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介紹一下遼國開國皇后?有人說她的才能不下武則天?

古梁鏞


這個說法有點誇張,遼國第一任皇后述律平,確實是個足智多謀,心狠手辣的女人。在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大遼國的過程中,她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述律平表現出來的能力,主要體現在戰爭謀略中,要說治國的政治才能與胸襟,她與武則天相比,差得太遠。

述律平在大遼建國及攝政過程中的貢獻

述律平對大遼國的貢獻可以用一句話簡單概括:沒有述律平就沒有大遼國!

契丹在統一以前,主要由八個部落聯盟構成,耶律阿保機所在的迭剌部是其中之一。在阿保機之前,契丹的可汗由八部酋長三年一推選產生,阿保機是釘子戶,坐上可汗大位後,就賴著不下來。他的這個舉動引起了各部落的不滿,尤其是他的弟弟們,叛亂和戰爭由此爆發。

述律平是耶律阿保機最堅定的政治盟友,阿保機的很多重大決定,述律平都參與其中。

一、平定“諸弟之亂”

阿保機賴著不下臺,反對聲音最激烈的就是他的弟弟們,他們先後數次反動叛亂。其中最危險的一次是,耶律剌葛趁耶律阿保機不在中軍行營,派耶律寅底石圍攻中軍。述律平帶著留守的少數兵士,組織家眷拿起武器,進行頑強抵抗,為耶律阿保機回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二、統一契丹八部

在阿保機征討蒙古室韋部回軍的路途中,他被契丹七部首領劫持,被迫辭去可汗之位,率領迭剌部南下,在灤河一帶築城居住。

數年後,仿效漢人統治模式的迭剌部,變成了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部落,契丹七部在糧食、食鹽、鐵器等方面,對迭剌部依賴很重。

述律平藉機給阿保機提出了一個惡毒的計劃:召請七部酋長來迭剌部赴宴,宴席上幹掉他們!憑什麼讓七部首領來呢?理由是我養活你們各部,你們是不是得來好好犒勞犒勞我?

果然,憨厚的契丹七部首領們想也不想,一頭扎進了鴻門宴!七部首領被殺後,阿保機如願統一契丹,並仿效漢制建國稱帝。

三、述律氏攝政

耶律阿保機駕崩後,遼國的軍政大權完全落入了述律平的手中。首先法定的“人皇王”耶律倍,被述律平廢黜,由述律平喜歡的次子耶律德光繼位。

述律平為何能明目張膽地違背阿保機的遺囑?耶律倍怎麼就老老實實聽從了?原因就是述律平獲得了契丹舊貴族的支持,她有資本控制局勢,而耶律倍過度漢化,得罪了舊貴族。

耶律德光即位後,重大朝政決定,皆由述律平裁決,耶律德光相當於半個傀儡。

述律平的短板,限制了她成為偉大的政治家

儘管述律平對遼國的貢獻很大,但總的來說,她還算不上偉大的政治家,原因就是述律平身上存在著明顯的短板:

一、自私狹隘,不具備偉大政治家的胸襟氣度

述律平的自私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都是兒子,她最喜歡小兒子耶律李胡,最不喜歡大兒子耶律倍。這倒不算什麼,關鍵是作為一名政治家,首要考慮的應該是誰更適合做繼承人。耶律李胡是個典型的“雙缺型”廢物:缺才又缺德!

在這種情形下,述律平不顧耶律阿保機的遺囑,也不顧國家大義,一心想捧耶律李胡上位。這就是大遼國建立之初,皇室出現內部幾代仇殺的根源,都是述律平一手導演的。

她自己敗在孫子耶律阮手下後,竟然在囚禁期間,依然不忘謀反,企圖東山再起,把她的自私放大到極限,也為自己被囚禁致死埋下伏筆。

二、狠毒有餘,謀略不足,缺少政治家的手腕

如果只給述律平貼一個標籤,相信大家都會高度一致:狠毒!

阿保機駕崩後,述律平擔心貴族勢力不聽話,每天變著法子殺貴族集團。她把大臣們的家眷請到宮裡,說:你們都是皇帝的忠臣吧?現在我做了寡婦,你們是不是也得跟我一樣?一批大臣丟了腦袋!

