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明知朱允炆不堪大任,為什麼硬要把皇位傳給他?

Fairy丶Abbily


您好,我來聊聊朱元璋明知朱允炆不堪大任,為什麼硬要把皇位傳給他這個問題,我認為朱元璋的因素僅僅只能佔三分之一,為什麼這麼說呢?從朱允炆的身世以及明朝當時的朝局來看。

馬皇后長子朱標名下在世最年長的皇孫

瞭解《明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從起家到和陳友諒爭雄時期,最後明朝朝建立,馬皇后都是能夠左右朱元璋決定的少數人物之一,為什麼朱元璋這麼看重馬皇后呢?馬皇后的父親和郭子興是至交,馬皇后的父母早年因犯殺人罪逃亡,於是便把馬皇后交給郭子興撫養,之後還認了郭子興為義父。朱元璋能夠成功建立明朝,收編元末起義軍首領郭子興的勢力可以說是決定勝敗的原因,而自小在郭子興賬下長大的馬皇后在軍中多少有一些威望、人脈,這些都是朱元璋在軍中立足的助力。

《明史》記載:

 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冊為皇后。初,後從帝軍中,值歲大歉,帝又為郭氏所疑,嘗乏食。後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居常貯糗糒脯修供帝,無所乏絕,而己不宿飽。


這段歷史記載的是朱元璋還在郭子興部下的時候被郭子興懷疑,沒有糧食吃的朱元璋陷入困境,而馬皇后為了救援朱元璋,偷偷的把炊餅藏在懷裡帶給朱元璋吃,由於炊餅太燙,把馬皇后胸前的肉都給燙傷了。這裡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朱元璋被困,但馬皇后仍然可以自由活動,說明馬皇后在郭子興的眼中還是有一定地位的。二是馬皇后在朱元璋患難的時候這樣對待,足以說明她的有情有義。朱元璋經常稱讚馬皇后好比是唐朝的長孫皇后。而馬皇后和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在這種情況中順理成章的成為明朝的皇太子。並且朱元璋請了很多的名儒大師來培養朱標,希望他能順利接班。

而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又總感覺有功之臣對他的皇位有威脅,所以多疑嗜殺,馬皇后又時常的勸諫,挽救了不少大臣的性命。馬皇后臥病在床期間為了不連累醫官,拒絕服藥。《明史》記載:

後謂帝曰:“死生,命也,禱祀何益!且醫何能活人!使服藥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諸醫乎?”疾亟,帝問所欲言。曰:“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


因此馬皇后在軍中、朝中、民間都是有不凡的威望,有時候甚至是朝中撥亂反正的指南針,是可以把走偏的朱元璋拉回正道的校正儀,作為馬皇后和朱元璋嫡長子的朱標幾乎沒有爭議的穩坐太子之位。

和天敬道憲懿勤敏淳文度武明仁慈孝康皇帝

這是朱標是諡號,朱標三十六歲就死了,朱元璋對朱標非常的愛護,也許因為朱標是長子,也許因為他是馬皇后的血脈,所以朱元璋稱吳王后朱標就是世子,朱元璋登基後朱標就是太子,朱標早先的老師是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宋濂,宋濂聽著也許有些陌生,但說到另一個名字應該大多數人都知道——方孝孺,宋濂是方孝孺的老師,朱標、方孝孺是同門,再看朱元璋給朱標安排的肱骨大臣,太子少師李善長、太子少傅徐達,太子少保常遇春,朱元璋時常外出征戰,內政幾乎讓太子主持,即太子監國。

洪武十年之後,所有的奏摺都有太子朱標先批閱再由明太祖復批,一是訓練朱標治理天下的能力,而是讓朱標多和朝中大臣熟悉磨合,朱標經常勸諫朱元璋對大臣太嚴厲,使得父子之間的關係經常有些緊張,但他的太子之位從來沒有動搖過,可以說朱標如果繼位,朱棣很大可能是不會發動靖難之役的,朱棣也沒有機會。說到明朝的大事情,永樂遷都是其中一件,但實際遷都是洪武年間朱元璋就有意遷都的,最開始是準備遷都西安,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派朱標去考察,為遷都做準備,第二年朱標就患病去世,朱元璋痛哭不已,這對朱元璋的打擊不僅僅是喪子之痛,還有的是培養了幾十年的繼承人沒了,大明的未來陷入迷霧,另外朱元璋也認為是遷都導致了朱標的死,所以對於朱標的後人也有著一份愧疚。而朱標死後原來馬皇后的關係,朱標多年在朝中積累的勢力自然大多轉投朱標膝下在世最年長的皇孫朱允炆了。

