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分三等,聪明才辨是第三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

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

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呻吟语》)

人分三等,聪明才辨是第三

这段话中把人的素质(即"资质")分为三等,第一等他称为"深沉厚重",第二等他称为"磊落豪雄",第三等他称为"聪明才辩"。

让我们先从第三等资质--聪明才辩说起。

所谓聪明才辩,就是头脑精明,会算计个人的利害得失,能小心地规避于己不利的因素,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善于用花言巧语赢得上级的欢心,或击败自己的对手。今天的人们,最喜欢看的就是教人如何奸巧、智谋的书,实际上就是在学如何聪明才辩的"智慧",有人甚至称其为"狼的智慧"而大加宣扬;当他们私下交谈时,也多半在炫耀自己的各种小聪明,各种成功的小伎俩。这些人津津乐道的东西,说穿了就是吕坤所讲的四个字--聪明才辩。

在一个信仰失落的时代,聪明才辩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我们从小就在学习各种对付别人的技巧和法术。比如,谈恋爱的时候想着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博取对方的欢心,谈恋爱成功后喜欢在同学同事面前炫耀恋爱的成就;找工作时,想到的只是如何掩饰自己的弱项,博取他人的信任。如果事业有所成就,自认为高人一等,就喜欢在亲友们面前展现自己如何的不同凡响。做学生的在一起交流如何对付老师,做老师的想着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来蒙学生。做下属时想着如何应付领导,做领导时想着如何对付下属。做生意时只想着千方百计骗取客户的信任,做客户时绞尽脑汁逼生意人让步,哪怕对方多让一点也无比高兴。亲朋好友聚会时,常常会交流各自的"成功经验",其实不过是一些骗取他人信任的手腕。

吕坤显然是非常瞧不起聪明才辩的。他认为"磊落豪雄"和"深沉厚重"都比"聪明才辩"好。

所谓磊落豪雄,可理解为侠肝义胆、一诺千金,为兄弟朋友的事可以两肋插刀、奋不顾身,为了道义的事业赴汤蹈火、大义凛然。这种人胸襟坦荡,不贪一时一事之利,不计当下得失,言必行、行必果,所以磊落。这样的人让人崇敬,但是仍然比不上"深沉厚重"。

所谓深沉厚重,可指那些有雄图大略的人,对人生有高屋建瓴的把握,对他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对自己的性格修养有严格的要求和深厚的积累。深沉厚重比磊落豪雄更能做成大事。磊落豪雄虽然可敬,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关羽、张飞可以说是磊落豪雄的典型,而相比之下诸葛亮也许可算得上是"深沉厚重"了。诸葛亮形容关羽和张飞是万人敌。但是,治国安邦、经伦天下不是"万人敌"所能承担的。诸葛亮不会舞刀弄棒,但是治国安邦、经伦天下的韬略使他能成为十万人敌、百万人敌、甚至千万人敌。这靠的不是聪明才辩,也不是磊落豪雄,而是深沉厚重。

今天的中国人,当然也都希望自己轰轰烈烈过一辈子,做个不平常的人,但是,与此同时,却又沉浸于"聪明才辩"。

……

古人常常讲做人要大气,要有格局,所谓气象要高迈。一个人的人格局量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决定了他一生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聪明才辩可以在一些小的事情上,或短期项目上,获得成功,但是终究成不了大事。最可笑的是,有很多人明明只是个聪明才辩之徒,却自认为自己具有非凡的才能,常让人感觉不可一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