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豬八戒為何對大師兄孫悟空不怎麼服氣?

黑暗騎士駕到


西天取經的路途是非常艱辛的,他們常常是剛剛經歷一難,馬上又有很多的妖怪一窩蜂地上來,非要取了唐僧等人的性命,總是給孫悟空增添這樣那樣的麻煩,孫悟空為了整個取經團隊可以說是貢獻了非常之大的力量,沒有孫悟空也就沒有取經工程的最終成功。

5然而在取經路上,孫悟空和豬八戒老是不和氣,他們兩個人總是互相拆臺,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當年豬八戒去巡山,孫悟空變一隻鳥兒捉弄豬八戒,更為甚者就是還將鳥屎弄在了豬八戒的鼻子上;豬八戒要睡懶覺,孫悟空非要說有什麼寶貝要讓豬八戒去井裡面去撈;豬八戒稍微有點頂嘴,孫悟空對豬八戒就是一頓毒打;想起這一幕幕,雖然看著非常熱鬧有趣,但是成為豬八戒久久揮之不去的陰影。

同樣,豬八戒也是處處給孫悟空找麻煩。當年在遇到白骨精的時候,豬八戒非要說孫悟空打死的是普通的凡人,即使孫悟空叫出山神土地作證的時候,這豬八戒也是萬般抵賴,最後硬是活生生將孫悟空給趕走了。導致師傅被黃風怪給直接抓走,變成了老虎差一點變不回人形。

給人的感覺就是即使孫悟空是大師兄,但是豬八戒老是瞧不起孫悟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仔細看一看他們兩者在下面這4個方面的差距。

第一:學習經歷

孫悟空學習了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但是隻是一些逃生技能,而且所上的學校基本上屬於沒有掛牌的培訓班。而豬八戒是正兒八經的太上老君的弟子,算是名牌大學科班出身,三十六變天罡之術更是厲害的不行。

第二:工作經歷

孫悟空當年為了能夠上天為官,即使是一個小小的弼馬溫他也是願意去當的,後來看守蟠桃園看似風光其實也是一個虛職,再後來的齊天大聖更是一個空頭職位;而豬八戒當年一上來就是堂堂八萬水軍的天蓬元帥,而且各路神仙是夾道歡迎。

第三:武器

孫悟空當年好不容易從東海龍宮搶來了如意金箍棒,最後還被東海龍王聯合閻王告到了玉皇大帝跟前;豬八戒的九齒釘耙是玉皇大帝命人使用上好的材料專門為豬八戒打造的。

孫悟空當年在花果山結拜了很多的兄弟,在天庭結交了很多的好友,但是當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之後,只有二郎神一個人來看望過他;但是豬八戒人家雖然犯了不可饒恕之罪,但是當時很多人都為其求情,最後只是被貶下凡而已,而且下凡之後和很多神仙也都是日常有來往的。

從以上四個方面可以看得出來,這孫悟空和豬八戒之間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的,這也就很好解釋






全球追劇


豬八戒不服孫悟空,罵孫悟空是下面幾個原因:

一、孫悟空出身低

孫悟空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石猴,雖然說吸收了天地靈氣。

但是大多數人是不認可這種出身的,比如現在“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還是一句貶低別人的話。

二、師承關係

孫悟空的師父是了不得的仙人,菩提老祖,但是師父嚴令孫悟空不能說出師承來歷,以免給自己惹禍。孫悟空答應了,就說是自己學會的,從來不說師承來歷。

但是在天庭、人間,特別講究師承來歷,特別講究後臺,孫悟空是保密了,但是為人看不起。

看看豬八戒自己的介紹:

自小生來心性拙,貪閒愛懶無休歇。

忽然閒裡遇真仙,就把寒溫坐下說。

聽言意轉要修行,聞語心回求妙訣。

八戒得意洋洋的說自己的師父是真仙,雖然沒說具體是誰,但是看他那得意勁兒,一定大有來頭,保不齊就是太上老君。

三、官職大小

豬八戒最看不起,就是孫悟空在天庭的官太小,比如弼馬溫,比如看管蟠桃園。

弼馬溫就是養馬的頭,手下只有一些馬伕,級別低的很。看管蟠桃園,手下只有土地和力士,級別也高不哪裡去?

