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曾經的地標:三塔在,寺不存

嘉興曾經的地標:三塔在,寺不存

《嘉興志》記載康熙、乾隆南巡,從蘇州至杭州,必經嘉興。爺孫二帝多次光顧嘉興幾處佛寺,題匾賦詩贈畫,與當時的大和尚來往甚多。其中如三塔寺,被乾隆改為茶禪寺。

1、金粟寺

嘉興曾經的地標:三塔在,寺不存

雍正雖然沒有南巡,但賜金粟寺一聯,借佛經佛義,闡釋“當下”的思想,很有意義:

不佛求,不法求,不僧伽求,早已過去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卻是未來

從這幅對聯,我們看看雍正這位勤勉皇帝當時的思想。“不佛求,不法求,不僧伽求”,來自於禪宗公案,其內涵很深,仁者見仁。唐宣宗年輕時做和尚,一次他看到黃檗禪師禮佛。就問他:

禪師,您常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請問您拜佛求什麼?

黃檗禪師一聽,就給了他一個耳光。說:“當如是求!”

至於,這一對話的真正禪意,各有說法,否則就不是禪宗“公案”了。

下聯,是取自《金剛經》,“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金剛經》是大乘明心見性的至高經典,普通人和佛(大般若)的區別是,是否執著於“相”。普通人心心念念都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像心裡裝著一個金身的泥菩薩像,認為這就是“佛”,這就是著相。著相了,說明你又迴歸了凡心俗想了。而證悟的佛,就完全破除了這些虛幻的“相”。正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不看前半句, 從“早已過去”、“卻是未來”來看,看雍關注的“現在”,也就是“活在當下”。許多人有煩惱,煩惱什麼?不外乎是過去的人和事,憂愁的未來的人和事。其實,很多事,未來如何還不一定,令你擔憂的事,還不一定發生。所以要活在“現在”!對普通人來說,這也一種“不佛求”、不著相的忘憂之法。

活在當下,做好現在的自己,就是最好的修煉。

2、性覺寺

嘉興曾經的地標:三塔在,寺不存

性覺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由一位法名性本的僧人主持所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南巡召寺僧本衝,御書“性覺寺”三字賜額。

1994年重建,今天位於上海市金山區。性覺寺有一尊高達4米重達8噸的彌勒菩薩銅像。當時,康熙賜圓明庵僧本衝額匾:性覺寺。“圓明庵”(方誌是此名,有的說法“月明庵”)因此改為性覺寺。

並題了對聯一幅:

淨域長齡

片石孤雲窺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

後又賜金字心經冊

3、香海寺

位於浙江省桐鄉市濮院鎮,始創於元至大二年(1309年)。初名福善寺,由濮院鎮濮氏先祖舍宅而建。清康熙賜額“香海寺”。康熙60年,賜成衡:唐人遠公遁跡廬山芩詩扇、宋人梅雪爭春未肯降詩幅。康熙又賜了成衡,一把詩扇,一幅書法作品。

4、覺海寺

嘉興曾經的地標:三塔在,寺不存

覺海寺位於嘉興市,原名報忠寺。宋淳祐十一年朝廷賜名報忠觀。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改觀為寺。雍正十一年(1733)撥款重建報忠寺,並下旨改名“覺海寺”並親書“覺海寺”匾額,並賜檀香觀音雕像一尊(一說白玉觀音)。

2000年覺海寺重建鐘樓,樓門題格聯挺好:“鐘聲鼓聲聲聲如在,山色水色色色皆空。”

5、茶禪寺

三塔,曾經是嘉興的地標。但幾經興廢,被徹底夷平。1998年起重建,三塔均為九層青磚實砌。古代,三塔邊有寺。

嘉興曾經的地標:三塔在,寺不存

古畫中的三塔為嘉興地標

乾隆賜三塔寺名“茶禪寺”並題句:積土築招提,千秋鎮秀溪,予思仍舊貫,僧籲賜新題,偈憶趙州舉,茶經玉局攜,登舟語首座,付爾好幽棲。(三塔寺舊地為潭,不利於往來舟楫,唐僧行雲積土起塔。吳越名保安院,宋改景德禪寺,又名三塔寺,蘇軾三過煮茶。)

從元代大畫家吳鎮的《嘉禾八景圖》到清道光年間畫家翁小海的《三塔圖》以及清同治年間許瑤光詩、秦敏樹圖的磚刻《茶禪夕照》等描述三塔、茶禪寺的書畫作品至今都存於世。連美國《國家地理》雜誌1926年二月號上也有三塔照片。

嘉興曾經的地標:三塔在,寺不存

刊載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1926年二月號上的三塔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