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退休後想回農村生活,看重的是什麼?

白蕖vlog


大家新年好,我也是農村人,一直都在外面忙碌。也來聊聊題主的這個話題吧。

作為一個農村人,在城市裡面打拼,估計都是沒有辦法,因為只有城市裡面的機會稍微多一些,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地方和事情,來掙錢養家餬口,如果真的呆在農村,是真的不能有什麼收穫的。所以只有去外面努力奮鬥,讓自己和家人一起能夠生活有所改善。

基本上來說,只要是農村裡面出去的人,到老了,有很多的人會在退休後回農村裡面養老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原因,會讓他們回來養老。

第一,既然已經是退休人,肯定是老年人,一般來說,老年人都是非常傳統的,在老年人的心裡面,始終會有一種思鄉的情懷,樹高萬丈,葉落歸根。老年人的心裡,老家是最好的回憶。所以他們會在退休後回農村裡養老。

第二,現在城市裡面的生活方式太快,適合年輕人努力奮鬥的,既然已經退休了,又何必在城市裡面生活,雖然農村裡面生活沒有城市裡面方便,但是農村裡的優勢,城市裡面肯定是不會有的,比如,農村裡面的空氣,不知道要比城市裡面清新多少。每天都是在呼吸著沒有汙染的空氣,喝著帶著礦物質的井水,吃著自己種的小菜,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利用農村裡面的荒廢田地和荒山,養一些土雞,隨時隨地都可以吃著真正的綠色食品,這樣的生活,完全不是城市裡面可以做到家。所以,退休的人也願意回農村裡面養老,因為城市裡面沒有辦法能夠享受到農村裡面的這樣悠閒的生活。

第三,在城市裡面生活,住在樓上 ,基本上都是除了本單位或者本樓的人,能夠認識的人沒有幾個。大家都是在忙,平時沒有時間在一起,雖然城市裡面有大街和公園,在沒有退休之前,哪裡有多少時間去玩,到退休了,也沒有多少心思去玩了,再說吧,城市裡面車來車往,沒有安全感。完全沒有農村裡面住的舒服。在農村裡,現在基本上也都是水泥路面,出行也交通方便。沒有了城市裡面的喧譁,是一個非常靜謐安祥的難得的生活。有時間了,可以去水塘邊釣釣魚,爬爬山。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的生活,城市裡面是肯定不會有的。所以,城市裡的人退休以後,願意回農村裡養老。

當然了,這些都是我個人的想法,我自己也是這樣想的,我幾年四十八了,再在外面堅持幾年,就可以回家裡,把自己家裡的山,種植一些果木,養一些土雞,在地裡種一點小菜。退休了能夠有這樣的生活,也就知足了,不知道有多少城市裡面的人,想要這樣的生活還沒有呢









努力奮發


早年在上海做過房產工作,遇到了一個45歲的買房大哥,家住徐彙區,祖籍是崇明島。徐匯有兩套房子,不管是他的事業還是家庭兒女,都是不少人羨慕的,但他自己理想的生活就是回到祖籍崇明島,他說自己早已經把老家的房子重新翻修,也種了些花草植物,再過兩年他就回去養老了。

我問他“您才45歲,現在就想養老的事情了,是不是早了?”他哈哈大笑,我原以為自己問錯了話,最後他說“在徐匯住了半輩子,也忙了半輩子,我現在什麼都不求了,只希望找一個安靜一點,生活慢一點的地方生活,城裡啊,適合年輕人打拼,不適合我嘍”。

確實,城裡是年輕人打天下的地方,這裡有競爭,節奏快,每天早出晚歸不是忙著工作就是忙著應酬,同事之間說話永遠都是話裡藏話,鄰里鄰居之間見面甚少,更別說經常來回串門了。人老了就是圖個熱鬧,子女在外忙工作,子孫在外求學,每天除了在社區閒逛,就是在家待著。城裡雖然交通方便,但對於老人來說,出了門都是車,早上出門逛超市買個菜都還要和年輕人擠公交、地鐵,這種退休生活依然緊張如初。

農村就不一樣,雖然交通不便,但是留在農村的基本上都是同年人,沒事種些蔬菜,坐在家門口曬太陽和鄰居聊家常,這種生活何嘗不是一種享受?