而豬八戒本人是天蓬元帥,掌管十萬水兵,論起來相當於天庭的海軍司令。託塔李天王也只有十萬天兵天將,和豬八戒是平級的。

如果我們拿人家的官員級別來大體類比一下,弼馬溫、看管蟠桃園也就相當於六七品。而水軍元帥相當於一品。

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大這麼多級?

論起官職,豬八戒心中充滿了驕傲,看到孫悟空的尖嘴猴腮,禁不住大罵:該死的弼馬溫!猴子!

四、武器來頭不一樣

豬八戒的耙子可不是做農活用的,我們看看原著,

這鈀豈是凡間之物?你且聽我道來——  

此是鍛鍊神冰鐵,磨琢成工光皎潔。老君自己動鈐錘,熒惑親身添炭屑。 

五方五帝用心機,六丁六甲費周折。造成九齒玉垂牙,鑄就雙環金墜葉。 

身妝六曜排五星,體按四時依八節。短長上下定乾坤,左右陰陽分日月。

六爻神將按天條,八卦星辰依鬥列。名為上寶沁金鈀,進與玉皇鎮丹闕。

因我修成大羅仙,為吾養就長生客。敕封元帥號天蓬,欽賜釘鈀為御節

 

還有好多,我省略了,就看這些就說明九齒釘耙來歷非凡,材料好,打造的人是太上老君自己,還有五方五帝、六丁六甲一起努力,才打造成功,上貢給玉皇大帝,又被玉帝欽賜給自己的,那是天庭的至寶。

而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雖然是大禹治水留下的,但是大禹也沒法和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相提並論,所以豬八戒對自己這把釘耙那是愛若至寶。


五、經常被悟空戲弄辱罵的反擊

因為八戒又饞又懶,而且孫悟空猴性調皮,特別喜歡戲弄、笑話、辱罵豬八戒,八戒也不是好惹的,經常回罵孫悟空。

既然是回罵,當然無好話,當然是要揭短。孫悟空的短處主要就是官職低,沒來歷,所以經常罵孫悟空,孫猴子,猢猻,該死的弼馬溫之類!


以上就是豬八戒雖然本事小,但是經常看不起孫悟空,罵孫悟空的原因。


陳健4396


個人認為豬八戒對大師兄孫悟空不怎麼服氣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豬八戒認為孫悟空沒有什麼背景,因為孫悟空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只是個石猴而已!而豬八戒則是天庭北極四聖之一的天蓬元帥!

且孫悟空師傅菩提祖師要求孫悟空要低調,孫悟空從來不在他人年前提及自己的師傅菩提祖師,豬八戒只簡單認定孫悟空不過是一介石猴而已!

二、孫悟空被玉帝招安只是封了個最小的官職——弼馬溫!即使後來後來爭取了個齊天大聖,也不過是看管蟠桃園,在豬八戒眼裡孫悟空哪和他這個天蓬元帥相媲美!孫悟空官職的大小同時也說明當時玉皇大帝是沒有把孫悟空放在眼裡的!整個天庭恐沒有幾個人把孫悟空這個齊天大聖放在眼裡。

三、孫悟空會72變,但豬八戒是36變。72為地煞數,然36為天罡數,自然是豬八戒的36變更厲害!因此豬八戒心裡也不怎麼服氣孫悟空,要不是孫悟空偷吃仙桃、仙丹及在太上老君八卦爐裡練就火眼金睛成金剛之軀,恐怕僅憑孫悟空這72變本領是大不過豬八戒的。

