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禁三輪車、電瓶車,你怎麼看?

戫晨說


不太人性,老了考不了架使證,不讓騎電動車,老年人怎麼出行,這關係到幾億人口出行問題,慎重出臺禁電動車出行問題。


東方語錄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治標不治本的政策。

最根本的原因是交通法規的宣傳,應該像過去一樣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以電影的形式。像我們有駕照的人,都學過交通法規。一些沒有駕照的人。對交通法規不是很明白。應該放一下交通法規的片子像哪種情況,我們行人或者是我們騎電動車騎摩托車的人應該負全責或者負責的案例,加大宣傳力度。我記得我們家老公。駕駛證給吊銷了,看了7天,關於交通法規的片子,回來告訴我啊。眼睛裡面腦子裡面睡覺都是車禍。你回來以後車都不敢開了,有一段時間。


好運來68194


既然要禁止電動車出行,開始時被奉為綠色出行,節能無汙染等好處,現在又把電動車無限的妖魔化,似乎成了公害,既然禁止就把所有的包括機動車統統全部禁掉一概不許出行,只允許公交車載人出行,我想質問一下禁止電動車的專家們一下,道路上發生的車禍的主兇是誰?電動車壓死人的事故多嗎?


書海行周


中國的所謂的磚家叫獸們!都沒有腦子!電動三輪車,四輪!影響交通是不可否認的!應該加強其管理,而不是一刀切!如果不讓電動三輪四輪上路,那麼問題來了?國家為什麼讓廠家製造?並允許其銷售?既然允許生產銷售,為毛不讓上路?應該是加強管理,(道路安全法普及,上路資格認證!)允許有國家質量認證證書的車輛上路!絕對不能一刀切!然後讓消費者為政府的工作疏忽來買單!



笑看今生121691801


坑害弱勢群體、變相物價上漲`損害人民的基本利益`如果都跟趙本山一樣樣賣起飛機`有幾個傻子才買電動三輪車`誰有頭髮去裝禿啊`根本上還是窮啊'苦害了老百姓`不知道那個壞良心的提出三輪車禁行1


用戶9956881741250


《磚家》只講個例!不講比例!坑吧!它說;美國平均1000人就有700輛車,也沒堵車。我國平均1000人才250輛車!遠遠不比發達國家。還要繼續發展!堵車只是表面現象。這是一個很響的屁話!美國與我國面積基本相等,只有4億人口,2.8億輛車!14億人口,是3.5億輛車啊!加上人口密度(出行工具)不堵車?

執意砍掉電動車的人都是什麼人?看網友們的心聲!

嶧縣西門裡老李

現在低速電動車不要說快速打開全國市場了,下一步如何生存、已購買的低速電動車在三年“緩刑”期間能開多久、如何處置都是個問題。

實事求是的說,低速電動車自問世的近10年以來,以價廉、易學、方便百姓“最後一公里”的出行,而深受普通百姓家庭的歡迎。生產中的亂象、缺乏國家標準、缺乏有效管理,是有關部門猶豫不決、互相扯皮所致,板子打不到、也不該打到購買低速電動車的百姓身上。

引起爭議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近兩年小轎車生產的增長乏力。其實這也與低速電動車的增長扯不上關係。一是從各個小區到處是汽車、一位難求(中國設計居民區通病)、有不少家庭轎車達兩輛以上的現狀看,轎車的增長已近飽和;二是低速電動車行駛的範圍也就在10——20公里的家庭至學校或菜市場區間,兩者根本不存在誰擠佔了誰的市場問題;三是對廣大的低收入群體、送孩子大軍來說,禁開了低速電動車也不可能去買轎車,就是白給也不會開、用不上。真用了到時會更擁堵。

爭議的第二個問題是交通問題。其實我仔細觀察過,在城市裡交通擁堵的主因一是汽車太多,二是兩輪電動車太多,且擠佔了行車道的問題,根本與低速電動車不沾邊。

所以我認為,在四五線城市及鄉鎮,低速電動車順應普通百姓短途出行的剛需,又符合改善環境的需要,應該有廣泛的市場。

只是還需有關部門廣泛聽取民眾呼聲、慎重、儘快決策才好。

只有這樣,才談得上低速電動車“快速打開”全國市場的問題。


談起炎涼


社會是多元化構成的,交通也應該是多元化的,

道路是公共資源,理應人人都有享受的權利,不能說開寶馬的可以上路,騎電動車的就不能上路。

只有在公共權力平等的前提下,才能談及到道路管理及公共安全。



崑崙道人


城市中一些重要的主幹街道可以禁行,或有些機關單位不準進入。如要全面禁行現實還不是時機,首先要解決禁行地轄區內所有村莊與城市連接方便、快捷、持久、準時的交通問題,目前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公交車密度太小,農民出行不便。因為三輪、電車在農村比較多,禁行也就意味著出行和農產品外出交易的限制。希望政府慎行全禁,給逐步完善成安全出行成熟的模式充足的時間!


雨中人250691383


如果禁止三輪車,電瓶車上路是不科學的。只是這兩類車輛的駕駛人員技能欠缺。這與管理體制機制有問題。因為在中國現在的城市在幾十年前就沒有佈局。原來只是走馬車的。路比較窄。現在想徹底改變又是成本太高。部分幼兒園小學中學又集中。導致家庭接送成本比較大。都買汽車路難行。既然老百姓買了。不讓行不和諧!要保證安全,先培訓這二類駕車人的技術水平,可以免費。只要不變道,不闖紅燈,保持車距,什麼是大轉彎什麼是小轉彎。頭上必帶安全帽。遠離大貨車。把握以上常識是不會有問題。筆者在河內,雅佳達都是摩托大軍一週看不見一點交通事故。為什麼?值得注意的是培訓很重要!


程祖曉


不論政府出臺什麼樣的政策是禁止還是發揚,都是需要一種複合社會發展進步的良好秩序。如=大到世界秩序、國家秩序、城市秩序、家庭與個人等等一切複合社會發展進步秩序。一級政府能把未來幾年或者幾十年城市管理秩序用文字或者圖片向城市居民展示。讓城市居民積極的去實現政府所規化理想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