憂鬱小木


當我們老了,對於城市生活已經厭倦了,每個月領著養老金去農村養養動物,種種蔬菜,約上幾個老友喝茶聊天,確實姿彩生活,不像在城市裡面做在廣場中間,看過往的人來人往,夏天跑大型商場門口蹭空調,等到確實做不動了在依靠兒女。

人口的聚集出現了很多的超級大城市,有很多的拆遷戶,當我問他們老了以後會不會回去農村,他們的說法是我們被佔了,不是農村人,而且沒有土地了。聽了這句話,我很是氣氛,他為了給自己貼標籤,就說出這樣的話,這是為自己找的藉口,那我們上億農村人不是城市人口,城市裡面沒有住房,還不是一樣的在城市拼命生活,工作。農村只是讓你們老了去發展,騰出一些城市的空間。

每天早上6到7點,我們早上起來坐公交車上班,小孩坐公交車上學,一上車,用觸目驚心來形容,60歲以上的老人佔一半,本來我們工作壓力大,小孩學習負擔重,還要給他們讓座,他們為了哪個超市開業,哪個菜市場菜便宜,或者有的就為了坐公交車不要錢,一大早就來和我們擠,雖然公交車是公用資源,你們也不能因為瞌睡少就出門那麼早,晚一點出門可以,我建議應該實行分段,或者這段時間老年卡不免費。所以退休後回農村這是一個原因。


標峰理評論


作為60後老農民,沒在廠子裡上過班,不知道能退休的人的想法。

但我們村兒有這樣的,我能說說。

早些年,在城裡廠子上班的老人,退休之後還都是回來,主要是因為他親戚都在村兒裡呢,有的人,媳婦孩子也都在農村,他不回來也不行。

也有的老人,早些年,在廠子裡上班的時候,能辦城裡的戶口,當時要是辦了成立戶口,一家老小也就都去城裡了,退休了也就不回來。

但也有人不想辦城裡戶口,最後還是得回來,我覺得當時肯定是不想離開老家,後來有沒有後悔那就知不道了。

還有人是活著的時候不回來村裡,但他會回村兒給自己選墳地,選好之後,等以後自己沒了,還葬在老家。


河北60後老農


農村對於城裡人來說確實是個很好的養老的地方!以前城裡人不喜歡農村,嫌棄農村髒,亂,差,現在的農村今非昔比,環境好,空氣好。

回到農村可以沒事和昔日的老友敘敘舊,喝喝茶,到地裡散散步,空氣那才叫一個新鮮。我舅就在城裡住了大半輩子,現在回來蓋了座二層小樓,相當於城裡人的別墅,在院子裡養養花,喂喂鳥,種了好多的葫蘆,做起了工藝品,把附近的老年人稀罕的不得了,都來看,我舅也希望他們來,熱熱鬧鬧的心情大好。

說實話,退休後來農村生活可能年齡會比在城市壽命大好多。城裡人的思想比較靠前,也能帶動農村的老人思想前進,不會成為坐吃等死“敢死隊”。


新農廣哥


已經在農村住了近六年了,買了一個院。圖什麼一,圖清靜能幹自己想幹的,二,房間大了多了以前買的東西有地方放了,能天天擺弄了。三,看看自己在沒有了工資能不能生存,工資卡給老婆了,通過五六年的體驗一切都好,隨心所欲痛快。總結在農村比城市省錢痛快。


文人也扛刀


農村空氣好,春天滿山遍野的野菜呀那是真正的無公害綠色產品,養養雞鴨鵝的過一下慢生活,早生太陽昇起,起床吧,坐在爬滿葡萄架下先來他一壺茶,去雞窩撿幾個雞蛋,回來稀飯一熬,雞蛋一煮,吃飽了領著愛犬去田園溜達溜達,秋天果子成熟了,隨便摘下一個,往袖子上一抹,就開吃,不用擔心有蠟,哎呀,田園生活太好了,說也說不完


茶農相姐


這種想法的人會越來越多。第一,落葉歸根。這是很多人抹不去的鄉情!第二,空氣和水源以及飲食。我們村,在恩施靠近重慶,海拔三千多米,四季分明,冬天雪花飄飄,春天山花滿野,夏天早晚涼爽,秋天碩果累累。喝的是泉水,吃的是家種菜,肉是宰的年豬。何為年豬?五穀雜糧餵養夠一年的的豬!我同事經常調侃我,好好的正常日子不過,跑天津來吸著霧霾,喝著消毒水,吃著激素肉,不知道你圖啥?第三,老了,很多都看開了,外面嘈雜的世界,追求的都是虛的,帶不走,還不如清清靜靜的享受晚年呢!老了,看世界的態度和青少中年又不一樣了!


