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帶父母出去旅遊嗎?帶父母去過哪裡呀?

情感達人段布衣


我帶過啊,而且每年都帶,不光是我父母,連我公婆也帶過,我們關係很好,而且親家關係也好。12年我們小三口帶我婆婆去的廈門,15年帶我兒子,我爸媽黃山,南京,16年帶我兒子,我爸媽去的廬山,17年我們三口帶我公婆去的三亞,18年寒假,帶我兒子,我爸媽去的泰國,,暑假帶我兒子,我爸媽,我公公去的貴州。我提前做攻略,費用AA制,他們把錢提前給我,我來帶隊安排行程,吃住玩全包,他們還會多給我一些,基本上我兒子的錢就有了,他們玩的開心,我們也開心,要是隻有我自己帶孩子出去,他們也不放心,老公要是能放假,我們會主動約上公婆一起去,婆婆身體不好,沒辦法走長路,所以,公公退休後,就加入了我們的旅遊行列。關鍵是,我們家的老人,出門在外都聽我的,也都捧我的場,錢要是看著花的多了,還會再補給我些,所以我們的旅遊模式一直開啟著。今年打算帶他們再出國玩玩


橘子54684


有!只不過放棄了。

那幾年沒錢,這幾年多少有點了,想帶父母出去轉轉吧,父母不樂去,嫌累。我一想也是,都快八十的人了,經不起折騰了。再說我父母在外頂多住一宿,很掛家的那種人,雖然家中不是多麼好。


前些年,有一次好像是毛主席誕辰,電視上放了好多人去瞻仰他老人家遺容的新聞,爸爸說了,我這輩子能看看毛主席的遺容知足了。我當時接過話來說:爸,要不過完年正月底二月初,那時人也少,我帶你和媽去。爸爸挺高興。


轉過年來,我抽了個時間,準備讓他二老還有我兒子,我們四人去一趟。誰成想他老人家說啥也不去,還罵了我一頓。

之後又動員了他們好幾次,包括省城,我們家離省城很近,自己家裡有車,也就一個小時,他們說啥也不去,急了只會罵我們。現在這想法更不敢提了。隨他們吧,只要他們高興。


輕舟疾發


說起這個很慚愧,這麼多年,只帶爸媽去過深圳世界之窗和荷蘭小鎮,江西麻姑山風景區,帶婆婆去過香港,公公工作抽不開身所以就沒去過哪裡。

我是農村長大的,出來工作後就想帶父母出來玩下,見見世面,但是父母一直說農忙,不怎麼願意出來。

其實農村農忙是一個,他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想打擾我們工作,其次是感覺出來玩讓我們花費,所以這麼多年就邀請她們來過深圳玩過一次。

今年媽媽的生日有邀請她們過來深圳玩,預計帶她到海洋世界去看看。

然後要帶他們去一次ktv,當年爸爸追媽媽的時候是唱山歌追上的,當年他們那輩人個個都會唱山歌,每次電視裡面片頭片尾他們都會跟著哼曲,很喜歡唱歌,所以這次我要帶他們去ktv給她們釋放下他們當年的歌喉,讓他們回顧一下當年的浪漫情節。





微笑麻媽Vlog


想啊,可我父親已經走了,到今年九月整整去世12週年了,今生是沒有機會了。

母親健在,父親去世後,我帶她去過一次杭州,因為是跟團旅行,行程很趕,還有購物,吃的也不好,看的出玩的很累。

後來又帶母親遊了一次當地的景區雲臺山,也是炎炎夏日,有我們姊妹三個,還有我們孩子,也就是她的幾個外孫女一起玩,她很開心,雖是炎炎夏日她的興致很高,和我們一起挖菜,摘野花,還一起吃野果,喝山泉水,雖也是很累,但很開心。

今年母親被查出心臟問題,想帶她去旅行,就要去相對舒服沒那麼累的地方,條件要好一點,最好自由行,走走看看,悠閒一點。

春節的時候想說不在家過春節,一起出去旅行,母親沒同意,說她不喜歡出去玩,她一個人在家過節,叫我們出去玩,我知道她是怕我們花錢,最終因為我們自身原因,春節還是沒能實現旅行的計劃。

現在我想,有條件帶她出去,沒條件就多帶她周邊的景點轉轉,一天來回,別那麼趕那麼累。玩就是為輕鬆和開心,不是為了完成任務。



午武林


有,現在只要有時間,就想帶著母親走走看看,哪怕只是家附件的景點,只要不宅在家裡就行。因為我父親去世多年了,母親也已經76歲,再不帶她出去看看,就走不動了。再說,自從我愛人3年前病逝,我就覺得:餘生並不漫長,來日也並不方長,明天和意外我不知道誰會先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儘量去做,包括帶母親出去旅遊,不然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就後悔莫及了。