來到朝堂,她又說:昨天夢到先帝了,他說想念你們了,那誰誰,你們是不是先帝的忠臣?去陪伴先帝吧!又一批大臣丟了腦袋!

終於某一天,有個叫趙思溫的漢人大臣忍不住了:要說與先帝的關係,你跟先帝最親,你怎麼不去陪先帝呢?

述律平被將了一軍,不過,狠人自有狠人的招,她一把抽刀砍下自己的手腕,說:我確實本該陪先帝,但是無奈孩子們太小,我要擔任輔佐職責,就讓我這隻手腕陪先帝殉葬吧。

這麼狠毒的女人,恐怕世間無二,完全不像思維正常的政治家,這一點她比武則天有過之而無不及。武則天殺人怎麼也得找個理由,述律平就是靠蠻橫的手段,簡單粗暴。

三、政治才能有限,喪失了契丹第一次繁榮的機會

遼國的繁榮期從遼景宗耶律賢當政後才開始,遼景宗已經是遼國的第五位皇帝。當時中原王朝正處於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契丹遇上歷史難得的·大好時機,可惜遼國接連遭遇內部動盪,還差點被周世宗柴榮鑽了空子。

應該說遼國錯過了五十年的黃金髮展期,否則的話,他們有可能在北宋建立前,就能統一全國,歷史就可能會被改寫。誰造成了遼國的動亂呢?述律平!

前面講過,最具才華的太子耶律倍,被述律平廢黜,耶律德光上位,此後耶律倍和耶律德光的後人們相互廝殺,交替上位。

假如沒有述律平的干預,耶律倍上臺,這位漢學造詣很深的契丹人,以他明顯的漢化傾向,大遼漢化的進程至少要提早五十年,遼國的繁榮也要早幾十年實現。

雖然漢化不一定全是好事,但是少數民族要想繁榮,漢化是必由之路!遼國後期的繁榮強大,正得益於遼景宗的漢化政策。

述律平的成功與失敗,充滿“契丹特色”

述律平的經歷,充斥著遊牧民族剛剛崛起時的鮮明特色:勇武、鐵血、殘忍!所有的大道理都不需要,只有一樣東西最有效:刀!也只有一個道理可講:殺戮!只有最勇敢,最血性的部落才能笑到最後,迭剌部贏了,阿耶律阿保機贏了,述律平贏了。

這就是“契丹特色”,也是述律平的長處,她的成功之道顯得那麼簡潔明瞭,遠沒有漢人那麼“曲徑通幽”,那麼錯綜複雜。

述律平的失敗何嘗不也是敗於“契丹特色”?過於迷信武力征服,將崛起之道,生搬硬套地用於治國之道,忘記了一個道理,鐵血只對跪著求生的小部落有效,對站著生活的大社會來說根本起不到關鍵作用。

所以,述律平的“才”,只是適應崛起階段的迭剌部的鐵血才具,而不是適應統一的大遼國的治世之才,更沒法跟漢文化一統江山的武周皇帝武則天相比。

與武則天相比,述律平的差距很明顯

如果述律平在武則天身邊生活,恐怕要一頭撞死。武則天面臨的政治環境,要比述律平復雜一萬倍,武則天面臨的政敵,也要比述律平強大得多,鐵血只能當做支撐武則天生存的態度,而不是方法,請問述律平能懂嗎?


曾經有一位企業家說過,以前中國國營企業的廠長,到國外小國家當個總統都沒問題,我們的廠長們,要處理的各種對外關係,要遠比這些小總統複雜!述律平就是小國“總統,武則天是大國“總統”,遠不在一個級別。

其實述律平真正輝煌的時期,是在給耶律阿保機當助手期間,那時候契丹形勢比較單一,她也不是決策人。遼國建立後,形勢複雜了,述律平的角色變換了,她立刻表現出力不從心的頹勢。

你再看看武則天,給高宗李治當助手很牛,作為太后秉政期間更牛,自己做皇帝治理國家,更是牛到大西洋。

述律平有這兩下子嗎?


