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三國曆史上的龐德公和龐統是不是一個人?龐德公是指誰?

mangmang難遇


說說襄陽龐德公、龐統與龐公祠。


到了襄陽火車站,有一路535路公交車,這輛車就是到襄陽龐公祠的。1949年前兩千多年,就有龐公村莊的存在,解放後,龐公村叫龐公公社,現在叫龐公社區。
龐公祠在襄陽漢江南岸,直到現在,


當地人對龐德公、龐統叔侄倆的故事仍然耳熟能詳。


龐德公是襄陽名仕,他飽覽群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由於其知識淵博,性格豁達,所以朋友特別多。諸葛亮這個晚輩,經常成為他的座上賓。時任荊州牧劉表,多次邀請他去做官,均被他笑拒。龐德公對諸葛亮、龐統關愛有加,他給諸葛亮取名臥龍。而給侄兒龐統取名鳳雛。正是因為龐德公的學識與威望這兩個名字才被世人所接受。也成全了諸葛亮與龐統。


看過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都知道,龐統才華橫溢,但是 演龐統的那位演員尖嘴猴腮,滑頭滑腦。龐公人確說,我們的龐統可不是電視裡面那個滑頭滑腦的樣子,龐統是個端莊富貴像,人有才華,忠厚老實。


龐公祠舊址還在。龐公社區就在省微波臺後邊。據說襄陽市政府準備重新維修,或者重建。



峴山石頭


襄陽版三國曆史上的龐德公和龐統不是一個人,有說是叔侄關係,也有說是父子關係。

陳壽在《龐統傳》中記載:“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徽甚異之,稱統當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這段文字中提到了龐統與司馬德操的密切關係,提及了司馬德操對龐統的賞識和讚揚之語,沒有龐統、司馬德操與諸葛亮關係的記載,更沒有司馬德操將諸葛亮與龐統共同列為“臥龍”、“鳳雛”的任何文字。另外,《後漢書·逸民列傳》有龐德公的一段記載,也沒有提及龐統和諸葛亮之事。

如同安徒生《海的女兒》造就哥本哈根‘’美人魚故鄉‘’地位、金庸大俠《射鵰英雄傳》促成襄陽郭靖、黃蓉雕塑問世一樣,歷代涉及三國史和襄陽的民史、小說也陸續崔生了當地一大批名人故里、文物古蹟。

諸葛亮《出師表》自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正史《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述同期諸葛亮生活履歷:‘’……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穎川徐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很明顯,此一時期諸葛亮的躬耕隱居地和有限的‘’朋友圈‘’在(荊州)南陽而不是(荊州)襄陽,徐庶、崔州平後期入仕曹魏似乎可做為佐證。

在《魏略》中,諸葛亮的好友增加了石廣元和孟公威二人。這些記載都沒有諸葛亮與龐德公、龐統、司馬徽交往,以及所謂龐統為“鳳雛”的記載。

而在東晉襄陽人習鑿齒所著的《襄陽記》中,諸葛亮的好友變成了襄陽人龐德公、龐統,以及《三國志》中已經記載的與龐統關係密切的司馬徽,他們之間的關係已經到了“不知何者是客也”的地步了。同時,習鑿齒又借司馬徽之口,把襄陽人龐統抬到了與諸葛亮“臥龍”齊名的“鳳雛”的高度。

習鑿齒在強烈的“蜀漢正統”史觀驅動下,為了在襄陽去追思諸葛亮這樣一個東晉南朝文人眼中完美的“光復中原”的楷模,除了“號曰”一個亮家之所在的“隆中”以外,又杜撰了一些生活在襄陽一帶的名士與諸葛亮密切交往的事例,杜撰了一個與諸葛亮齊名的襄陽“鳳雛”。

習鑿齒讓漢水南岸‘’襄陽城西二十里‘’的南郡小山村‘’亮家‘’隆中附體於漢水北岸的‘’南陽之鄧縣‘’,後世襄陽人拿這個隆中套路‘’躬耕於南陽‘’,現代襄陽人四處運作諸葛亮躬耕地研討會,結論無一例外都是諸葛亮‘’毫無爭議‘’躬耕襄陽隆中,連管轄37縣的東漢天下第一大郡南陽,也因此一度被某著名出版社莫名其妙地標註成東漢南郡小城‘’襄陽‘’一帶(後遭普遍質疑,旋即改回‘’兩地說‘’)……看來自習鑿齒以降,襄陽說者個個都是戲精啊。好在北師大歷史學者不墮媚俗,堅持學術操守;北師大版課文《出師表》註釋始終如一,肯定南陽臥龍崗。

綜上,在諸葛亮故居及交遊對象這個問題上,習鑿齒之《襄陽記》是有“罕聞愛異”和“妄有穿鑿”之嫌的。事實上,習鑿齒治史不嚴謹備受詬病。裴松之在《三國志·蜀書·董允傳》引用了《襄陽記》的記載後,又說到與《漢晉春秋》說法不同,認為“此二書俱出習氏而不同若此……以此疑習氏之言為不審也。”另在《三國志·魏書·王凌傳》注引中,裴松之評論習鑿齒曰:“疑悉鑿齒所自造者也。”

聯想到習鑿齒做為東晉襄陽人,終其一生為南晉爭正統,竭力推崇諸葛亮“光復中原”、“鞠躬盡瘁”楷模的形象,並穿鑿附會諸葛亮與襄陽人士的密切關係,“矜其鄉賢,美其邦族”,臆造出一個“鳳雛”的神話也就不足為奇了。





望峰鳶


-

龐德公和龐統很顯然不是一個人,年紀相差本身就很大。龐統是龐德公的從子。順道說一下,龐德公是襄陽名士,實際上關於他身份的記錄也就止於此。但是龐德公幹過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給司馬徽,諸葛亮,龐統起了號,自然就是我們熟悉的水鏡,臥龍,鳳雛。實際上根據這一點,能夠得出一個結論,龐德公是一個當時的修道者,這三個名稱實際上是道號。而整個以龐德公,司馬徽等人為核心的圈子,還有一個神秘的身份,是一個隱匿在野的道家組織。而龐德公是一個類似於導師人物的角色,至於再深入的,只能自行腦補了


伏桀


龐德公與龐統乃叔侄關係。


且看《三國演義》裡,劉玄德躍馬檀溪逃往南漳水鏡莊,與司馬徽童子的對話,玄德曰:龐德公乃龐統何人?童子曰:叔侄也,龐德公字山民,長俺師父十歲,龐統字士元,少俺師父五歲。照此推算,叔叔龐德公長侄兒龐統十五歲。

龐德公乃襄陽名士,與隱士徐庶、諸葛亮、司馬徽交往最密,稱司馬徽為水鏡先生,諸葛亮為伏龍,龐統為鳳雛。諸葛亮以師禮待之。


當時荊州刺史劉表數次請龐德公出仕,皆辭,劉表說:你不為官,就不想給子孫後代留點什麼財富?龐德公回應:我如果給他們留下財富,他們必然安於享樂,好逸惡勞,我這樣可以給他們留下勤耕苦讀,詩禮傳家的好習慣。

今襄陽城東門外有龐公鄉、龐公祠。龐德公後隱居鹿門山,鹿門山上的三高祠就是為紀念襄陽名人:

龐德公、孟浩然、皮日休,而修建的。


尋桂子


不知道還沒有看過


得道財商機構


龐德乃亂世隱士,不在乎名利!而龐士元乃是公之侄!急功近利!雖有大才!但生不逢時!亂世出英雄!只可惜!亂世沒能造就這個英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