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有哪些原生態古民居及背後的故事?能發出鑑賞一下嗎?

高姓視界


有著“江北第一祠”的麻城雷氏祠,是湖北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嘉慶6年(1801年),距今已有217年,是鄂東大別山腹地保存十分完好,具有較高文物價值的一座古建築。 雷氏祠位於湖北省麻城市鹽田河鎮東界嶺百畝堰村,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地理位置座標為東經11514ˊ,北緯3056ˊ,海拔高程200米。

雷氏祠在百畝堰壪中部一低山的南面緩坡地帶,其坐西北、朝東南,西北靠山,東南正門前方,一條源於慧南山的小溪自西向東流入巴水。西面有一條村道進入祠堂,南面S318公路。祠堂東、西、南三面散落著村民的住房 ,為中國傳統磚木結構建築群,由東、中、西三路院落組成,在開間上形成較高的建築等級。中路院落是祠堂的主體,祭祀的場所。東、中、西三路院落的入口均設在南面。祠堂總面闊23.55米,總進深29.28米,佔地面積689.54平方米,建築面積722.57平方米,總高9.3米

光緒三十一年《雷氏宗譜》記載,“始祖貴一公當宋末金人貽憂半壁四毒中原……,祖自饒州府樂平縣瓦 壩渡江避亂,始遷湖北齊安郡古木蘭縣,卜居永寧鄉之黃泥坳姓雷灣……。”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雷氏第三代傳人貞一公、福五公、福七公三房在黃岡廟合修雷氏祠。

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福五公一支,在現雷氏宗祠基址上建造雷氏香火堂族祠。福五公後裔不斷髮展壯大,子孫繁衍昌盛,於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將香火堂擴建為雷氏祠,宗祠形成現有規模。

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麻城境內順河、乘馬兩區發生“黃麻起義”。起義遭圍剿後,有一支起義隊伍轉戰到麻城東山雷氏祠休整,被國民黨清鄉團發現,集重兵火燒雷氏宗祠,富麗堂皇的雷氏祠變為一片廢墟。雷氏子孫多方籌措資金,眾多雷氏親友解囊相助,於翌年(公元1928年),耗資十餘萬大洋,在原址重建。

文革十年動亂時期,雷氏祠又遭破壞,祠內雕像、彩畫被毀壞,匾額、楹聯被燒燬,戲樓破壞尤甚。1985年,麻城縣人民政府公佈雷氏祠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雷氏子孫1844戶再次捐資128600多元修繕雷氏祠。2008年3月27號,湖北省人民政府公佈雷氏祠為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祠堂裡的捐資碑、匾上顯示,2002年、2012年、2014年,雷氏子孫捐資維修了雷氏祠。祠堂是祭祀祖先和先賢、族人聚集商議族內重要事務的場所,是同姓家族聚落的中心。宗法家族制度在中國較長的歷史時期裡,成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基礎,在社會教化、村落自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雷氏祠自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始建,歷經興衰,延續至今祠宇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好,祖訓、族規、族譜留存。族譜記載了雷氏始祖貴一公為躲避宋金之戰亂,自江西樂平縣遷徙至湖北木蘭縣,對研究這一歷史時期的人口遷徙提供了文獻依據。

雷氏祠至今延續了傳統的祭祖儀式--走禮,走禮為麻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雷氏祠平面佈局為三進兩天井,從南向北依次分佈為門樓、戲樓、天井、議事廳、天井、香火堂,是中國傳統祠宇類建築形式的體現。雷氏祠一進天井內建有石拱橋,天井兩側設樂樓,有別於其它祠堂,較為獨特。祠堂建築高大,東、西、南三面雲狀山牆層疊、環繞,牆面波浪起伏、雲捲雲舒,祠宇猶如聳入雲間。祠堂內部裝飾富麗、空間幽深,營造了神秘、威嚴的祭祀環境。雷氏祠裝飾大量的石雕、木雕、灰塑、彩繪。尤其是石雕,有平雕、圓雕、浮雕、高浮雕、透雕,圖案有盤龍、麒麟、獅子、人物、故事、花草等場景,題材豐富、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雷氏祠坐西北朝東南,背山面水,是中國傳統風水理論在建築選址上的體現。祠堂是同姓家族聚落的中心,是家族聚落區域最為重要的建築。雷氏祠建築規模大、用材講究、裝飾華美、工藝精細,體現了家族的權勢和財富,是當地建造技術、建造工藝、建築裝飾高水準的體現。雷氏宗祠柱子採用下石上木的結合,石柱高1.47-2.53米,構造上有利於木柱的防潮、防腐。議事廳、香火堂的大梁因材就料,利用木材自然的彎曲形成梁的起拱,兼顧了木材的力學性能、材料的利用率和構件的外形,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


