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清水河夜色美/三毛 攝

關注清水河文苑“清河創客”平臺,讓我有幸欣賞到許許多多題材的好文章、好作品,這其中包括《我的清水河記憶》,這篇紀實作品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原創《我的清水河記憶》作者是本土作家樊三毛,作品共分上、中、下三集。文篇以其主題鮮明、思路清晰、語言表達通俗流暢,文筆揮灑自如,靈活多變的創作手法記錄了清水河縣六十年代初期到2019年所發生在城關鎮的不同時代人和事的變遷歷程。

作品的上集以清水河縣域一條河為背景,開頭用小時候跟隨父母親和鄰居過河的經歷,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直入主題。展現了作者善寫紀實作品功力,以不同時期所發生的不同故事,描繪了清水河的真實發展進程。作品清楚地講述了清水河人心中的這條母親河從六十年代至今的發展與變化,紛繁的生活軌跡,坎坎坷坷的發展歷程,以其幽默風趣的筆觸展示給廣大讀者。讓我們看到了家鄉那不同尋常的萬千氣象,感受到飽含濃厚撲鼻的鄉情與溫馨。

《我的清水河記憶》喚起我們對過去的回憶,嚮往美好未來,也激勵著我們愛惜家鄉綠水青山,建設美麗宜居的清水河弘遠大志。雖然曾經的河灘、永安大街、各機關單位舊址徹底變了,已被整潔的街道,林立的高樓和大型商場、酒店取代,河道工程氣勢恢宏,兩岸景觀光彩奪目,河水嘩嘩清澈相湧,日夜流淌,河流上空座座銀橋飛架……彼時,此時,跨度五十多年的此篇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永遠銘記在我的腦海!

感觸時,我不由得又想起曾為《我的清水河記憶》留下的那段點評一一

“沒有華麗語言,更沒有精典詞彙,就憑純樸的方言土語,記錄了過往的生活趣事,自然而然將你引入故事情節。感染你的情緒,勾起你的記憶,傳承地方語言特色文化。說到熱鬧處還不由得逗你暗笑。瞧這幾段段”摘錄――

“有讀書的,跑步的,打太極拳的,嚎練嗓子的,…… ”

“也有的在河拱上趷蹓,還有的在樹林裡或河邊談戀愛,傾訴衷腸,海誓山盟,摟摟抱抱,雖是暗夜,氣氛騷亂,並不寧靜,蜫蟲嘶鳴,蛙叫聲此起彼伏,河水嘩嘩,猶如月夜中的奏樂”

由於清水河這條河發源于山西省右玉縣境,流域行程長,經常出現洪水氾濫,堤岸損壞狀況頻發,再加上生活汙水流入,工業廢物水的侵襲,給這條河造成了不小的傷害。為此我們的歷屆領導在河道治理中注入了不少的心血,從1972年縣委就開始了不間斷的河道治理工作,經過多少年的努力,清水河終於發生了質的變化。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花園巷南口廣場/三毛 攝

想想從前,看看現在,由過去的河水汙濁變成如今青格粼粼的碧水,從原來的雜亂河岸到現在帶狀景觀廣場,傳統的休閒落後生活方式,也已轉化為現代文化生活文明美景,宜居宜樂,廣場舞處處可見,居民樓,辦公樓令人賞心悅目,環境衛生,飲水問題都得到改善,這樁樁件件的實景印證了時代的大變化,凝聚著我們各級黨委和政府,引領廣大人民群眾為建設家鄉做出持之以恆、永不懈怠的奮鬥者精神!體現出初心所在,使命與擔當,感知只有凝心聚力,才能實現夢想!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2018年8月8日晚8時15分,清水河縣第十三屆長城節開幕文藝晚會現場/三毛 攝

作品的中集重點反映了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由原來的計劃經濟時代逐步過渡到市場經濟即將開啟,激發人們對美好物質生活的追求和“想望”。隨之也發生了很大轉變,加之受地域條件,經濟狀況的制約。由此而產生的種種社會矛盾、事物變化等,導致出現人與環境,人與發展趨勢不協調因素。也就引發了作品中所寫“人人圈地、戶戶亂佔”、缺乏規劃、發展無序,排水不暢、亂倒生活垃圾造成了環境髒差的亂象,給城區居民帶來諸多煩惱。商鋪、街巷、發展圈地“觸目驚心,目不暇接”。折射當時城鎮人口突然增長,給就業、交通、人居環境帶來的壓力,這就產生了人與資源的衝突。正如文中描述“引起人們日娘操祖宗的無奈怒罵……”和“無奈地不知是罵誰:損著啦!”作者還用自己一家出行過程中滑倒的尷尬情節,講述了真實的無序現狀,勾起讀者進入已逝去的生活回憶。也體現了作者敏銳的捕捉能力,超常的觀察記憶和形如流水的文筆結構,樸實無華的語言魅力讓我肅然起敬。激發我們對現代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認同,對公共事業、環境保護的理解與支持。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流光溢彩萬和厚景觀橋

