.抽空陪伴孩子

  • 3.親近孩子

  • 4.放低要求

  • 5.與媽媽分擔照顧孩子的工作

如果是這樣的話,說明孩子在與爸爸相處的時候,是獲得了安全感和愛,所以願意跟爸爸親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