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200字家訓 全球500萬族人的精神指引!石家人,轉起來

“始祖碏公,史稱純臣;西漢萬石,孝謹以聞。家族傳承,善良為本;愛國愛鄉,正義本真……”


25行200字,石氏家訓鐫刻在河南淇縣純臣文化園石碑上,為全球石氏設立精神標準。

作為石氏後人,居住虎門的石偉坤向東莞“好家風好家訓”徵選活動推薦他們的石氏家訓,分享家風好故事。

2700餘年歷史,作為中華民族最古老姓氏之一,石氏子孫繁衍生息,全球人口已達500餘萬人。他們,雖散居於全球各地,200字石氏家訓卻已內化為全球族人的精神指引。

石氏200字家訓 全球500萬族人的精神指引!石家人,轉起來

春秋名臣奠定正直家風

“始祖碏公,史稱純臣。”石氏家訓第一句,講述著這個偉大家族最古老的傳承。

梅州石氏一族石偉坤,來莞已經28年了。昨日,他向記者娓娓言說著這個偉大家族的故事。

河南淇縣純臣文化園石碑中記載,石,出自黃帝姬姓,周朝衛國(時國都朝歌位於今河南淇縣衛國故城)春秋時期純臣石碏之後裔。據唐《元和姓纂》中的“石”姓載:“衛大夫石碏之後。”宋朝《通志 氏族略 以字為氏》一書中也有說:“石氏,姬姓,靖伯之孫石碏,有大功於衛,世為衛大夫。”

石蠟,到底是何許人也?《左傳》隱公三年、四年記載,石碏為春秋時期衛國上卿,大義滅親之純臣。

當時,衛莊公有兩個孩子。大兒子為太子。小兒子名叫州籲,乃媵妾所生,因為非常受寵而手握兵權。石碏認為這並不是真正的愛子之法,便向莊公諫言,提出要用正道去教育他。但莊公並沒有聽取建議。石碏之子石厚也與州籲交好,石碏也曾阻止,卻沒有成功。

莊公死後,太子即位,成為衛桓公。後來,驕縱的州籲在一群部下和重要心腹石厚的幫助下,回國刺殺了衛桓公,自立為君。雖然取代了哥哥,州籲卻非常不得民心。於是他便讓石厚回家向石碏請教辦法。石碏假意出謀劃策,要他們去向陳國求助,請陳國君主將州籲引薦給周王,借周王的力量鞏固地位。州籲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便和石厚一起前往陳國。他們出發後,石碏暗地告知陳國,此二人為弒殺君主的兇手。陳國獲得消息後,便將二人捉拿。過後,衛國派人除去州籲。石碏因為兒子大逆不道。也派出使者將石厚殺死在陳國。

石氏200字家訓 全球500萬族人的精神指引!石家人,轉起來

後來,史學家被石碏的行為深深震動,評價他為:石碏,純臣也,惡州籲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春秋年代早已過往千年,石碏的故事卻時時為石家子孫所銘記和傳頌,他的秉正也一直流傳在家風之中。“始祖碏公,史稱純臣。”時至今日,石氏家訓開篇頭八字,即是族人對蠟公的敬仰,也是石氏家訓的精神座標。

全球家訓設立家族精神標準

2700餘年來,石氏子孫繁衍生息,全球人口已達500餘萬人。其中,石姓人口在中國內地約有455萬,港澳臺地區以及海外華人華僑約50萬。

排位百家姓中第63位,石氏家族從古代開始就重視家規家訓傳承,指引族人正直良善,開拓創新建功立業。

石偉坤告訴記者,石氏家訓形成於古代,在清朝時就已出現了比較完善的家訓之宜和家誡之毋。

2014年,世界石氏宗親聯誼總會首屆會議召開。因為全球石氏需要正面的精神標準,會議提倡創立新家訓。經過多番討論,石氏家訓於今年年初正式確立。這套200字石氏家訓為世界石氏宗親聯誼總會文化專門委員會委員們的智慧成果,是石氏家風家訓在新時期的新發展。

4月10日,石氏家訓在河南淇縣純臣文化園正式頒行,並鐫刻在文化園石碑上。此家訓以後將廣泛刻於各處石氏祠堂,並登載入各處石氏族譜,給石氏族人以正面的精神引導。

石氏200字家訓 全球500萬族人的精神指引!石家人,轉起來

作為石氏後人,石偉坤錶示,家訓是家庭的核心價值觀,家規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風是家族子孫代代恪守家訓、家規是長期形成的具有鮮明家族特徵的家庭文化,是一個家族最寶貴的財產,是每個家族成員自豪感的源泉,是每個家庭成員“三觀”的基石。

受此影響,石偉坤的小家庭也有著良好的家風傳承。同為教師的夫妻二人專注教學,事業有成,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主動幫助他人。兒子石堯不僅在學業上有出色表現,也積極舉辦、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如今還開設了自己的教育科技公司,立志在創新教育中開拓自己的新天地。

《石氏家訓》

始祖碏公,史稱純臣;

西漢萬石,孝謹以聞。

家族傳承,善良為本;

愛國愛鄉,正義本真。

人爭年少,珍惜青春;

建功立業,開拓創新。

孝敬父母,教導子孫;

夫妻和諧,兄弟情深。

修橋鋪路,助孤解困;

愛崗敬業,團結鄉鄰。

節儉持家,勞作耕耘,

貧窮不移,富貴不淫。

訥言敏行,守法安分;

清廉為官,清白為民。

做人規戒,賭毒色浸;

淡泊名利,誠實守信。

見義勇為,扶危濟貧;

尊師重教,公益熱心。

造福社會,服務族群;

石志不渝,家風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