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上中师(中专)的憋屈:我那么聪慧,却拿了个没用的中专

当年的中师生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很简单,中师生就是中师生,他们的学历,国家承认的就是中专学历。

他们中师毕业后,国家不会承认他们具有大专、本科学历,更不会承认他们具有研究生学历。

事实上,他们拿到手的一纸文凭,也只有一张证明他们具有中专学历的文凭。

初中毕业上中师(中专)的憋屈:我那么聪慧,却拿了个没用的中专


这张中专文凭,不可能被认为是985、211高校的毕业文凭。

他们要想获得更高的学历,就必须通过其他的途径取得,或者自考,或者成人高考,或者卧薪尝胆,再参加高考或研究生考试,到高校去脱产学习。

不独中师生如此,当年初中毕业考中专的所有的中专生,都是如此。

简单地论述当年初中毕业考上中师的中师生(包括考上其他中专的中专生)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说他们的文凭拥有如985、211高校大学毕业文凭一样的含金量,在逻辑上不仅不能成立,而且,更淡化了中师生(中专生)心中的憋屈与悲哀。

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他们都是非常聪慧的孩子。

当年,初中毕业能够考上中师或中专,基本上都是初中的尖子生。尤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县的所有初中毕业生,能够考上中师或中专的不到100人。而在乡村中学选择考中专的,都那些学习成绩最好的孩子。中专或者中师落榜了,才选择去读高中考大学。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87年之前,只有中师与中护在初中毕业生中招生,其他大类的中专生,包括农林水、工商财,尚没有在初中阶段招生。所以,1987年之前初中毕业考中师,尤其难考,一个县基本上只有那么三四十人能够成为考上中师的幸运儿。

这批特别优秀的孩子,如果不选择上中师(中专),而选择读高中考大学,我想,当年能够坐在北大清华听课的学生,很有可能会换一批人。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供职的一所中师学校,招收第一届初中毕业考中师的学生时,一个学生已经被录取了,可他没来报到,而是选择上高中,高中毕业后顺利地保送进入清华学习。而考个一般的本科院校,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他们在高中正常学习,几乎是一件信手拈来的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大学招生,每个县能够考上大专以上的,基本上是300人左右。而这批中师生中专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都能排在全县前100名之内。以排在全县前100名的成绩,去参加选拔300名左右大学生的高考,不考上也难。而那些排在前一二十名却选择上中专中师的学生,如果去考大学的话,基本上考上的都是名校了。

说这批中师生、中专生的学历,相当于985、211名校的学历,至少相当于一本院校的学历,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但是,这只是假设。事实上,他们上了中师、中专之后,他们获得的将只是一个中专文凭。

他们如此聪慧,却选择上中师和中专,正如我在拙文《初中毕业上中师: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中所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尽早得到一张饭票。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乡村贫苦人家及城市普通阶层的孩子,首先考虑的是趁早获得一个脱离乡村的平台,而没有考虑这个平台有多高。在当年,农村孩子考上中师或中专,就能够洗脚上岸,谋得一个公职,拥有了城镇户口,每个月有了固定的收入。一人考上学校,一家子就能够从此脱离苦海。如此诱惑对当年的农民及农家子弟来说,是无法抗拒的。

然而,他们如此聪慧,上了中师或者中专之后,却只能拥有一张中专文凭!

当年的中师教育与中专教育,属于国家选拔人才的就业教育。在国家急需各类人才的当年,中专招生政策的实施,不失为各行各业解决人才缺口的一条快车道。所以,他们一旦考上中师或者中专并被录取,就等于与国家签订了合同。国家负责培养,负责安排工作及解决城镇户口并解决干部身份,作为学生,在通过学习获得了中专文凭后,就必须服从国家的安排,为国家服务。而其服务面向,基本上就是当年十分贫瘠的广大乡村。乡村中小学教师、乡村农业技术人员、乡镇企业技术人员、乡村医院医生及护理人员。一言以蔽之,他们从乡村来,几乎又全部回到乡村去,不再是农民,却是为改变农村面貌而贡献青春与汗水的乡村工作者。能够进入县城,几乎就是他们的全部奢望。

初中毕业上中师(中专)的憋屈:我那么聪慧,却拿了个没用的中专


中国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因为他们的参与,大大加快了前进的速度。尤其是乡村基础教育。当年的中师生,构建了中国最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也是中国基础教育中最优秀的一代。

然而,他们在获得中专文凭后,就被套上了镣铐。他们被告知,只能服从国家分配,在中国社会的最基层工作。在服务期满之前,不能再去参加高考上大学。他们可以参加自学考试,但不能耽误正常工作。