天之道國學


介紹幾個,不知能不能滿意,湊活看吧。重要警示:長。

1、丹巴甲居藏寨; 最美麗神秘的藏寨 丹巴藏寨是一個深藏於橫斷山脈中鮮為人知的世外桃源、無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靜如詩的鄉土民居。


早在2005年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組織的選美中國活動中,以甲居藏寨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首。


2、新疆白哈巴村: 宛如油畫的童話世界 白哈巴村是一個可以把煩憂拋到九霄雲外的地方。特別是秋季一到,山村是紅、黃、綠、褐色五彩斑斕,層林盡染,猶如一塊調色板,加之映襯阿勒泰山的皚皚雪峰,簡直是一幅完美的油畫。

3、雲南壩美村: 一個現實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桃花源。 《爸爸去哪兒》火了普者黑,而相隔不遠的壩美卻依舊保持著寧靜。壩美村是壯族人聚居的地方,這裡彷彿是陶淵明筆下的現實版世外桃源。這個村寨的神奇之處就在於,進出村都需乘船經過幽深、昏暗的水洞。



4、滑石哨: 致青春裡的布依族村寨 貴州實在有太多值得一說的秘境。而這個因為《致青春》才稍微被人們知道一些的滑石哨就是其中之一。房屋建築均為木石結構,不用一磚一瓦,周圍遍佈數百畝翠綠的山林,整個村寨被綠色包圍。


5、秋那桶:隸屬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鎮,是怒江大峽谷北端的最後一個村子,被稱為“怒江的明珠”。怒族、傈僳族、藏族等民族散居在方圓十多公里的山中,他們繁衍生息了幾百年,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樸的農耕生活。

6、新疆喀納斯圖瓦村落: 喀納斯圖瓦村與喀納斯湖相互輝映,融為一體,構成喀納斯旅遊區獨具魅力的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圖瓦人是我國一支古老的民族,以遊牧、狩獵為生。 近四百年來,定居喀納斯湖畔,他們勇敢強悍,善騎術、善滑雪、能歌善舞,現基本保持著比較原始的生活方式。原木壘起的木屋、散佈村中、小橋流水、炊煙裊裊、奶酒飄香。古樸的小村景緻,象喀納斯湖一樣充滿神秘色彩。



7、貴州肇興侗寨: 侗鄉第一寨 貴州肇興侗寨,田園詩畫盡在其間。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一,2007年被《時尚旅遊》和美國《國家地理》共同評選為“全球最具誘惑力的33個旅遊目的地”之一。


寨中五團,共建有鼓樓五座,花橋五座、戲臺五座。五座鼓樓的外觀、高低、大小、風格各異,蔚為大觀。

8、甘南扎尕那: 夢中看巴拉 扎尕那(扎崗囊)藏語意為“石匣子”,位於如今的甘肅迭部縣西北28公里處,益哇鄉的最上部。解放以前屬卓尼縣楊土司的四十八個旗(藏語稱為瑪日)之一。當地的始祖為吐蕃第三十二朝順贊乾布的後裔。 半山坡上的村落、藏式榻板木屋,鱗次櫛比,層疊而上,,村莊四周都是未經旅遊開發的奇異山峰,最高山峰海拔4500m。



9、木梨硔村: 雲端之上的古村落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徽州的木梨硔是江南典型的袖珍山村之一!該村生態絕佳,地形獨特,地處山脊,三面懸空,徽風濃郁,被譽為“黃山最美的高山村落”。


10、郭亮村; 懸崖峭壁上的天塹村莊。太行山深處,二百米垂直的懸崖上的郭亮村,600年來,就靠720個臺階的“天梯”攀登。這天塹之村僅與陵川的錫崖溝相距不足十公里。 海拔1700米的高度,有氣勢吧! 要去郭亮村,得走一條驚世駭俗的掛壁公路。

