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產後促進排惡露和收縮子宮的技巧值得推薦?

用戶103510970670


關於惡露

一、什麼是惡露?

女性在生完孩子後,身體會流出一些廢棄血液、壞死脫模等,而這些東西被稱為惡露。惡露一般在產後4-6周排完,正常惡露沒有臭味,但會有一股淡淡血腥味,而惡露的顏色則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變化。

二、如何排除惡露

1、睡覺時採用右側臥

在產後最開始的幾天儘量採用右側臥,這樣可以減少分娩時帶來的痛苦,還可促使惡露排出,防止惡露中的內膜碎片流入傷口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

2、下床活動

月子期間也需適當下床活動,不要長時間久坐或久臥不起。多活動有助於身體信譽流通,對惡露排出有促進作用,同時還可以鍛鍊腹部肌肉。

3、喝紅糖水

大家都知道紅糖水有活血化瘀,祛風散寒的作用。對於女性來講,紅糖水除了在月經期間飲用可緩解痛經外,在產後適當飲用紅糖水,還可有效促進惡露排出,使身體儘快恢復。

關於子宮收縮

一、什麼是子宮收縮?

產後子宮收縮,肯定會引起腹部刺痛。一般產後子宮收縮時間方法大概會持續5-15天不等,並且每個人收縮頻率、力度方面都會不同。

二、如何恢復子宮

1、產褥期適當活動

產後6-8小時,新媽媽疲勞消除後可做起來,第二天應下床活動,有助於身體生理節能和體力恢復,幫助子宮復原。

2、做提綱運動

所謂提肛就是收縮肛門。自然分娩的新媽媽,最好是在當天就開始做提肛運動。每次提肛後憋住20秒,然後再放鬆,每組3-5次。提示:可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提肛憋住時間長短。

3、按摩子宮

當產後新媽媽發現子宮沒有收縮時,可採用環狀按摩法來促進子宮收縮。

方法:將手掌搓熱,放在肚皮上,順時針向下按壓且繞圓,用手掌的力量刺激子宮收縮,直到子宮變硬。


母嬰參考


我是二胎媽媽,二寶現在15個月,分享下我的排惡露的方法和收縮子宮的技巧。

關於惡露

惡露完全排出一般需要20天左右,產後第一週,產婦要多吃一些排惡露的食物,不要過早催奶,生化湯、生薑紅糖水都有助於排惡露。

平時臥床休息的時候,儘量選擇和刀口位置相反的姿勢,順產側切刀口在右邊,儘量左側臥,幫助惡露排出,而且有利於傷口癒合。

讓寶寶多吮吸,有助於子宮收縮,幫助排出惡露。

關於收縮子宮

平時避免過於勞累,睡眠不足等情況。可以做陰道收縮的動作,促進括約肌彈性增強。深吸氣後閉氣,同時像忍大、小便似的收縮肛門,每次練習50次左右,逐漸遞增,幫助鍛鍊。

不要過早有夫妻生活,身體還未完全恢復,最早等到3月以後,過早對身體恢復不利。

總之,每個人情況不同,也可以到專業醫院接受檢查後做相關產後康復治療,效果會更好。

國家級育嬰師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 致力孕期、產後、0~3歲寶寶護理知識分享 (已開通維權騎士)

IF枕邊育兒


有哪些產後促進排惡露和收縮子宮的技巧值得推薦?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經歷過兩次順產,在這裡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產後排惡露和收縮子宮的方法。

(圖片來自孕嬰幫)

1、按摩腹部

經歷過剖腹產的媽媽應該知道,產後幾個小時後,醫生會給產婦按壓肚子,以此來促進惡露順利排出體外,這樣可以促進子宮的收縮和恢復。我是順產的,沒有經歷過醫生的按壓肚子,但我在產後第二天開始,就會經常用手輕輕按壓自己的腹部,這樣可以促進惡露排出,幫助子宮收縮,而且效果還是不錯的。

按摩腹部的方法:將手掌貼在肚皮上,以順時針方向往下按壓且繞圓,用手掌的力量刺激子宮收縮,直到子宮變硬。

(圖片來自福林媽咪)

2、服用生化湯

生完孩子後,醫生都會給新媽媽開生化湯,因為服用生化湯可以促進惡露的排出,一般新媽媽產後服用一週就可以了,不能過量,不然反而會導致出血量過多,對身體恢復不利。

3、母乳餵養

這個方法的對我來說真的蠻有效,本來堅持母乳餵養只是想讓寶寶更加健康,吃得更有營養,沒想到還有意外收穫,在我42天去醫院進行產後檢查的時候,醫生告訴我子宮恢復得特別好,我想這應該和堅持母乳餵養也有一些關係,因為在給寶寶吃奶的過程中,寶寶不斷吸吮會刺激腦下垂體後葉分泌一種激素,這種激素有助於子宮復原。

而且母乳餵養也有助於身體的恢復,我都是在生完寶寶兩個月後就自動瘦下來了。

4、多下床走動

對於新媽媽來說,剛剛生完孩子身體可能會十分的不適,甚至連一根手指頭都不想動彈,其實這樣做是很不利的,如果想要儘快排除前面的惡露,那麼新媽媽最好是要經常下床適當的走動一下。這樣這不僅有利於子宮的恢復,同時還有利於女性盆底肌肉的恢復。

(圖片來自孕嬰幫)

以上就是我產後促進排惡露和收縮子宮的方法,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如果還有其他比較有效的方法,請在評論區進行留言討論,謝謝!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我們說產後42天內的護理非常重要,直接影響產婦的恢復和健康,而前兩週內的養護更是直接影響到惡露排出和子宮收縮,因此必須特別重視。

首先,新媽媽產後切忌自嬌,越早活動越好。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的媽媽,都需要早一點開始活動,從四肢開始到可以翻身,最後坐起和下床,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惡露排出。當然,一定要量力而為,注意傷口不要撕裂了。



順產的媽媽可以適當做個子宮按摩。在床上做一些抬腿的動作也是可以促進子宮收縮的。另外,做一些提肛運動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其次,堅持母乳餵養,從產後半小時的第一次餵奶開始,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為成功的母乳餵養而努力。孩子吸吮的越多越好,對惡露排出和子宮收縮的效果是最好的。不少媽媽的子宮收縮不好與沒有堅持到底有很大關係。同時,輕輕按摩和熱敷都可以刺激子宮收縮。



再次,多喝水多排尿,及時排別憋著。有很多新媽媽產後不願多喝水,因為側切傷口的疼痛而特別逃避上廁所。這是不正確的做法,應當適當的增加飲水量,一方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母乳量,更重要的是促進排毒和惡露排出,防止傷口內部發炎。

最後,注意補充營養,多吃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如紅糖益母水等,同時出院都會外帶生化湯注意按時服用。切忌不要吃發物和辛辣食物,一些上火的食物也是不建議食用。



總之,孩子生下來以後,子宮需要兩週左右才能回到骨盆腔內,6周左右才能恢復到原來的大小。而子宮在復原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強有力的“肌肉收縮”動作,以便能夠及時回到原來的大小。因此在產後1周內,新媽媽常會感到子宮收縮帶來的疼痛。

歡迎留言,關注大賽爸爸說,在育兒的路上與您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