而那些没有考上中专中师,不得不去上高中的他们的同龄人,却通过考大学,成了大学生,掌握了比他们更系统、更先进的专业知识,毕业后去了大城市,拥有比他们更高的平台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些中师生、中专生在这个时候心理上产生了落差。我当年那么优秀,只能在广阔的乡村奉献青春,他们当年需要仰望我,现在却需要我去仰望他们。一些中师生、中专生为了自己的前途,拼命工作之余,拼命学习,他们之中的少数人,通过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终于考上了大学,考上了研究生,拥有了比中专更高的文凭,也拥有了更好的工作。也有极少数人,通过努力,在文学、书法、美术、音乐、管理等方面有所成就,甚至有少数人,干脆辞职下海经商,成了富翁。

但更多的中师中专毕业生,面对极大的心理落差,却只能选择安贫乐道。确实,国家只给了他们那么低的平台,他们想要在此基础上营造一个更高更大的平台,需要付出好几倍于常人的努力。面对自己的家庭重任,面对自己所承担的那份责任,他们只能压抑自己心中的失落感,选择在基层默默地干一辈子,用一纸中专文凭,把自己的青春、希望、梦想与事业全部购买。

这也没什么。毕竟,一纸中专文凭,让他们获得了一份安稳的工作,获得了一份固定的收入,让他们获得了一个国家干部的身份。比起那些空有一个聪慧的脑袋、却没有书读,只能老死于锄头与扁担底下的他们的乡村前辈,他们已好了许多。

可是,在他们安心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问题来了。在国家的人才缺口逐渐被得到填补之后,国家一声令下,大中专招生并轨,国家不再安排工作。而中专类学校在并轨之后,其地位一落千丈,学生素质下滑得惨不忍睹。在这个时候,国家也许以为中专文凭太没有含金量,在各类招考中,不再承认中专文凭。而这些具有极高含金量的老中师生、老中专生的中专文凭,也受到牵连。他们被告知,他们的中专文凭,在评职称、晋职晋级的时候,已经没有作用!如果他们只有一张中专文凭,那么,他的职称永远得不到晋升,也不能获得相应的职务任命。要得到更高的职称,要得到更高的职务,就必须拥有大专、大学以上的文凭。

也就是说,他们当年离开乡村所凭借的中专文凭,国家已不再承认,他们的文凭在一夜之间,几乎成了一张废纸。

对当年的中师生、中专生来说,这是多么憋屈的一件事情!

他们以自己卓而不群的聪慧,为了尽快离开乡村,为了让自己贫苦的一家早点脱离苦海,也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放弃了上高中考大学、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理想,来选择上中专。把更能够获得更高文凭的大学教室,让给了当年那些资质还不如自己的同代人,让他们获得了大学文凭,让他们成了国家更高层次的管理者,让他们在专业领域获得了更大的成就,让他们代表国家形象出现在各种各样的重要场合。当然,更让他们成了自己的上司。中专生在基层任劳任怨,撑起了中国基层管理的大厦,以同时代人最优秀的才华,构建了中国当代相对完善的基层经济社会文化体系。尤其是中国的基层教育体系,在中师生的支撑下,至今仍然是中国乡村最完整的体系。中国的基层基础教育体系在中师生停招十多年之后,现在依然没有坍塌,就是因为这一代中师生在支撑着。

可是,他们当年获得的那份可怜的中专文凭,现在颁发文凭的人竟然不承认!

为了获得职称与职务,那些继续在乡村工作的中师生、中专生,不得不将当年的中专文凭丢弃,另起炉灶,去获得更高的文凭。

有些人通过自考,获得了更高的文凭;

有些人通过成人考试,获得了更高的文凭;

有些人获得了党校的文凭;

有些人考取了教育学院脱产学习;

而他们当年获得的中专文凭,仿佛成了他们一生的疤痕,甚至提都不愿意提起。

这是当年那些中师生、中专生最可悲哀之处。

但这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当年的中专招生,是国家制订的教育政策之一。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让当年一大批同时代最优秀的青年,走进了中师与中专的校门,让同时代最优秀的青年,成了中国最广大基层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它夯实了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基层社会工作体系,包括教育体系、管理体系、医卫体系,科技体系。可是,当年的政策制订者,以不再承认当年的中专文凭为标志,轻易地否定了这一政策。它不仅让当年的中专生们因沦为牺牲品而心痛如绞,更通过对这一政策的否定,让现在的人没有几个愿意去乡村,即使去也留不住,使乡村的社会体系建设日渐颓废,呈现着难以为继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