在沒有電力,沒有機械,十三條漢子用鋼釺、鐵錘在惡劣條件下,用力氣,用血汗,用五年時間硬是鑿出一條長1250米的掛壁公路。 村子房屋的建築依舊保持著明清時期的風格。



11、古村:歷史自然村落。古村位於湖北省通山縣洪港鎮西南四面環山的江源村,全村160餘戶、800餘人口,為王氏的世居之江源地。


該村現擁有明清兩代古建築十餘處,三百餘年古樹群兩處,五六人合抱的千餘年古樹三株。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有進士府第王氏老屋,佔地面積2300餘平方,八字門樓,一進五重。建於明代的古祠堂,佔地面積一萬餘平方米。此村可謂山清水秀,人傑地靈!

12、潮汕龍砂古村:坐落於美麗富饒的榕江北河、車田河、楓江環繞的小平原之上,宋代就有呂姓居民在此開墾種植。元天順元年( 1328),南宋丞相江萬里的孫子江汝祖與其子江恬息從潮州開元街來此落居,江恬息被奉為龍砂村始祖。



這裡,古代原有一條溪流經過,山洪沖積,日積月累,沉沙淤淺,溪流改道,成為沃野。後人來此墾植,發現沙隴,認為聚沙成龍脈,是吉祥富貴的地方,故名“龍砂”。

如今走進龍砂村,仍可見宅院多為土木結構的平房,建築結構古老。四周有600多米長的圍牆,牆高4米,周圍建有8個角樓,是集居住和防禦於一體的“寨堡”。

時間已逝去670多年了,江萬里的裔孫分佈於今曲溪鎮的龍砂、港畔、隴埔、雲南、楓口、順利、王厝等村,總人口1.8萬人。最為奇特的是,龍砂等8村江姓村民,世世代代沿用古時傳下的習俗,用豎燈竿、升綵鳳的儀式紀念先祖江萬里。



13、山東萊州市郭家店鎮古村 :隸屬於山東省萊州市郭家店鎮,位於郭家店鎮東1.5公里處。2008年,萊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調查工作中,在古村發現漢代至宋墓群一處。據傳是西漢武帝時期,康王劉賢死後葬在萊州市郭家店鎮古村東嶺。


何必強求


推薦你來上海嘉定區南翔古鎮和上海閔行區七寶老街。

南翔古鎮史悠久之翼,是上海市五大名鎮之一。五AAAAA旅遊聖地。南翔古名槎溪,建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2566)。明萬曆年間(1573—2629)歷任光祿寺良醞暑正,代理嵩縣、河南府通判、以官蘘在南翔興建宅園,規模約十畝之園。清乾隆十一年(1746),葉錦購得猗園,次年重建修改私家花園,乾隆十三年建成。也就是現在的南翔古漪園。後人又改建、擴建數次至今。


上海南翔古鎮坐落在上市的西大門,緊靠普陀區。南翔古鎮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南北有嘉閔高架,南到虹橋機場和高鐵至閔行區的莘莊;聯通浙皖高速公路;北到嘉定新城岔開東西走向高架瀋海高速,東至外環線南北走向。

南翔古鎮座落在上海嘉定區,已有一千多年曆史,鎮內有云翔寺、古猗園、老街、小橋庭園、假山奇石、何蓮花藕、天鵝;與上海豫園相似,但比豫園景色更豐富多彩。

南翔古鎮一日基本上可以走馬觀景色迷人。吃、住宿就在景點附近有星級酒店,而且每條馬路約2000米之內就有公廁,而且廁所都有人值班清掃,並且清潔衛生,好比五星級賓館。

逛南翔古鎮自然不會忘記吃,南翔小籠就是必定是要嘗一下的,小籠已成為上海南翔古鎮的一張名片。


南翔小籠一定要去古猗園石庫門檻裡面吃,這裡是最正宗的南翔古鎮小籠生產地。南翔古鎮其他地方的小籠:都是李鬼 ,冒充滴。

踏著小步悠閒賞景,探尋古鎮的人們生活,品嚐湯圓、鴨腳煲、扎肉、糖藕、豬爪燒,古鎮的特色美食,讓你體會吃貨的滋味。


南翔古鎮是一個衛生環境極好、治安完善的旅遊聖地;幾乎每個路口都有高清攝像監控。(開車旅遊的朋友強烈建議停在收費區域)因為馬路上智能電子警察多,也不小心就會被拍出亮點,而且費用馬路上收費也不貴,20元可以停24小時了。