尋根拜祖


談到遼國,我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天龍八部裡的喬峰,後面成為了遼國的南院大王。遼國開國皇后正是喬峰的結拜大哥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


《遼史·后妃傳》記載,述律平簡重果斷,有雄略。

在中國歷史上,被史學家評價“有雄略”的女人,遼國開國皇后述律平屈指可數的人中的一個,由此可見其才能卓越。

契丹有一首童謠是這樣唱的:青牛嫗,曾避路。意思是說連駕青牛的天女都曾經給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妻子述律平讓路,可見這個女人不簡單

述律平其人

述律平是蕭氏,平是她的漢名,她的契丹名字是月理朵。

述律平的父親述律婆姑是回鶻血統,而母親是契丹貴族——耶律阿保機的姑姑。


所以述律平與耶律阿保機是姑表兄妹之親,結婚時,耶律阿保機二十歲,述律平十四歲。

助丈夫統一契丹,述律平是耶律阿保機的智囊

耶律阿保機29歲當上了部落酋長,開始對周邊部落進行吞併。述律平就是耶律阿保機的智囊,在征戰過程中,為一統遼國做準備。

第一步,改推選為任命,牢牢把控軍隊領導權。在西征室韋(古蒙古人)、東征女真、南討奚族的過程中,耶律阿保機採用述律平及漢人謀士的建議,只要攻克的地方,就把各級官員都換成自己直接任命的人,不再進行推選。

第二步,向東結盟,保證不腹背受敵。東面是大唐,由李克用任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才能自行百度),耶律阿保機同李克用結盟了確保了後方穩定


第三步,權力分散,改變契丹部落聯盟統治結構。耶律阿保機把契丹部落聯盟改為北、南兩院,由北院(北大王)管軍政(國舅爺、述律平之兄敵魯任宰相,實際掌權),由南院(也稱漢兒院,南大王)管屬民。

第四步,建立親軍,把握主動權。耶律阿保機有自己的親軍“皮室軍”三萬騎,述律平有自己的親軍“屬珊軍”兩萬騎。

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將契丹的軍政大權控制在了自己兩口子手裡,為一統契丹做好了準備。

最後一擊,鴻門宴擺平七部落首領。時機成熟後,述律平建議在鹽城擺下“鴻門宴”,將七部契丹貴族邀請做客,歌在唱,舞在跳,酒酣耳熱之際,七部酋長被殺光了,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八部,建立了契丹王朝。

眼光獨到,軍事才能卓越,幫助耶律阿保機鞏固遼國基礎

遼國建立後,耶律阿保機一直蠢蠢欲動向外擴張。

特別是想迫不及待出兵幽州,述律平趕緊拉住了他:不要輕易跟漢人打仗,我們目前實力不夠,太危險了,還是先蕩平周邊的小部族,積累更強大的實力再說。聽了述律平的勸告,耶律阿保機沒有攻打幽州,五六年後,不聽勸又攻打河北,被李存瑁重創好不容易逃回。

有一次,耶律阿保機率領大軍攻擊党項人的時候,由述律平留守大本營。

室韋部門認為遼國後方空虛,遂趁機偷襲遼國,述律平得到消息後,親自率領大軍擊敗了室韋的進犯,也因此,在遊牧民族中威懾四方。

隨著遼國的強大,各族都很是忌憚遼國,述律平的威名也為人所知。

就連當時後晉的李存勖為了和遼國相互為援,都對述律平以叔母相稱。幽州的盧龍節度使劉守光由於連年征戰,實力日漸衰弱,為了能使契丹成為自己的後援,派韓廷徽出使遼國。


平哥智慧分享


蕭太后,可以稱為遼的武則天。

在錦州義縣的奉國寺,可以看到蕭太后的風采,這是遼金三大建築之一,也是蕭太后的兒子為母親祈福而建。

遼代建築,在中國歷史上有重要意義,南京博物院就是仿遼代風格建立。

在北京,東北,可以看到大量遼塔,古樸,大氣,可以感受大遼的風采。

梁思成先生 在中國建築史裡,大量描述了遼塔。

在俄語 中,中國的發音就是契丹,遼的另外一個名字,可見在俄羅斯人眼中,大遼就是中國。



憑海獨臨風


遼國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是一名摩尼教教徒,遼國有一個摩尼教傳統,新任的可汗就位之時要被摩尼教徒勒暈,趁可汗神思不清之時詢問他自己可以做可汗幾年,這樣就決定了這個可汗能做多久的可汗。耶律阿保機在記載中做了21年的可汗,分為兩個九年和一個三年,而耶律阿保機的皇后就是遺囑執行人,一旦到達預定的年限,就要被殺死,就等同於現在的“宗教獻身”一樣,維護摩尼教的教規。

