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足馬力、搶盡風頭、虧本生產,它們才是2020年最值得尊敬企業

2020年,什麼最缺?口罩會當之無愧的成為第一名。

有一個段子是這樣說的,豬肉怎麼也沒想到,口罩成了今年的最搶手年貨。

往年大家打牌贏點小錢,今年變成了贏口罩。恍然間有一種得口罩者得天下的感覺。

由於武漢疫情影響,全國出現了“一罩難求”的情況。

中國也從全球最大的口罩出口國變成了最大的口罩進口國。

為了持續滿足全國的口罩需求,很多口罩生產企業召回了在家過年的員工開始了加班加點工作,生產線一度達到了24小時生產的局面;早前有些虧錢轉型的口罩生產企業再度迴歸老本行,支持國家的“抗疫”工作。

在外人看來,今年所有行業都有可能虧損,唯一不會虧的就屬口罩生產企業了。可是實際上,我們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有不少企業為了支援國家,甚至是虧本生產。

在民族大義面前,它們選擇舍利取義,這些企業才是2020年最值得尊敬的企業!

1

全國口罩概況

就目前而言,全國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現在缺少口罩。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的口罩年產量到底有多少?最高日產量有多少?

FT中文網從行業相關數據查詢得知,中國2018年口罩總產量為45.4億隻,平均每天可生產1244萬隻。

近日,工信部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中國最大的口罩日產量為2000萬隻,生產量佔了全球的50%左右,在本次疫情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和出口國。

開足馬力、搶盡風頭、虧本生產,它們才是2020年最值得尊敬企業

之所以我國口罩生產量可以佔據全球的50%份額,是因為我國擁有著全球最全的工業體系。無論是生產無紡布還是切割口罩,亦或是焊接耳帶,消毒等全流程的工作全部都可實現自動化生產。

一般情況下,一臺機器一分鐘就能生產出上百隻的口罩。

就目前而言,為了支援全國口罩的供需矛盾,本來已經停產的企業紛紛恢復生產。

僅僅浙江地區就有32家企業恢復生產,可日產N95口罩3.5萬隻,醫用口罩100萬隻;上海地區的日產能在180萬隻左右;湖北仙桃日產能可達270萬隻;天津泰達潔淨材料有限公司產能最大,可達800萬隻左右。

從目前的公開數據顯示,全國的口罩日產能已達1730萬隻,已經快要接近2000萬隻的最高日產能。

可是即便如此,口罩依然是緊俏的很。因為中國有著14億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耗一隻口罩的話,那麼中國的口罩日需求就是14億隻,缺口是巨大的。

武漢作為疫情的核心區域,全國的口罩優先供應給武漢地區。最新數據顯示,武漢的常住人口有1100萬左右,那裡的口罩需要每4小時換一次,每天每人至少需要2個口罩,因此僅僅武漢地區的口罩日需求量就要在2000萬隻以上。

開足馬力、搶盡風頭、虧本生產,它們才是2020年最值得尊敬企業

目前,雖然可以從外國進口一部分口罩,但是依然是杯水車薪。更何況,口罩生產出來之後並不能立馬投向市場,而是需要14天的靜置期,這是國家規定的。

由此可見,買不到口罩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2

民族大義面前,口罩企業紛紛挺身而出

說實話,中國民間在2003年之前使用的口罩量是非常小的,也沒有戴口罩這種意識,因此生產企業也相對較少。

非典的侵襲,促使我國一批企業投入到了口罩的生產中,這是我國口罩行業的第一個高潮。但是很快隨著非典的消退,行業陷入低谷。

直到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騷擾,這時又有一批新的企業在此時成立。可是流感很快就又過去,企業不得不面臨新一輪的淘汰,有的企業紛紛轉型,生產線荒置。

2013年,霧霾開始成為全國關注的現象,可以抵擋霧霾的口罩成為了人人必備的產品。那時的口罩雖然緊俏,但是不至於買不到。

隨著我國對於環保的關注,近兩年來,空氣質量有所改善,口罩銷量再度下滑,又有一批企業在此倒下。

如此短暫的行業週期讓口罩行業的從業者叫苦不迭。

除了行業週期短之外,利潤低也是行業特色之一。

據河南長垣一家醫療器械公司董事長介紹,在正常情況下,一隻醫用普通口罩的出廠價格在9分錢左右,醫用外科口罩價格在0.4元——0.45元之間。

如此低的出廠價格也就決定了公司的利潤非常有限,是一個薄利多銷的行業。

這還是作為生產企業來說的,如果放在代工企業上面,那簡直就是賺一點辛苦錢。

開足馬力、搶盡風頭、虧本生產,它們才是2020年最值得尊敬企業

江陰某口罩廠知情人士透露,該廠每年替日本代工3億隻口罩,每隻口罩的出廠價低至0.02元,淨利潤更是還不到0.005元/只。即使3億隻同時交貨,一次才能賺不到150萬元。

由於全國多地的市場監督局規定,嚴禁在此期間囤積居奇,哄抬物價,違者重罰。很多口罩生產企業依然按照之前的出廠價格對市場進行著供應。

雖然口罩的出廠價格保持穩定,但是生產成本卻在大幅上升。首先是員工工資,在法定假日裡享受三倍工資的待遇;其次是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原本口罩專用的過濾材料熔噴布的價格是1.8萬元/噸,目前已經漲到了2.9萬元/噸,漲幅高達61%。

在這兩大支出的夾擊之下,很多醫用口罩生產企業都是在虧本生產。

如果是見利忘義的商人的話,與其虧本,倒不如選擇停業休息。可是在民族大義面前,眾多的口罩生產企業並沒有退縮,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支援武漢,支援中國。

人們不會忘記這些企業,等到疫情過後,人們定會用實際行動來支持這些良心企業,因為有你們,中國才會更加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