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後人是誰?

赤兔萬里行


一、李白的兒子與女兒:

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記載:“白始娶於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於劉,劉訣。次合於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終娶於宗。”由此可見,李白一生有四個女人,在詩人的四個女人中,只有許氏和東魯婦人為李家傳了香火。

四個女人與詩人的婚史或同居史及生育子女的相關情況分別是:

第一任,許氏,10年。許氏是故宰相許圉師之孫女許宗璞,詩人二十七歲與她結婚,後定居於安陸(今湖北安陸)並在安陸生活了十年。他們育有一女一子,女兒叫平陽,兒子叫伯禽。十年後,許氏病亡。

第二任,劉氏,只是同居關係,同居時間不詳。估計是兩三年,甚至更短。因為兩人生活不幸福,劉氏棄詩人而去,時間應該在他41歲奉詔之京之前(詳見《南陵別兒童入京》)。他們沒有愛情結晶。

第三任,東魯女子,姓氏不詳,兩人共同生活5年,也是同居關係,是詩人在山東任城相識。詩人對這位東魯女子特別信任,為她在東魯置下了大片房產,還把與許氏所生的一子一女託付給她照顧。令人百思不解的是,詩人的作品中沒有對她有相關的介紹,所以這個女人也就成了永遠的謎。她還為詩人生下了一個兒子,叫頗黎。

五年後,東魯女子病亡。

第四任,宗氏,10年。在公元749年前後詩人與前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在宋城(今河南商丘一帶)結婚,相處近十年,竟未生下一男半女。

二、平陽、伯禽和頗黎的後人相關情況:

根據史料記載,伯禽在父親去世30年後,因江淮地區發生特大洪澇災害而不祿,因為伯禽是一個讀書人,是一個沒有做官的“士”,按《禮·曲禮下》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終年56歲。

平陽結婚嫁人後不久就病死了。

伯禽婚後育一子兩女,長子在12歲時,外出不知去向,長女嫁給了一個叫陳雲的農民,次女嫁給了一個叫劉勸的農民。

頗黎,不知何故,下落不明。

在詩人去世70年後,一個叫裴靜的文人去拜謁他的墓地,他明確記載已有五六年無人來此掃墓。再後來,詩人孫女之後人,人們也無從知曉了。


文史資料選輯


子輩

李白與湖北安陸的許氏夫人生了一男一女,女兒平陽,聰慧知禮,可惜出嫁不久即死去。兒子伯禽聰明機敏,知書能文,但是一生都在自耕自讀,始終沒有進入仕途。

李白後來在山東又納“魯一婦人”為妾,生子名叫頗黎,史書沒有相關事蹟記載。

孫輩:

李白有一個孫子,兩個孫女,皆為伯禽子女。孫子早年效祖父浪遊之舉,離家出走,不知所終。

兩個孫女都在當塗嫁給了當地的農民。雖然都成了農婦,但她們的狀貌舉止“進退閒雅,應對詳諦,且祖德如在,儒風宛然”。

範傳正曾極力勸二女改嫁有錢有勢的士族。可是她們卻絲毫不為所動,表示不願貪圖富貴,否則無顏去見九泉之下的祖父。

(參考於北京青年報 張佳《李白的後代》)

之後的後輩就無再多記載。雖然李白的後輩並無突出成就甚至多為貧苦農民,但由歷史記載可見,他們依然保持精神氣節。其實世人大多隻能平凡地度過一生,只要無愧於心,也不枉此生不是嗎?


從一點國學說起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譽為“詩仙”。據考證,李白出生在中亞的碎葉城(屬於今天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一個商人家庭裡,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5歲那年,突厥人入侵碎葉,舉家來到蜀中綿州昌隆縣(四川江油縣)青蓮鄉定居。

李白詩歌流傳下來的大概有990多首,如著名的組詩《古風》,樂府《行路難》《梁甫吟》《將進酒》等;還有壯麗山河的《望廬山瀑布》《夢遊天姥吟留別》等。李白不僅是位高產詩人,也是一位“劍客”。比如,李白的詩中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有劍術、劍法,當然也有歷史、地理、宗教等領域。可以說,李白是唐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對後世的詩歌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

