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中有哪些比較荒唐的歷史事件?

用戶10816715747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最荒唐的事情,恐怕就是靖康之恥 聽信妖人郭京,以妖術對付金軍。

當時金軍大舉圍攻北宋首都開封,正面宋軍紛紛潰散,援軍一時趕不到,城池非常危險。

但是,畢竟開封是北宋首都,城市是很堅固的,又有大軍駐守,堅持一段時間應該沒有問題。

不過,當時金軍總兵力部下15萬,開封守軍不到7萬,實力懸殊,軍心動搖。

所謂病急亂投醫,妖人郭京由此出現。

郭京這次本來就是禁軍一個低級軍官,也就是今天的排長。

但這小子是個神棍,自稱會妖術,可以驅使鬼神作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隱形潛身”。

用今天的話來說,郭京就是一個魔術師和大忽悠。

然而,北宋那群昏庸的官員竟然相信了他。

史料記載:王宗濋把他推薦給首相何㮚,何㮚開始時不信,要當面一試。郭京帶了兩名助手在金殿之上進行了試驗,一個是被稱為傅先生的還俗和尚傅臨政,另外一個是在開封街市賣藥的道人劉無忌。試驗過程大致是:他們用白粉在金殿地磚上劃了許多個大圈小圈,大圈外側的左右邊各畫一道門,左門上寫個“生”字,右門上寫個“死”字。試驗開始,郭京南面而坐,口中唸唸有詞。郭京喝聲“住”,劉道人從衣兜內取出一隻貓,傅先生也從衣兜內取出一隻鼠。郭京喝一聲“生”,傅先生把鼠放在生門,劉道人把貓放進死門,貓鼠一齊進入大圈,彼此沿著小圈轉來轉去。有幾次,貓鼠擦身而過,鼠沒有畏怯的樣子,貓也象根本沒有看見鼠一樣。這樣過了一段時間,郭京又喝一聲:“死”,貓和鼠交換了進口的門。鼠一進死門就嚇得伏在地上不敢動彈,貓跳過去就一爪搭住咬死。如此這般試驗成功,在一旁觀看的大臣、內侍們莫不稱奇。

後來我們知道,這是郭京長期訓練的貓和老鼠,今天的其實是一場今天馴獸那種魔術表演。

然而,北宋的垃圾高層竟然相信了,認為郭京就是神功附體。

郭京說自己只要有7777人佈陣,就是使用“六甲神法”,輕鬆幹跨15萬金軍,活捉金軍主帥。

北宋朝廷興奮不已,拿出大批金錢糧草讓郭靖招募士兵。

郭京在10天之內就招募了7000多人,全部是地痞流氓、饑民、難民之類,根本沒有作戰經驗。

這邊,郭京還在表演,自稱只要黃道吉日到了,出兵300就可以將金兵打退5000裡。

兵部尚書孫傅、開封尹何㮚這時尤其迷信郭京。

但北宋朝廷終究還是有幾個有頭腦的,紛紛認為郭京是騙子妖人。

有人說:自古沒聽說過能用巫術戰勝敵人的。就算相信郭京的話,也最好給他少量的兵卒,等他小有立功,再一步步地遞進。現在如果太倚重他的話,恐怕對國家不利

兵部尚書孫傅卻大怒:郭京就是為現在這個時事而生的,敵營中的瑣碎小事,他全知道。幸虧你是和我孫傅講這種詆譭郭京的話,如果告訴別人,將以打擊宋軍士氣的罪名殺了你。

其他人不敢再說。

於是,在孫傅再三催促下,郭京硬著頭皮在1127年1月9日出擊。

郭京直到自己是騙術,一開始就準備跑路。他對其他軍民說:凡夫俗子看了就不靈驗了,誰都不許看。

結果,郭京的烏合之眾剛剛出城佈陣,立足未聞就被金軍騎兵衝擊。

這些老百姓哪裡是數倍軍人的對手,全線崩潰,很多人慌不擇路落入護城河而死。

郭京見勢不妙,趁亂溜走。

當時兵部尚書孫傅認為郭京必勝,連開封幾個城門都沒有關閉。

金軍不費吹灰之力打垮郭京後,立即趁勢攻城。

宋軍措手不及,來不及關城門,導致金軍殺入城內。

城內軍民拼死抵抗,但無奈城池已經被攻破,統制姚友仲死於亂兵。四壁守禦使劉延慶奪門出奔,也為金兵追騎所殺。統制何應言、陳克禮、中書舍人高振力戰,與其家人皆被害。兩個皇帝都被金軍俘虜,這就是靖康之恥了。

而郭京逃到襄陽以後,還想繼續行騙。

誰知道開封的難民很快也逃到襄陽,發現郭京這個大騙子,將他圍住活活毆死。

荒唐不荒唐,這都搞得什麼玩意!

