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學生流失嚴重,有什麼好的辦法來解決?

夏天-向日葵在微笑


農村學生流失這是普遍現象,有什麼好的辦法解決?釐清兩個問題:

1、“解決”的內容是什麼?

這裡說的有什麼好的辦法解決,要有明確的內容。如果,這個內容是讓去城裡讀書的孩子重新回到鄉村學校讀書,沒有任何辦法,也不應該這樣想。這是逆潮流而動的事情,如果誰想做,只能撞得頭破血流。

我認為,這個“解決”的內容應該是,鞏固現有的學生,把現在的鄉村學生教好,讓這些鄉村孩子,享受到和城裡孩子一樣的優質教育,這才是正確的“解決”內容。

2、搞好鄉村教育的關鍵在哪?

這個正確的目標確定後,就應該瞄準這個目標,對應施策。教育辦得好不好,關鍵在於教師隊伍,按照現在這種鄉村教師隊伍狀況,是肯定辦不好鄉村教育的。因為,跟鄉村孩子都是留守兒童一樣,現在的鄉村教師都是留守教師。年輕的、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都飛走了,去城裡了,留下的大多是走不了的,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就是村裡人。

這是個牛鼻子,抓住不放,就能解決好教師隊伍的問題。方法也是簡單粗暴,就是提高鄉村教師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不是說要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嗎?那首先應該讓鄉村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讓教師都想到鄉村來,讓教師不再想往城裡飛,到這個時候,鄉村的學生就不會流出,有些學生真的會迴流。

上面兩個問題清楚了,也就不會把目標定錯了,鄉村的凋敝是城市化的必然結果,鄉村教育式微也是必然的,只是,我們應該把沒有走的孩子教育好,而不是想什麼讓走的孩子回來。弄錯了目標,永遠無解!


當代師說


首先說一下我們老家鄉鎮小學現狀吧,本來是兩三個村就有一所小學,但是由於學生大量流失,就讓那些學校保留一二年級,三四年級就集中到一個稍大點的學校,五六年級就集中到可以住宿的鎮中心小學。然後每次教育局六年級統考,成績就倒數,語文平均分有時候都不及格。這就導致更多的學生轉到縣裡的私立小學。

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家長們太忙,沒空管孩子,為圖省事把孩子送走;有的是個別老師混天熬日子,不好好教,反正成績跟工資又不掛鉤;還有的就是父母已經進城買樓了,自然把孩子帶到城裡等等。

我覺得要想解決這些事情,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加強家長教育,不能做甩手掌櫃,當然這個恐怕得縣教育局強制執行才有可能實現。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責任,整個社會也得起到積極作用。

二建立教師考核制度,雖然不提倡學生經常考試,但是可以從批改作業,講課磨課和學生評價等方面考核。多組織優秀老師下鄉指導,一般老師進城學習,多方面考核才能真正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三加強生源地學籍管理,學籍在學生在,學生走教育局要詳查原因。

四高中要擴招,中考升學率至少要達到90%,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流失問題,因為多數家長轉走的原因就是小學成績不行就考不上好初中,上不了好初中就考不上高中,所以才轉走提成績。


佳依點點


我不想直接回答,想先和網友們分享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然後再作答。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在不知不覺中一個暑假結束了,迎來了新的一學年。

和往年一樣,我們村的小學又調走了幾名老教師,唯一不同的是今年調來的是一名剛從大學畢業特崗教師。這名老師姓李,剛滿22歲,瓜子臉,皮膚白皙,眉清目秀,中等個。她上課時喜歡戴一副近視眼鏡,講課的聲音不大,但帶有磁性的言語讓人聽著很舒服,她說話時總愛在滿面春風中娓娓道來,嘴角帶著的一絲笑容,讓人覺得她是一個和善的人。

女老師一來學校,就引起了家長們的注意,有名和我熟識的家長對我說,像這樣的年輕教師多來一些該多好啊!我笑笑沒有回答,我知道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我們誰不希望多能來幾名年輕的教師啊!可現實是今年學生又少了幾個,一個班又沒了學生。年輕人充滿活力,學生們喜歡,其實老教師們也喜歡,生活在一個死氣沉沉的環境裡誰都會發瘋,有個年輕人生活就有了生機,教學生活就不會枯燥。