朱允炆其人

按理說朱元璋有很多個兒子,正常情況下朱元璋的順位繼承人應該是朱標——朱雄英——朱樉等皇子,朱標我們都知道是皇長子,朱雄英實際上是朱允炆的哥哥,是正經的嫡皇長孫,但是在洪武十五年就死了,所以朱標死的時候,朱允炆雖然是朱標膝下年紀最大的兒子,但是按照古時候的繼承方式,皇孫朱允炆都要排在其他皇子後面,可朱元璋偏偏就選了他,我們前文提到的馬皇后的影響、太子朱標的勢力轉投入朱允炆旗下是很重要的原因,而朱允炆從小就在諸多大儒之間走動,受薰陶也自由熟讀儒家經書,溫文儒雅,受慣了朱元璋高壓政策的文臣武將們都非常希望能夠得到喘息,民間自然也是如此,所以朱允炆在這樣的光環下,得到的擁護自然是不在少數的

,再加上朱元璋因為朱標之死也對其有著一份愧疚,所以朱允炆能夠順利登基。

總結

朱允炆能夠順利登基,朱元璋的支持自然是至關重要,但朱元璋經歷了白髮人送黑髮人、大明經歷了痛失儲君,所以朱元璋再次考慮繼承人的時候不能再像原來一樣僅僅憑自己的喜好來定繼承人了,因為當初自己有幾十年的時間來培養,再次定繼承人得考慮朝中、軍中、民間的聲音。因為朱元璋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幾十年的時間來培養一個“朱標”了,未來只能靠繼承人自己在各界的支持下統治大明,而朱允炆恰恰滿足了這些條件,也許朱元璋已經算到了其他皇子的反應所以給朱允炆留下削藩的策略,但是他似乎太低估朱棣了,也沒有算到朱允炆會放朱棣回北平,最終朱允炆輸給了槍桿子更硬的朱棣,而從方孝孺寧願誅十族也不願意從朱棣也說明朱允炆並非僅僅靠朱元璋才當上皇帝的,所以他能夠當上皇帝,朱元璋的因素僅僅能佔三分之一。朝中希望得到喘息的大臣,民間希望修生養息的呼聲是另外的三分之二。


歷史風物誌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年僅三十九歲的太子朱標死了。朱元璋十分悲痛,在皇宮東角門召見群臣時說:“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於死,命也!”說完,六十五歲的朱元璋不禁大哭。

朱標死後,關於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朝中討論了幾個月,到九月,朱元璋最後決定立朱標之子、皇孫朱允炆為皇位繼承人。

對這個結果,很多人認為朱元璋是採納了謀士劉三吾的建議。《明史·劉三吾傳》記載——

“懿太子薨,帝御東閣門,召對群臣,慟哭。三吾進曰,皇孫世嫡承統,禮也。”

表面上看,朱元璋立朱允炆是採納了劉三吾的建議,看重的是禮制。

但守這個禮制,立皇太孫為繼承人的做法在事實上卻是不符合常理的,因為由此一來,朱元璋的兒子輩就沒人當過皇帝了,這屬於越級繼承。如果按照兄終弟及的原則,太子死後,應該由其次子秦王朱樉繼位。

朱元璋為什麼沒這麼幹呢?

普遍的看法是因為朱元璋厚愛太子朱標而不喜歡秦王。這是事實,朱元璋對秦王的看法十分負面,在太子病死前,朱元璋正在收拾秦王,雙方的關係十分緊張。

洪武二十五年朱標病死時,秦王朱樉正在京城,如果朱元璋要立皇子,朱樉來的時機是非常合適的。然而,秦王朱樉此行是來接受處罰的,朱元璋因他在陝西胡作非為將他召回京城處理,同時派太子朱標前往陝西巡視。

朱標從陝西回來後沒多久就死了,據說朱標回來後為秦王說了不少好話。史料記載:“二十四年,因其(朱樉)在藩國多過失,召還京師,令皇太子巡視關陝。太子還,為之解。”

秦王朱樉當時的境遇十分尷尬,大哥去他的地盤調查他的問題,結果回來就死了,本就反感他的老爹怎可能把皇位傳給他這個正準備處理的老二呢?