在《論語·里仁》一書中,孔子曾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意思是說: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目前對於我來說,這句話應該改為:母親在,不遠遊,旅遊必帶之。

以前由於工作和家庭的原因,很少帶母親出門旅遊,覺得以後會有時間,直到父親特別是愛人去世後,才發覺所有的遺憾都源於六個字:等以後有時間!所以現在週末和節假日,總會抽空帶母親出去走走,從家旁邊的景點,到外面的世界,都逐步帶她領略領略。

家鄉臨滄的臨翔、雲縣、鳳慶、耿馬、永德、滄源、雙江、鎮康7縣1區和雲南的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昭通市、麗江市、普洱市、保山市、臨滄市、楚雄州、紅河州、迪慶州、文山州、西雙版納州、大理州、德宏州、怒江州8州8市都留有母親的足跡。

前幾天又一次帶她到大理漾濞的石門關、保山的梨花烏、臨滄鳳慶的小灣、滄源的司崗裡大溶洞看了看。

在大理漾濞的石門關,對於高空棧道,特別是玻璃棧道,很多年輕人都嚇得驚叫,母親倒是不慌不忙的從容走完,真令我佩服。

在保山的梨花烏,雖沒有滿山盛開潔白如飛雪的梨花,但面對那些金碧輝煌的殿宇,母親還是覺得不虛此行。

在鳳慶,面對小灣電站的青山碧水,母親倒是顯得很愜意,笑容滿面地不停走走看看。


對於喜歡花卉的母親來說,最令她開心的莫過於看鳳慶的茶花園,鳳慶的茶花本來就很聞名,連母親這樣的農村老太太都知道,在茶花園裡,76歲的母親開心得像個孩子,我的心裡也暖暖的。

在滄源司崗裡大溶洞,面對洞裡千奇百怪的鐘乳石風光和如夢如幻的神奇景觀和造型,母親興奮不已,還不時發出評論,儼然一個關注旅遊開發的評論家......

我發現,出門旅遊,哪怕是在臨滄市家旁邊的玉龍湖、滄江園、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園......都能讓母親快活無比,彷彿年輕了好幾歲,這令我感到很欣慰。

母親雖76歲了,好在身體還算硬朗,出門也不會暈車、暈船和暈機,讓我還想著帶她到更遠的地方看看,讓她在走走看看中安享晚年。


行走與寫作


說實話,我們這一輩中年人的父母,大多都是吃苦熬過來的,年輕的時候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上過山,下過鄉,錯過高考教育的機會,經歷了孩子教育收費(現在孫子輩的義務教育又免費了😂),經歷了房價的暴漲,經歷了下崗潮,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成家立業了,真心不容易。

作為兒女來說,帶父母出去旅遊,尤其是在自己有經濟能力、父母還走得動的時候,帶著辛苦了大半輩子的父母到處走走看看,是每一個孝子的心願和本分,作為獨生子,我也帶著父母去過一些地方。

通常帶父母去哪些地方旅遊?

我雖然很喜歡旅遊,也經常出去自駕旅行,不過,帶父母旅行的次數並不多,通常我會利用小長假或者週末的時間,2-3天,帶著父母和老婆孩子一起,去省內的海邊度假區或者一些山區的度假村住一兩晚,這種旅行的方式,老人不累,也能欣賞風景、品嚐當地的美食,體驗還是可以的。

至於長距離、省外的旅遊,以前都是讓他們報旅行團跟團遊,而且儘量是純玩團,而不是購物團。在老家報團,能夠跟一幫口音相同的團友一起出遊,語言交流、互助上都沒有問題,也容易找到共同的話題。

這些年父母通過跟旅遊團的方式,海南、雲南、四川、江浙、京津、陝甘等省也去了不少地方,然後去年老爺子自己買了一臺小轎車,開始嘗試老兩口自駕遊,看樣子已經慢慢的喜歡上了這樣一種旅行的方式。

至於我為什麼不帶父母進行長距離、長時間的共同旅行,主要是因為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帶老人旅遊也會遇到不少的問題,需要有心理準備

一、體力的問題

旅行終歸是辛苦的,旅行的過程中,總是會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參觀儘量多景點,品嚐當地的美食,旅途往往很容易疲憊,年輕人的體力或許能扛得住,但是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腿腳不便、耐力不足,真的是很難吃得消。

