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兵敗當陽後,接應劉備的關羽擁有一支上萬人的軍隊是從哪裡獲得的?

河苦


關羽沒有一萬軍隊,所謂的一萬軍隊,是指關羽的水軍,再加上劉備軍所有的士卒合起來,才有一萬人,這裡不包括劉琦率領的一萬人。

諸葛亮出使東吳時,曾經說過劉備方的大概軍隊數量,諸葛亮是這樣說的:

《三國志諸葛亮傳》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坂,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



諸葛亮說:劉豫州的軍隊雖在長阪戰敗,但現在陸續歸還的兵卒再加上關羽的水軍仍有上萬人馬,而劉琦集合起的江夏兵卒也不下萬人。

諸葛亮說的已經很清楚了,劉備軍在當陽長阪戰敗後陸續有潰兵回來,再加上關羽的水軍,合起來才有一萬人,那麼關羽從樊城南下的軍隊只有數千人。

那麼關羽的水軍從哪裡來的?



這就要回到公元208年的七八月間了,曹操南征荊州時,劉備已經是駐屯在樊城了,要知道劉備最早投靠劉表時,是駐在新野的,後來移駐樊城。

《三國志先主傳》:曹公南征表,會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請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

曹操南征劉表,正逢劉表病逝,劉表之子劉琮代為執政,派遣使者向曹操投降。劉備駐軍樊城,未料曹操軍隊突然攻襲,待曹軍攻到宛城時才得知這一消息,於是率領軍馬撤出樊城。



樊城與荊州治所襄陽僅一水之隔,中間隔著一條漢水,樊城在漢水北岸,襄陽在漢水南岸,劉備渡過漢水後,來到襄陽城下求見劉琮,劉琮不敢見。

《三國志先主傳》: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此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

劉琮的下屬及荊州人士有很多人歸附劉備。劉備到當陽縣時,追隨他的人就達十多萬,糧草物資裝了幾千車,每天只能行進十幾裡,於是他派關羽另率幾百艘船從水路行進,約定在江陵會合。



關羽的水軍肯定是從樊城出發,因為關羽乘船南下,只有漢水這一條水路,漢水是長江的支流,水流量及河道都不及長江,按當時的艨衝船隻來說,每一艘船隻能裝20多人,幾百艘船也就是五六千人。

劉備已經駐守荊州北邊有七八年了,這七八年裡,劉備一直沒閒著,在荊州當時招攬人才,而且連關羽也沒閒著,關羽一直在訓練水軍,關羽是北方人,本來是不善水戰的,是在荊州學的,就是劉備駐守樊城期間,否則劉備也不會讓一個不懂水軍的人帶領一支水軍南下。



劉備早有自知之明,對荊州早有非分之想,早就讓關羽訓練水軍了,樊城也靠著漢水邊上,也方便訓練,劉備肯定是招募了一支水軍。另外劉備南下時,史書也明確記載劉琮手下有很多人投靠劉備一起南下,這其中就有水軍官兵,懂水性的全部跟關羽一起走,不懂水性或者關羽的船不夠裝的人,就隨劉備一起走陸路。

襄陽當時作為劉備的治所,肯定是有一支水軍駐紮在漢水南岸的,再加上襄陽在漢水南岸,曹操要打襄陽一定要用水軍,而這部分水軍有一部分投靠了關羽。

關羽這支水軍的來源就是劉備自已招募的水軍再加上原來劉表投靠過來的水軍,加起來約有五六千人。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這一萬人的來歷,三國志沒有明確記載,但還是留下了很多線索。

第一,不可能是劉備從北方帶來的。

袁紹和曹操在官渡激戰的時候,汝南黃巾軍餘部劉闢起兵反曹。袁紹趕緊派劉備去和劉闢一起去襲擊許昌周邊地區。



關羽亡歸先主。曹公遣曹仁將兵擊先主,先主還紹軍,陰欲離紹,乃說紹南連荊州牧劉表。紹遣先主將本兵復至汝南,與賊龔都等合,眾數千人。

關羽趁機回到劉備陣營。曹操派曹仁攻擊劉備。劉備又回到了袁紹軍中。但是他早已看出袁紹難成大事。暗地裡想要離開袁紹。於是告訴袁紹說要聯合荊州劉表。袁紹就讓劉備帶著本部人馬又到了汝南。加上當地的黃巾軍,一共有數千人。按照陳壽的表述習慣,數千人就是三千人。最多不會超過五千人。