假氣功大師真的害人不淺。


薩沙


最近讀到一本書,講的是秦漢史,讀完之後我感覺有一點比較荒唐,整好符合題主的這個問題,給大家分享一下。

秦始皇嬴政幹掉呂不韋以後,王綰成了大秦的宰相。這王綰是個能人,也是個有野心的人,在嬴政剛統一天下,一切都百廢待興的時候,向始皇帝提議實行分封制,來實現以他為首的一批貴族集團的利益最大化。嬴政又不是個傻子,當然不能答應,幾次較量以後,王綰就被迫辭職了。他離開權力的中心以後,李斯就趁勢上位,在這之前,他已經跟秦始皇嬴政有過交流,打下了兩人之間良好的默契基礎。

後來李斯就開始對百廢待興的秦朝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什麼車同軌,書同文,設郡縣,統一度量衡等都是在他的主持之下完成的。他作為丞相,作為百官之首,可以說是大權在握、位極人臣,達到了一個幾乎不會再有的高度。而且通過和秦始皇的聯姻,更加鞏固了他的地位。

之後在一次出巡的途中秦始皇不幸病故。在趙高的勸說下,李斯、趙高、胡亥三個人組成了一個政治聯盟,假造秦始皇遺詔,逼殺了秦始皇長子扶蘇,把胡亥推上了皇位。

接著為了幫助胡亥坐穩皇帝的位置,三個人密謀進行了一場政治清算。可是怪就怪在這上面,等一切看似搞定之後,趙高卻反手就把李斯給幹掉了。當時掌握大權的可是丞相李斯,在丞相這個位置上他坐了這麼久,他可以說已經培養了屬於自己的勢力,趙高怎麼可能跟他相比。無論是政治資源,還是個人能力,趙高又怎麼比得上李斯呢?可是李斯還是沒有擋得住趙高的攻勢,反倒被他誅了三族,你說怪異不怪異,荒唐不荒唐?

其實分析一下也能夠想明白一些,首先李斯為什麼要跟趙高一起搭夥假造遺詔呢?這其中就和古代權力場上的可以說是約定俗成的一個習慣有關了,那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特別是當時的秦朝更是如此。幾乎歷代國君都是故去以後,丞相退位,然後新君上位,再次提拔新相。想必李斯也是考慮到這一點,擔心扶蘇上位以後,自己會被迫下臺,所以出於對權力的渴望,他決定放手一搏。

可是之後他又暴露出了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太過愛惜自己的羽毛。不願意幹有損自己名譽的事,所以政治清算這些髒事、噁心事他都交給趙高去做,讓趙高去當這個惡人,他自己幕後當個好人。趙高也就在這個過程中,選拔了一批自己的黨羽,把他們安插在一個個崗位上。就這樣丞相李斯的勢力也相當於被一步步的架空,等到趙高覺得自己的實力已經超過李斯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揮起屠刀,砍向了李斯。

公元前208年,李斯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夷三族。


聽歷史說話


元代的官營高利貸事業(斡脫錢)。

早在成吉思汗時期,蒙古地區就出現了高利貸。蒙古貴族們十分熱愛放貸事業,他們提供本錢,委託一些中亞商人經營商業,發放高利貸,從中收取高額利息。這種經營高利貸商業的官商就是斡脫(突厥語,大意是“同夥”),斡脫們放出的高利貸叫作斡脫錢。斡脫錢當年本利相等,也就是年息百分之百,第二年把本利合起來生息,利滾利,因此被稱為“羊羔兒利”或“羊羔息”。這種現象明顯是危害社會的,但元代的政府居然為斡脫設立專門戶籍,稱為斡脫戶。斡脫們不僅私刑逼債,甚至對官府指手畫腳。更為荒唐的是,不僅是普通的農民和手工業者無力清償這種高利貸,很多官吏同樣無力清償。以至於在窩闊臺汗(成吉思汗第三子)當政的時期,不得不由下詔官府出面償還這些債務,“詔以官物代還,凡七萬六千錠”,這個數額相當於當時整個中原稅額的三倍半。