總之,西天取經的路上,作為二師兄的豬八戒對大師兄孫悟空心裡存有不服的念頭也是可以理解的。



小米愛2586


《西遊記》裡,孫悟空是西行隊伍裡的大師兄,豬八戒出現晚了一步,成了二師兄,但是豬八戒貌似一直對孫悟空不怎麼服氣,老是喜歡挑撥他和唐僧的關係,並且很成功,所以取經路上兩人經常互相作弄,反而沙僧比較聰明,兩個都不怎麼搭理。

其實論智慧論武功,孫悟空確實比豬八戒高那麼一點點,豬八戒為何如此憤憤不平?

  • 其一,跟豬八戒的師承有關。

豬八戒當年能得道成仙就是因為一位神仙贈送他一顆九轉金丹,讓他免去無數年的苦修,飛昇之後更是得到玉帝的器重和諸多的榮耀,連天庭的重要禮器九齒釘耙都賞賜給了他,種種證據都暗地裡指明當初送他金丹的正是太上老君,所以他才會得到重視和禮遇,他對老君是心存感激的。

而後來,孫悟空大鬧天宮,偷吃了老君不知多少金丹,不要以為孫悟空吃的數量多就以為金丹不是什麼稀罕物,當時太上老君向玉帝稟告的時候,玉帝都被嚇到了,且看原著如何描述:

老君朝禮畢,道:“老道宮中,煉了些九轉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不期被賊偷去,特啟陛下知之。”玉帝見奏悚懼。

從玉帝的這般表現,足以見得九轉金丹的珍貴,而且從豬八戒當年的經歷來看,一粒金丹就可以造就一位太乙天仙,而孫悟空卻吃了足足五個葫蘆的量,跟吃炒豆子似的,從而煉成了金剛不壞之身。當然,孫悟空如此輕易地得手,極有可能是太上老君故意為之,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孫悟空的修為和本領,不然後來也不會還附贈他一對火眼金睛,一切都是為了取經。

總的來說,太上老君在孫悟空身上可是花費了不少心血,或者可以這樣說,菩提祖師是孫悟空基礎班的授業恩師,而老君則是孫悟空進階版的導師,而且這個進階還有點速成的意思。而在豬八戒眼裡,可能孫悟空就是偷吃了他師父金丹的小賊,雖然本領是要比自己高那麼一點,但是都是因為金丹的緣故,要是自己能吃上那麼多金丹,必然可以吊打孫悟空。所以,豬八戒始終對孫悟空心懷芥蒂。

  • 其二,跟豬八戒的身份有關。

豬八戒好歹也是掌管過天河八萬水軍的實權人物,但到了西遊隊伍,居然還要屈居孫悟空之下。豬八戒在天庭多年,自然知道孫悟空齊天大聖的名號是徒有虛名,所以只會認定孫悟空就是隻當過一個小小的弼馬溫,自然會瞧不上他。當年兩人在高老莊相遇的時候,豬八戒就是口口聲聲稱呼孫悟空為弼馬溫,因而兩人一番好鬥。

當然,憑本領,豬八戒確實不是孫悟空的對手,但是他始終會記得曾經輝煌的過去,記得孫悟空當過弼馬溫,所以矛盾自然就產生了。並且,孫悟空水下功夫不行,而豬八戒偏偏又特別擅長水戰,這又讓豬八戒認為孫悟空不如自己,但是取經是大事,不可耽誤,於是他也並沒有和孫悟空鬧大矛盾,甚至孫悟空被趕回花果山都是豬八戒去請回來的,畢竟大局為重,不過有機會吐槽豬八戒也不會放過。

結語

總的來說,豬八戒的本領不算太弱,但是他性子懶散,註定沒有孫悟空那種戰無不勝的銳氣,所以打鬥起來他始終略輸孫悟空一籌。並且,孫悟空吃了太多金丹,體力方面似乎接近無限,很多厲害的妖怪跟他打上個幾百回合都受不了,不是要吃飯就是要休息,像黑熊精、青牛精之類都是如此,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留言。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青年剛木


青年剛木


原因有三:

第一,出身的高低。豬八戒看不起孫悟空不是取經時才有的事情,而是早在他擔任天蓬元帥時就這樣。

豬八戒曾經是掌管天河十萬水軍的天蓬元帥,地位尊崇,就算被貶下凡間,在取經之路上,也總是以此為傲,常常介紹自己的過去!