李老師是美術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學校給她分配了兩個年級的英語,同時讓她兼代全校的美術課。學生要辦慶祝建國70週年的手抄報,在美術課上,她一邊給學生蒐集資料,一邊親自動手刷刷刷的幾下就給一年級的同學畫了好幾副插圖,從沒見過真正的美術老師畫畫的學生驚呆了,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師畫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圖畫讓他們大開了眼界,原來神奇的筆真能畫出這麼美的畫來!鄉村的孩子膽子不小,有幾個學生一邊誇獎著老師的畫,一邊向老師講著他們以前是怎樣上著美術課。

開學才幾天時間,學校調來個會畫畫的美術老師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村子,鄉村教師大多要自己做飯。下午我到村子裡的小賣部去賣日用品的時候,遇見的熟人總要問學校是不是調來了個會畫畫的女教師,我笑笑,半開玩笑地說:“”你又不給兒子找對象,打聽這些幹啥?”熟人毫不掩飾的說:“要是你們學校多來些年輕教師,我就將孫子從鎮上轉回來,到你們學校上學。你們學校教師太少還沒幾個年輕教師,娃喜歡音樂、美術都沒人教,年輕教師對娃特長髮展有好處,你們這些老教師文化課教得好,但音、體、美這些副科真沒剛畢業的專業教師教得好。”我笑笑,接著說:“誰讓你們都將娃往鎮上轉呢,不轉學校學生多了,老師也會多,沒了學生學校不關門才怪。”熟人有點生氣了:“誰願意花錢在鎮上租房子伴娃上學,誰讓你們學校沒好老師呢?你將年輕教師多分一些,你看本村的學生會轉學嗎?”我苦笑一下,想解釋一下,但想想還是算了。

在回校的路上我想,現在學校是越修越好了,可學生卻只剩下了幾個,為什麼?難道農民都進城了嗎?沒有啊!他們大多數人都在鎮上租房,並沒有進城。他們之所以不在本村小學讀書,不正是那位熟人說的我們村級學校沒幾個老師,尤其缺年輕教師,專業教師幾乎沒有讓他們看不到孩子將來的希望,才選擇了“逃離。”

現在要解決農村學校學生流失嚴重的現狀,只能用增加專業教師和年輕教師辦法來解決了,除此之外,好像沒別的好辦法。


冬日暖陽說教育


您好,我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師,我認為主要可以從改善教學設施和提升農村教師工資兩個方面來改善農村教育,留住孩子。

一、鄉鎮中小學學生數量急劇下降及其原因

現在鄉鎮農村學校的學生數量遠不如以前,記得我讀初中的時候,也就10年前,當時提倡每個村都有一個小學,雖然學校不大,但都有不少學生,而兩年前,我準備當老師的時候,有考慮回家在鄉鎮上初中當老師,但家裡人說原來的初中基本沒什麼人了,以前初中總共有1200+學生,現在3個年級總共也只有不到200人。這個時候我才知道現在的孩子都被送到縣裡讀書了。

我個人分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現在階段農村外出打工的人員較多,人們的收入大多都上升了不少,對孩子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再加上在縣城買房的原因,人們願意多花一些錢把學生送到縣級學校讀書

2、部分人的攀比心理,就是別人孩子去了縣級學校,我也不能差,我也要把孩子送去。

3、學校生源減少,尤其是優質生源變少,升學率下降,重視教育的家長不會選擇沒有升學率的學校。

4、學校的優質生源減少,老師們教著學生就沒有成就感,又勞心費力,收入還少,有能力的老師就會選擇離家也不算遠的縣級學校。優質老師流失,升學率進一步變差,惡性循環。

5、農村學校教學設施破舊,教學樓是學校的臉面面,教育局的資源到農村學校的少,還有些到了也不知道用到哪了。

二、我認為可以改善這一現狀的方法

要想讓學生回來,留住農村孩子,學校就需要又自己的競爭力,需要當地(或上級)政府和學校共同努力。

1、政府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孩子在本地就讀。

2、學校積極重建或修補校園,尤其時教學樓,好的校園才能給家長和孩子一個放心的印象。

3、提供教師有競爭力的工資,我相信相同工資的情況下,多數人還是更願意在家門口上班。

4、積極引入新人教師,現在的新人教師基本都是正規大學生,而一些混日子的老教師沒能力不積極,讓新人教師引入新思想,新方法。

5、採取競爭上崗,優勝劣汰,寧缺毋濫,堅決抵制混子日的老師。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謝謝。


