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農村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把土地出租出去,而不是自己耕種?

鄉村春法


我是農民光頭三,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為什麼說現在的農民都不種地了?都把地租出去,出去打工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土地集中化比較低,我們這裡還保持著以前,生產隊時候分地的模式,一家一戶,土地比較分散,不好管理地塊小

二,沒有合適的經濟作物,我們這裡只能種玉米,花生,紅薯,穀子,主要還是種玉米。並且一年只能種一季。

三,糧食價格太低,成本太高。這幾年玉米價格非常的低,都不夠成本,我們這裡都是靠天吃飯,因為我們這裡是丘陵地帶,就算有水的地方,那用油澆地也成本太高。

四,中國經濟在發展工作需求多,用工的單位多,所以工作不是太難找,就說掙錢最少的,一個月工資也要3000塊錢,並且在外面打工,管吃管住,也沒有像在家裡務農那樣辛苦

五,城鎮化的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速,國家的大力支持,農村進城買房的人越來越多,經濟壓力也會越來越大,當農民轉到城鎮以後,城裡有了房,不可能在農村種地

綜合以上幾點?在農村種地,糧食轉化率太低,經濟效益不行,入不敷出,老百姓只能出門打工,年輕的出門一個月比種地一年的收入都多。即便是上了年紀的父母出門打工,出門到城市綠化單位保潔,他們一個月管吃管住,還有保險也要3000塊錢。

所以好多人就不在種地了,有的直接土地就荒蕪了,有的是給其他人家白白種了,再有就是承包給專業種植的大戶,讓他們去種。

把地承包給種地大戶,能收個地租,自己出門打工,還能賺到錢,何樂而不為呢?

我是農民工頭三,希望我的回答您能滿意





農民光頭三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以自己的狀況來說明,

我從高中畢業出去打工,現今有20個年頭了,家裡的地都是父母在種,分過家之後父母種了幾年,父母過世了後,我的地也就承包了出去,其實地也不多,有4母地,租給我們同村的人,一母地一年給300斤小麥,自己就留了一點菜園地,我老婆在家帶小孩,種點菜夠自己吃的。為什麼我會地租出去,總結以下幾點。

一、農業收入地,在我們這豫東農村,種地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小麥一畝產量在1000斤左右,玉米大概也是在1000斤左右,出去投資(包括花肥、農藥、肥料、澆水、耕地機械化)一畝地要400元左右的投資,一年到頭一畝地產值也就1000多點,碰到災害可能更低。所以不如租出去,幾畝地租金糧食也夠吃的,這樣可以騰出人力,出去打工,有技術在外面一個月我可以有萬把塊錢的收入,頂我在家種地一年收入的2倍。

二、現在家裡能種地的也是父母輩的,年紀大了出不去了,在家帶孫子,兒子、兒媳婦出去打工,作為農民肯定地不能不丟,昨為老一輩的思想,只要身體還能動,所以老一輩還是會把地種起來。但是好一點的家庭,還是會有家庭把地租出去,年輕人能掙錢,都不想父母太累,乾脆把地租出去,老人在家看好孫子就行了,更有條件的,把父母接到打工地,一起生活,地租出去,一年回來的次數更少了。

三、像我們村的狀況,地比較分散,都是零星地,有的地就幾分地一塊,機械化不划算,人工又太費事,把小的地塊與別家的和起來一起租給別人。

四、現在種地基本上機械化了,現在國家鼓勵承包,推行大戶集中種植,合理節約利用土地,產值最大話,而且租金相對高一些,好多農民選擇出租出去。

以後的發展,農業會是規模化、集中化、機械化種植,農民可以給農場打工,也會增加一步份收入,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我們當下農民也要把思想解放出來,投入到現代化建設中去。






柱子有空說


針對這個問題說下我的觀點。農戶出租土地,種地大戶越來越多,這是一個趨勢。

那是什麼樣的農戶越來越多的出租自己的土地呢?

1)年齡比較大的人。現在在村裡種地的多為年齡比較大的農戶,年輕人多出去打工或者直接進城生活了,而種地的農戶年齡越來越大,種不動地就直接租出去了。

2)年輕人。年輕人現在沒有想在家裡種地的,大都想到城裡生活,而他們自己的土地就直接租給別人種了。

然後那就是為什麼他們不自己種而租出去呢?

就是不掙錢。我記得我們縣在20年前全是種棉花的,那時候一到秋收全家人在忙,一天到晚甚至都沒有吃飯的時間。一邊收棉花一邊還要割玉米。但是棉花價格不是很好,種棉花很反鎖卻掙不多錢,還不如出去打工。所以我們那現在基本沒有在家種地的,都出去打工了。現在小麥價格在1元左右/斤,而玉米還不到1塊錢,根本不賺錢。

那未來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在這大膽猜測一下。

現在種地大戶越來越多,成百上千畝地,上萬畝地的都有。大戶一般來種植糧食作物,如果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物難度比較大。那種植大戶是什麼模式呢?我感覺土地託管的模式比較好。散戶把不想種的地託管給種地的專業大戶或者機構,而土地使用權還歸散戶,到年底根據協議拿多少錢或者多少糧食。種植過程中怎麼用藥、種子、化肥等都是大戶來定。

再有就是直接把土地出租給大戶,一畝地多少錢,直接鑑定出租合同。

上面是我的觀點,歡迎大家多多指正探討。



平凡的白鹿世界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魯西印象,我老家就是山東聊城農村的,今天和我們村上幾位種植戶聊天談到一個話題,自己在家種自己家的耕地一年能賺多少錢?如果把地租給別人,自己外出打工,一年能賺多少錢?