而孫悟空呢?本是天產靈猴,就算本身神通廣大,法力高強,也改變不了出身的卑微和籍籍無名。而且,孫悟空當時是被天庭“招安”上界當官的,出身草根。

更重要的還有。孫悟空只擔任過一個弼馬溫的小官,這自然是不會被當時是天蓬元帥的豬八戒看得起。從後來取經路上豬八戒每次抱怨猴子是“弼馬溫”可以看出,豬八戒對猴子是看不起的。

就算後來被封為“齊天大聖”,也是有職無權的頭銜而已,跟天蓬元帥這種實權官職是不能比的。

第二:體制內的老油條對體制外的愣頭青,“貴族”心態看待“暴發戶”

在豬八戒眼中,孫悟空縱然神通廣大,也最多不過是個“暴發戶”,根本比不上自己曾經的“貴族”身份。

豬八戒跟孫悟空都曾在天庭任職,而豬八戒肯定是比孫悟空更懂得天庭“體制”的一些規則的,無形之中有一股優越感。

而“暴發戶”孫悟空呢,根本不懂得天庭的“遊戲規則”:

天庭封他為不入流的小官“弼馬溫”,他歡喜接受,這在豬八戒和天庭其他人眼中就是個笑話。

天庭封他為“齊天大聖”,孫悟空覺得得償所願,是自己對天庭的勝利。而真是情況卻是有職無權,只不過是天庭為了約束他而耍的把戲,可憐他卻不知,反引以為傲,並且在取經路上屢屢這麼自稱。殊不知他這個“齊天大聖”只有自己認可而已。深諳天庭遊戲規則的豬八戒自然明白這些,這就顯得孫悟空更是一個笑話。

在孫悟空看來,大鬧天宮本是自己做的最轟轟烈烈的事情。而在豬八戒看來,看似充滿反抗精神的英雄孫悟空卻是十足的傻✘。體制內的豬八戒知道無論自己怎麼做,也不過是別人的一顆棋子。試圖反抗?那是最不明智的行為,甚至最後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而初入體制的孫悟空卻“不知天高地厚”,十足的愣頭青。

更加愣頭青的事情是,孫悟空雖然被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卻還不懂遊戲規則。在取經路上,初期的孫悟空還是像以前一樣“不諳世事”,把降妖除魔這件事做的無比較真。而豬八戒冷眼旁觀,他深知取經不過是各派力量的重新洗牌,選擇不入局。這時候,豬八戒看孫悟空更像是局外人看局中人。這是角色的優越感。

一個懂得體制的遊戲規則,一個是體制內的愣頭青,這就使豬八戒有了一種見識上的優越感,就算被貶凡間,就算法力不如孫悟空,也無法消除這種優越感。

第三,神仙對妖怪的身份優越感!

我們來看一下取經五人組取經前各自的身份:

唐僧:如來佛祖的二徒弟金蟬子。

孫悟空:天產靈猴,妖中之王。

豬八戒:天蓬元帥。

沙僧:捲簾大將。

小白龍:龍王太子。

可以看出,取經五人組中只有孫悟空是個妖怪,其他非仙即佛,最差的也是龍王太子“富二代”。這些身份雖然代表過去,卻在人心中微妙地起著作用,這也是豬八戒看不起孫悟空的一個原因。