據說,李白從小聰穎過人,不少書他看一兩遍就印在了腦海裡,但他很貪玩,讀著讀著就不肯用功了。 李白10歲通五經,平日喜擊劍為俠,輕財好施。經考證,李白先後有過四個女人,26歲時與第一任妻子成婚,娶的是許氏夫人,是前任宰相許圉師的孫女,在一起生活的時間長達十年。許氏為李白生了一男一女,兒子伯禽聰明機敏,但一生都沒有進入仕途;女兒平陽,出嫁不久即死去。第二任(同居關係)劉氏,第三任(納妾)“魯一婦人”,與李白生有一子,名為李頗黎。李白與“魯一婦人”後來分開可後,從此再也沒有與李頗黎相見。李白這個兒子(

頗黎)的命運,也成了一個永久的謎。 第四任妻子宗氏,宗氏是唐中宗時期宰相宗楚客的孫女,李白入獄時,她還極力營救過。之後,李白被流放,從此再沒見過面。

李白死後的50年,有位叫範傳正的官員因為崇拜李白,找到了李白的墳墓。他打掃乾淨,又竭力訪求李白的後人,求了三年,才找到李白的兩個孫女,都已出閣了,嫁的都是農人。據李白孫女說,她們的父親於貞元8年去世,一個哥哥外出後10多年杳無音信。可以說,李白也沒有想到,他的後人會無所學成、貧困潦倒,成為真正的一介平民。


書房記



李白的後人是誰?這個問題也只有我能回答了。問的我熱淚盈眶。

請問:我能慚愧的說一句,是我,可否?

別看我不學無術,狗屁不是,但是不影響我是李白的後人,這個不爭的事實。

事實勝於雄辯,雖然我沒有事實,但是我也要雄辯一下。

不知各位是否聽過一句話,就是我們家族的所有的詩歌才氣都被李白所施展用盡了。

自從他寫下床前明月光,我們家族每次上床都要看看有沒有月光,如若天陰,我們會黯然傷神。

自從他寫下美人如花隔雲端,我們家族找對象,都要在有云的日子,還必須是開花的日子,隔著花看對象。

自從他寫下清平調,每次見了胖點的女人,我們家族都要說,雲想衣裳花想容,基本都是被罵,你有病,容你妹啊。

自從他寫下將進酒,每次我們家族喝酒時,都要裝的很灑脫,非要把個孩子推出來,說去換酒去。


自從他寫下遙看瀑布掛前川,每次上廁所時看到別人時都要說,有很多次被打。

自從他寫下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見了姓孟的,我們家族都要講,有幾次竟然被認為同志哥,我差點走上彎路。

自從他寫下。。。。。。。。。。。。。。。。。

他把所有的詩歌都寫的那麼精彩,讓我們後人怎麼去寫?

曾經我問家族族長,我們家也是官人之後,怎麼現在這麼窮,族長說,都被老祖宗,拿去買酒喝了。

李白斗酒詩百篇,於是為了寫詩,我狂飲,但是好像不好用,詩沒寫出來,喝多了,尿了幾次褲子。

後人難,難於上青天,雖然被李白吸走了整個家族的靈氣,精氣,但是我還是恬不知恥的在這裡寫了, 不管好壞,不管對錯,不管真假,我都寫了。


龍飛鳳舞九天遨遊


唐代是我國曆史上比較的強盛幾個朝代之一,在這時期湧現了很多優秀的人物,像李白,杜甫便是其中的最為傑出代表。尤其是李白,他傑出的才華以及灑脫的為人處世都為後世的人們稱道。這也讓他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人物。

而關於李白的歸屬也成了許多地方爭奪的焦點,甚至連我們的鄰居韓國都曾經大言不慚的說李白是屬於他們國家的人物。只不過這種無稽之談我們向來也只是笑笑而言。只不過,在後世也有不少人自稱自己是李白的後代,像在江蘇的一個村莊就自稱他們是大詩人李白的後代,這裡的人幾乎都是以李為自己的姓氏,他們還說自己的家譜自唐朝就傳承至今,歷史十分悠久。而關於這個村莊是李白的後代這件事還要從一位老人的身上說起。

這一位老人已經是有近80歲的高齡了,作為村子裡在上世紀中第一個大學生,他的學識淵博,曾經擔任過大學教授,而在退休後,老人就開始研究自己的族譜餓歷史。在一次探親中,老人認識到了一個同為姓李的朋友,在交談的過程兩人談起了自己的姓氏起源,只不過,兩人雖然同為李姓,但起源不同,這位李姓的朋友說自己的李姓是源自老子。這副得意洋洋的樣子讓老人心裡很不是滋味。

回到家後,老人便開始查閱自己祖上來源。在查找的過程中老人發現一本老舊的族譜,上面寫著,自己祖先命為李繁,是在明朝的洪武年間搬來此地居住,歷今17代,而這個名為李繁的祖先正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嫡系之後,而且關於此處的註解是當時舉人所為,可信度可以說非常高了!也就是說,自己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村莊中的一眾村民們都是李白的後代。