竹子學學


說個很“狗血”的事情,尷尬的一塌糊塗的歷史事件。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名叫小白。下面要說的事兒,就是他和媳婦之間的玩笑引起的。

話說某一天小白和媳婦蔡姬出來玩,風和日麗的,兩人就跑到湖裡划船了。

可能蔡姬的心情很好,於是就想跟小白玩玩,於是潑潑水、晃晃船……但是,小白很怕水,於是讓蔡姬別這麼玩了。

蔡姬顯然是玩嗨了,小白越害怕,她越是使勁晃船。

小白怒了!你腦子不好使是不是?我都說了不要晃不要晃,你非要晃……開玩笑也要有個限度好不好?

於是,小白把蔡姬送回了孃家,蔡國。


小白的意思很簡單,這媳婦太嬌慣了,沒規矩,你們孃家人好好說說她。

但是,蔡穆公看到自己的妹妹被送回來了,一問,就是因為晃了兩下船。這個不得了了啊,一個玩笑就送回孃家,那以後指不定多受罪呢!

於是,蔡穆公腦袋一抽,轉手就把妹妹嫁給了楚王,楚王還樂呵呵的收下了……

小白這回真怒了!把媳婦送回孃家過幾天,居然就這麼沒了?還有沒有天理!不行,這是面子問題,必須討回來。


於是,小白帶領大軍,攻打蔡國。

蔡國就是個小國家啊,打仗什麼的,完全不敢想,於是投降了。

小白氣還沒消呢,媳婦呢,被別的男人搶走了,必須出口惡氣。

於是,小白又帶隊來到了楚國家門口。楚國可不是小國家,拉著大部隊就來了。

楚國的陣前喊話人員就問了:“咋回事兒?咱們一個在東北,一個在西南,隔得老遠老遠了,你打我幹啥?”

小白當然不能說是來搶老婆的,那就丟大人了,他必須找個別的藉口。

於是,派管仲上去扯了:“你們很久都沒給周天子進貢了,咱們大老闆手缺錢。”

楚國就說了:“我不給錢和你有什麼關係?而且也不是隻有我不給錢,你瞎摻和啥?”

管仲接著找理由:“那你們說說,周昭王為啥死在你們境內?”

楚國一臉蒙圈:“他是坐船淹死的啊!又不是我幹掉的,你找我有啥用。”

……


其實大家都明白,小白是來搶媳婦的,但是不能明說。

那怎麼辦?就這麼耗著,大家都不讓,也不想打。

這麼一耗就是半年,小白也急了,就把楚國的陣前喊話人員請過來,讓他看看自己的大軍,多麼威武,多麼生猛。

楚國喊話人員看完之後,說:“人多有什麼了不起的!要以德服人,以德服人!”

小白徹底無語了,打也不想打,撤了也沒面子。

於是,雙方都找了個臺階,一場誤會哈,結盟,撤軍,回家睡覺。

那蔡姬呢?小白也不要了,想明白了,後宮這麼多美女,少她一個也無所謂,要回來說不定更心煩。


七追風


歷史荒唐起來有多荒唐?有些事荒唐兩個字都不足以形容

1、慕容評賣水鬻薪

當國家面臨生死存亡之時,國家重臣應該怎麼樣呢?

有人力挽狂瀾如於謙,有人翫忽職守送人頭如范文虎,但是發戰爭財還是自己軍隊百姓戰爭財的,不知道除了前燕慕容評還有沒有其他人。

話說慕容垂在慕容評的排擠下逃到前秦,前燕失去了抵抗前秦的中流砥柱,苻堅派遣王猛進攻前燕。

王猛擊敗慕容臧10萬大軍,佔領洛陽與滎陽。之後整軍備戰準備滅掉前燕,前燕太傅慕容評率領30萬大軍與王猛軍隊隔著潞川對峙。

不過慕容評的心思並沒有放在如何抵擋前秦軍隊上,他在想什麼呢?