二、觀念衝突是個問題

老人在旅行的問題上,總是希望去一些知名景點,哪怕明知道人很多、景點商業化過度開發的問題,也還是一定要去打個卡,而子女作為經常旅行或者研究過旅遊攻略的人就知道,很多景點是名不副實的,不如去一些小眾有特色的地方,這樣的情況下,不可避免的和老人發生一些分歧,導致不愉快的情況發生。

三、作息習慣是個問題

外出旅行,往往需要按照旅行團的要求或者自定的行程計劃,提前起床出門、中午趕路、晚上看演出很晚才回來,年輕人還比較好適應,但很多老人都有早睡、午睡的習慣,這種行程安排,真心導致老人非常疲憊不堪。

四、帶老人旅行,消費習慣是個問題

外出旅行,就是一個不斷花錢、花大錢享受的過程,對於年輕一代來說,很容易接受這種觀念,但是老人普遍是過苦日子過來的,一看住個酒店4、500一晚的房價,埋怨念叨就來了,吃頓飯3、400元還沒幾個硬菜,埋怨念叨又來了,總之,各種捨不得,各種認為子女浪費錢的言論,雖然心裡知道兒女是帶自己來享受來了,但是嘴巴上是不會饒人的。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旅行、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經驗和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自駕趣旅行


我很小的時候就想過了,那個時候單純的從電視上獲取信息,還記得第一次知道燭光晚餐這個詞的時候,我很激動的去做了一個菜(第一次),關上了家門和燈,點上了一根蠟燭,打算和我媽一起燭光晚餐,後來的結果就是菜不能下嚥,開著燈吃的飯(家裡那時候就我和我媽兩個人,現在想想當時的自我激動都很想笑呢)。初中的時候,班裡來了一個轉學生,老師問了大家暑假都幹嘛了,只有那個轉學生說去旅遊了,我就覺得可羨慕了,暗暗想著,以後一定要出去旅遊一次,帶上爸媽去見見世面。而現在我確實長大了,也確實去過很多地方,旅遊了很多次,見了不少世面,卻沒有一次是和爸媽一起去的,是不是很遺憾,但是,放心,我肯定會帶爸媽去旅遊的,一定會的。


木兆子大人


我有想過帶父母出去旅行。但是一直不成形的原因,不是我們都沒有時間,而是我媽媽實在暈車的太過厲害了。

你見過那種剛摸到車門把手就開始吐的人嗎....對於暈車的恐懼,已經不是生理,而是心理病了。

所以,真的哪都不能去,電動車最遠到哪,她就只能去哪......

我爸不暈車,但是我爸不喜歡跟我們年輕人出去玩,他有自己的朋友,有時間的時候,會邀上三五好友,來個一日遊兩日遊什麼的,跟著旅遊大巴。

想想我媽還挺可憐的。看到別人出去玩,其實她還是挺羨慕的,但是沒辦法,暈車實在太厲害,吃藥也起不了作用,強行出門的話,下車就吐,一天暈暈沉沉的,什麼都沒法玩,看著都難受,所幸就在家吧。


懶懶推文


我很久以前就想過帶父母出去玩,只不過那時候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想想父母都還不算老,以後等有空了再帶他們一起出去玩。但是天有不測風雲,現在只有我的父親在了,我今年帶父親去了張家界,張家界的風景還不錯,我們玩的也很開心。最遺憾的是我的母親沒有去。這成了我一輩子的遺憾。如果我們有想過帶父母出去玩,那就敢快行動吧。


陽光的暖冬


分享一下我的經歷,三年前父親意外去世,留下了無數的遺憾……那年父親過生日,我在上班,不在怎麼回事,心裡就想要請假回家,於是中午急匆匆的趕回家,陪父親吃了一次涮羊肉,其實父親是喜歡吃的,嘴上一直說(這有什麼吃的啊?下次別買這個了。)第二天上午陪父親去省三院複查腳踝的術後情況,檢查結果下午出來,我陪父親在醫院的大院裡坐著吃著包子,看著醫院來來往往遠道而來的病人,心中說不出的滋味,但是那次飯我吃的特別踏實,因為有父親在身邊,就是一片天。因為下午要上班,就讓父親自己坐車回家了,再次見父親,就是在醫院意外砸傷昏迷不醒,就這樣走了……餘生好好孝敬我的母親,母親腿不太舒服,帶她去過西柏坡,雖然不是特別遠,但是特別有意義……應著景聽著母親將她們那個年代經歷的事……感慨萬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