晚上都會有治安大隊不時地在巡防,白天城管也會不停地禮貌提醒馬路上的攤販驅趕。

南翔古鎮的雲翔寺收費12元每人,裡面有和尚、敬香
壇、彌羅佛教聖地、樓鍾、大雄寶殿、龍音殿,還有香客投放的各種名字金魚等。


上海閔行區的七寶老街

七寶老街有著千餘年曆史的江南古鎮,小橋流水,青石板路,原汁原味的還原了明代清古建築精髓。

吳越王錢繆遊謁陸寶院,賜王妃手書《金子蓮花經》,改為七寶寺。七寶為:飛來佛、氽來鍾、玉斧、金雞、蓮花經、玉樹、玉筷。

據傳說,七寶聯繫晝夜下降暴雨,颶風不止,七天後一道閃電響雷,突然仙降一物體落在七寶鎮地面上,多了一尊高大的佛像,此時,護寺河漂浮著一隻巨鍾,而此時又來了一位遊尊對寺佛說:此鍾安放在七寶三天後再撞鐘,說罷就飄逸離身而去。

大家眾說紛紜,不定之時,一位年幼的沙彌好奇,拿起木魚對此鐘敲打,響起深沉、悅耳繚繞之聲。眾僧驚恐之際,此前的遊佛悠然跌足而至驚歎:此鍾是五金精煉制而成,可以傳聲千里,三天時候到撞鐘,凡我所到之處都可以聽到此鐘聲 ,而我剛走二十里路程聽鍾此聲,惋惜寶鍾也。此後,該鐘聲音也只傳二十里地了。也就是此傳說的:氽水神鍾。

這裡的小吃應有盡有,鴨腳寶、白切羊肉、湯圓等吃貨。湯圓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都是論只買的:3—4一個。



七寶古鎮小吃,尤其是鴨腳寶真的好吃。喜歡啃骨頭的可以嘗試一下,鴨腳寶,外面穰著一層草繩,和食繩,口感酥酥、肉皮富有彈性疲軟,入口越嚼越香。
再就是青浦區朱家角也是不錯的名景點之一。如同南翔古鎮和七寶老街。就是文物景點不一樣。


小金鑫2


河南南陽內鄉縣吳埡石頭村,屬於原生態古民居,被河南省命名為省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景觀村落。



石頭村位於內鄉縣西南十二公里處的省道旁邊。前年,我去過一趟。順著陡峭的山路向上行駛約一公里,即可抵達石埡村,村子位於兩座山頭之間的高地上。由於在十一期間,路上碰到來來往往的很多行人,到這裡觀光。沒有商人開發,不收門票,處處充滿著原生態的古樸氣息。



石頭村依山而建,就地取材,突出了一個石字。村子裡近百餘進院落,房子的所有牆體及地基,幾乎全是用石頭堆疊而成,沒有用一塊青磚。木架結構的上面是清一色的灰瓦,更增添了莊嚴,古典的氣氛。

除了石房屋之外,漫步村中的小巷中,你還會發現石板橋,石院牆,石樓門,石門墩,石前簷,石廁所,石雞籠,石豬圈。



有一戶人家,門內一老人,恬然的斜躺在竹椅上,翹著二郎腿,一搖一搖的,旁邊的唱戲機,正哇哇唱著戲劇,真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寫的,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在農戶的家中,還能看到石頭器具,有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槽,石盆等。



由於地勢不平,各進院落不在一條地平線上,才造成,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景象。又增加了景緻的層次感。有很多人家的屋簷下掛著金黃的玉米,和紅彤彤的辣椒,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這裡的石頭,有青白色的,青灰色,紅褐色的,質地也有疏有密,屬於伏牛山的餘脈。石頭村的村民正是用這些石頭營建了自己的家。

這一切,都顯示,山勢逶迤,樹木扶疏,屹立千年,歷經滄桑的吳埡村是一處具有文化價值,建築價值,地質研究價值的古村落。


江湖夜雨92


就像古覃懷的很多地方,像寨卜昌明清古居,河南博愛白馬寺,山西喬家大院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