原來慕容評發現了一條“商機”。

前燕軍隊駐紮的潞川附近只有一條河流,無論大軍飲水做飯還是周邊百姓都從這裡取水,於是慕容評就讓人把河流山川封起來,不準人私下取水。要喝水,砍柴就要買。

鄣固山泉,賣樵鬻水,積錢絹如丘陵

前燕皇帝慕容暐得知消息後急忙令人給慕容評下令,將財富分給士卒,然而已經晚了,30萬大軍被王猛幾萬前秦士兵打敗,慕容評單騎逃回鄴城。

2、靖康之恥前求和派的荒唐舉動可以說自作孽不可活

北宋末年如果沒有主和派的荒唐舉動,即便北宋滅亡也不至於出現靖康之恥。那主和派都做了些什麼呢?

  • 第一次開封之戰

據說主和派李邦彥等人為了逼主戰派李綱、种師道議和,將姚平仲準備對完顏宗望劫寨的事情故意洩露給奸細,導致姚平仲軍被全殲。

金兵至開封城下,李邦彥讓宋欽宗下令不得得罪金兵,一個炮手發炮後竟然被梟首處死,可見有些人沒骨頭到極致。

金兵第一次攻開封不成,勤王軍隊也降至,於是撤退。种師中率領的西軍精銳三萬人開到東京開封,準備尾隨金兵半渡而擊,以便將金國精銳部隊打殘,結果主和派派人在黃河邊上樹立大旗,嚴令部隊不得越過大旗,否則一概處死。

這個氣勢與剛毅果斷如果用在抗擊外敵,早就收服西夏打殘遼國了。

不得已之下,名將种師道建議大軍駐屯黃河兩岸防禦金兵再次渡河,結果

主和派以金兵萬一不來,軍費消耗巨大為由,不僅不採納,還把軍隊一部分遣返陝西復員,一部分直接給解散,以至於种師道氣憤交加而病死。

  • 第二次開封之戰

第二次開封之戰,最有名的事件當屬,宋欽宗在孫傅的推薦之下任用一位神人——郭京,號稱會“六甲法”能生擒金將,於是在金兵臨城下時,郭京帶著他招募的六甲神兵表演了一番跳大神後,被金兵殺得狼狽逃竄回城,以至於開封城門被堵住,關不了門。

第一次開封之戰後,主和派解散勤王軍隊,後果就是第二次開封之圍時,城內士兵不到7萬。而還保留的勤王軍隊,因為主和派的命令停止不前,加上郭京的神助攻。

金兵費了點吹灰之力就把開封的城門攻破,北宋二帝淪為俘虜。

後人說道靖康之恥,時常感嘆醜莫大焉,然而反省自身,敵人雖然強大但也不至於讓北宋慘敗如此,終究還是內部出了問題,皇帝搖擺不定,主和派內鬥強硬,外都軟骨,導致如此屈辱。


妖鬼雜談錄


土木堡之變應該夠荒唐了吧?

土木堡之變是明中期的一次浩劫,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笑話,它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位太監,下邊我們就介紹一下這件事情。

這位太監叫做王振,整個荒唐的事情就是從他開始的。這個人當年是一位教書先生,不過後來因為水平不行而失業了。結果這個人就為了自己以後的發展,果斷自宮去宮裡謀求發展了。結果這個人運氣還挺好,他被安排到了英宗的東宮裡面服務。雖然說他本人文化水平不怎麼高,但是在官宦群體裡面他就有點了不得了。


英宗這個人比較老實,王振就抓住這個機會帶著主子玩,把自己肚子裡那些知識全部拿了出來,一時間英宗也覺得離不開他了。後來英宗繼位,這個內臣也掌握了很大的權利。

王振的發家史講完了以後,接下來就是他跟瓦剌開戰的事情了。西蒙古地區有瓦剌群體,在明朝前期,這些人是歸附中原的。每年他們都會有使者來進貢,等到了王振掌權以後,為了表現自己足夠氣派,他會對這些外來的邦族大加奉賞。這些民族每次來進貢都能帶回去很多東西,所以使團的規模也變大了,到了最後竟然達到兩千多人。

但是王振本人沒有什麼做人規則,等到這兩千多人來了以後,他就像打發要飯的一樣把他們弄回去了,這時候瓦剌的也先比較生氣,這個民族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早就有了跟自己“大哥”過招的心,如今對方給出了理由,自己這邊就果斷宣戰了。


明朝從朱棣以後,已經很長時間沒打仗了,聽到蒙古人要來打仗,很多人都是有點緊張的,可是王振聽了這個消息以後卻非常高興。理由是他從小就有當將軍的夢想,如今有這樣的機會自然不能放過。這還沒有完,他還勸英宗也一起去,雖然大臣們都反對這件事情,但是英宗畢竟非常信任他,加上這時候的君主也是二十多歲,他也有著去戰場的想法。