攝於清水河縣城關鎮萬和厚南巷連接清水河南岸新竣工的大橋,北岸華融生活廣場夜景,此橋於2017年6月動工,歷時一年多,現已交付使用,是新修建的又一座惠民大橋,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也為清水河縣城關鎮增添了又一景觀,盛夏之時,站立橋中央,微風陣陣吹,涼爽宜人。

作品下集更為細膩,細緻到人們的吃喝拉撒、穿衣住行、後婁、豬圈。那個年代生活貧困,居住擁擠,吃喝拉撒成為人人面對的難題,為住而搬來搬去,為吃而四處奔波,為拉撒而排隊入“後婁”,為養頭豬上山撬石碹個“豬圈圐圙”。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作者委婉的筆下暴露出人們的不便與無奈。這種種跡象觸動了人們的心絃,也引起了歷屆各級領導的重視。近年來的變化有目共睹,臭氣散發的“後婁”變成美觀乾淨的驛站,漂亮的公廁,不用說遍佈城鄉處處可見,就連鄉下部分村民的家裡也用上水沖廁所,這場廁所革命結束了傳統落後的“後婁”時代,迎來文明、環保、便捷、和諧、宜居的新時代!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清水河畔帶狀公園/三毛 攝

日落餘暉映西山/三毛 攝

看到了吧:街道寬了,也多增了幾條,由古老的永安一條街擴展到二環路清水河北岸,三環路南岸,從神池窯村延伸到賈家灣,環境不錯衛生清潔。在這裡順便讚美一下日夜奮戰在一線的環衛工們,你們的辛苦換來了清水河的乾淨整潔,你們的守護迎來了清水河的藍天碧水,向你們說聲謝謝了。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飛翔國際酒店/三毛 攝

隨之而來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也得到很大的改觀。自來水工程、地下排水管道工程、燃氣輸送工程,通訊網絡設施等工程改造比比皆是,互通便利。照明工程,綠化工程,汙水垃圾處理廠,這一系列的民生項目,極大的提升了群眾的生活質量,也使我們感受到安居樂業,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強,一年比一年優越。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聖泉橋秋月/三毛 攝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南岸名築步行橋/三毛 攝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溝壑裡的橋之魂/

2014年攝於韭菜莊鄉境內G18榮烏高速榆樹莊後灣村段

當你駛入209國道出入縣城西口時,醒目的“活力清水河,魅力新山城”喜迎您沿著寬闊而自然曲線的柏油路通向城區,道路兩旁綠化帶環繞相隨。高聳入雲的賈家灣大橋猶如騰飛的巨龍,展現出溝壑變通途的壯觀景象。

北山公園、河岸景觀公園、東門橋新建成的帶狀公園,風景如畫,空氣宜人,又增加了一處人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記住鄉愁清水河城區,八十年代影像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清水河城區雕塑/三毛 攝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過去的舊209國道,如今的四環路大街/三毛 攝

通過閱讀《我的清水河記憶》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樊三毛具備了本土作家的水準,也與本土作家這個名號相符相稱。他雖已近退休年齡,據說還有重度糖尿病,仍不辭辛勞,奔波鄉野村舍,心繫家鄉變化,出入田間地頭,挖掘和體驗、發現頌揚先進人物事蹟,觀注民情、民風、民俗向好轉變,弘揚傳播正能量,在他的身上體現了胸懷大志、腹有詩文,性格豪爽的激情格局,敢於拼搏,勇於奉獻的奮鬥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是生活中的楷模。不愧是百姓的耳喉,清水河人的眼睛。他用手中的筆為家鄉謳歌,激情澎湃,肩負著社會與時代的寄託。正如中共清水河縣委書記雲霖瓊同志曾經為創作者留過的一段網評:“火熱的生活離不開熱愛生活的人們,更離不開發現美的眼睛和謳歌她的人!”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高空俯瞰清水河城貌/樊天雷 攝

樊三毛也是這樣的人,更是泥腿子凡人……

慢慢閱讀會陶冶你的情趣,細細品味享受文字藝術的魅力,帶給我的遐思與快樂!

最難忘我的清水河記憶。

2019/11/3/寫於宏河灘岸邊高茂泉窯村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陰山有約:董金堂·讀樊三毛作品《我的清水河記憶》有感

今日清水河城關鎮城貌/三毛 攝

作者簡介:董金堂,清水河縣宏河鎮高茂泉窯村人。1977年高中畢業,1978年――1998年從事養蜂工作,1999年――2009年外出經商。2010年回鄉務農、工程建設工作至今,現任呼和浩特市華太商貿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兼呼和浩特市華太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項目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