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將心中的抑鬱、怒氣排解出去?

陽江後生仔


你好!

負面情緒很難消失

如果心中充滿抑鬱和怒氣,必定會帶給我們不好的感受。這種不好的感受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負面情緒,比如悲傷、恐懼、羞恥、憤怒、絕望等等情緒。

沒有一個人真心歡迎這些負面情緒,我們都渴望與它們隔離。就如同現在的新型肺炎病毒,不被待見。

然而,無論我們多不喜歡,多麼排斥,想了多少辦法,我們仍然會發現,負面情緒是很難消失的,它們常常就待在某個角落裡,一不留神就跳將出來。現實是,我們越抗拒它們,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工作情感帶來的影響反而越大。

嘗試接納負面情緒

所以我們需要去了解,嘗試接納,並且學會和它們共存,而非排解消滅它們。因為它們無法被徹底消滅,就如同現在的新型肺炎病毒。當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能夠識別新型冠狀病毒時,我們就不會被自己的免疫系統所擊敗了。

這意味著,首先我們要能夠識別各種情緒;其次需要去了解這些情緒以及這些情緒背後的需求;再次滿足自己的需求;最後接納各種情緒與它們和諧共處。

舉個例子,某天你生氣了怒火中燒,這個火有人可能會燒出來,有人可能會悶在心裡。這個火在哪兒燒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我生氣了。是在生氣的當時還是在生氣過後才知道自己生氣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生氣後問自己:我為什麼生氣?我的需要是什麼?我的需要通過生氣的方式可以滿足麼?如果不能我需要做什麼才能獲得?不斷地詢問自己,也可以用書寫記錄的方式尋找答案。

然後,你會發現曾經想要排解的,卻是今天帶給你成長喜悅豐盛的,外表雖然醜陋,內裡卻暗藏著珍貴寶藏。所以與其排解,不如邀你與他共舞。


回答者:周賢心理工作室諮詢師——潘建敏


我是周賢,一名從事心理諮詢及治療工作17年的諮詢師,擅長家庭關係重塑。如果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我!

周賢心理


人都有生氣、抑鬱的時候,不要把情緒寫在臉上,給身邊人帶來不自在,給孩子帶來不好的榜樣。

我曾經意識不到這一點。有一次,是孩子放暑假的時候,孩子上午八點要上暑假班。那天孩子吃飯又特別慢,吃著吃著,八點了,我氣不打一處來,平常上學遲到,暑假班還是遲到。我氣呼呼的去送她,在大門口碰到父親,父親笑著跟我們打招呼,我沒作聲直接走了,當時還有另一個人,相比父親覺得臉上很過不去,我也反省了,跟父親道了歉。

同事阿孔是很敏感的,以前,只要看我沒表情,她就會給我扣生氣的帽子,我解釋她也不信,很自以為是。為了減少衝突,其實我現在整天忙得不得了,我一般都是不動聲色地忙自己的事情,她居然說我在修身養性,她明白,其實很多事我知道,但不會亂說,不輕易發表言論。

女兒有我這樣一個媽,有時也很無辜,她學著習要去拉臭臭,都要先看看我的臉,我注意到了兩次後,心疼得受不了了,告訴她,只要是必須做的,不管誰不高興都要去做,哪怕是媽媽不高興也不要管。小小年紀老看別人臉色還了得?

我生氣和抑鬱的時候,現階段都要靠寫文章、寫日記排遣,有時也跟同事聊聊,她們也會給我出好主意。一次我跟同事珊珊傾訴女兒的事,她也嘩嘩地掉淚了,四樓的同事經過看到我倆,準是一邊猜,一邊羨慕我們呢。同事小紅她們也能給我好的建議,感謝她們。

越來越擁有淡定的心態,處理好孩子的事、家庭的事、工作的事,與世無爭,努力向前,這就是現在的我。

有心事,看👉陳大大新語,我們一起聊一聊吧!


陳大大新語


其實經常在講課的時候呢,我會把人接收積攢情緒,比喻成一個情緒瓶子,如果一直堆積都是負性情緒,久而久之,長期不去疏導。堆積的東西滿了,負性情緒就會溢出來,那麼人身心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就會出現生理或心理的疾病。

所以我認為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是非常有價值的。

那如何去疏導和進行情緒宣洩呢?

