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高考和家庭教育有關係嗎?

採蘑菇的寶媽


我自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女兒在高一的第一學期的時候,成績在全國50個人排名在40之後,我雖然不能輔導她的課程,但我一直從心理上和學習方法上給女兒做指導,在從來沒有參加過一次課外補習課的情況下,到了高二下學期,她的成績已經到了班上前五名。最後高考考了674分,在全省排名547名。這說明家庭教育和家長的支持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但我們很多家長沒有引導孩子的能力,不但對孩子的學習提供不了幫助,有不少還會干擾孩子的學習,最典型的就是和孩子關係相處不好,從而讓孩子不能保證良好的學習狀態。因此,家庭教育和高考成績有密切的關係。


教授高考志願


我一直認為,家庭教育是人才的最重要的因素。


我有一陣研究過中國幾個著名的家族,曾國藩家族。我估計很多人看過《曾國藩日記》和《曾國藩家書》,尤其曾國藩寫的家書,裡面對兒子的教誨非常細緻,從小事到做人做事,事無鉅細的指導。曾國藩家族我覺得基本達到了曾國藩的要求,不要求代代有富貴,希望代代有秀才。曾國藩之後200多年,曾家出了很多傑出人物,很多博士、教授和院士。

還有梁啟超家族,梁啟超對子女教育也特別上心,他經常跟子女通信,關心他們的學業,身體和精神,家裡9個孩子,出了3個院士,大部分都是國外留學。


還有“中國的居里夫人”何澤慧的外婆家,王謝長達,他們家也一共出了6位院士。

他們這些家族能出這麼多院士、博士,並不是智商特別高,而是有一定的教育方法,像家規、家風,還有一些學習上的不傳之秘。


我接觸過某個家族的後代,看起來很平常,但接觸久了,你會發現他們的待人接物有自己的一套,特別有原則,有底線,也很有品味。

在學習和研究上,我認為也是有訣竅的。比如,梁啟超建議梁思永讀考古專業,這種就非常具有高度和前瞻性。因為梁啟超就覺得中國歷史這麼悠久,考古是個空白,值得研究。梁啟超還指點了梁思成在古建築方面做研究。梁啟超作為一個學術大家,可以高屋建瓴給子女做指引。


還有考試,也是有技巧的。我經常說的有一本暢銷書,《虎媽戰歌》,如果一般人要跟虎媽學,肯定家裡雞飛狗跳,但達不到效果。書裡面講,她每天讓小孩做多少道題,小孩就能參加數學競賽了。如果簡單做題有效,我估計中國家長都會嘗試,其實是沒用的。

但為啥她家的孩子都上了哈佛、耶魯了呢?這個是訣竅,虎媽不會在書裡講的。她們全家都畢業於名校,其實是掌握了進名校的訣竅。


因此,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在很多時候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成才,成才到什麼高度。高考成績當然也有關,不過在人成才過程中,高考不算最決定性的因素。


當然啦,我講了一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大家也不要氣餒。教育教育分4種: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任何一種教育得法,都可以成才。


大家說呢?


五道口的顏學姐



尺寸之間有天地


我覺得有很大的關係,最簡單的案例,就是職業是老師的子女,高考比率,高於職業非老師的子女。我的女兒很聰明,小時候寫的作文,老師經常當著範文讀,數學搶答總是第一舉手,老師經常表揚,我也引一為傲,初中,高中就開始貪玩了,她為貪玩寫的字都一半一半的,不完整。。。(後期發現),我只顧我的生意,也沒能正確引導她,培養她對學習的興趣,範了嚴重的教育和關心不足的錯誤,高考只上了二本,選擇了計算機專業,現在在北京做程序員,工資還算滿意,但是我做為父親,總感覺沒有盡到教育的任務,內心有一絲愧疚。。。


城盟新商業


有關係,不過我沒有參加高考,這個和家庭教育有關係,和自己的天賦也有關係,我二叔家的兄弟,父親初中畢業,母親沒有上過學,也沒有參加過任何輔導班,一樣順利考入濟南大學,還在日本留過學,是博士後了。所以和天賦也有關係。


普通人172


你認為高考和家庭教育有關係嗎?高考和家庭教育的直接關係不大,主要取決於學生的努力程度和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但是從間接關係來說,家庭教育對學生高考的影響關係卻是最大的,沒有之一!