物理老師也可以年輕


小編是小學教師,長期在鄉村小學任教,目睹了鄉村學校尤其是部分村級學校發展、振興及衰敗的過程。以小編家鄉小學為例。小小編的家鄉是一個比較大的村子,有二百多戶人家,八百多個人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裡的小學在校正常學生數有二百人。辦學規模從一年級至六年級。到了新世紀以後,在校學生數逐年減少,到了二0一七年,在校學生數只有12個學生。因為學生少,鎮中心小學通請示縣教育局,把學生合併到公路沿線的大型學校。從解放初期就開班辦學的村級小學校就這樣停止辦學了。小編所在的鄉鎮直到目前為止已有四所村級小學停辦。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小編認為有幾個原因:

一是這些村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良現象。一部分教師在崗位上不認真履行職責,不負責任。因為學校處於邊遠山區,上級領導不經常到學校督察,部分教師工作懶散,完不成教學任務,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差,失去家長的信任而把子女轉到別的學校,使學生逐年流失。

二是近十多年來,鄉村的學生家長大部分人進城務工,近的在縣城,遠的到北部灣,到廣東。小編的家鄉有百分之六十家長舉家到北部灣一帶務工,百分之三十到廣東。這部分的家長把子女帶到異地去上學,使學校的學生急劇減少。

三是當今的農戶已擺脫了貧困,廣大家長比較重視子女的文化教育。為了使孩子有一個優越的就學環境,有個好的學校上學,紛紛到縣城租房子住,想方設法把孩子轉到縣城學校就學。這樣就造成了農村學生的大量流失,使村級小學無法生存,只好停辦。

以上就是農村學生大量流失的原因。小編認為這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只能因勢利異,鼓勵有經濟實力的家長把子女送到城鎮的學校去就學,既讓農村學生有好的學習環境,接受優質教育,又滿足學生家長的願望,何樂不為呢?


永恆的宇宙


這是當前鄉鎮,農村學校面臨的嚴重問題?表面上看是教學質量問題,實質上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從硬件條件看,現在城市重點學校和鄉鎮,農村學校差別己經不大,三機一幕,塑膠跑道,標準運動場,球場樣樣具全。可是關鍵的軟性條件差異甚大?管理人才和師資力量嚴重缺乏。據說城裡和周邊學校的的人員超編,富餘嚴重。而鄉下的學校人員嚴重缺編,且正千方百計地往上調動。我所在的鄉鎮中學教師人數40人,最多時缺編7人。且能力稍強,有關係的教師都往外調走,這就是當前的現狀。

原因是:鄉鎮,農村學校生活條件較艱苦,工作壓力很大。生源基礎差,成績提高不易。學習風氣不濃,老師的課時超量,工資收入也不高,優秀人才流失嚴重,新教師招收滯後等。這都是一時難以全部解決的問題?

政府早已意識這類問題的嚴重性,正著手從速解決,工資收入方面,已體現向鄉鎮學校有所傾斜,新教師的招收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今年還有值得高興的事情是:本校已招收到七位老師,其中一人研究生學歷,一人華南師範大學,一名華中師範大學畢業生。這可是多年罕見的現象。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鄉鎮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會有更大的飛躍!





順其自然63232081271


農村學校學生流失嚴重。有什麼好辦法來解決呢?