可能有人要問了,既然秦王朱樉已經出局了,那老四燕王朱棣的機會不是更大了嗎?朱元璋為什麼不傳位給他欣賞器重的老四朱棣呢?

在這裡,朱元璋恰恰是很看重禮制的。

在朱元璋看來,繞過老二,傳位老三或者老四,這是壞了禮制的,而壞了禮制就是壞了大明的秩序。

這是一個原因,但不是最核心的原因。

與後來清朝立儲的政治環境不同,當時朱元璋面對著一個現實,諸子已各封藩,如果讓秦王當皇儲,那秦藩由誰繼承呢?太子一系又該如何安置呢?如果讓皇太孫和秦王或者燕王互換,則破壞了朱標與朱樉或者朱棣的倫理秩序,這不符合禮法,朱元璋在情感上也很難接受,而且還有可能為朝局帶來很多麻煩。

不能說朱元璋是一個思維僵化的人,但晚年希望一切按部就班、一成不變卻也是他的核心思想。朱元璋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穩定將帶來和平,流動易產生動亂。這一點不僅體現在他對國家政治體制和帝國基層社會結構的安排上,也體現在他對藩國的安排上,他希望太子一系永遠是皇帝,而諸王一系永遠是藩王,如此永世固定,大明社稷江山才不會出現混亂,才會垂範萬世。

此外,如果立秦王或者燕王,也與朱元璋對國家的整個戰略佈局不符。當時,朝中有一部分人主張定都西安,洪武二十五年朱標死前赴陝西巡視,還有一個目的,調研在西安建都的可行性。

很顯然,朱元璋最終否定了這種可行性。如果立秦王為太子,遷都西安就勢在必行了,這樣一來,整個國家的中心將會移至陝西,朱元璋異常看重的江淮一帶就會成為邊區,這不利於朱明王朝的統治。

朱元璋十分警惕,在他看來,如果建都西安,軍中大量出身江淮一帶的將領很可能會利用這一統治的薄弱環節在其故鄉圖謀不軌,或者乾脆起事,這對朱明王朝將構成極大威脅。

然而,朱元璋的一味維持秩序,力求穩定的背後,卻也有一份蒼白無力。

對於藩王有窺視皇位之心,皇太孫有削藩動機,這兩點朱元璋不僅心知肚明,而且都無法接受。但他最終只能兩頭做平衡,一方面花大量精力規勸朱允炆將來不要削藩,另一面花大量精力告誡諸藩王不要窺視皇位。

朱元璋始終認為朱明王朝的敵人在外部,皇太孫和藩王只要兩下各安生理,外人就無可乘之機,朱明王朝就會永續下去。

這是朱元璋的一個理想,也是他的一片苦心,但終究抵擋不了皇權爭奪的殘酷、血腥。

從這一點看,朱元璋並沒有認清現實。


黑句本


眾所周知:朱元璋對朱標寄予厚望,可乞丐出身的皇帝對培養太子沒有正確的方法,總是當朱標的面製造血淋淋的恐怖事件,把一個好好的太子活生生地嚇死了,悲痛欲絕的朱元璋萬般無奈,只好重新選擇太子。


《明太祖實錄》中記載了這段故事:朱元璋說:燕王朱棣在某些方面很像我,他賢明仁慈、勇敢威武、雄才大略,想立朱棣為太子.而翰林院的書呆子劉三吾說:燕王確實如你所說,但是立了燕王,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朱標是老大,這二位分別為老二、老三)怎麼辦?