陪菡寶讀古典


大家好,我是小偉在農村,現在有很多人退休後想回農村生活,我感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落葉歸根,思鄉之情,有很多在城市工作的臨近退體的工薪群體,大多祖藉在農村,因為考學、退伍等分配在城市就業,就是說他們很多是農村走出去的孩子,因為從小在農村長大,有一群土生土長的小夥伴,對家鄉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人人都有越老越思鄉的心情,回農村生活是他們的心願。

第二,生活環境好,人到老年很看重的就是養生。近年來國家通過不懈的努力,農村的“髒、亂、差”已經完全杜絕,使現在的新農村到處是青山綠水。農村遠離城市的工業區,空氣質量好,是養老的好地方,有閒置的田園可以自己種菜吃,沒有汙染比較原生態,有很多農村有果園,果子成熟時老人可以進行採摘活動,可以陶冶情操,很適合養生。

第三,扶貧村建設,現在國家扶貧政策很好,很多扶貧村都建設的很漂亮,建有很多老年人文化活動廣場,衛生條件優良,為老人文化娛樂提供方便。

第三,城鄉醫療,因為現人們在對醫療條件的日益需求,現在的城鄉醫院的醫療設施也都更新成先進設備,醫生隊伍技術水平也大大提升,醫院環境也好了,就醫很方便。

第四,城鄉一體化建設,村村通自來水、村村通互聯網、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天然氣等各項農村民生工程的落地項目,使新農村能衛生吃水、告別泥濘路、天然氣使冬季取暖有了保障。

第五,衣食住行生活方便,人到老年都不喜歡住樓房,有的腿腳不好,上下樓不方便,不如住平房方便,都喜歡住農家小院。

以上是我對退休後回農村生活的幾個簡單總結,謝謝大家!





小偉在農村


回農村生活,其實就是看中了農村返璞歸真的那種生活。

但是首先,習慣於城市生活方式,適合在城市裡居住。這部分老人愛好娛樂勞動,比如廣場舞,上老年大學,進行書法、一起樂器演奏等活動,老年生活過得很充實。尤其是子女在城市裡,更要住在城市裡,以享晚年幸福生活。一旦回到農村,人生地不熟,顯得很無聊,整天悶悶不樂,對於身體健康不利。就像農村老人去城裡孩子家居住,更是誰人不識,到馬路上就迷路,住在樓房裡感覺像“鳥籠子”,很憋屈,不適應。而且,現在大多數的農村,實際上並不會跟我們想象的一樣詩情畫意。很多情況下,你有可能有錢都花不出去。很多年輕人到了農村都適應不了。如果老年人看病要跑幾十裡甚至上百里地,然後去排號,看個病要一整天的話,可能會十分不方便。每年回老家上墳,看到路邊的雞糞,也是不禁感慨,20年沒變。不過確實一些防禦疾病我們農村是弱區。並不是說髒亂差,但是跟城市確實有差距。

其次,在城市生活時間長了,就會習慣城市中健全的供暖設備、供水設備以及生活中其他配套設施,雖然現在農村的變化很大,但是遠不如城市,再加上老年人活動不方便,自己生活上可能有點不適應,所以在回農村生活時,也要考慮在不健全的生活設施中是否適應並生活。如果非要到農村去,我還是贊同那種抱團養老的生活。約幾個平時不錯的好友,到農村租賃一處比較寬闊而又有山有水的住房,比如廢棄的工廠學校。大家進行互助式養老,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喲。而如果是久居城市裡面的農村人,到了退休的歲數,全會懷念生養自己的那一片土地。這個時候就可以帶著自己的老伴,回到農村用自己的退休金,弄一個小院。和老伴就在這裡安度晚年,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沒事的時候還可以種種地,種種菜,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美。這樣可以達到身心健康。

其實,回農村養老無非就是看中農村裡沒有汙染的空氣和自己養花養草的慢生活,所以沒有必要一年四季都在農村生活,可以在春暖花開後回到農村,等天氣變冷以後再回到城市,這樣既可以享受農村悠閒生活,也能感受城市中健全的生活設施。

總之,有了退休金的老人,住在城市裡或者住在農村根據各人的生活方式去選擇,晚年生活主要是健康和幸福,當然有錢更好,物質富裕,不用擔心吃穿。不像農民“活到老幹到老”,不提了,都是淚!有退休金,即使農村城市都有房子,還真得需要看每個人內心向往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就像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