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基层

红网时刻娄底2月2日讯(通讯员 廖鹤松)涟源市自1月24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市、镇、村三级党组织,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最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市1400多个党支部组织4万余名党员,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带领全市人民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坚决实现确保不发生死亡病例、确保不发生聚集性疫情爆发和扩散、确保社会稳定的“三个确保”工作目标。

靠前指挥,以身作则,确保防控科学有效

从1月24日开始,涟源市委书记谢学龙、市长刘杰担任防控指挥部政委和指挥长,放弃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从除夕至今没有休过一天假,一直靠前指挥,科学制定防控方案,多次召开防控工作会议,部署防控工作。为让防控措施落实到基层,书记、市长多次深入基层督导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克服休假的‘休眠’状态”,立即投入战斗,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必须到岗到位,严阵以待,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谢学龙多次和党组织负责人强调。全市7000多名党员干部、3200多名医务人员放弃休假,坚守岗位。该市市级领导组成了20个督导组,到各驻点乡镇督导防控工作的落实。

抗疫在基层

涟源市委书记谢学龙(右二)在七星街镇七星社区督查指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抗疫在基层

1月30日,广东涟源经促会易洪波、李作平、杨国峰向涟源市红十字会捐赠医用口罩共计25000只,涟源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杰(右二)向爱心企业和个人颁发了捐赠证书。

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以上率下是最有力的引导。正是由于市领导这种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示范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和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放弃休假,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在防控指挥部,这里的工作人员大都连续超负荷工作,他们每天只休息了三四个小时,平时实在想睡了,就趴在办公桌上小睡十来分钟,这种连续作战的状况并没有影响到大家的精神状态,各项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只要疫情不扩散,人民群众生命有保障,我们辛苦点也心甘情愿”,在指挥部连续工作了10天的工作人员李嫒笑着说。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最大的力量在基层。乡镇对上要贯彻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对下要将疫情防控责任压实到村组和每个干部身上,这也是疫情防控战最关键的一环。这些天来,各乡镇、村组疫情防控第一线留下了乡镇党委书记们忙碌的身影。涟商遍布全球,春节期间回涟人数多,人员流动大,防控工作难度更大。但乡镇干部没有被困难吓倒,下达指令、摸排数据、宣传劝导、清理整顿等等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采访中正好碰到在防控一线指挥的六亩塘镇党委书记梁堂林,他笑着说:“你们不要把镜头对准我,我们的村干部一直奋战在一线,最辛苦,他们更值得宣传”。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战斗堡垒作用突显

越是关键时刻,越是重压之下,全市广大党员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站在抗击疫情最前沿,带头发扬无私无畏精神,带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带头落实防控措施,带头顾全大局,带头坚守岗位,以冲锋者的姿态、守护者的使命,努力当好疫情防控的“排头兵”,当好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涟源市人民医院作为本次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该院党委书记、院长梁志和带领全院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冲锋在前。为了控制疫情传播,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成立了疫情控制专家组和临床救助专家组,设置了新型肺炎收治区,完善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机制,确保发热病人归口管理。全院医护人员一切为了病人着想,绝大部分医护人员放弃了休息,没有顾虑自身感染,勇敢投入一线。

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局长刘奇初大年初一早晨吃了一碗面条就走上了工作岗位,一直工作至今,他带领全局25名党员干部放弃春节休假,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几天来共出动执法车辆3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180人次,监督检查各类公共场所155家,医疗卫生机构48家,提出整改意见66份。

村支部书记和驻村干部离群众最近,与群众接触最紧密,他们用“脚力”宣传防疫知识,摸排疫情,做群众工作。大年三十晚上,涟源市三甲乡干部、阳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邱建军与村干部连夜走访村民,挨家挨户敲门询问、登记,把村里所有返乡人员情况摸排清楚。整理完资料,她在火炉旁拼起3条板凳,作为临时床铺。她笑着说:“这是参加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在工作岗位上过春节,非常有意义。”

湄江镇湴田村村支书龙长春又是该村乡村医生,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个人免费给群众发放体温计50个,84消毒液60瓶,酒精20瓶,口罩1400只,成为全村群众的“守护神”。 “关键时刻,我们党员的担当和情怀就该体现出,只要能确保全体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份内之责,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龙长春笑着说。

1月30日,娄底高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处人和新村村主任陈桂林提着自家的蔬菜和油豆腐送到武汉在涟务工人员鲁崇的租房里。陈桂林负责联系监测的湖北(武汉)返涟来涟人员有21人,为了做到隔离不隔心,陈桂林不仅在微信上嘘寒问暖,还经常和医护人员一道,来到他们的家中监测体温,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并及时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让自我隔离对象既没有思想上的负担,也不会遇到生活上的困扰。

群众响应,群防群治,打好防控人民战争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冲锋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在党员干部的感召下,面对疫情,普通党员和广大群众不是旁观者,也不作局外人,都主动投入到防控疫情一线。

切实落实以村、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在全市建立1648个网格,聘请2000余名网格长和网格员,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进一步细化防控单元,运用“查防保”等群防群治手段,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发动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市网格员以网格为单元,扎实开展疫情宣传、摸排登记、宣讲检查、发动群众等工作,对疫情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不留死角。湄江镇塞海村50多名村民自发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他3至5人一组,张贴宣传标语、入户发放疫情防控倡议书,进行防控知识宣讲、发放宣传资料,劝解赈酒聚会、对外来人员进行全覆盖登记排查、环境卫生整治、消毒等等,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为配合疫情防控,不给党和政府添乱,全市群众主动取消酒席1200多场。

抗疫在基层

石马山镇川门村退休老校长、老党员聂如良同志在家用红纸书写疫情防控宣传标语,在全村张贴,并用自备小喇叭,在村里宣传防疫知识。

石马山镇川门村退休老校长、老党员聂如良同志退休不褪色。在家用红纸书写疫情防控宣传标语,在全村张贴,并用自备小喇叭,在村里宣传防疫知识。利用自身威望做村里群众工作,劝导村民取消酒席3场,劝散聚众打麻将等娱乐活动4次。涟源市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涟源市道德模范刘湘平,1月26日自费购买300个N95口罩,分别送给市中心医院无口罩病人家属和家乡邻居及街道无口罩行人,2月1日,他又为在街道打扫的环卫工人每人送上矿泉水、水果一袋,以及1件棉衣和5个口罩,共发放600余个口罩,为高速路口一线值勤交警、医务人员捐赠N95口罩150个。据悉他还将捐5000个口罩给有需求的人员,并将持续半个月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捐赠防护用品。

在外地的涟商听到家乡医护设施紧缺,立即通过多种途径,多方筹措口罩、防护服及相关医疗设备,驰援家乡疫情防控。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筹集的医护设施一批接一批运送到防控指挥部。没有物流,很多企业家自驾车从天南地北把物资送回涟源。至2月1日,就收到捐助口罩14.1万个,医用手套5500双,还有很多捐赠物资正从全国各地来涟途中。也有不少企业家慷慨解囊,你十万元、我二十万元地捐款,用于疫情防控。民盟医院、湘中煤炭医院、回春堂药业、汇源焦化、康麓生物等一大批本地民营企业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疫情阻击战。

“疫情不灭,我们不撤!”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党员干部们想在前,冲在前,哪里有困难险阻,哪里就有飘扬的党旗,就有共产党员奋不顾身的身影。他们用无畏与忠诚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英雄赞歌,兑现了在党旗下的庄严承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