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逢年過節,不給退休工人福利,是不是有些過分?

趣談唐宋元明清


我覺得這個要看企業的性質,如果是國企、事業單位,那是可以有退休福利的;如果是私營企業,可能就不會有退休福利了。畢竟現在的市場環境對私營企業不太好,能顧上在職人員的工資福利就算不錯了。


向陽花218400856


很不合適,如果沒有退休人員福利的話,退休人員必然會不開心,緊隨而來的基層員工就會想,如果自己到了退休年齡是不是也是這副樣子?

退休老人的福利一定要到位

之前在企業做後勤的時候,領導就曾經跟我們開過很多會,開會的時候只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福利一定要準時準點的發放到退休老人手裡面。

當時因為統計數額不對,缺了100份對應的米麵糧油福利,然後公司領導說先來的基層員工福利也要發放,單位中層管理人員的福利,先等一等,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給退休老人的福利,第一時間安排到。

當時很好奇的問公司領導,為什麼我們最先給的是公司當中的退休老人,而不是公司當中的中層管理者呢?

然後領導神秘一笑,說道,任何一個人都有退休的時候,我們這個時候對退休老人好一些,就是給所有的員工打一個樣板,告訴他們你們在這家企業幹到退休也是這個福利,也是這個待遇。

退休老人的作用

很多人總會在想,一個人一旦退休了,那麼它的作用就不大了,其實這是絕對意義錯誤的,退休與否跟他的作用並沒有絕對意義的正比例關係。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一個人退休與否與這個人的作用大或者小會呈現出一個正比例函數的效果。

退休老人他們很有可能不會為公司再出一份力,但是退休老人的福利高低會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榜樣性作用。

如果一個公司不能夠善待退休老人,如果一個公司的人一旦退休之後,公司對他們不搭不理那麼很抱歉的告訴你,在你的企業當中絕大多數工作的年輕人他們都會萌生退意,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自己的工作年齡達到退休年限時,可能也會是這個樣子。

福利這種東西其實給不了多少,花一兩百塊錢買點米麵糧油就算得上是非常不錯的福利了,這一部分福利給年輕員工和給退休老人往往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

關注退休老人其實也就是保護企業自身。

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十年職場培養師經歷,持續輸出優質職場文化,全方位解析職場難題,希望大家關注@職場全能王!

職場全能王


不過分。

逢年過節,單位都會給職工發些福利,讓職工歡歡喜喜過節,節後開始新的工作,體現出單位對職工的關懷,也是國家所提倡的。

職工退休後,過節單位給你發福利就收著,不發也不過分。


這還要從國家退休制度改革談起,從1984年開始全國各地各地進行養老保險改革,1986年合同制職工養老制度首先進行改革,1997年國務院出臺《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保險制度的決定》,並規定從1993年實施,開始在全國建立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之後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完善了企業職工社保體糸。

1993年前,企業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後,在工作單位退休,由單位按在職時的比例發放退休金,稱謂單位退休職工,逢年過節就應該發福利。

1993年後,企業職工開始繳納養老保統籌金和個人帳戶養金,退休後的養老金由社部部門發放,企業職工,在職與退休在身份上發生了實質的轉變,實際上職工退休後就成了社會人,就不應該享受企業的福利。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企業退休人員逐年增加,企業退休人員管理工作移交社會是一個必然趨勢,2013年國家在廣州試點,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由社區管理。對國有企業而言,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大大減輕了國企負擔,企業不再承擔養老的社會職能,讓企業輕裝上陣,將主要一精力用於企業經營發展,2019年國家發改委要求國有企業2020年逐步移交社區,企業退休人員真正社會化,成為真正的社會人,那時要享受單位過節福利就說不過去了。


龍泉居士abc


不是有些過分,而是太過分了!退休老師傅是企業的寶貴財富,是技術力量的儲備。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有退休的那一天,你讓現在還在崗位上的人心裡面怎麼想?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就教育我們要“以廠為家”,難道退休後這個“家”就不要我們了嗎?


