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在平凡堅守中閃光——訪湖邊中學教師彭煒

初心,在平凡堅守中閃光——訪湖邊中學教師彭煒

彭煒,男,漢族,1973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200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大學畢業分配至湖邊中學,兢兢業業耕耘教育事業二十餘載。

初心是什麼?是伏案疾書的背影,還是仁心濟世的願望?是服務百姓的堅守,還是不負人民的誓言?對於湖邊中學黨員教師彭煒來說,他的初心就是踏踏實實教好班裡的每一個孩子,這份初心,讓他在湖邊中學的講臺上,一站就是23年。

“彭爺爺好!”初見彭煒,是在湖邊中學的教學樓裡,剛下課的孩子們爭先恐後跑上前跟他打招呼。筆者詫異地看著彭煒略帶成熟的面龐,忍不住問孩子們緣由。“因為他像爺爺一樣特別疼我們,跟爺爺一樣慈祥和藹,我最喜歡的人就是爺爺了!”一個扎著雙馬尾的小女孩搶著答道。

愛崗敬業,勤練苦練教學基本功。彭煒數十年對待教學毫不鬆懈,潛心教書育人、勤奮鑽研教學,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區級教學大賽獎項,如,2003年8月撰寫的論文《中學美術教學探索》榮獲江西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音體美教育教學優秀論文評比一等獎;2006年5月水粉寫生“靜物”獲全國教師美術書法攝影作品競賽二等獎;2006年10月撰寫的論文《興趣方法底蘊》獲江西省第三屆中小學、幼兒藝術展演評比一等獎;2010年4月撰寫的論文《以人文理念構建和諧課堂》被中國教育學術委員會評為一等獎; 2011年5月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幼兒優秀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大賽模範輔導教師三等獎……

彭煒的專業是美術教育,但是在學校歷史老師緊缺的情況下,他勇挑重任,承擔起初一至初三的歷史教學任務。“剛開始有些不適應,為了能在教學過程中多引用小故事,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就買了一大堆歷史書一本本琢磨,慢慢的我就愛上了歷史,這對我有很大的啟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孩子們的歷史素養比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要讓孩子們都愛上歷史。”一說到教學,彭煒顯得神采飛揚。教學過程中,他反覆研討新課標,及時轉變教育觀念,捕捉新的教學信息,勇於探索教育規律,大膽採用新的教學手段,深受學生喜愛,所教班級的成績也常常在區內名列前茅,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認可。同時,他還積極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耐心指導青年教師,幫助他們迅速成長。

愛心育德,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愛是教育事業的源頭活水,唯有真誠的愛才能讓平凡的崗位煥發出活力與光彩。

彭煒家是教師世家,父母都將一生獻給了教育事業,師德之魂在於“愛”的家風已經深深烙刻進了他的心裡。他始終銘記:“老師的一句話,往往會影響孩子一輩子,所以一定要謹言慎行,要將心比心,要對得起孩子,對得起孩子父母,對得起這份職業。”愛是師生交往中的粘合劑,工作23年來,他始終堅持正面教育,耐心引導,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始終把培養完善學生的人格看作等同生命一樣重要的大事,給予學生充分的愛和理解,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彭老師始終把學生像自己親生孩子一樣愛護。今年暑假前夕,他做了手術臥病在床,我去醫院看他時叮囑他好好休養,過了暑假再來上課,結果第三天就在學校看見了他。他說馬上要考試了,不能耽誤孩子的學習。這種多年如一日的敬業精神特別值得敬佩。”湖邊中學校長李嶽松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不忘初心,堅守致遠。彭煒堅守著“用心做教育”這樣的初心,時刻念著學生,牽掛學生,成就學生,幾十年如一日獻寸心於三尺講臺,為孩子們點燃更燦爛的夢想,為社會培養出棟樑之材,為國家和民族貢獻更多的正能量。這樣一份堅守,讓初心在平凡的崗位上閃爍出耀眼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