王振看到大臣們反對了以後,又提出一個建議,要讓所有大臣都跟著一起去,這樣就沒有誰可以反對這件事了/在他看來,這次可是難得的旅遊機會,要讓所有人跟著他沾光,日後打贏了還能留下好名聲。好在最後君主覺得不穩妥,並沒有讓所有大臣都去,留下了一半的大臣以及自己的弟弟坐鎮後方。

王振緊接著用三天時間調集了五十萬的兵力,沒有充足的準備就直奔也先而去。古代打仗要準備很多物資,而荒唐的王振卻沒有考慮這些,所以大軍整個行程中就比較不穩定,到了最後連糧草都供應不上了,這樣的鬧劇註定要以失敗結束。

土木堡一戰以後,隨行大臣全部被殺,也先以三萬人之力攻殺明軍五十萬,整個明朝在這次戰爭以後傷了元氣。最後英宗被俘,整個王朝的運勢也有了衰退的趨勢。

白話歷史君


一、齊王劉肥認妹為母

漢惠帝二年,劉邦的庶長子齊王劉肥來京朝見。 當年呂雉與劉邦成親之後,呂后作為劉肥的後媽,這二人也應該有些情分,但是卻因為一點小事差點鬧出了人命。

在家宴上,惠帝按照家人禮節,尊劉肥坐在上首(惠帝與齊王燕飲,亢禮如家人)。卻不料呂后因此動了殺心。她不動聲色地命人倒了兩杯鴆酒,命劉肥為她祝酒。劉肥站起拿起其中一杯酒來後,惠帝也跟著站起來拿起另一杯準備與劉肥一同祝酒,劉肥拿起其中的一杯準備祝酒,孝惠帝也拿起另一杯酒。此時,呂后驚恐起身打翻惠帝手上的酒杯。劉肥覺得奇怪,不敢喝這杯酒,裝醉離去,後來才知道是鴆酒。受到驚嚇的劉肥非常憂慮。後來,齊國內使諫言:“太后只生有惠帝和魯元公主。大王現在擁有七十多座城,而魯元公主只有幾座城市。如果您能夠把一個郡獻給太后,作為公主的湯沐邑,太后必定很高興,您也就可以無憂了。”被逼無奈的劉肥只得獻出城陽郡,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劉肥為了保命,竟然尊魯元公主為齊國王太后,上演了一出尊妹為母的鬧劇。果不其然,呂后大為高興,再也不追究劉肥的過錯,放他回到自己的封國(呂后喜,許之。乃置酒齊邸,樂飲,罷,歸齊王。)

作為家宴的直接受害者,齊王劉肥丟了一個郡,認了一個媽,鬱鬱寡歡,四年後離開了人世離。在呂后稱制時期,齊國收到的不公平待遇最多,這也為後來的朱虛候劉璋誅呂埋下了伏筆。



圖:呂后

二、洪秀全數字化管理後宮

作為太平天國的天王洪秀全,叫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其管理後宮的能力。史料記載洪秀全之子洪天貴福(洪秀全子,幼天王)被俘後的口供筆錄《洪福瑱自述》:“老天王(洪秀全)有八十八位娘娘”。此外,由於技術原因,太平天國沒有太監,只能大量使用女官,據說天王府有三千多女官,管理如此龐大的後宮著實費心費力。洪秀全對每個王娘進行編號,並把數字化管理推廣到滿朝文武的管理上來。同時,洪秀全善於作詩,用詩歌約束女人宣示夫權,著名的《天父詩》,一同欣賞:


《天父詩》之十七,名為“十該打”

服事不虔誠一該打,硬頸不聽教二該打,

起眼看夫主三該打,問王不虔誠四該打,

躁氣不純靜五該打,說話極大聲六該打,

有嘴不應聲七該打,面情不歡喜八該打,

眼左望右望九該打,講話不悠然十該打!