發現了李白的後代這不是一件小事,這件事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尤其李白研究學會的對這件事更是十分重視。只不過對於此事研究學會給出解釋是這樣的,當時李白只有獨子伯禽,而伯禽一生也只育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兒子自幼離家,下落不明。而兩個女兒也只是嫁給當地農民。所以,關於所謂的李白後人的說法是不真實的。而且,老人祖先是李繁尚有跡可循,但所謂的李繁是李白嫡系的說法卻毫無根據。


傲嬌的小農人


李白的生平故事在《新唐書》《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草堂集序》《李翰林集序》和他的詩裡都有記述。

公元762年,李白在當塗病逝,時年六十二歲,結束了命運多舛的一生。雖然李白一生都懷有“管晏之志”,但政治上坎坷不平,還差點因站錯隊流放夜郎,情路也不暢,一生先後有過四個妻子,三個子女。


李白第一次結婚當了上門女婿,在安陸通過孟浩然的牽線搭橋娶了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生有一女一男,女名平陽,男伯禽和。結婚十年之後,許氏去世了,李白又遇見了劉氏。

第二任劉氏,公元739年,距第一任妻子去世一年之後,李白和一個姓劉的女人好上了。不久,因為劉氏有些看不起李白,李白憤而離開去長安。


第三個妻子是山東人,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李白攜子女移家東魯,與“魯一婦女”結合,生一男名天然。這段時間李白過得比較灑脫,李白剛從首都長安出來,揹著一大布袋金銀財寶和杜甫、高適一路遊山玩水,與他二人分手之後,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路過任城,他結識了這位婦人,兩人情投意合。李白就把以前的兒女們接過來,置辦了些產業,準備在這裡了此殘生,可惜的是這個妻子在他們結婚五年後,不幸亡故。


第四個妻子宗氏,可能是李白一生的最愛,她是李白在河南開封結識武則天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這或許就是緣分。話說有一天李白在梁園喝高了,詩興大發,便揮筆在牆上寫下了《梁園吟》,東倒西歪地就走了。走後不久,宗氏就和僕人來到了這,看見這首詩,久久不能釋懷。正好梁園的人看見了,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並花千金買下了這面牆壁。於是也就留下了這段“千金買壁”的佳話。這次可能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吧,李白對宗氏喜歡的不得了,還多次在詩裡秀恩愛。 \t\t\t \t


殘月枕夢


《李白》

世人見我太疏狂,

回日攬龍灌一觴。

世人稱我酒中仙,

日飲三鬥詩百篇。

世人不知我憂愁,

恨不捶碎黃鶴樓。

世人不解壯士悲,

遊扶桑兮掛左袂。

腰難折,眉安摧,

謔浪赤墀輕權貴。

壯士歌,玉壺碎,

何期燕家重郭隗。

八十翁,直鉤垂,

豈得文王獵清渭。

夜郎迢迢蜀道難,

不見大道出青天。

雪滿太行冰塞川,

何日滄海濟雲帆。

思謝尚,懷謝安,

欲濟蒼生未應晚。

曳裾王門不稱情,

拂劍高歌涕泗漣。

白日昏,龍難攀,

何不飛砂求神仙。

洞庭月色香爐煙,

騎二茅龍不復還。

太山一毫九百篇,

餘風激兮億萬年。


愛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著名詩人,曾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被稱為“詩仙”。可以說李白在中國是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可是卻很少見到有關他後人的事蹟。



據瞭解,李白共有二子一女。

其中長子,李伯禽,小名明月奴,是原配夫人許氏所生。不曾入仕,默默無聞。生有一個兒子,長大後不知所蹤,兩個女兒,都嫁給了農夫。

長女李平陽,也是原配夫人許氏所生,長大後出嫁不久去世。

次子李天然,小名頗黎,是遊東魯的時候和一個東魯婦人所生。

李白的《寄東魯二稚子》中曾經寫到:“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誰復憐。”


可惜李白這麼才華橫溢,子女卻都名不見經傳,不知道是李白酗酒過度的原因,還是他太有才了,用盡了子女的才氣。

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春風化雨96149


是李多,李姓多


55121212觀天象的人


李白,李白,

白搭白。

狂傲一生,

浪蕩一世。

除了幾篇酸詩、爛文,

醉裡夢裡瞎飄。

於國、於家,

有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