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接診專家李力 瞞著患癌父親走上“戰疫”一線

內江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接診專家李力 瞞著患癌父親走上“戰疫”一線


家庭與生活報訊 (張小麗 記者 田琳琳)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內江第一時間成立了由65位專家組成的醫療救治專家組。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李力就是其中一位。

連日來,李力堅守資中“戰疫”一線,見證內江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逐步好轉。然而,李力遠在南充的父親卻因患食道癌身體每況愈下。老人還不知道,他的兒子正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和病毒進行殊死搏鬥……

年初一緊急接診

1月25日,大年初一,在家吃午飯的李力接到任務:前往資中指導新冠肺炎患者的診治和篩查工作。當天,內江市衛健部門發佈了資中縣確診內江首例新冠肺炎患者。

1978年出生的李力,先後在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重症醫學科工作多年,曾參與2005年內江人感染豬鏈球菌疫情救治工作,接診過內江重症甲流患兒,是內江知名重症醫學專家。

當天,和李力一同前往資中的還有另外3名重症和呼吸內科方面專家。在醫院,大家看到病人胸片,顯示患者多肺葉病變,情況不妙。4名專家中李力最年輕,他主動提出進ICU隔離病房查看患者臨床表現。

資中這家定點收治醫院並非傳染病專科醫院。疫情突襲,醫院緊急改造出隔離病房,條件有限。初次接診這樣嚴重的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醫護人員也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

李力很清楚身上的擔子。他必須排除一切雜念,表現出足夠的專業和鎮定。

穿上防護服,李力獨自進了病房。好在病人雖然呼吸急促、說話吃力,但情況看上去不算太糟。

從病房出來,李力給醫院提出了十多條建議,涵蓋病房改造、防護隔離、收治管理等,“相比治療,更難的是預防醫護人員感染”。

經過專家會診,大家判斷病人除了新冠肺炎,還伴有細菌感染,建議在抗病毒治療的基礎上,加入抗菌治療。

短短兩三天時間,病患情況明顯好轉,於1月28日轉入普通隔離病房。

但李力身上的擔子並沒減輕。隨著新增病例出現,以及部分感染病例出現不發燒、不咳嗽等非典型症狀,給疑似病例的篩查工作帶來巨大挑戰。遇到複雜病患,李力常常要和醫護人員開會討論幾個小時,直至深夜。


內江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接診專家李力 瞞著患癌父親走上“戰疫”一線

李力查看病患情況


一家人分居四地

“好怕見不到父親最後一面”

出於工作和預防傳染方面的考慮,李力這些天都沒回家,住在離醫院不遠的賓館裡。

李力的妻子也是醫生。夫妻倆都忙於“戰疫”,一雙兒女被送到資陽的外婆家。李力的父親是食道癌晚期患者,年前出院回到南充老家,最近情況愈發糟糕,卻遲遲盼不到兒子回家。

一家人分居四地,李力每天只能利用碎片時間給家人打電話。父親生他氣,不接電話。李力很難過,卻不敢告訴老人真相。

“我原本計劃是年初一回去看他的。”說到父親,李力有些哽咽,“好怕見不到父親最後一面。”

此時已是晚上九點多。醫院打來電話,稱又接診到一個有武漢旅居史的患者,要緊急會診。掛了電話,李力平復情緒,又急急往醫院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