洪秀全從四十一歲進南京到五十二歲自盡,在全天王府中過了足不出戶地十一年,期間他本人從未走出天京城門一步,天王府也只出過一次。洪秀全既不指揮殺敵,也不過問朝政,十一年中僅僅頒發過二十五篇詔書,並且在咸豐四年到咸豐八年沒有任何記載,五年中天王洪秀全竟未發一詔!這幾年他都幹什麼去了?也許在天父詩中可以找到答案……


倒立DE貓


亨利八世(英文:Henry Ⅷ,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是都鐸王朝第二任君主(1509年4月22日-1547年1月28日在位),英格蘭與愛爾蘭的國王。他是英王亨利七世與伊麗莎白王后的次子 。

第一任:離婚

Henry VIII的第一個老婆其實是Henry VIII的哥哥亞瑟的妻子(西班牙公主阿拉貢的凱瑟琳),亞瑟病逝時,西班牙正與法國不和。亨利八世他爹七世想兩面友好維持中立,因此要八世續娶西班牙籍長媳凱瑟琳。凱瑟琳在第一任丈夫死後十四個月,與只有 12 歲的小叔就是八世訂婚(這是有違當時天主教教規的,凱瑟琳的母親伊莎貝拉一世求得教皇特許)。可惜凱瑟琳只生下女兒瑪麗,沒有兒子,因為英國未曾有過女王,而且聖經說弟娶兄嫂者無後代,所以二人離婚。諷刺的是就是這個女兒瑪麗成為後來的英王瑪麗一世。

第二任:砍頭

Henry VIII的第二個老婆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安妮·博林。還記得斯嘉麗約翰遜和娜塔莉波特曼合演的那部《另一個博林家的女孩》,裡面的娜塔莉波特曼演的就是相當有野心的安妮博林。他倆其實是偷情,教皇不想得罪勢力強大的西班牙(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是八世第一個老婆凱瑟琳的侄子),遲遲不批准他倆結婚,這時侯安妮博林懷孕,亨利八世急了就秘密結婚,婚後三個月生下女兒伊麗莎白,就是後來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可惜後來安妮有野心想殺了八世,最終被送上斷頭臺。

第三任:死

把舊愛送上斷頭臺的那天就是八世迎娶新歡簡西摩爾(安妮的侍女),結婚的那天八世說還是找一個笨點的女人才真正開心,可惜簡給他生下男繼承人威爾士王子後就撒手歸西,第三段婚姻也宣告失敗。

第四任:離婚

第四個媳婦兒是德國克里維斯公爵的姐姐。公爵信奉新教,是亨利對抗羅馬教廷的重要盟友。可惜公主愛上了代表亨利前去求親的侍從,聰明的公主在新婚之夜和好勝的亨利打牌,故意惹怒亨利,後來二人友好協商離婚,亨利還贈予她博林家族舊宅希佛堡,公主以需要管家的名義把英俊的侍從帶走了。

第五任:砍頭

第五個老婆也很聰明,美麗的凱瑟琳霍華德。這應該是亨利八世最快樂的一段婚姻,為了博美人一笑,亨利還赤身下場與年輕人角鬥結果差點沒背過氣去。可惜凱瑟琳和朝臣托馬斯·卡爾佩珀通姦,得知真相的八世痛不欲生,將老婆送上了斷頭臺。

第六任:活

第六個老婆是個寡婦,是第四個媳婦兒克里維斯公主引薦的,那時的亨利已經步入老年,孤獨落寞,身體極度肥胖。第六個老婆十分羅嗦,就像照顧小朋友一樣照顧他,命令他睡覺,禁止他多吃。老肥的亨利八世閉著眼睛一邊嘰嘰咕咕偷啃羊腿一邊說“最好的一個也是最糟糕的一個”。

對於亨利八世的婚姻,有一句方便的記憶口訣描述:“離婚砍頭死、離婚砍頭活”("divorced, beheaded, died, divorced, beheaded, survived"),但嚴格講,這些打油詩並不準確。因為實際上,亨利從未與哪任妻子離婚。他其實只有兩次婚姻,另外四次都宣佈無效而不存在。安妮·博林和凱瑟琳·霍華德被處死前,是先被宣佈婚姻無效的。 亨利的生平經常出現在文學跟電影裡,就是因為他這些戲劇化的私生活,想想看,六段婚姻六個老婆能編出多少故事啊,難怪莎士比亞也要寫關於八世的歷史劇。


誩哥有話說


1、楚平王替兒子入洞房;2、魯惠公看上了即將入洞房的兒媳婦,據為己有;3、齊襄公呂諸兒私通妹妹文姜,並且為了與文姜共度良宵弄死了妹夫魯桓公。


歷史倪說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