耶律阿保機在記載中準確的預言了自己的死亡時間,精確到死亡的那一天,記載如下:

眾國群王,豈可化其凡骨?三年之後,歲在丙戌,時值初秋,必有歸處。然未終兩事,豈負親誠?日月非遙,戒嚴是速。(《遼史.卷二.太祖本紀二》)

這裡提到的三年之後,歲在丙戌的準確時期就是926年9月6日,這一天耶律阿保機在征服渤海國之後就突然去世了。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就是遺囑執行人,她和皇室其他成員、貴族共同執行了耶律阿保機的“宗教獻祭”。

耶律阿保機、述律平夫婦的“鴻門宴”。

耶律阿保機和述律平是姑表兄妹成親,述律平是耶律阿保機姑姑的女兒,算是親上加親,貴族與貴族聯手。耶律阿保機漢名耶律億,他比述律平大六歲,878年,兩個人結婚。

耶律阿保機時代的契丹有八個部落共同組成,稱“契丹八部”,每三年八部就要推舉一次新的可汗。901年,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八部之一迭剌部的部落酋長,907年,被推舉為契丹的可汗。

耶律阿保機在位期間開疆擴土,對外征戰屢屢獲勝,連任了三次契丹可汗。面對如此的大好形勢,很多部眾跟隨,諸多的漢人也加入到契丹陣營中來。三年一次的推舉可汗制度使得耶律阿保機意圖改變推舉制度,改為世襲制度,皇后述律平極力支持他,並積極謀劃契丹可汗成為世襲制。

選舉制改為世襲制這就等於斷絕了其他七部人員成為可汗的可能,可是令耶律阿保機沒有想到的是首先反對他的是他的兄弟們,於是開始了“諸弟之亂”。耶律阿保機的弟弟們在其他七個部落的支持下意圖剷除他,從而他們自己成為迭剌部的酋長。平息兄弟之亂後,耶律阿保機吸收中原王朝的文化,建立契丹的國家架構和各種制度。

915年,契丹其他七部趁著耶律阿保機征討北方少數民族室韋事,劫持了他,逼迫他退位,恢復契丹舊的可汗推舉制度。

退位之後的耶律阿保機仍然是迭剌部的酋長,他和妻子述律平仿照漢人王朝的做法,建立了一座城池,這一做法使得迭剌部迅速崛起。述律平建議耶律阿保機利用宴席的機會,將契丹七部的反對者一次性全部剷除,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王國。

916年,在這次鴻門宴上,耶律阿保機將其他七部的首腦一網打盡,對反對者進行討伐,很快統一了契丹,建立了遼國。

述律平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耶律阿保機死後,很多大臣被殺陪葬耶律阿保機,皇后述律平被重臣們圍攻,要求她也陪葬。述律平二話不說,砍下了自己的右手,以自己的右手代替自己陪葬,這讓眾多大臣啞口無言,述律平取得了攝政地位。(東丹王出行圖,述律平長子耶律倍為東丹王,其兒子為遼世宗)

述律平和耶律阿保機共育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遼太宗耶律德光圖,述律平次子)

是母親的對自己的兒子總是有所偏愛,述律平對自己的大兒子看不順眼,不想讓他繼承耶律阿保機的帝位,於是在契丹征服渤海國之後,建立東丹國,任命自己的長子為東丹國國王。

927年,述律平的次子耶律德光即位,是謂遼太宗。,母子二人共同執掌契丹。雖然長子不入母親的法眼,已經就任東丹國國王,耶律德光和母親述律平仍然不放心,時時刻刻戒備、提防長子耶律倍。930年,長子耶律倍被迫帶領自己的親隨和家屬,通過海路來到了後唐,在後唐開始了避難生活。