觀心講國學


在《西遊記》中,不得不提孫悟空跟豬八戒的矛盾,但其中矛盾的根源確實豬八戒一直看不起孫悟空。

儘管孫悟空的本事比豬八戒大的很多,孫悟空看豬八戒笨手笨腳,常常以呆子來稱呼他。可在豬八戒的眼裡,孫悟空其實也有短板。

那就是出身不好,豬八戒惱怒孫悟空的時候,常常稱呼他為弼馬溫,或孫猴子。骨子裡豬八戒總是看不起孫悟空。

其一,孫悟空沒有背景。孫悟空無父無母,是石頭縫子裡蹦出來的,既然是個石猴,自然沒有後臺。在拼爹大肆盛行的時代,老鼠精居然拿李天王的牌位唬人,孫悟空自然沒有值得吹噓的。唯一的自豪之處,就是不服輸。

其二,孫悟空老師很低調。多次教訓悟空不要到處顯擺,須菩提祖師告誡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悟空道:“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只說是我自家會的便罷。”

其三,孫悟空做的官職很小,連玉帝也看不起他。

其四,孫悟空的本領大,多次讓豬八戒下不了臺。當年在高老莊也是老孫拼命收服的。豬八戒打不過孫悟空,自然要過過嘴癮,那豬八戒當年也是赫赫有名的天蓬元帥,昔日又是交過手的,因此對孫悟空很是不滿意。





一天天的秋老弟


豬八戒――孫悟空!

天罡36變――地煞72變!

天神――妖猴!

天蓬元帥――弼馬溫!

請吃蟠桃――偷吃蟠桃!

2師兄――大師兄(落差太大呀[酷拽])!

最主要的是豬八戒狠孫悟空在高老莊棒打鴛鴦,換誰服氣呀!




影視小紅魚


這個問題和豬八戒的背景關係很大。

首先來說豬八戒,他在天庭當過天蓬元帥,雖然下馬了但是官架子還是在,那點虛偽也沒放下。後來雖說犯了天條被打下凡間,但是依然過的瀟灑,在高老莊附近的山洞當妖怪那日子也是無比暇意。

孫悟空的出現讓豬八戒的暇意生活就此結束,敗給孫悟空,被收服取經,馬上娶到手的高小姐也被孫悟空攪黃了。可以說八戒內心是非常恨孫悟空的。

再就是孫悟空的出生,沒什麼背景,在八戒眼裡就是個妖猴。一路上搶盡了風頭,還常捉弄八戒。所以豬八戒對孫悟空非常不服氣,這都是情理之中的。




涅槃說事


首先是地位上的優越感。

孫悟空本是一名妖怪,四處求道。本事有成大鬧地府,龍宮。被玉帝星詔安上天做了一個“弼馬溫”知道是看馬的官,之後不幹了。最後做了“齊天大聖”看管蟠桃園。只是這些都是虛名。根本沒有實際權利。

豬八戒出生就比較牛叉了,不似孫悟空那樣。好吃懶坐。神仙找上門,直接來一顆大還丹。就飛昇成仙了。然後直接就是封了天蓬元帥,掌管十萬天河水軍。原文是有描述的:

自小生來心性拙,貪閒愛懶無休歇。不曾養性與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忽然閒裡遇真仙,就把寒溫坐下說。勸我回心莫墮凡,傷生造下無邊孽。有朝大限命終時,八難三途悔不喋。聽言意轉要修行,聞語心回求妙訣。有緣立地拜為師,指示天關並地闕。得傳九轉大還丹,工夫晝夜無時輟。上至頂門泥丸宮,下至腳板湧泉穴。周流腎水入華池,丹田補得溫溫熱。嬰兒奼女配陰陽,鉛汞相投分日月。離龍坎虎用調和,靈龜吸盡金烏血。三花聚頂得歸根,五氣朝元通透徹。功圓行滿卻飛昇,天仙對對來迎接。朗然足下彩雲生,身輕體健朝金闕。玉皇設宴會群仙,各分品級排班列。敕封元帥管天河,總督水兵稱憲節。只因王母會蟠桃,開宴瑤池邀眾客。