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很多朋友的答案是一樣的,肯定是外出打工賺錢多,可以簡單算算,如果一畝地一年種植兩季(小麥和玉米),除去種植成本,一年一畝地的純利潤大概在1000元左右,這還得說是豐收的年份,每戶大概有4-5畝地,那麼一戶人家靠種地一年的抽入就是4000元左右。

而外出打工,出去租房、吃飯等日常費用,2個月就能存4000多元了,如果出門打工的農民工有技術,一個月就能寸4000多元,另外,把耕地租給別人,一年還能有500元左右的租金可以收,所以算下來,還是外出打工賺錢更多。

但是凡事不能只看錢,如果家中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顧,那麼在家裡種地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畢竟農忙的時間也不長,其他的時間可以做點小生意或者出去打點零工貼補家用,既能照顧到老人孩子,也能養家餬口,賺的不一定比外出打工多。


魯西印象


這是因為我們的生活隨著社會發展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以前老百姓自己種,現在都在往外租地,為什麼呢?我們來找原因。

一.現在物價上漲,消費品都在提高價格,而且物產豐富要什麼有什麼,現在出去打工技術工一天最少300元,普通工種最少也要150元,安最少的150元算x30天=4500元一年x12個月合計54000元

1.種一畝地的收入種子費用不等,最低也要1.5元一斤,x40斤,等於60元錢,機械費用70元,化肥150元,農藥30元,水電40元合計350元,地租300元,安產值一千斤小麥1000x市場價1.3元=1300元—650=700元,這沒有算人工費,只是種植小麥的情況,下半年還有玉米,試想一下玉米能夠掙得多嗎?如果不多,簡單的種植能夠給農民平時的經濟開支嗎,孩子要上學,柴米油鹽醬醋茶,到處需要錢,所以很多人都放棄了,

2.縱觀打工一年收入為54000元,而種地一畝地小麥,玉米,合計不過1400元,就按x30畝算才42000元,而且是一家人都在忙,這就是差距,,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種地了!

二.再就是現在,農產品種小麥玉米不掙錢,經濟作物種植投資大,過度飽和能不好本錢收不回來,沒有打工有保障,這也是個原因。


舞動未來77


現在為什麼農村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把土地出租出去,而不是自己耕種,有以下幾個方面。

1.現在農村裡年輕人比較少,好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而留守到農村的老年人小孩沒有能力繼續耕種土地。所以還不如自己出租出去還能賺些錢。還不操心

2.現在自己種地不賺錢。自己耕種土地前期需要投入,什麼買種,打藥,除草,收割等等,前期付出的這些金錢與時間成本很高,反而收割後。糧食的價格現在很低

賣掉糧食後的收入與前期的付出幾乎持平或者甚至還不如前期投入的成本高,這種虧本的買賣,迫使農村另謀出路。自己辛辛苦苦付出,到最後虧錢,想想誰也不願意的不如直接出租出去

然後自己出去打工,還不用操心太多,這樣省事省心。

3.現在農業規模化,機械生產,機械操作,個人的土地並不多。操作起來還麻煩,機器不願給操作,算下來自己根本賺不到幾個錢,不如自己租出去賺點租金。出去打工還不耽誤

何樂而不為

以上就是說的現在為什麼農村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把土地出租出去,而不是自己耕種的幾個方面。總之,現在人都往賺錢的地方流動,在家自己耕種土地賺不到錢。所以很多人寧願

租出去也不會自己耕種的。






農村郝大娘


農村人在家種地每年收入很低,就拿人均一畝地來說吧,辛辛苦苦種了一年,土地上的農作物只能買上2000多元,扣除農資費用二至三百元,平時澆地用電費用三十元,租用農機收割等費用五十元,每畝地年總費用四百來元,這還不算自己付出的人工。而出去打工,每月工資都會幾千元以上,每年出去打工幾個月,遠比種地收入高。所以農村稍微有點勞動能力的人都會選擇外出打工。家裡剩的要麼是失去勞動力者,要麼是種植專業戶(家庭農場),要麼是家裡有老人有病人出不去的人。


隱者不語py


大家好,我是鄉村徐家千千,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也是農村人,我也種著地呢,一年到頭來,辛苦一年還是剩不多少錢,刨去種子,化肥,農藥,人工費幾乎剩不多少錢了,所以我們把地包出去,出去打工比種地強一點。




鄉村徐家千千


因我們農村大多數一家只有十多畝地,一年收入不了多少錢。把地租給別人自己出去打工掙的要比在自己種地掙的多。


用鏡頭記下身邊的事情


土地租出去農民也是不情願的,可是在家種地糊不了口,只能租出去,然後出去打工掙錢回來養家餬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