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的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四大奸臣的官位是什麼,結局如何?

紅塵如鏡


我是煙霄微月。

蔡京的結局:宋徽宗傳位給宋欽宗以後,蔡京舉家南下,所有人都認為蔡京是六賊之首,而宋欽宗則把蔡京一家,貶到嶺南去,卻沒想到蔡京在中途突然死掉了,終年80歲。而蔡京的八個兒子,除了蔡鈃迎娶公主而沒收到牽連以外,其他的兒子都被流放。

童貫的結局:當時宋欽宗上位,命令童貫留守京城,當時局勢緊張,童貫沒有答應,而是跟著宋徽宗一起逃跑,而在中途,童貫嫌棄一部分人走的慢,下令放箭,死傷過百,哀鴻遍野,童貫引起眾人不滿。

發配的途中,罪過太多,宋欽宗命監察御史張澄沿他所走路線,到途中斬掉他,在南雄斬童貫。童貫被殺,他的頭被帶回京城懸首示眾。

高俅的結局:高俅的結局可以說是四個人當中,比較好的結局,相比於童貫蔡京的死亡,他的結局是壽終正寢,在與宋徽宗南下的時候,走到一半便留在了泗洲,後又稱自己生病,回到了開封,並沒有所謂的惡有惡報。

楊戩的結局:楊戩深受宋徽宗器重,而他本人也極會揣摩皇上的心意,而楊戩去世的時候,被宋徽宗追封為太師吳國公。

後來宋欽宗上位,又追奪了楊戩的賞賜,而他相比於其他的幾位可以說是早死早超生了,沒有受到任何的折磨。


煙霄微月


童貫:

字道夫(一作道輔),開封人,北宋權宦,“六賊”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為徽宗蒐括書畫奇巧,助蔡京為相,京薦其為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時稱蔡京為“公相”,稱他為“媼相”。

高俅:

北宋末年權臣,宋徽宗時期的官員,汴京(今河南開封)人。《水滸傳》的主要反派人物。

他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有一定的詩詞歌賦功底,會使槍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礎。對中國皇帝宋徽宗百般討好,迎合徽宗好名貪功的喜好。高俅管理禁軍,在軍隊訓練上玩了不少花架子。

楊戩:

宋徽宗即位後,非常寵信楊戩,任命他為彰化軍節度使,最後官至太傅。楊戩在京東西路和淮西北路等地區的州縣,逼迫百姓租佃廢棄的堤堰,還有荒山退灘、河水淤積之處,增收租賦,水旱之災害也不進行蠲免,當地百姓深受其害。

蔡京:

蔡京先後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蔡京興花石綱之役;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嶺南,途中死於潭州,

四人分別被流放到兩個不同的地方,分別在中牟縣和另一個地方被後來倖存再聚義的(用毒酒)和一個叫王鐵杖的人殺了(用匕首)


湘粵創作寫者


水滸傳四大奸臣:蔡京奸黨之首,蔡京字元長生於1070一1126官至當朝宰相。並封為太師,造詣極高書法家。結黨營私被貶官流放嶺南死於潭州路上。第二童貫太監出身字道夫,1054一1126善於諂媚,很受微宗償識官至樞密使國防部長以上的官。三高俅從小潑皮專業蹴鞠,球藝高超微宗喜愛,破格封官行行出狀元誣賴得志官至太尉執撐軍隊。第四揚戩太監出身,善於之諂媚拍馬屁。皇上破格封官官至節度使。四人狼狽為奸結黨營私,陷害忠良東窗事發。欽宗把四人分二地流放在外除高俅病死外。三人不得善終。水滸著作第一個反面人物高球以踢蹴鞠出場。微宗封宮內當官不久升太尉,為洩私奮以點卯為名將教頭王進逼走。林沖繼任八十萬禁軍教頭。拉開了序目隨後梁中書給岳父祝壽。獻生辰綱被晁蓋吳用阮氏三兄智取生辰綱。眾英雄逼上梁山造反故事推向高潮。由於宋江上臺起義變成招安,把梁山義軍推向災難以失敗告終。


用戶8843093003592宋


蔡京是當朝宰相,高俅是殿帥府太尉,楊戩是太監做過節度使,童貫是樞密使,他們結局一個比一個慘

宰相 蔡京

自從當了宰相以後,他變得極度膨脹,貪婪,肆意斂財,搜刮民脂民膏。殘害忠良,提拔無用之人當官,壓榨百姓,朝中之人無不對其恨之入骨,百姓更是怨聲載道,下場也是很慘的。宋欽宗即位以後,將蔡京一家全部流放到險惡的軍州,而蔡京更是悲慘,直接被流放到海南島,那時候他已經八十多歲了,身子骨弱的很,走到一半就死在了潭州。