其次是武器上。

孫悟空用的是太上老君冶煉的神鐵,後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後遺下的定海神珍鐵,放在東海。金箍棒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是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
豬八戒用武器全名稱為上寶沁金耙,乃太上老君用神冰鐵親自錘鍊,借五方上帝、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淨雷法咒、六丁六甲之力鍛造而成。九齒釘耙重量有一藏之數,連柄五千零四十八斤(一藏之數)。八戒武器實則是一種禮儀器,威力不俗。雖不如靈感的武器,卻也是靈寶一件。

個人我覺得就是,孫悟空的武器就是太上老君用一塊神鐵隨便練了下,讓大禹用的。而豬八戒的九齒釘耙,是太上老君親自錘鍊。而且還找了幫手。這個武器是一種身份象徵。試問天庭幾個人能有這待遇。說明豬八戒背景也很大。

最後是本事

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也叫地煞七十二變。七十二變的主要用途是躲避天雷、陰火、贔風三災帶來的傷害,以此實現永生的願望。這種變化的缺點就是形似神不似。簡單的說就是空有外表。

而豬八戒的三十六般變化。也叫天罡三十六變 所謂三十六變,不是變化三十六種,而是本元變化。(如果,豬八戒不是隱藏實力,那麼就是懶。畢竟天罡三十六般變化,如果孫悟空學了,也不會被壓五行山下。)

總的來說,豬八戒為何對孫悟空根本就不服,只是因為本身比較懶。只能耍耍嘴皮子了。


一憶一


儘管在西天取經的師徒四人當中孫悟空的本事是最強的,但是卻總是被笨手笨腳的豬八戒瞧不起,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孫悟空的出身不好。雖然豬八戒打不過他,表面上還有點阿諛奉承,但是骨子裡根本就瞧不起孫悟空,所以發起火來常常稱呼他弼馬溫或者孫猴子,很多人對於豬八戒瞧不起孫悟空的原因主要總結出以下幾點。

首先,孫悟空沒有後臺,是一個石頭縫裡蹦出來,無父無母的孤兒,更是因為從小缺乏教養,所以給人瞧不起;其二,因為老師警告過孫悟空,不許在外人面前提起自己,更不能說是自己的徒弟,這就給了豬八戒一個假象,孫悟空再有本事,走的也是野路子,不像自己一樣根正苗紅;其三,孫悟空被天庭招安以後,封的官職非常小,只是一個養馬的小官,而豬八戒是當過天蓬元帥的人,瞧不起馬伕也是正常的;其四,孫悟空仗著自己本領強,多次豬八戒下不來臺,可是打架豬八戒又打不過他,只能使陰招下絆子過過嘴癮。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孫悟空的武器太差,因為實際上這並不是一把戰鬥的武器,僅僅是用來定海的神珍鐵而已,這讓每天都手拿神器的豬八戒自然有了傲嬌的本錢。

九齒釘耙又被稱呼為上寶沁金鈀,是豬八戒的武器。這把武器是太上老君用神兵鐵親自動手錘鍊,借五方五帝、雷聲普化天尊、淨雷法咒、六丁六甲之力鍛造而成,除了金剛琢這件後天至寶,九齒釘鈀堪稱後天神兵最強。

此外,沙和尚的降妖真寶杖也是其做捲簾大將之時玉皇大帝欽賜的寶貝,人間少有,天上無雙。沙僧曾經作為御前第一侍衛,武器自然也不會弱,被稱呼為凌霄寶殿第一神兵也不為過,與九齒釘鈀相比,相信也相去不遠。可是孫悟空的兵器就比較寒磣,僅僅是太上老君八卦爐中鍛鍊的神珍鐵,被大禹治水時借走,成了測試江海深淺的一個定子,被孫悟空拿走之後才威震天下,在神仙眼中,本質上其實比燒火棍也強不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