朱元璋無言以對,沉默半響,兀自傷心痛哭!歷經艱辛,出生入死的朱元璋深深懂得以能力與自己的喜愛來擁立太子會麻煩一大把,而最為穩妥的辦法就嫡長子繼承製。

估計燕王搶了侄兒的江山後,篡改了史實,因為《明太祖實錄》必須由朱棣欽定,這明顯有為自己臉上抺粉的意思,說是不要臉沒有人否認。但通過以上對話,我們能體味出朱元璋選擇接班人的心路歷程充滿了艱辛與無奈。

忠厚的朱標死去的時候,朱樉和朱棡還健康地活在世上,作為皇子也有榮登寶座的意願與機會,縱使朱元璋有意讓燕子一飛沖天,這哥倆會俯首帖耳嗎?退一步說,就算這二位寬厚仁慈,為息事寧人而善罷甘休,自己如何面對天下百姓與朝臣的質問和輿論呢?

所以:設身處地,你是朱元璋大概也會讓朱標的兒子當接班人!


希望星晨58298869


放牛娃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將馬皇后所生長子朱標立為國之儲君,朱元璋對他親自悉心教導,讓他跟明初大才子宋濂學習經傳,時常放權讓太子獨當一面,可以說為培養好這個帝國接班人煞費苦心。

公元1392年,苦心栽培25年的帝國二號人物太子朱標暴斃身亡,悲傷之餘,已64歲的朱元璋力排眾議的選擇了朱標之子朱允文作為帝國新的接班人 。

朱棣與馬皇后是歷史上有名的帝王模範夫妻,馬皇后以自己的賢良淑德和睿智成為朱元璋出色的賢內助,正因此朱元璋對她尊寵有加,他將朱標立為太子,自然是立長傳統,但也可說是有對自己這位患難與共的真情妻子的恩愛,傳位給孫子,自然有將對兒子的愛遷移之意。

朱標死時,朱元璋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四子燕王朱棣,統帥明軍主力分別駐防西安、太原、北京。朱元璋十分厭惡二子朱樉,從內心就不可能讓朱樉繼承皇位,而跳過朱樉選朱棡和朱棣又違反了嫡長子繼承製與嫡長支繼承製,所以這也是選擇朱允炆原因之一。

成王敗寇,朱允炆的無能懦弱和不堪重任,是他四叔明成祖朱棣及其後任帝王們的一種抹黑而已,當年朱標病死後,朱允炆守孝期間,因過度哀傷而消瘦。朱元璋曾經安慰的說:“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由此可見,在朱元璋眼中,寶貝孫子的仁孝和好學,日後將會是一位仁君。

朱允炆性格寬厚並且孝順,朱元璋明白打天下需要殘忍和強權,可是治理天下卻需要朱允文這樣的君主,現在國家需要休養生息,在策略上需要一位寬厚仁者的君主,國家客觀上需要一位陰柔、仁愛的皇帝,讓人民歇歇腳、喘口氣,而朱允炆是符合這個特徵的。

朱元璋不惜自己揹負罵名,早已“一日斬十候”、“火燒慶功樓”,為廢除丞相制他前前後後殺了不下兩萬人,導致整個帝國都陷入白色恐怖中,這一切都是為了孫子蕩除了功臣悍將,以免他們威脅他的帝位,朱元璋還特意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完全杜絕了外姓篡權的可能性。

收拾好一切的繁雜瑣事,朱元璋才毫無顧慮的將這片天下交給孫子朱允炆,但他沒算到,窩裡也能反!


美麗青春您真痘


在古代,“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是一種默認的皇室立儲君的規則。可以說,絕大部分皇帝都或多或少受到這個規則的影響,畢竟身在封建社會有一些封建思想是在所難免的。

朱元璋開始的時候就是立自己的大兒子朱標為太子,一則受到以上思想的影響,另外,朱標為人寬和溫順,深受朱元璋的喜愛。朱標死了之後,朱元璋非常傷心。其實,朱元璋的兒子很多,就包括燕王朱棣,此人也是能征善戰之人,立下過赫赫戰功。但是朱元璋還是愛屋及烏的把皇位傳給了皇孫朱允炆,其實朱元璋也是非常疼愛這個孫子的。

另外,在朱元璋的內心,他可能希望通過自己立太子的方法,告訴大家大明江山立太子的法則是這樣的,以後都不要為了爭奪權位而兄弟殘殺。

朱元璋晚年在立太子之事上應該說是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畢竟自己的兒子還有很多健在,也不缺乏能人。越過兒子立孫子,難保手握重兵的兒子們不爭權奪位。當然朱允炆自己也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自己才登基半年,就發動削藩,這不明擺著往槍眼裡鑽嗎?