第1個方法:適當的轉移注意力。比如說:外出走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聽聽輕音樂舒緩情緒;去健身房或者去寬闊場所去進行體能鍛鍊,跳跳繩,跑跑步都是可以的。

第2個方法:數顏色也是我經常會使用的。比方說當你情緒不好時,環顧4周看看你呆的這個場所,開始數顏色。比方說我現在很生氣,我現在待的是客廳,環顧客廳,看到黃色的呢,有牆壁,窗簾,茶几,椅子,紅色的呢有門,茶具,杯子種的花等等藍色呢,有哪樣一些物體,白色的有哪樣一些物體啊,當我數到4件5件物體的時候呢,那情緒強度,會下降很多。

第3個方法:相對來說,操作會相對會有難度一點點。首先呢,記住第1句話,遇到任何事情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所以呢,第3個方法呢,也是建立在你用第一和第2個方法,讓自己的負性情緒強度下降一些之後,再使用第3個方法換框法。或者通俗點來說,就是換一副眼鏡來看待這個事情,看待這個世界,看待讓你引起不滿憤怒這個事情,去追溯到它的源頭,調整認知。

第4個方法:叫做曼陀羅塗色。準備好彩筆,準備好曼陀羅的這個圖紙,當情緒不好的時候呢,進行深呼吸,調整一下自己的呼吸的狀態,然後開始用彩鉛在曼陀羅上邊進行自由的塗色和揮灑,那麼當你進行完一幅曼陀羅的繪畫之後呢,心情會要舒緩很多,會要平靜很多,也不失為一種調節情緒的好方法。




子清心理


第一:不分男女,先買個沙袋放在家裡,女生可以戴拳套,只要一意識到自己心情不太好,就去打沙袋,打個大汗淋漓!你會發現越打內心越輕鬆,不知不覺的心裡就釋然了!

第二:下載一個K歌軟件,只要一意識到自己心情不好就高歌一曲!或者外放歌曲跟著一起大聲唱!邊唱邊跳效果更好!

第三:跑步!越跑越輕鬆!

第四:收拾家務,把平時認為自己不滿意太髒太亂的地方收拾好!

第五:去找朋友聊聊天!

第六:吃一噸美食!

第七:去泡澡做個按摩!

最後說一下:千萬不要什麼都不做自己一個人發呆!那樣你會一直去糾結煩惱的事情!

自己的一點經驗和看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縫紉廠張大拿


單從表象上排除心中抑鬱、怒氣可以說有多種方式,例如發洩、運動、靜坐、聊天、聽音樂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排除抑鬱、怒氣,但這些方式效果也只是短暫的。猶如治病者,治標不治本。看似心中的抑鬱、怒氣消除了,其實心中的情緒已隱藏累積,下一個情緒節點的刺激,心中的抑鬱、怒氣一旦爆發,情況會更為嚴重。排解心中的抑鬱、怒氣並不是首要問題,如何徹底清除心中的不良情緒,遏制不良情緒源、淨心暢意。才是祛除抑鬱、怒氣的根本。

心中的抑鬱、怒氣由錯誤認知開始

什麼是錯誤認知呢?人的思維潛意識都是向己的,考慮分析問題就會有一定的侷限性,當大腦接收到一個外界認知對己利大於弊時,心裡自然平靜不會產生不良情緒,反之就會產生抑鬱、怒氣。由此可見:大腦對接受認知的處理結果是影響心裡情緒的第一要素。如何扭正錯誤認知呢?平常心。看似簡單做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常懷一顆平常心去應對人物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得失左右,不為瑣事牽絆。心定意恆心無波瀾,可能有人說,這些平常人如何做到啊?其實不必全部做到,能做到一半心中就少了抑鬱、怒氣,當這個長期的自律成為習慣,不管外界什麼的變動,心都會守靜。不憂、不怨、不怒、不燥,任憑風雲變幻而你巍然不動。

心中的抑鬱、怒氣由執念產生

一種正執念可以端正人的舉止言行,規避修正價值觀念。偏執的執念可以說是自尋煩惱了,心中的抑鬱、怒氣多來自偏執的執念。錯誤的追求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表現往往是這樣的:懷疑自己、懷疑他人、懷疑發生的一切。有寶貴的時間去探究懷疑背後的真像,以此來證明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心裡抑鬱、產生怒氣,到最後結果都是無關緊要的的結局,偏執毫無意義的執念折磨了自己。跳出偏執執念的怪圈,探尋自己人生的意義。

當自己偏執的行為出現時,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有沒有必要去探究真像?結局能為自己帶來什麼?這種生命的耗費到底值不值得?有時候人就是很奇怪,自己想通遠遠勝過他人的勸解。放下執念心裡輕鬆愜意,不怒於他人不糾於自己,心淨神怡。

心中的抑鬱、怒氣歸根結底是自我人為製造的。民間有句戲語“要解心頭恨,拔劍斬仇人” 當然這在時下社會是不可能的,合理宣洩轉移不良情緒可以有效迅速的排解心中抑鬱、怒氣,但也只是暫時性的。改變錯誤認知、放下偏執的執念,盪滌思維清除心理滯詬,才能從本質上清除心中抑鬱、怒氣,迴歸本我的自己中正中立、不偏不倚。

我是慕三子 你永遠的心靈知己!


