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老人身體健碩,戒菸戒酒開機動車,晚年用自學老手藝助人為樂


臘月二十,天氣晴好,老農們沐浴著暖暖的陽光三五成群的來集市置辦年貨,熱鬧的集市每條街道上是人山人海,購買貨品的老農臉上掛滿了喜悅的笑容,顯得整個集市年味兒越發濃郁。

王大爺,今年82歲,身體健碩,老人從20多歲便自學制作笤帚和木匠老手藝,2種老手藝雖說沒能發家致富,但老人靠自學老手藝養活了一大家子人,為2個兒子娶妻生子,閨女帶著豐厚的嫁妝嫁到了鄰村。40多歲時為了自己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給晚輩添麻煩,老人戒菸戒酒,一門心思的走街串巷經營著自學老手藝。

兩個兒子結婚生子後,大兒子夫妻倆在廠房上班,二兒子小兩口開起了超市,照顧兩個孫子兩個孫女的日常生活和幾口人的田地便成了老兩口最大的任務,因此,王大爺便減少了外出經營老手藝。


隨著孩子們慢慢長大,孫子孫女在城裡住宿就讀,王大爺再次一心一意的經營起老手藝,隨著物質的豐富,以及科技的高速發展,2種老手藝正在漸漸淡出老農們的生活,笤帚和木匠活兒的需求量大不如以前。

二兒子開的超市客流量一天比一天多,經商量擴建了一個2曾200多平的大型超市,兒子兒媳婦整天忙得不可開交,老人稍有時間就會搭把手,近60歲,老人在兒子的幫助下學會了開機動車,思維敏捷、幹活利索的王大爺承擔起進貨的重任,一干便是10多年,直到75歲雪天進貨路上摔了一跤,在二兒子再三要求下,老人才選擇在家安享晚年。

幹了一輩子活兒的王大爺,不願在家享受天倫之樂,近80歲重操舊業,騎著電動三輪車走街串巷為村民製作大笤帚,尋些木匠活兒,多時賺過10多元,少則賠上自己的老手藝,免費為村民加工。


每年年底一個月,老人便會做些笤帚,拉集市上不為賣零花錢,只為人多圖個樂子。王大爺做的掃地笤帚賣15元錢一把,掃炕笤帚賣4元錢一把,儘管價兒低又臨近年底,購買笤帚的顧客還是少之又少。

82歲高齡,老人一顆牙未掉,用老人的話來說:“吃啥啥香!”或許是從忍飢挨餓年代過來之人,老兩口以粗糧雜糧為主,家中養的雞鴨鵝,隔三差五一頓肉老兩口算是補身子。

王大爺說,對於自學幾十年的老手藝,重複了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雖不捨,但不得不面臨無人繼承的擔憂,兒女不願學,外傳,恐怕更無人願意學,對於老手藝的傳承和堅守,老人表示,活一天干一天,哪怕免費為村民加工,權當助人為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