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行駛里程較大的汽車,可以提高機油的粘度等級嗎?

半城煙沙斷橋雪


可以增加機油粘度,但是一般情況下是沒必要的,對於降低發動機磨損也沒有什麼好處!

經常看到有些理論:汽車10萬公里以後,機油應該增大一個粘度級別,20萬公里以後應該再增大一個粘度級別,有必要這樣做麼?

世界上行駛里程最長的汽車是美國人埃夫·戈登的沃爾沃P1800,共行駛了300萬英里(480萬公里),換了100多條輪胎,發動機歷經了2次大修,如果按照上面所說方法,每隔10萬公里就增加一個粘度級別,那麼最長行駛50萬公里就沒有機油可以加了,因為市場上的常用粘度最高的機油粘度是50。所以,按照里程增加機油粘度,就是個扯淡的說法!


發動機燒機油和機油粘度關係不大

發動機在行駛里程多了以後,氣門、活塞環、氣缸內壁等部位自然而然會存在一定的磨損,此時,即使你人為的增加機油粘度,機油消耗量也仍然會很大,很多燒機油的症狀和機油粘度沒關係。當發動機出現嚴重的燒機油現象,首先要考慮的是根據症狀判斷問題原因進行及時修理,而不是考慮增加機油粘度。

現代發動機使用機油呈現粘度降低的趨勢,原來,德系車普遍要去使用40粘度的機油,現在最新的發動機基本上都要求使用30粘度,而美系車發動機一直要求使用50粘度的機油,日系和韓系發動機在很早就要求使用20粘度。


為什麼發動機機油粘度要求越來越低,主要是低粘度機油有以下優點:

1、低粘度機油可以降低油耗

低粘度機油摩擦阻力小,可以減少曲軸迴轉阻力,從而節省油耗。經過實驗,使用低粘度機油可以節省油耗在2-3%左右。

2、低粘度機油可以降低發動機冷啟動磨損

發動機90%的磨損發生在冷啟動瞬間,理論上機油粘度越低,就會越快的被泵送到潤滑部位,特別是在北方冬季低溫環境,機油處於半凝結狀態,潤滑效果很差,同樣是0w的機油,20的流動性永遠比30的好,從這個意義來考慮,使用低粘度機油可以降低磨損。

3、低粘度機油熱循環效果更好

低粘度機油由於流動性更好,熱傳到性能更好,可以更加快速的循環、更快的帶走發動機熱量,因此,對於冬季低溫環境,有利於發動機快速升溫,達到工作溫度,同時發動機在炎熱的夏季高溫時,也可以迅速降低核心燃燒室的熱量。

用戶手冊規定的機油是合適的、安全的

可能有人會說,低粘度機油的運動粘度不夠,高溫抗剪力不夠,會導致發動機高溫磨損,的確,低粘度機油相對於高粘度機油來說,高溫保護性不夠,但是正常情況下汽車的保養手冊要求的機油粘度是經過大量測試得到的,廠家既然建議使用這個粘度,說明測試數據足夠,不會影響發動機,而且日常家用車極少會進行高轉數行駛,一般不會長時間超過4000轉,所以,用戶手冊標註的低粘度機油可以提供足夠的高溫抗剪力,當然,槓精說我經常開車保持在紅線區轉數,那你可以使用高粘度機油。


總結:

用戶在選擇機油時,一般選擇用戶手冊標註的最低粘度即可,高溫地區可以適當增加一個粘度級別,比如,用戶手冊建議使用0w20,那麼北京已北就沒必要使用0w30或5w30,如果是廣東等高溫地區,可以使用5w30,而如果發動機機油消耗量是正常的,不要輕易增加機油粘度。


眾口說車


汽車機油粘度的提升應該是以發動機的工況決定,而不是預計里程;沒有問題之前建議嚴格按照汽車說明書建議標準使用,經過科學嚴謹計算後的建議值是最合理的,外行不應該改變內行制定的標準。

