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網絡戰、病毒基因戰,都可能不宣而戰

網絡空間風乍起、於無聲處聽驚雷。在打響疫情阻擊戰的同時,網絡空間也在進行一場無聲無息的戰爭。而兩者恰恰都可以不宣而戰。如今,當生物病毒把十幾億人關進“籠子”的時候,網絡成為我們能力延伸的強大依託。這幾天,陸續看到一些網絡安全企業投入疫情阻擊戰,發出倡議、捐錢捐物、免費服務,體現出了應有的擔當。這其中,尤其引起我關注的:

疫情謠言網絡肆虐、“新冠病毒”木馬出現、網絡詐騙趁機作亂、國家生物特徵數據失控。這些都在提醒我們,打贏病毒阻擊戰,疫情不饒人!時間不等人!網絡安全責任重大、不可或缺,必須以戰機為契機、視疫情為輿情,從網情識戰況,深刻研究網絡與生物病毒傳播類似機理,將疫情阻擊戰,作為網絡安全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備考驗和實戰能力檢驗。更進一步,要站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視角,緊緊扭住網絡空間這個疫情阻擊和網絡安全的緊密交匯點,以大安全觀理念,對國家網絡安全防禦體系,尤其是應急反應能力進行系統梳理,網上網下協同,疫情網情互動,圖謀長治久安格局。


秦安:網絡戰、病毒基因戰,都可能不宣而戰


一、網絡安全絲毫不可懈怠,是因為疫情阻擊戰和網絡安全都處於總體國家安全中“牽一髮而促全局”的重要位置。面對如此重大且17年之後又捲土重來的疫情,我們必須以戰爭思維,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視野來思考生死存亡的問題。總體國家安全觀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於一體,哪一個也離不開生命安全,哪一個離不開網絡安全。生命安全和網絡安全可謂“牽一髮而促全局”,人是國家存在的根基,沒有人什麼也沒有,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基礎,為根基。我們既要重視傳統安全,也要重視非傳統安全,要充分認識到,網絡已經像水和空氣一樣,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依託,就像生物病毒由空氣傳播一樣,我們面臨最現實、日常大量發生的新型威脅首先從網上來。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網絡空間同樣是人民戰爭的主戰場。


秦安:網絡戰、病毒基因戰,都可能不宣而戰


二、網絡安全絲毫不可懈怠,是因為網絡空間是疫情阻擊戰和網絡安全的緊密交匯點。相比17年前的非典肆虐,我們思想更加堅強、行動更加有力、反應更加迅速、消息更加靈通,這都離不開網絡平臺的支撐。網絡倡議、網絡辦公、網絡購物、網絡視頻、網絡社交,使我們更容易生活正常運轉、親情網絡流淌、疫情實時掌握、監督網絡跟進,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打贏疫情阻擊戰的重要戰場。但同時,網絡謠言四起,虛假消息紛飛,很容易造成大面積的恐慌,甚至導致人流加劇,形成惡性循環。與此同時,網絡詐騙、網絡黑產等也不甘寂寞,通過熱點事件、熱門詞彙製造“誘餌”,並以此發起攻擊是黑客組織的慣用伎倆。乾冠安全團隊在監測中發現,“新冠病毒”藉機作惡,以社交網絡成為該病毒傳播的主要渠道,通過偽裝成“冠狀病毒”、“逃離武漢”、“雙重預防機制”、“新型冠狀病毒預防通知”等誘餌詞彙,利用人們高度關注、渴求獲得相關信息的心理,誘導下載打開,達到遠程控制、竊取文件、刪除文件以及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秦安:網絡戰、病毒基因戰,都可能不宣而戰