童貫 樞密使

作為大宋最高的軍事長官,他的不作為,敗壞軍紀,導致了大宋軍隊腐敗不堪。金軍南下的時候,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究其原因有他的功勞。不過童貫還是有一點政績的,收復青唐四州,平定方臘,但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大宋的精銳都被他給敗光了。同時,他在江浙一帶的暴政,更是讓百姓苦不堪言。連遼抗金,更是被金國打得落荒而逃,後來為了軍功,竟然用‘百萬貫贖燕京空城’,宋朝有此將軍不敗才怪了。下場也是慘不忍睹。金人南下的時候,隨徽宗逃亡的時候,被人一刀砍死了,這死的不明不白的,挺慘的。



高俅 太尉

高俅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奸臣,自從當了太尉以後,壞事做盡。列如逼走王進,陷害林沖,鳩毒宋江,可以說是無惡不作。高俅的下場還算是好的了,做官一直到老死。



楊戩 節度使

和童貫一樣,太監出身。楊戩做彰化節度使的時候,逼迫百姓租廢棄的堤堰,提高賦稅,那個是發生自然災害,也不減免賦稅,當地百姓深受其害,對他是恨之入骨。可是他的結局卻讓人很想不到,老死在任上。死後,宋徽宗居然還追封他為‘吳國公’,唉,真是奸臣當道啊



以上是四大奸臣的結局,歡迎討論


蟈蟈影視牆


蔡京

大宋除了秦檜賈似道的首席大奸,領三省事,四次當國為相,算是軍政大權兼一身的國務院總理吧,為官之道上倒是與那倆後輩有一拼。金人侵略在即,蔡京鬼精,全家向南方大轉移,宋欽宗繼位,把他貶到嶺南。走到潭州,年老多病終於死掉,終年八十二歲。

童貫

童公公官職比較雜碎凌亂,大概相當於宋廷各個戰略方向上,行使總指揮權的大本營代表,注意,不是總司令,除了決策權他還有監督權。說白了,就是打贏了,是皇帝慧眼識珠,派下來的領導能力出眾,打輸了,由他下面的各個業務幹部擔責。後來,宋欽宗極厭此公公,先貶往外邊,不多時又反悔,下令在路上把陰陽人直接給切了,還不算完,要把童貫頭用水銀保存拿到眼前看過方休。

高俅

大名鼎鼎的高俅,真的是一位北宋晚期球星,能文能武,一腳球技攀龍附鳳,而且與大文豪蘇東坡家真的很有淵源,非善非惡、不好不壞的陪大首長鍛鍊身體一馬屁精閒官,也管過中央軍,在部隊表面工作建設上頗有"政績",後病退,正常死亡。

楊戩

童公公同道中人,主要負責皇宮中園林綠化,後負責為宋徽宗籌款,此人斂財無道,卻"成績斐然",是趙佶的第一位風華絕代專項基金負責人、籌集人,因為業績突出,不但善終,甚至死了以後都被皇帝授予榮譽稱號。


顫動的丹田


1、蔡京,應該是北宋四大奸臣之首,字元長,興化仙遊人。公元1070年登進士第,然後調任杭州做錢塘尉,再任舒州推官,後又遷升為起居郎。

公元1083年,蔡京出使遼國還朝,又拜為中書舍人,不久改龍圖閣待制,知開封府。靖康元年(1126),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嶺南,途中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

2、童貫, 北宋宦官,“六賊”之一。字道夫(一作道輔),開封(今屬河南)人。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為徽宗蒐括書畫奇巧。助蔡京為相。蔡京薦其為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時稱蔡京為“公相”,稱他為“媼相” 宣和三年病死。

3、高俅 ,北宋末年人。初為蘇軾小史(書僮),後事樞密都承旨王銑,因善蹴鞠,獲寵於端王趙佶 (即徽宗)。徽宗即位後,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在任時宋軍政廢馳。在施耐庵水滸傳中對他有深刻刻畫。高俅高靖康初病死。

4、楊戩,楊戩很小的時候就做了太監,因為善於揣測皇上的心意,用現在的話叫是比較會來事,成為太監中的主管,深得徽宗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