947年,耶律德光也突然離世,述律平再次掌控了契丹的局勢,她打算立自己的小兒子耶律李胡擔任遼國的君主。而契丹的貴族們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紛紛擁立了一個共主——述律平長子耶律倍的兒子耶律阮,也即是述律平的孫子。

這下遼國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述律平和耶律李胡為一方,契丹貴族和耶律阮為一方,雙方並且開始了戰爭行為,第一次,述律平一方的征討者被擊敗 。不甘心失敗的述律平和自己的小兒子親自披掛上陣,雙方決戰一觸即發,假如此戰爆發,也許遼國就此衰落下去。面對此種不利的形式,雙方選擇了剋制,祖母述律平承認了自己的孫子繼承帝位。

不甘心失敗的述律平和耶律李胡秘密糾集力量,企圖再發動一次政變,讓自己的小兒子繼承帝位。不過她的這些謀略早就被孫子耶律阮看透了,一直派人盯著,政變尚未有發動就被自己的孫子抓捕了,並且被囚禁起來。

953年,一代皇后最終病死。


穿越再現彼岸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在古代男權的社會中,我國就曾出現過很多的傳奇女子,就如我們熟知的呂后、武則天、慈禧等等,他們有著不輸男子的氣概和才華。

說到遼國的開國皇后大家可能不是很瞭解,但是大家可能聽說過斷腕太后的故事,她德才兼備,隨耶律阿保機一起四處征戰,為他出謀劃策,夫妻齊心協力統一了契丹所有部落,改國號為遼。耶律阿保機即位後,群臣上尊號稱她為“地皇后”。

926年,耶律阿保機逝世,述律皇后稱制攝政,掌理軍事與國事。耶律阿保機要下葬時,述律皇后砍下自己的右手,裝入阿保機的棺木裡,作為陪葬。

耶律阿保機生前並沒有定下繼承人,述律平想要幼子耶律李胡當皇帝,但幼子無能,最終在她的推動下次子耶律德光成了皇位繼承人。而長子也沒有忤逆主動選擇了退出。927年,耶律德光上位後,即遼太宗,尊述律平為皇太后。

後來耶律德光去世後,耶律阮便在眾人的擁戴下,在叔父靈柩前正式即了遼國皇帝之位。耶律阮也因父親的遭遇而與祖母心存芥蒂。

耶律阮登基的消息很快傳到述律平耳中,一心想要寶貝兒子李胡當皇帝的她勃然大怒,立即耶律李胡率兵“討逆”。結果大敗而歸,於是她決定親自與孫子決戰。

後在出身至戚貴族的耶律屋質挺身而出,勸述律平與耶律阮講和。述律平不甘心,想要策劃發起政變。然而政變尚未來得及發動,就被耶律阮識破了。

將他們同時捉住,強行遷居到祖州圜土 “定居”,也就是把他們幽禁起來了。953年,述律平去世。與耶律阿保機合葬祖陵。就這樣耶律平這一生就在此落幕了。

幫丈夫穩江山,幫兒子登皇位,被孫子囚禁,可見她有一定才能,但是相比較與武則天個人感覺還是有一點差距。





仁德歷史


述律平一生參與了很多征戰,可以說與丈夫一起同生共死,單單憑這一點來說,就已經超越了很多皇后。能夠上戰場殺敵的皇后在歷史上可是不多見的。述律平與丈夫並肩作戰,同時給丈夫出謀劃策。

耶律阿保機駕崩後,述律平開始把持朝政,可是她知道,自己肯定不是王朝的皇帝,於是開啟了新的故事。經過與大臣的一番商量之後,述律平決定讓二兒子耶律德光為帝,他就是歷史上的遼太宗。耶律德光的軍事才能很厲害,從遼國建立的過程中,耶律德光就已經是建功立業了。從這一點來說,耶律德光的其他兩位兄弟,都比不過她。



歷史太傅


述律平,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兩件:1、太祖崩後,她以身赴火,欲追太祖而去!2、冊立新君時,她力排眾議,舍太子耶律倍而薦次子耶律德光。