慕三子


人吃五穀雜糧啥情況都會出現。出現鬱悶生氣有時把自己氣的夠嗆。我只能說此時此刻的你是在跟你自己較勁。不肯放過自己。太過於專注這個結上。太過於在乎走心。有時別人也許是隨口一說。你卻無線放大好幾倍那還能有好啊。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懂嗎!

跟你們分享個真事。我家養雞🐔,其中有一隻雄雞🐔特別雄壯霸氣。另外還有3只謙遜一點的雞🐔。剩下全是母雞🐔。有意思的是它們還分派,哈哈😃,日復一日的4只雞🐔互掐。有一天我媽和鄰居們在院裡聊天!突然雄壯的雞🐔被另外3只雞🐔一路追趕往上叨。它反撲。😂然後跑房後約架去了。不大一會雄壯霸氣的雞🐔又出現在院裡。沒走多久,嘎的,蹬腿了😂把我媽她們還造一愣。這隻雞🐔活活把自己氣死了。人家那3只雞🐔溜達的還出來看看躺在地上的雞🐔🤔😂。最後那隻雞🐔的命運就是過年被大夥給造了😂。所以哪,大家遇事要往好處想。不要悲觀。要自我調節,睡不著時多做做深呼吸。聽聽舒緩的音樂。放空自己冥想,一次不行就多做兩次。

哈哈。別想著如何算計別人嗷。自認為自己聰明的人過活的更累。誰都🉑不傻。只是難得糊塗。沒心❤️沒肺活著不累😏。沒有過不去的坎,要相信自己,辦法總比困難多。要冷靜思考。跟自己較勁幹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的人生格言【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


Amy嘉祺


人生活在世界上,肯定會有一些不舒心的事情,與其他人相處,也肯定會有吃虧沾光的時候。事事計較,處處盤算,就只能墜落到沉迷利慾的深淵。再加上有些利害衝突,各種競爭,甚至於還會有一些對立或者敵對。

古代有一部小說,名字叫做《鏡花緣》,說的是隋唐時期的故事。唐朝的建立,殺死了隋朝楊家很多人。隋朝楊家到天庭玉皇大帝處告狀,訴說自己的冤枉和苦難,李家對待楊家過恨,要求下凡到人間去找李唐王朝報仇,玉皇大帝頗費躊躇,不知如何處置為好,天庭大臣給玉皇大帝出謀劃策。說:“冤冤相報何時了,月亮中有一個月心狐,正在思凡下界,李唐家族對待楊家太狠了些,正好讓月心狐下界亂亂李唐王朝也好。”

於是,玉皇大帝著月心狐下凡,轉世為武則天,奪取了李唐天下,把李家殺的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徹底為楊家報了血海深仇。

這雖然是故事,是傳說,卻說明了一個道理。很多弱勢的人,某些時候可能會受到強勢人的欺凌,弱勢的人雖然心裡有怨,有氣,心裡難受,也不可能夠翻盤。但是,強勢者總有一天會遇到更強大的強勢者。李唐家族遇到了武則天,也只能是束手就擒,成為案板上的魚肉了。愛沾光,待人強勢,是有癮的,不容易改,水滸裡的鄭屠戶,遲早會碰上魯智深,那時候,就真該他倒黴了。

所以,善良是立身之本,寬容是處事之要領。心中的抑鬱、怒氣,算不了什麼,要相信人間正道,善途滄桑。吃點虧算不了什麼,正氣、大度和寬容,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想到這裡,心中的抑鬱、怒氣也就煙消雲散了。


fengjinshuang


想要把心中的抑鬱、憤怒、排除出方法自然是有的,當然要使用正確的方法

找朋友或者家人傾訴

心理上的煩惱,比如:像你說的抑鬱、憤怒都稱為負能量或者負面情緒,這負面能量不像你水喝多了,就會上廁所排出,這種負能量它會受到我們心理的防禦機制干擾,然後把它壓抑下來藏在心中,但是壓抑就了對人就會影響不好還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所以當人有了負面情緒的時候,傾訴是一件比較好方法,如果你不想告訴你的家人,你可以找你的朋友說一說你心中的苦悶和煩惱,畢竟你們都是一個社交圈裡的人,有共同的話題說話自然也比較容易說到一塊兒去,什麼事兒說出來,就會好一點,總比一個人悶在心裡面要好一些。也可以在網上收一收心裡樹洞,把想說的寫出來或者語音說出來

