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他有底層心理支撐,在生活和學習上成長

“孩子不守紀律,給老師留下印象不好。”“孩子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總是忽高忽底,很不穩定。”“孩子都上三年級了寫作業還是不摧不寫,寫的時候磨磨蹭蹭!”……似乎一說到孩子在中小學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讓家長很煩心、很焦慮,但也存在有幾個別人家的孩子總是順風順水,一路良好成長,而且很優秀!

其實總結起來,大多數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問題,只是孩子在起初成長的過程中,對於底層的心理基礎建設沒有做好而已,這一點大可不必慌張,因為對於孩子成長來說任何時候都不晚,任何時候只要做出正確的改變都會未時不晚!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他有底層心理支撐,在生活和學習上成長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他有底層心理支撐,在生活和學習上成長


比如,上面的這些問題,總是圍繞著一個話題,孩子在學校裡表現不穩定,那我要告訴你的便是一個規律:“正是孩子所有的問題,才給了孩子成長的機會,給了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機會。

什麼是成長?

成長就是從愛犯錯到不犯錯的過程,從不適應到不適應的過程。

我們大寶在學校,讓我困惑的問題有3個,第一,發生事情,老師問他情況,他的回答要麼是不知道,要麼不回答。他不回答老師問題,讓老師很抓狂,為此我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去。回家問他為什麼不回答老師的問題,他說他想回答,就是說不出話來。我突然意識到是不是我的錯,他犯了錯了我會兇他,然後他就沉默不敢說話了。我現在改還來得及嗎?他會不會已經養成這個習慣了?第二,不跟其他小朋友玩。別的小朋友來找他玩,就是有點小打小鬧的,他就跑,他跑同學就追他,有幾次他還摔倒了。我跟他說你不想跟他玩,就直接跟他說,你想一個人安靜一下,讓他不要打你。他經常說學校的同學好煩人,老是來煩他。第三,不怕數學老師。有次上數學課,做語文作業,老師讓他收起來,他也不聽。我跟他說上數學課做語文作業,這樣不尊重老師,下次不能這樣了。

這位媽媽的困惑還是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首先我闡明一下,能意識到自己的家長一般都很了不起,改變自己什麼時候都不會晚,孩子是最善良的群體,他看到你的一丁點的改變都會及時的反饋給你,所以不用擔心他習慣了,而是要馬上改變自己。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他有底層心理支撐,在生活和學習上成長

不管孩子出現什麼問題,其實真正需要適應的人是家長自己。

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由於各種觀念的不同,和性情的不同,會出現形形色色的語言,或者錯誤的導向,這一點,我們家長必須認識清楚。

人家孩子守紀律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而你總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那麼多孩子作業都上了“光榮榜”,為啥你上不了……

這種習慣把自家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來比較去的家長,實際上將殺傷力很強的炸彈,遞給了孩子,自己明顯得也陷入了一種“爭面子”的工具性導向,就是把孩子當成了自己實現一種心理訴求的工具。

家長在看到孩子各種問題出現一後,不積極的找原因

大多數的孩子出現的情況,其實是由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正常反應,而且做為一個孩子,在接愛外部環境的變化時,他們很可能找不到正確的適應方法,或者是沒有得到我們有效的正確的幫助和支持,從面導致他們在行為上或習慣上產生了一定的問題。

孩子為什麼出現這種不愛說話的狀態,你的孩子喜歡獨處,可能是害怕犯錯,害怕與人交流 的時候自己不擅長,這歸根結底是不自信的表現。如果能夠找到原因,有的放矢的去找到一些合情合理,而且科學有效的方法,不怕問題解決不了。

當孩子出現了第三個問題時,這位家長的說教就顯得很牽強了,試問,難道孩子會不知道自己這樣應不應該嗎?能讓他這麼做肯定是有一定的底層原因在裡面的,比如:他不太喜歡數學課,要麼都懂了,要麼不喜歡這位老師。第二,語文作業太多了,或者語文老師太嚴厲了,所以他想快點做,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太喜歡語文了,當然,這個可能性比較小。

總之,這個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的原因,都與建立自信這個底層的心理基礎有關,他總是在訓斥與否定中成長,在表達自己真正想法上,肯定就會出現問題,從面影響學業成績。

通過教育大綱上所列舉的中小學生階段各年級學生行為表現與能力要求來看。

孩子是在一年級的時候,父母親沒有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好壞的概念很模糊,常以老師或父母的標準為導向。而這位母親恰好在這個時候,給了他不必要的麻煩。訓斥和否定,讓他在自我表達方面的發展上,受到了阻礙。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他有底層心理支撐,在生活和學習上成長


最好的解決辦法是

第一招:給與孩子充分的表達空間,讓他有一定的安全心理空間。

和諧的親子氛圍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如果父子之間溝通不暢,那麼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會很容易出現問題,因為在孩子心裡形不成一個安全停靠的港灣,家長可以通過用餐的時候,睡覺前和孩子多交流,有定期的活動中進行溝通。

也可以讓孩子學會寫日記,將自己的所想所感記錄下來,一方面是一個鍛鍊自己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可以對孩子的不良情緒是一個發洩的出口,而且好多偉大的藝術家,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創作的,他們不但積累了自己的表達能力,而且還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有網友就提出自己的方法,每天問孩子四個問題:1、學校有什麼好事發生嗎?2、今天你有什麼好的表現?3、今天有什麼收穫嗎?4、有什麼需要爸爸的幫助嗎?

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其實蘊含著豐富的含義:第一個問題,調查孩子的價值觀,瞭解她心裡面覺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第二個問題,實際上是在激勵孩子,增加他自信心,第三個問題,是讓她回顧確認一下她具體學到了什麼,第四個問題則有兩層意思,一是父母親很關心他,二是學習是她自己的事。

這樣既和孩子之間有了親子互動,而且對孩子的發展有了相當的瞭解,可以有針對性的發起對孩子的教育,另一個方面,孩子有了一個可以安全的港灣,因為她知道她不是一個人,是有爸爸媽媽的支持的,慢慢的他的自信就會迴歸回來。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他有底層心理支撐,在生活和學習上成長


第二招:給孩子創設成功的機會。

自信心其實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認識,孩子如果能感受到自己正向的實力,那麼他就會產生一種相信自己的感覺,所以須給孩子充分的信任, 必要的時候可以多鼓勵幫助,讓他發現自己的優點,通過多給機會練習,給予其正確的評價,讓他從一些易完成的事當中,獲得成功的機會,再慢慢的增加難度,當他取得成績時,應及時表揚,充分肯定他的進步,即使失敗了,也要幫他分析原因,讓他再試一試,他就會明白通過努力,他能達到成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急於求成,要有耐心。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他有底層心理支撐,在生活和學習上成長


3、設定合理的心理預期

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特點,不能一味的追求過高,或者是拔苗助長,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應是有層次的,而且是循序漸進的,不能超出孩子能力的範圍內,要讓他通過努力能達到,如果發現期望值不符合孩子的實際能力時,應做出及時調整,避免他多次失敗的過程,而降低對自己的評價。喪失信心。

總之,做為家長,要給孩子良好的基礎的底層心理素質,讓他能夠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這樣才不致於會因為各種問題,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留下遺憾,才有機會茁壯成長!

親愛的朋友,我是無道貫西風,從事中小學教育十五年,歡迎諮詢中小學學生問題,如有意見或建議,可在評論區留言,原創不易,轉請註明來源,想獲得更多信息請點擊關注,文章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