三、網絡安全絲毫不可懈怠,是因為千載難逢的信息化須臾不可離開網絡安全。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已經成為現代社會賴以運行的基本模式,須臾不可離開網絡。疫情阻擊戰中,無論是金銀潭醫院的醫療平臺,還是湖北紅十字學會的信息統計,包括感染同行者查詢的網絡平臺,以及高福院士頂級的文章發表,都離不開信息網絡基礎設施運行。“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戰略警示,以“網絡安全既是國家安全問題,又是重大民生問題”的全民總動員,深入人心。目前,已經聚焦大數據這個網絡空間的核心資源,上升到執政地位穩定的視野,推動國家數據治理,並在三個方面下大功夫。其一,在統籌數據資源上下功夫。打通數據孤島、遏制數據壟斷,整合數據資源,建立國家基礎性大數據平臺;其二,在確保數據安全上下功夫。在今年1月17日至18日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政法機關要不斷提升網絡社會綜合治理能力,構築大數據安全的“防護罩”。應聚焦包括生物特徵數據在內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篡改性、可用性、不可抵賴;其三,在優化數據資源運用上下功夫。在疫情阻擊戰中,網絡謠言,弄虛作假等不是重點,但是焦點,嚴重影響人心士氣。應善於利用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充分體現大數據資源追蹤和網絡平臺記憶能力,將網絡安全與網絡監督結合起來,營造良好的環境。


秦安:網絡戰、病毒基因戰,都可能不宣而戰


四、網絡安全絲毫不可懈怠,是因為生物病毒和網絡安全病毒機理和傳播方式極為相似。與生物病毒傳播極其相似的是網絡武器。網絡戰和生物基因戰都是可以不宣而戰的毀滅性攻擊。2010年的“震網病毒”,讓1000多臺可與核洩漏相關聯的離心機癱瘓,展示網絡武器的攻擊之準;2017年的勒索軟件“永恆之藍”,凸顯網絡武器的殺傷之大;2020年伊始的美伊對抗,宣示網絡武器的參戰之勇。從這個意義上講,生物病毒和網絡病毒具有極為類似的毀滅性威脅範式,概括起來:一是基於網絡快速廣泛傳播,無論是社會網絡,還是信息網絡。二是能夠大範圍產生網絡衝擊波效應。三是信息域、認知域、社會域的多域效果,能掀起海嘯式非線性蝴蝶效應。四是一時很難迅速瞭解病毒攻擊機理,也即攻擊機理的不可知或後知性。五是造成大面積的恐慌甚至人員傷亡,導致社會混亂、生產停滯乃至國民經濟迅速下滑。面對這種情況,網絡安全產業不妨對照疫情阻擊戰中出現的問題,查找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讓安全大腦更有智慧,讓智慧大腦更加安全。

秦安:網絡戰、病毒基因戰,都可能不宣而戰


五、網絡安全絲毫不可懈怠,是因為網絡安全能力水平與維護國家安全、人民幸福的使命還存在很大差距。當前,網絡安全與信息化、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正在不斷深度融合,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潛力。但在理念上,我們需要進一步優化提升,才能將產業做大做強。我們既要走出“你有病、病很重、我有藥、藥很貴”的單純治病救人模式,還要做好成都武侯區網絡安全“朱日和”式的大健康產業;既要避免唯“網絡大刀王五”論調,更要嚴防“網絡義和團”擴散,打擊玩“網紅路線”的小丑。對比這次疫情阻擊戰,關鍵在於我們把核心資源牢牢掌握在黨和政府手中,關鍵時刻才有資本體現制度優勢。一位行內資深人士指出,面對嶄新領域的神秘模糊,以及公司上市的財務自由,我們必須防範:“低成本、弱防禦、高利潤”的黑匣子部署到位之時,也是網絡國防崩潰之日。個人思考,面對5G新賽道的到來,網絡安全面臨三大變化:一是網絡攻防賽道從“驚濤拍岸”到“水漫金山”,網絡安全防禦模式要從精英單挑兼顧集群作戰。二是網絡安全防禦走向自動化、智能化、底層化,網絡安全的焦點要從部分拓展到鏈條。三是“應用層重兵防守、操作系統層他人主導、底層控制面無人值守”的深層次問題凸顯。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更需要觸類旁通、兼顧全局、科學作為。疫情全球擴散再一次告訴我們,人類社會已經成為休慼相關的命運共同體,誰也無法獨善其身。時間屬於奮進者!歷史屬於奮進者!無論是打贏疫情阻擊戰,還是提升網絡安全水平,我們必須以“同時間賽跑、同歷史並進”的緊迫感,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嚴防病毒肆虐、堅守英雄武漢,強大開放中國,迎接屬於中華民族乃至人類社會的苦難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