合理情緒療法

如果你和你朋友傾訴了還是覺得不舒服,那麼合理情緒療法就比較適合你,合理情緒是我們心理諮詢常用的一種情緒上一種心理療法,這裡你做一個瞭解,合理情緒療法用法簡單來說:就是你的情緒都是你對事件的看法和理解照成的,比如:有一個經典的例子就,一個媽媽帶著孩子去放風箏,放完後媽媽坐在椅子上休息,順便把風箏也一起放在上面,孩子在一邊玩然後這時走過來一個人一屁股坐在風箏上,風箏壞掉了,也沒有跟他說對不起的話,肯定會和他吵起來對不對?這時候我告訴你他是一個盲人,哪位媽媽還會和他吵嗎?這就是合理情緒的講的對事件的理解和看法,合理情緒療法有一個基本理論叫做ABC理論,誘發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B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C的更直接的原因。

你可以去百度一下合理情緒療法瞭解瞭解


L大叔


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壓力也無處不在。來自生活上的壓力、來自工作上的壓力、來自學習上的壓力、來自人際上的壓力和來自情感上的壓力,現代人的背上都馱著一堆的壓力。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的緩解和適當的釋放,將會對身心造成極大的損害,影響了自己也影響了身邊的人。那麼如何才能緩解和釋放壓力,由於人與人的性格和所處的環境各不相同,以下提供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問題癥結

沒有無緣無故的事,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尋找造成自己不悅、憤怒而抑鬱的原因,比如是不是工作上的或是生活上的,又或是情感上的,針對性的面對已經發生的問題對症下藥,如若暫時解決不了也應該選擇放下,因為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

及時傾訴

當我們處於壓力之中,感覺非常焦慮和困惑的時候,及時傾訴是最有效緩解壓力的一種方法。向自己要好的朋友或是親人傾訴,說出心裡的不快與憤憤,你將會頓時感覺如釋重負,舒暢許多。說不定還能得到某些好的建議。


充實內心

解鈴還須繫鈴人。再好的主意再有效的方法,都需要自己去琢磨、去面對、去消化、去解決的。努力強大自我,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告訴自己一切都會過去的,一切都會解決的,不好的不快的事情都將會結束,並使自己對其堅信不疑,堅定信念。

釋壓法

人最怕的就是過激,就是鑽牛角尖。你若總是喜歡自己跟自己較勁,挖了一個坑自己跳下去不說,還不願意上來,而且還越挖越深。這樣的人註定會痛苦一生,因為他總是一廂情願。陽光是燦爛的、生活是美好的,找到適合自己的釋壓方法,比如出去旅遊幾日、比如幾個要好的朋友聚聚餐、又比如聽聽音樂學學書法或畫畫。只要你想總有辦法能讓你釋懷的。


我是梵雲一位心理學的熱愛者,一位心理教育的倡導者。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轉發!關注親子心聲,聆聽孩子心的聲音!


親子心聲


抑鬱不會憑空形成,也不會清空消失,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排解。但是排解不是把不良情緒化為憤怒,然後轉移到他人身上,因為這樣既不能排解抑鬱,還會造成他人的傷害。

迷茫無助的時候,我偶爾會寫詩文,這是從古至今最常見的辦法了。把心裡的壓抑寫出來,不僅是傾訴,而且也是思考,在思考中尋找頓悟。

當瀕臨絕望的時候,我會讀書,通過朗誦把心中的絕望發洩出來。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能學到很多很多知識,瞭解到前人的經歷,然後得以借鑑。

眼下,由於資金短缺,我的煙茶店正面臨破產,還要在半個月內還八萬的債務。這對我來說幾乎是無法做到的,所以昨天我慌張到近於發狂。但是這樣的慌張根本毫無作用,又無法平息心緒,只好通過讀書和寫文字來緩解。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我也同樣是集抑鬱和憤怒與一身,這就完成了我無數次崩潰絕望與不甘的矛盾。憤怒嚴重影響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我於是通過練習劍術來發洩。

雖然效果很慢,因為抑鬱和憤怒太深太深,需要更強大的意志去堅持練習劍術。不過效果也是很明顯的,因為劍術與體育運動一樣,不僅有益於身體健康,也有益於心理的發展。

人們常說,把時間和心思放在工作上或者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煩惱,可能也是這個注意力轉移的規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