青銅說史


據史書記載太祖朱元璋共有26個兒子之多,但是合格的皇位繼承人卻挑不出來,在皇位繼承上朱元璋其實也是猶豫過的,為什麼傳位給孫子主要因為以下原因。
1、皇位傳承潛規則
大家都知道,皇位傳承中預立太子是比較常見,從漢朝到明朝大多如此,而立太子的潛規則是“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朱元璋肯定知道很多因為爭奪皇位父、子、兄弟間自相殘殺的歷史事例,所以他為了避免兒子們爭奪皇位早早就立朱標為太子(13歲),並聘請名士宋濂等人精心教導。可惜,精心培養了25年的朱標卻因病突然去世,白髮人送黑髮人讓朱元璋很痛心,居然連續28天沒有處理朝政。遵照隔代繼承的規則,朱標死了只能從朱標的兒子中選了,朱標的長子朱雄英10年前已經死了,於是朱允炆就進入了候選名單中。

2、文人集團的支持

朱元璋就立儲曾問過翰林學士劉三吾立燕王怎麼樣,就遭到發對。

  作為文官的劉三吾,擁護朱允炆。因為朱允炆在世人面前是文人、孝子等等,完全符合文官利益——繼位後實行文明德化之治重用文官集團,而不是延續開國時的高壓獨裁統治(朱棣在他們心目中就是個武夫)。

  

梨棗果凍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位傳奇皇帝,這樣一位傳奇人物,為什麼非要把皇位讓給自己的皇太孫朱允炆,而不是自己非常能幹的兒子朱棣呢?據人們分析,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首先,朱允炆是朱元璋長子、太子朱標的大兒子,就是實際意義上的長子長孫。朱元璋非常寵愛長子朱標,5歲就給他請了無敵奢華教師團悉心教導,而朱標也成長為一個寬厚仁德的儒生,他在地方上執政期間,政績突出,朝廷裡在他身邊有許多聽命大臣。朱元璋對他非常滿意,本來是要將皇位傳給他的,可惜朱標不長命,早早的就因病而亡了。朱元璋把對朱標的感情和希望寄託在了朱允炆身上,封他皇太孫,然後繼位大統。

二、朱元璋在意規矩理法,立嫡立長是他的理念。其實他還有兩個嫡子,可惜沒有太大出息,而朱棣雖然能征善戰,但他出身本身就有問題。據說,他的生母是朝鮮人或者蒙古人,血統不純正,所以朱元璋還是選擇立長。

三、朱棣的個性和朱元璋很相似,雖然能征善戰、知人善任,但是性格暴戾狂躁,曾經大肆殺戮大臣良將,這些個性恰恰是朱元璋不喜歡的,而朱允炆沒有朱棣的霹靂手段,他更寬厚仁慈,符合坐江山的特性。

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便選擇讓朱允炆即了位。可是,誰知道世事難料,朱元璋千算萬算,最終兒子朱棣還是把侄兒朱允炆推翻在地,自己做了皇帝。


黑炭頭鴨


成王敗寇,朱允炆的無能懦弱和不堪重任,多半是因為朱棣最後奪得了天下,後世史官為了標榜朱棣靖難之役的“合法性”和“正義性”,所以摸黑所致。

事實上,朱元璋並不覺得朱允炆不堪重任,而是很欣慰他的仁孝和好學,也相信他日後將會是一位仁君。朱元璋要擔憂的,也只是怕他政治手腕不夠強硬罷了。

公元1392年,朱元璋苦心栽培的儲君朱標先他而去,對他的打擊固然很大。但朱元璋也是個特能生的皇帝,除了朱標,自己還有20多個兒子,尤其是常年戍守北境的燕王朱棣,其文韜武略足以堪此大任。因此,大明儲君大有人選。

但是,朱元璋一心想避免在皇位繼承問題上所產生的紛爭,所以他希望通過嫡長制來顯示皇位繼承的合法性。按照嫡長制的原則,嫡長子不在就應當立嫡長孫為儲君。加上對長子朱標的顧念,所以朱元璋最終還是選擇嫡長孫朱允炆作為儲君人選,並加以培養。