以我們這裡的鎮區為例談談農村小學學生流失吧。

鎮區中心小學這幾年的學生數可以說是飆升的。從前幾年1000左右的學生上升到1700左右。而鎮轄區內的5所農村完小學校,目前只剩2所。其中一所每個年級,只剩幾個人,其中一年級只有4個學生。

為了穩定農村學校生源,緩解中心校招生壓力。中心校在招生時就規定鄉村有學校的戶籍學生回原戶籍地入學。可是,家長不同意呀!憑什麼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可以去中心校讀書?我們本轄區內的戶籍學生反而去不了中心校。最後,村委和學校領導家長召開會議協商,只能滿足村民的要求。村小學一年級只剩下4個不願來中心小學讀書的留守兒童。

要說這所學校校舍不好嗎?並不是,這所學校雖然沒有中心小學大,這所學校除了每年財政投入外,一位黃姓的鄉賢還投入了100多萬,完善了設備設施。數字電視、電子鋼琴、電腦、塑膠跑道等等設施設備並不比中心小學差。老師也是專業教師。


造成農村小學學生流失嚴重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要。都說再苦不能苦教育,再窮不能窮孩子。家長們竭盡全力想把自己的孩子往更好的學校送。農村的想去鎮區,鎮區的想去城區。

二、農村學校教師隊伍不穩定。我們這邊農村學校教師多是新招入編的年輕教師。年輕人多數嚮往城市。在農村工作三年就可以參加進城考試。雖說鄉村補貼有1000多元,農村教師評職稱還有政策傾斜。比如:農村教師只要本校的公開課,城鎮老師要上市級以上公開課。農村教師只要是校內的課題研究成果,城鎮老師要市級以上的課題研究成果。但是大多數年輕人還是選擇回城。

三、沒有良好的激勵機制。

雖說中心小學會組織一些教學檢測,也發現農村小學的整體成績和中心小學的相差比較大。除了會議上的批評,還能怎麼樣呢?教的好,教的壞沒什麼不一樣,只要沒違反師德師風要求。沒有什麼獎懲區別。更沒有一套良好的激勵機制。

那麼,農村小學學生流失嚴重。有什麼好的辦法呢?

以教育集團化的形式,可能可以緩解農村學生的流失。比如以優質的城區學校為首的以農村小學為輔的教育集團。做到財政統一管理,資源統一享受,教師統一考核。同步教研,同步檢測。

比如,城區的實驗小學成為集團學校,實驗小學成為實驗小學集團的城區校區。農村的學校成為實驗小學的分校。

讓廣大家長覺得,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的差別不大。這樣或許能緩解農村小學的學生流逝。


幼小老師


要提出解決決農村學校學生流失嚴重的問題,首先要找到問題的癥結,然後對症下藥才對!

是什麼原因造成農村學校學生流失嚴重呢?

農村空心化是主要原因!農村沒人了!

農村的人都哪裡去了?都背井離鄉的跑去打工謀生去了!

因為糧食的價格太低,每人二畝半的田,不能支撐全家人的花費!農民用腳投票,土地撂荒,不得不去另找一條活路!

因此,要解決農村學校學生流失的問題,就要振興農村。農村的振興,可能只有給農產品漲價和走南街村模式的道路是唯一的可行之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滋蘭九畹


第六感 觀教育:為什麼要解決?流失本身就代表著發展和進步。

農村學生流失是一種不準確的表達。農村學生進城是一種發展趨勢,原因很多。最主要應該是農村家長的覺醒和自救。同時也是對農村教育的不信任和失望。

孩子的希望在求學路上,找一所好學校,拜一群好老師,是孩子成才的前提條件。這樣樸素的道理即使是農民也清楚知道。選擇優質教育資源就成了農村學生家長的必然選擇。有的家長不惜花重金託關係,送大禮也要為孩子找到一所好學校,求得一個座位。

整體上來講,農村學校生源萎縮是城鎮化進程中的正常現象,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有些地方不重視農村教育,造成城鄉教育差距太大,也是農村生源流失的重要原因。想改變現狀也很容易,只要國家肯下決心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叫你好,你就好,想不好就不行!


農村教育那點兒事


沒得救了,農村學校必將隨著農村空心化而消亡。

不可否認,近些年來,國家對農村學校旳投入越來越多,硬件和軟件都有大幅度提高。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可見的是:一個縣在舉全縣之力建設縣城學校,一個鄉鎮舉鄉鎮之力建設鄉鎮中心學校的現象比比皆是。如此,農村學校在設施,師資方面還是處於劣勢狀況。

進城務工的家長,有能力的全家團聚,小孩可以在城裡上學。混得較好的,讓孩子進縣城學校。經濟條件允許的,起碼也要讓孩子在鎮上上學。留在農村的孩子,大多數家庭是經濟負擔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