愛E思念


太祖崩,太宗立,東丹王避之唐。太后常屬意於少子李胡。太宗崩,世宗即位於鎮陽,太后怒,遣李胡以兵逆擊。李胡敗,太后親率師遇於潢河之橫渡。賴耶律屋質諫,罷兵。遷太后於祖州。應歷三年崩,年七十五,祔祖陵,諡曰貞烈《遼史》。

行兵御眾,後嘗與謀說的就是述律平,而斷腕皇后也是說的她,耶律阿保機駕崩後,述律平砍下自己的手來陪葬,而相比於,呂雉,武媚娘,述律平上馬能征善戰,下馬安邦定國,拒絕漢化,扶持二皇子繼位,耶律阿保機三個兒子,老大耶律倍,老二耶律德光、老三耶律李胡。耶律阿保機是在征戰中去世的,按理說遼國是按照中原王朝的形式建立的,耶律倍是老大也是被封的皇太子,理應繼承皇位。而且耶律倍也是隨耶律阿保機四處征戰,為遼國開疆拓土可以說立下不少功勞,不僅如此,耶律倍也是一個深受漢文化影響,主張全盤漢化,以儒家思想治國的人。

可是述律平卻與耶律倍的思想不同,雖說述律平也主張利用漢人,學習借鑑漢人的農業和文化來治國,但她更加註重契丹貴族的傳統利益,奉行草原法則。因此,耶律阿保機死後掌控遼國大權的述律平對於耶律倍那一套全盤漢化的思想很反感。其實述律平最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小兒子耶律李胡,無奈當時耶律李胡年紀太小,只好屬意耶律德光。為了不讓耶律倍繼承皇位,述律平甚至在耶律阿保機的葬禮上搞了一個自斷右臂殉葬的鬧劇,不僅如此,述律平還親自導演了一場眾擁耶律德光的把戲用來逼迫群臣,讓群臣選擇誰做皇帝,由於當時述律平臨朝攝政,大權在握,大臣們也只好選擇耶律德光繼承皇位。耶律倍看到形式不利,也只好讓位。可就這樣述律平也不放過耶律倍,和成了皇帝的耶律德光一起打壓耶律倍。

不過這位皇后晚年被孫子囚禁於祖州,具體就是太疼愛自己小兒子了,二十一年後,耶律德光同樣病死在征途中,耶律德光死後的第二天,大臣們就擁戴耶律倍的兒子耶律阮在耶律德光的靈柩前繼承了皇位。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述律平,當年述律平逼迫大臣們選邊站隊,很多人心裡是不同意的,無奈當時的皇后述律平大權在握,胳膊擰不過大腿,大臣們違心的選擇了耶律德光。現在耶律德光死了,讓耶律倍的兒子耶律阮繼承皇位,可以說是對述律平當年逼迫的反擊。

可是一心想要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耶律李胡做皇帝的述律平聽到耶律阮被大臣們擁立為帝,當即時勃然大怒。於是派兒子耶律李胡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討伐叛逆。所謂的叛逆當然就是耶律阮了。可是耶律李胡這個所謂的"天下兵馬大元帥"根本就是個無能之輩,很快就被打得大敗。述律平看到這樣的情況,不但沒有思考自己的兒子為什麼會失敗,反而親自上陣,帶著兵馬準備和自己的孫子一決雌雄。最後經過大臣的勸說,這場火拼大戰最終沒有發生。

可是述律平並不就此甘心,始終想著讓自己的兒子耶律李胡當上皇帝。可她就沒有想到,如今的她雖然是皇太后,可是已經不是當初的皇后了,已經沒有了過去那般大的權勢,更何況這麼多年過去,很多大臣都已經不站在她這邊了。為了能讓兒子當上皇帝,述律平想要利用自己殘餘的影響力發動政變,把耶律阮趕下臺,扶自己的寶貝兒子上位。可是最終政變還沒有開始,就被人給告發了。耶律阮率先發難,最終述律平和她的寶貝兒子被控制住,圈禁在祖州,六年後,述律平在圈禁中去世。

在遼國的建立過程中協助耶律阿保機清除異己,使遼國漸漸強大,最終建立北方令其他各族忌憚的遼國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後來臨朝攝政,強行改選皇位繼承人,可謂是強勢無比。




戈渣


是的,不下於武則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