而當年朱標病死後,朱允炆守孝期間,因過度哀傷而消瘦。朱元璋曾經安慰的說:“而誠純孝,顧不念我乎”。由此可見,朱元璋對朱允炆的德行是很肯定的。當然,對於朱允炆的軟弱,朱元璋也是有所顧及的。不過這都不要緊,因為朱元璋早就為自己的後代子孫蕩除了功臣悍將,以免他們威脅自己後世的皇權。

只不過,朱元璋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反而把朱允炆給坑了。由於明初能征善戰的名將都在接連的政治殺戮中,被一個個幹掉了。導致朱允炆在面對朱棣的叛亂時,幾乎到了無將可用的地步,硬生生的被軍事指揮素養更強的朱棣給奪了江山......


這些歷史要讀


據史料記載,朱允炆長相醜陋,小的時候並不得朱元璋的重視,後來發現朱允炆十分聰明,然後決定重點培養。朱允炆十分孝順,親自服侍父親朱標,祖父朱元璋,直到祖父父親離世。並且也很懂得隱忍,朱元璋去世後給朱允炆留下三個文官幫助朱允炆治理天下,分別是方孝孺,齊泰,黃子澄。後來朱允炆的叔叔朱棣造反,取代了朱允炆。但是這並不能證明朱允炆很弱。

朱棣造反時,也有很多的猶豫,可以說是在一個人的推動下並加上一些外界因素才不得已造反的,這個人是姚廣孝,姚廣孝只比朱元璋小七歲。出生於亂世的他從小就好學,擅長吟詩作畫,十四歲出家為僧,取名道衍。交際廣泛,當時的名士如揚基、宋濂等人和他關係都不錯。當和尚拜道士為師,學陰陽術數之學,包括算卦,占卜,天文,權謀機斷等,朱棣是有了他的幫助才造反成功。反觀朱允炆這邊,除了文官還是文官,讀書好並不代表打仗也好,慢慢的朱允炆才敗下來。

在朱元璋心中,朱允炆還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只是書本上的內容實踐過,才可真正的融會貫通。


翠花講歷史


網友們說得很對:朱元璋出於正統嫡長子繼承製才讓朱允炆接班,但他並不認為皇太孫不堪重用,而是認為他完全可以坐穩江山。理由是一,宣佈立皇太孫時,眾王即他的眾多兒子無人表示不服,對他的決定都表示恭敬和服從,因此他認為這些叔叔們,十之八九會輔助侄兒,而不是造反;二.要說他對二十幾個兒子完全放心,那倒也不是。他曾說過:"燕王不可不防。"說明他對朱棣還是有一定戒心的。但他認為朱棣謀反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大明帝國萬里江山、百萬大軍全在朝廷之手,各藩王所握不過區區幾萬人馬,翻得起什麼浪頭來?再者,就算朱棣要反,其他兄弟未見得會跟他一塊兒反,靠北平一隅,終究鬥不過朝廷,所以不用擔心。應該說:朱元璋還是想得不錯的。後來局勢發展到"靖難之變",朱允炆自己要負很大責任。為什麼這樣說?理由如下:

一開始,朱棣並不想反,因為實力擺在那兒:實在相差太大,反起來勝算太小!但是朱允炆自己把事情搞壞了:削藩太急,一下子削掉好幾個,其中一個還自殺了!這樣一來,朱棣不反也得反了!總不能坐以待斃吧?其他藩王也紛紛站到了他這一邊,如寧王權擁兵八萬,直接加入了燕軍作戰。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看到了。

正確的做法不應該血淋淋地削藩,損害了叔侄親情,當時諸王雖對建文帝多多少少不服,但畢竟有賊心無賊膽,還不敢造反。建文應該把諸王位置調換一下,如把寧王封到北平,把燕王封到西北灬這樣不就把他們的勢力拆散了?這樣既消除了隱患,又保全了親情,不是二全其美嗎?甚至在朱元璋在世時,朱允炆就該向祖父進言,建議他這樣做。朱元璋既然支持他當皇帝,必然會同意這樣做的!

所以,建文帝之失位,他自己實在不能說沒有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