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除了去客廳廚房旅遊,你還可以學做面花

膠東人過年有個風俗,除了蒸大棗餑餑、大花餑餑,還會做些面花(麵塑)應景湊趣。

面花造型,常見的有葫蘆、佛手、豬頭、神蟲(聖蟲)等。這些小玩藝兒都有說道,比如,丫丫葫蘆壓窗臺,寓意招財進寶;佛手放炕頭上,寓意福壽同在;豬頭放在鍋臺後,這是祈求牲畜興旺;神蟲放麵缸裡,求的是白麵吃不完……這些吉祥的寓意,表達了農民對豐足日子的祈盼,對人生和順的祝福。

做面花是我一輩子的愛好。


膠東風俗 | 宅在家裡除了去客廳廚房旅遊,你還可以學做面花

圖為作者正在做面花 圖片由作者提供


老輩人做面花,用的是發麵,圖的是既可看又可吃,不浪費。我現在做的面花,用的是冷水面,只為欣賞,純粹是民間藝術品。

做面花的過程挺複雜,純手工,既有技術,也有審美,在此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與孩子一道,在家親手做面花。

首先用精粉、水、白糖調面,並根據需要兌上不同的顏色,調成各色麵糰,然後就可以上手製作了。


膠東風俗 | 宅在家裡除了去客廳廚房旅遊,你還可以學做面花


做面花的工具五花八門,倒沒有一定之規,邊做邊摸索,什麼順手用什麼。

至於面花的造型,就完全依靠製作者的想像力、觀察力和手下的功夫了。既要形似,又要傳神,還要有充足的耐心,花瓣要一個一個地捏,枝葉也要一點一點地剪,有時,做一隻鳳凰,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時間。

所以,做面花一定要有一顆清靜的心,不急不躁,才有可能做出賞心悅目的作品來。

膠東風俗 | 宅在家裡除了去客廳廚房旅遊,你還可以學做面花

我常做的面花題材,有鳳凰、喜鵲、蜻蜓和蝴蝶,牛、羊、雞、鴨、鵝、兔、蛇,以及魚、蝦、鴛鴦之類。我特喜歡做龍,中國人嘛,只有龍能代表中華民族的精氣神。花花草草的題材,我也喜歡。鳳凰牡丹,夏荷蜻蜓,秋菊傲霜,喜鵲登梅,都有吉慶美好的含意;桃花、石竹花、鬱金香、月季、馬蹄蓮,也好“入鏡”。興致來了,把各種花兒捏個夠,能湊成一個美不勝收的大花園。

我做的面花大多贈給親朋好友了。前兩年,外甥女還把它們帶到了美國,送給她的美國朋友——希望他們喜歡。

文 / 丁桂芳

原文發表於《煙臺晚報煙臺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