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代理商:一年淨賺20萬,出乎意料

共享充電寶是在“共享”風口上出現的全新細分行業。2014年8月,來電科技成立 ,隨後,才有了接二連三的入局者。2017年以來,隨著共享經濟概念的火爆,共享充電寶也被資本推上風口。而除了融資大戰之外,專利大戰早在2016年就已爆發。隨著共享概念橫掃各個行業,在資本推動下,2017年上半年共享充電寶開始跑馬圈地,出現數家運營企業。最瘋狂的時候,曾經40天有12億資本入局。

共享充電寶代理商:一年淨賺20萬,出乎意料

​倍電充電寶某城市總代理楊天一稱,做共享充電寶一年多以來,他看到很多人來來走走,沒幾個人留下來。因為前期需要沉澱,其實收入也算不穩定,容易沉不住氣,沒有耐心。讓他堅持下來的主要原因是錢,算下來去年一整年淨利潤剔除各種吃喝住,大概10-20萬。只要堅持下來,無論是招代理還是自己去鋪設,都是可以滿足這個要求的。今年目標就是賺30萬。不過,經常有人談得好好的,下一秒都不見了,也聯繫不上。

共享充電寶代理商:一年淨賺20萬,出乎意料

​怪獸充電寶公關總監謝良梁表示,共享充電寶其實是一個挺小而美的一個生意。他們做過內部的市場調研,發現基本上70%的職場人,從家裡出來去工作,不帶充電寶,這其中65%以上有二次充電需求的。很多人晚上可能跟朋友聚會,或跟商業夥伴在外邊談生意。對於這部分人來說的話,他必然有充電需求。也就是這個行業下沉的空間還非常大。理論上只要在大眾點評上的店鋪都能進去。一個櫃子放在一臺充電寶設備在臺上,既沒有影響到大家的生活,也沒有影響商店的利益。用戶有需要來借一個,借完就直接塞回去,及其便捷。

共享充電寶代理商:一年淨賺20萬,出乎意料

​共享充電寶雖然看似是一個消費者的一門生意,實際上更多的是對於商家。更重要的是用戶對這公司的品牌認知度並沒有那麼高,無論這哪一家都可以。商家到底放哪個的品牌,這就主要是談判的問題了。

總而言之,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還要掙錢,不能老是燒資本,通過不斷的融資來維持公司運營。而需要公司的日常運營,是用戶的使用費收入或者其他的收入能夠彌補的一個支出,最後實現盈利,那麼這個時候才是比較好的模式。但是觀察到這樣到的今天好像在所有的共享經濟之中,好像只有共享充電寶,對外宣稱可能已經盈利。

各位讀者,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