這些人,有些是劉備從徐州帶出來的。有些是黃巾軍。都是北方人,沒有水軍。

第二,不可能是在新野練的兵。


劉備到了荊州以後,劉表表面上很熱情,暗地裡很防備。把他安排在新野這個小地方。

新野位於荊州北部,是南陽盆地的中心。沃野百里,一馬平川,更適合馬步軍作戰。水軍作用不大。而且新野沒有大江大河,不可能訓練一萬精銳水軍。也養不起那麼多軍隊。

第三,關羽的一萬水軍,很可能是樊城的全部水軍和襄陽的部分水軍。

在荊州待了將近八年以後,劉備深得人心。也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控制了樊城。

曹公南征表,會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請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

樊城是荊州重鎮,兵力強大,又緊臨漢江,有很多水軍。

劉備撤退的時候,把樊城的軍隊都帶走了。自然也包括當地的水軍。關羽的一萬水軍精甲,應該主要來源於此。

大軍經過襄陽的時候,很多襄陽人自願追隨劉備。

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

這些人當中,可能會有一些水軍。


上將噯福斯


劉備兵敗當陽後,接應的關羽,擁有一枝上萬人隊伍,是那裡來的?



這按照三國演義中描述,應該是關羽從江夏,就是劉琦那裡借來的兵馬。看三國演義第41回:【 卻說玄德引十數萬百姓,三千餘軍馬,一程程挨著,往江陵進發,趙雲保護老小,張飛斷後。孔明曰:“雲長望江夏去了,絕無迴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煩軍師親自走一遭,劉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見公親至,事必諧翼”!孔明允諾,便同劉封引五百軍,先望江夏求救去了。】



在諸葛亮後來出使東吳,遊說孫權時,曾說公子劉琦,手下有兩萬人馬。這肯定包括了,關羽曾經借走的一萬,那時已經歸還建制。劉備這裡說的,劉琦感念諸葛亮的教誨,是指在荊州時,劉琦畏懼蔡夫人陷害,向諸葛亮請教,諸葛亮說,這是家事,自己不好插手。劉琦想了個辦法,換了個話題,說自己有一部很好的古書籍,願意讓諸葛亮領略一番,上樓之後,暗暗叫人移走梯子,然後對諸葛亮哭😭訴說,先生怕洩密,如今只有咱兩人,先生救我!諸葛亮無法脫身,只好教劉琦說,春秋時申生在內亡, 重耳在外而生,現在黃祖新亡,江夏缺人,公子可以請求鎮守江夏,那樣手握兵權,就可以避禍。劉琦按這辦法,向父親提出去江夏,得到劉表批准。



關羽這一萬兵,關鍵時刻救了急。當時,曹操追擊的隊伍,是五千虎豹騎,在長坂坡一戰中,遭遇趙雲狂殺掠打、張飛據橋威嚇,發現張飛拆橋後,已逃走不知去向,心裡窩了一肚子火🔥,騎兵追擊速度很快,劉備雖丟了百姓,但畢竟步兵是主要的,沒拋多遠,就很快被追上,關羽半路殺出,曹兵出乎預料,措手不及,亂作一團,關羽乘勢追殺二十餘里,才收兵返回,為劉備從容前往江陵,奠定了基礎。



曾有分析赤壁之戰文章說,曹軍總兵力約十五六萬,孫權劉備聯軍,約五萬人,其中劉備兩萬,這兩萬很可能就是劉琦的兩萬,加上劉備從新野帶過來的三千,再減除戰損後的兵力。因為劉琦縱情聲色、身體很差,戰前那一段,基本不理軍政事務,江夏實際上,已經由劉備諸葛亮控制。



時過境遷,千年之後,赤壁之戰,迷霧重重,各種說法很多。按傳統說法,孫權劉備結盟,曹操戰船被燒,兵敗逃走,仍佔據主流地位。疫病流行、曹操自動撤兵說;孫權敲邊鼓、劉備獨抗曹兵說等,因為記載單薄、說服力不足,難以獲得大多數認可。(550)


流譽後


”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先主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先主傳》

看!關羽去幹什麼去了?劉備都被打跑到了漢津,才與關羽會和,關羽去求請救兵嗎?救兵是劉琦得萬餘人!看不出來關羽救劉備,倒是劉備自己跑到了漢津。

關羽請救兵?無異於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掩蓋他貪生怕死的秉性,迴避殘酷的當陽長坂坡大戰,這才是真實的關羽”請救兵”。


公明淏


當時劉備、諸葛亮在襄陽求救於劉琮,不成,便計劃改道去江陵。路上,為防追兵諸葛亮分派關羽到江夏找大公子劉琦求救。關羽所領一萬兵就是從劉琦那裡借來的。


藍天802532


向劉表之子劉琦搬的救兵


哈哈哈社


是劉表讓公子劉琦帶一萬人和關羽一起守江夏,防止孫權攻擊。


歸家的綿羊


劉琦登樓求記守江夏

然後接應劉備也是劉琦的兵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