從直接關係來說,家庭教育對高考的影響微乎其微,起關鍵性作用的,是學生的努力程度和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進入高中階段學習以後的孩子,基本上世界觀、價值觀、甚至人生觀都已經形成了,他們具有了更加強烈的獨立自主性,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小,尤其是在學習方面,往往家長說了都不算。一方面學生們大多都更有主見,按照自己的想法,有條不紊、有計劃地進行學習、作業、和複習;另一方面學生們更信任老師,當家長給孩子提出學習建議時,孩子常常搬出“老師怎麼說”,來駁斥家長的謬論,道聽途說或一知半解而盲目建言的家長們,通常都會被弄得很尷尬。高中的孩子真的是已經長大了,不怎麼精通教育教學的家長,在學習上,還是少說為宜!


從間接關係來說,家庭教育對高考的影響至關重要,甚至直接決定著孩子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堅定基石,基石不牢,大廈將傾!教育專家們常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並且是對孩子健康成長影響最為深刻和久遠的老師!筆者談兩點:①孩子的學習能力主要來自於家庭教育。每個孩子的智力水平,70%都是遺傳自父母親人,孩子從一出生就註定了孩子的聰慧程度;並且孩子的後天智力開發程度,很大程度上也是源於家庭教育。②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更是深受家庭教育影響。民間傳說的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就是這個道理,有著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常常就有著孩子什麼樣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說家庭教育的水平,決定了孩子高考成績的優劣,一點也不為過!


俗話說“勤能補拙”,家庭教育也好,學校教育也罷,對於孩子的高考來說都是外力,不起決定性作用。高考是一場“拼”學生綜合實力的人生考試,“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最終決定高考成敗的,不是家庭教育,也不是學校教育,而是學生本人的素質和努力;在學生智力水平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誰的學習方式方法更有效,誰的勤奮努力程度更優秀,誰才是最好的高考贏家!因此,對於高考來說,高中生特別需要研究學習方式方法,努力讓自己的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同時,“一勤無難事”,高中生務必要更加勤奮刻苦,別人都在努力拼搏,而你卻好逸惡勞,憑什麼你能成為高考贏家?說到底,學習還是高中生自己的事,高考成績的好壞,直接決定於,你是否會學,和是否努力在學!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高考確實與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但不是直接關係,而是一種間接關係,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可是這卻正如學校教育的作用一樣,並不是決定性的,最終能夠決定孩子高考的,只有孩子自己!


自在人生wub


高考成績與家庭教育有關嗎?

李玫瑾教授的親身經歷。有一次開家長會,班主任說,有個學生學習很努力,成績還好,就是數學不好,數學考了全班倒數第二。後來李教授知道,班主任說的,就是她的女兒。

要是你是家長,你會怎麼對孩子說?

孩子太笨了,不是學習的料。然後及早地給孩子找好了出路。

還在初二女兒告訴李教授,學習數學一小時的就累了,彈鋼琴一天都感覺不到累!

你聽到孩子這樣對你說話,你又如何說?

不讓你彈鋼琴了,就知道學習副科。不想學也得學,中考、高考都得考數學!考不上大學,你能做什麼!

李教授卻說,沒事,孩子,到時候高考我們不選帶數學的專業!

後來她女兒畢業於名牌大學的音樂系,現在在小學教音樂,每天很快樂。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發現孩子的優勢。並想辦法支持他。沒有必要要和別的同學走一樣的路。

那麼家庭教育與高考成績有關係嗎?!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如李教授的女兒,我們家長失去了那份從容和智慧,很可能把孩子逼得考不上高中了,哪裡還有什麼高考成績?

心理學指出,人的記憶分為兩類,

1、操作型記憶——見到機械類,很快就可以上手!