機油是發動機的血液,眾所周知其作用主要是潤滑,而潤滑有壓力潤滑和飛濺潤滑兩種方式。

①·壓力潤滑,發動機通過機油泵從曲軸箱內抽取機油,之後通過壓力泵入機油管道對主軸承、連桿軸、凸輪軸等運動負荷很大的部件進行表面的潤滑。

②·飛濺潤滑,顧名思義是通過濺起的方式對運動負荷較小的位置潤滑,比如重要的汽缸缸壁表面、液壓挺柱、氣門頂杆以及搖臂等位置,雖然磨損小但是潤滑同樣非常重要。

而提升機油粘度並不會損傷發動機,因為機油流動性因粘度的加大而導致流動性變差,壓力潤滑對機油泵的運行會有一定壓力,但具體會減少多少公里的里程並沒有準確的數據支持;飛濺潤滑更不用擔心,因為飛濺後形成的油膜厚度更高,潤滑會有些過剩的。

所以雖然不會損傷發動機,但是高粘度機油對於兩種潤滑的運動部件會產生超過標準值的阻力,運行阻力的加大必然會降低運動慣性;理論上消耗合理的燃油應該產生的動力被機油的阻力損耗了一部分,輸出的動力自然會下降,想要獲得合理的動力則要加大燃油噴射量,所以提升粘度後的直接影響是【油耗升高】。

新車時如建議使用*W-30機油,升級到40粘度後則會出現上述情況,如果從新車時開始提升粘度,期間多消耗的燃油足以抵消後期維護成本。按照建議值使用機油基本能夠做到10~20萬公里不出現明顯機油損耗,因為潤滑是能夠滿足要求的;在正常潤滑的狀態下發動機的正常磨損會相當慢,所以並不用過於擔心。

機油的損耗可以通過機油尺觀察,正常保養時機油的加註量會在機油尺中線稍微偏上1~2mm,以5000公里更換為標準、消耗量最多會在中線偏下一點點,以1萬公里為更換標準也能控制在下線2mm左右。從中線到下線的刻度約為500ml,不達到或接近這一標準都不算嚴重損耗,家用車達到這一標準基本都已經換車了。


說明:機油的粘度不宜提升但更不宜降低,因為粘度過低或導致飛濺潤滑的部位得不到有效的油膜,流動性過大會讓油膜快速變薄,發動機的磨損則會非常嚴重;有些車主為提升性能而降低機油粘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臺內歡迎轉發。)



天和Auto


如果是老車或者說公里數比較高的,建議是提高機油粘度等級的機油,比如說四零的。因為老車或者是公里數比較高,發動機磨損也大一點。四零的更容易保護髮動機。另外老車和公里數比較高有些車會有燒機油現象。換有粘度更高的四零機油會更合適。如果公里數不太多。不燒機油。日本車10萬公里以下可以加二零。10萬公里以上加三零。如果是德系車,法系車建議30或者往上。具體看車型公里數而定。



週末日記01


這個可以的,,,年代久遠,或者公里數大的車,,磨損都是比較厲害的了!!!粘度大一點最起碼能保證潤滑,萬一有的地方磨損比較厲害,粘度大的機油壓力保持比較好!!!油膜也比較厚…………………………比如,原來用30的油,現在就可以用40的!!!就是油耗會稍稍高那麼一點點


個性簽名SuperB


可以的,如果新車時用的是20-30的油,現在8萬公里了可以考慮換粘稠度高的機油,建議用美孚機油。因為美孚的特點是,抗氧性/抗衰減,比較合適長途/劇烈駕駛的車。殼牌特點:清潔性能好,嘉實多特點:磁護,冷啟動時保護髮動機。可以改用5W-40的。


銀狼195779325


我個人覺得如果到了保養里程,機油沒有明顯減少,沒必要輕易改變黏度。


石-磊


當然可以,是必須要逐漸的提高機油粘度等級,老車的磨損量都比較大了,加低粘度機油很可能會燒機油的


修車的那點事兒


里程大的老車一般都會選用粘度高的機油,原因是老車的發動機缸體和活塞間有相當磨損,間隙較大,粘度大的機油可以很好的彌補這個縫隙,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更好。


佛系大叔angeladady


機油寧稀勿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