用戶5953700520


逢年過節這些福利員工可以有

湖北日報訊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新年、春節“雙節”將至,是不是很關心單位能發些啥福利?2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就員工福利發放公佈新規:逢年過節,基層工會可以向全體會員發放節日慰問品。

根據全總髮布的《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就工會經費用於職工的各項開支做了全面、細緻具體的規定。工會經費可以用於職工集體福利支出,包括基層工會逢年過節和會員生日、婚喪嫁娶、退休離崗的慰問支出等。

需要說明的是,逢年過節的年節是指國家規定的法定節日(即:新年、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和經自治區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少數民族節日。節日慰問品原則上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基層工會可結合實際採取便捷靈活的發放方式。工會會員生日慰問可以發放生日蛋糕等實物慰問品,也可以發放指定蛋糕店的蛋糕券。會員結婚生育時,可以給予一定金額的慰問品。生病住院、工會會員或其直系親屬去世時,可以給予一定金額的慰問金。退休離崗,可以發放一定金額的紀念品。

此外,工會經費可用於基層工會組織的職工素質提升補助和職工教育培訓優秀學員的獎勵,基層工會組織的文體活動優勝者的獎勵支出,勞動模範和先進職工療休養補貼,對困難職工提供資金和物質幫助等發生的支出等。基層工會可以用會員會費組織會員觀看電影、文藝演出和體育比賽等,開展春遊秋遊,為會員購買當地公園年票。

不過,必須強調的是,基層工會在工會經費開支中,應嚴格執行以下規定:一、不準使用工會經費請客送禮。二、不準違反工會經費使用規定,濫發獎金、津貼、補貼。三、不準使用工會經費從事高消費性娛樂和健身活動。四、不準單位行政利用工會賬戶,違規設立“小金庫”。五、不準將工會賬戶併入單位行政賬戶,使工會經費開支失去控制。六、不準截留、挪用工會經費。七、不準用工會經費參與非法集資活動,或為非法集資活動提供經濟擔保。八、不準用工會經費報銷與工會活動無關的費用。

據全總新聞發言人王曉峰介紹,目前辦法已正式印發,各省級工會正結合本地區、本產業和本系統工作實際,制定具體實施細則,細化支出範圍,明確開支標準,確定審批權限,規範活動開展。


清水小安


福利是公司基於自身效益或者是道義給員工的一種獎勵,但不是硬性要求,不違反勞動法。沒有發放的話只能自己心裡平衡,不要期待太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f3400053a6e2a1beba9\

小言vlog


不給退休工人福利,算不上什麼過分的事情。

福利這種東西,是員工除了工資收入以外的一種間接報酬,比如免費的食堂、生日蛋糕券、逢年過節的慰問品或者年終的獎金等。

不少單位的工資收入雖然不高,但是福利待遇非常優厚,這也是它們吸引和留住員工的一種方式。


但是對於退休人員,正常肯定是沒有福利的。

我國的企業分為兩種,私人企業和國有企業

在私人企業中,員工與企業是赤裸裸的合同關係,員工為企業創造價值,企業為員工發放工資和福利。

但是退休以後,員工與企業的合同關係解除了,那麼從法律上來說,企業與退休員工是不存在任何關係了。退休員工每個月從國家領取養老金,而企業的福利自然也和退休員工沒有關係。

即便是在國有企業中,退休員工也沒有辦法享受所有福利

比如生日蛋糕券和逢年過節發放的節日慰問品,這些都是從工會費用中開支的,在職人員每個月都有繳納工會費,所以才能夠領取,而退休人員沒有繳納工會費,那麼肯定不會發放這些。

但是,有些國企經費比較充足,領導也比較注重退休人員的生活,那麼

偶爾為退休人員舉辦一些活動,或者過年的時候給予慰問,這個也是有的。


其實人退休了以後,心態放好點,既然不用上班了,就不要在意這些了。每個月領著養老金,養好自己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用簡單的回答讓您瞭解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
歡迎關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見,請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流雷電


國企退休已經推向社保,與原單位脫離了關係。就像復員軍人一樣,離開了部隊,你還想要部隊裡的補助及福利嗎?再不會有了!你就好好安頓晚年生活吧!心情好、身體好比什麼都強。


但願隱長久


是!太過份了,工人們加班加點、辛辛苦苦給企業家們幹了一年,過年了,連點實實慧慧的福和再不發,工人有點傷心。再說每月發的工資額也是張口羞色。


祥雲157537413


談不上”過分”,發不發都不違法。兩種可能,一是企業領導人做得很差,不想給退休職工發福利;二是企業領導把企業辦的很差,沒錢給退休職工發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