2、理論型記憶——書本上的東西,很容易接受。學校的成績很好。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發現孩子的天賦。讓他有信心在學校裡學習。而不是為了家長面子,說學習數控,建築和模具就是出苦力的,不讓孩子學習。

至於孩子的高考成績的高低,還與孩子的天賦有關。

同事是個省數學名師,可是他女兒的數學就是不好!剛開始,他自己給女兒補課,還想讓女兒數學補上去。

後來他不得不接受一個一個事實,女兒不是學數學的料。他只能讓女兒數學,穩住及格線上,不讓其高考時拖後腿。重點培養孩子的外語(優勢學科)。又給孩子選擇了適合她發展的專業。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家庭教育是接受孩子的缺點,然後盡最大能力去支持孩子的發展。

後來同事女兒也上了一本,不過不是雙一流大學。

家長支持孩子,高考能考什麼樣還得看天賦和他的經歷。


江蘇考英語


高考和家庭的教育肯定存存在著內在的必然的聯繫,因為,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環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成熟,家長的良好的思想品德,自覺的學習習慣和自強不息,拼搏向上的精神,對孩子人格和品德的形成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肯定也影響孩子在學校期間的學習和人格。從這個角度來講,家庭的教育環境,家長的言行和品德肯定影響著孩子將來在學校期間的學習成績和高考的結果。

但是辯證唯物主義常識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外因是條件,內因是關鍵,背影只有通過內因而起作用,也就是說,最主要的高考結果的決定因素還是決定考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我良好素質的提高。考生自我學習能力,自覺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是高考的最重要的決定因素,一切的外部因素外部環境只能起著輔助作用,幫助作用,而發揮著主導作用的還在於考生自身的自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明白這個道理,就是作為家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健康向上和諧進取的良好的家庭氛圍,必須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作為考生,必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途徑,學習技巧;不斷拼搏,自強不息,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能必將最終走向成功。


潘敏A


高考和家庭的教育肯定存存在著內在的必然的聯繫,因為,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環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成熟,家長的良好的思想品德,自覺的學習習慣和自強不息,拼搏向上的精神,對孩子人格和品德的形成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肯定也影響孩子在學校期間的學習和人格。從這個角度來講,家庭的教育環境,家長的言行和品德肯定影響著孩子將來在學校期間的學習成績和高考的結果。

但是辯證唯物主義常識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外因是條件,內因是關鍵,背影只有通過內因而起作用,也就是說,最主要的高考結果的決定因素還是決定考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我良好素質的提高。考生自我學習能力,自覺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是高考的最重要的決定因素,一切的外部因素外部環境只能起著輔助作用,幫助作用,而發揮著主導作用的還在於考生自身的自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明白這個道理,就是作為家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健康向上和諧進取的良好的家庭氛圍,必須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作為考生,必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途徑,學習技巧;不斷拼搏,自強不息,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能必將最終走向成功。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題主大概是想問高考成績和家庭教育有沒有關係吧。

當然有相當大的關係,高考成績高低只是一個結果,而整個過程在十幾年漫長的家庭教育中已經完成了。

孩子在三歲以前,他的教育完全是由家庭來實現的。吃喝拉撒睡、情緒、行為方式,都打上了父母深深的烙印。

所以有人認為這個階段是家庭教育最關鍵的階段。

孩子上了小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意志力,對一生的成長都有莫大的作用。

這個階段學校對孩子的成長,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孩子每天有很長的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

但家庭教育依然是現階段孩子成長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比如孩子作業能不能按時完成,有沒有拖拉的習慣,有沒有起床困難,是不是沉溺於手機遊戲,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批評被同學欺負,在家裡能不能得到撫慰,能不能獲得安全感,都是家庭決定的,尤其是父母親給予的。

中學階段,孩子貌似非常獨立,但是他的情感世界,他的人際關係行為模式,依然深刻的受到家庭的影響。

尤其是青春期孩子遇上更年期的父母,這種矛盾、衝突、碰撞,對孩子的學習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其意志力、道德觀養成的階段,父母起到的作用也勿庸多言。

在最後高考的複習和衝刺階段,家庭的作用依然是非常突出的。

比如夫妻關係是否和睦,家庭是否安定,孩子能否有合理的作息安排,吃飯營養怎麼樣,高考期間的接送、陪伴等等一個都不能少。

您是否覺得家庭教育對高考有決定性的作用呢?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10655874103796394"}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