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兩宮垂簾聽政,如果慈安不滿慈禧所做所為,能不能推翻她?

715457390177張建軍


可以。



歷史上的慈安太后,由於存在感不強,一般認為她只是個打醬油的角色。而慈禧太后存在感很強,一般認為她是晚清最有權力的女人。但實際上,慈安活著時,她才是整個清朝地位最尊貴,最有權力的女人。

因為咸豐病死時,為了避免皇權旁落,做了兩手準備。

一是讓以載垣、肅順為首的八大臣輔政,授予他們“贊襄一切政務”的權力。

通俗的說,就是咸豐皇帝賜予八大臣對全國奏章有“草擬”權

二是賜予慈安“御賞”印章,讓她監督八大臣並監護同治。

通俗的說,就是賜予慈安“披紅”加“蓋印”的至上權力

當時,雖然咸豐也同樣賜予了慈禧一枚“同道堂”印章,也給了她“披紅”加“蓋印”,監督八大臣並監護同治的權力。



但是,古代大戶人家的大小老婆,是有排名先後的。八大臣草擬的奏摺,慈禧和慈安要同時簽字加蓋印才有效。而且慈安是正牌皇后,所以她的印章要蓋在慈禧之前。

這樣一來,小老婆慈禧的法統,天然就弱於了大老婆慈安。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慈安權力這麼大,為什麼晚清拋頭露面的都是慈禧在出面,而看不到慈安的影響力呢?

是這樣的。慈禧和慈安,一小一大,她們的利益是一致的,就是限制權臣,維護她們垂簾聽政的權力。而慈安是正宮娘娘,她要維護自己的正宮形象,所以很多事情她都不方便露面表態

舉個例子說。辛酉政變之前,肅順與兩宮太后爆發了激烈的權力鬥爭。當時兩派人都在爭取全國官員的支持和同情。兩宮太后這邊是慈禧帶著小皇帝同治借祭祀巡視之機,對著地方上的臣子們哭泣,聲稱肅順欺負她孤兒寡母,欺君罔上,到處裝可憐。


這種丟面子的事,慈安這個正宮娘娘怎麼可能拉得下臉去做?對於慈安而言,慈安去拋頭露臉就好了,她要做的,就是等慈禧把事情辦完了,她再簽名、蓋印。

另外,慈禧、慈安這麼分工,也有好處。

其中最明顯的一個好處就是——如果慈禧把事辦砸了,慈安還可以出來收拾殘部。不至於讓她們沒有退路。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安德海案。

1869年,慈禧的心腹安德海被山東巡撫丁寶楨逮捕。當時同治想殺安德海,恭親王奕訢也想殺安德海,滿朝文武很多人都想殺安德海。這個時候,慈禧就尷尬了,她沒有退路了。最後是慈安拍板,下旨殺安德海,才平息了這場事件。

事後,慈禧丟了一點面子,但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制度並未受影響。因為大家覺得有慈安做最後一道保險,讓太后聽政,好像也沒什麼不妥的。

所以說,慈禧和慈安是有分工的。她們二人,一個“優於才”,一個“優於德”

。不能說慈禧露臉露的多,就說她的權力比慈安大。事實上的情況是正好相反。慈禧其實就是個跑腿的苦逼CEO,慈安才是坐著數錢的大清公司董事長



關於慈安壓倒慈禧,還有幾個例子。

其一是同治大婚選皇后時,慈安看中的阿魯特氏(慈安是阿魯特氏的表姨)就壓過了慈禧看中的富察氏。慈禧當時根本不敢在這種事情上與慈安叫板。

雖然阿魯特氏後來是被慈禧逼死的,但是阿魯特氏之死,慈安應該也是點了頭的。因為阿魯特氏曾說過負氣的說過一句話:“我是從大清門進宮的皇后”,暗指自己說根正苗紅的皇后娘娘。

此話大部分人認為是針對慈禧的,因為慈禧沒當過皇后。但是這話對慈安來說也是極其不友好的,因為慈安也不是原配皇后,慈安是繼任皇后,他進宮時,走的也不是原配皇后才有資格走的大清門。所以由此應該可以判斷,慈安後期對阿魯特氏可能也不如先前那般待見了。

慈禧後來逼死阿魯特氏,慈安很有可能是點了頭的。而逼死阿魯特氏,最後的黑鍋也全背在了慈禧頭上,慈安的名譽不受影響。

其二是同治和光緒的撫養權,一直被慈安牢牢捏在手上。

根據《清實錄》的記載,同治登基後,哪怕是在兩宮垂簾後,同治皇帝大部分時間都與慈安同住,而不是跟他媽慈禧住在一起。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祖制,另一方面是慈禧對慈安的敬畏。後來光緒皇帝登基,他在慈安生前也是大部分時間都與慈安同住。一直到慈安病死才與慈禧同住。

因此可以說,慈安在皇帝的撫養和教育上從沒失去過最高權力,不存在同治和光緒與慈安不親的問題

總的來說,慈安是正宮皇后,她有天然的話語權。慈禧只不過是皇帝的生母而已,在法統上是遠不如慈安的。如果慈安要跟慈禧硬剛,慈禧佔不到半點便宜。只不過因為慈禧把自己的利益和慈安綁在了一起,兩人沒必要為了一些小事內鬥。並且慈禧在外面拋頭露臉,慈安在宮裡裝好人,這對慈安來說也無傷害。現在大家都罵慈禧禍國殃民,有人罵慈安了?這才是慈安的厲害之處。

當時甚至有老百姓讚道:“東宮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額手稱頌”。這種不幹活,還能領工資的好事,去哪找?

但是如果兩人真的鬧掰,慈禧就得掂量掂量後果了。

另外,再說一下慈安對慈禧的所作所為,為什麼不限制的原因。

其實從慈禧攬權的整個過程來看,慈安在世的時候,慈禧並沒有做什麼很壞的事。唯二過分的事,可能就是縱容安德海,逼死同治皇后阿魯特氏了。

但前面也解釋了。安德海之死,是慈安在幕後拍板,阿魯特氏之死,其幕後應該也有慈安的授意,並不全是慈禧的意思。

所以說,慈安活著時,慈禧並沒有在大方針上與慈安對著幹。

至於說慈禧在公元1884年發動甲申易樞,完成大權獨攬。那個時候慈安都死三年了,已經約束不了慈禧了。

PS:慈安之死應該也與慈禧無關。

首先,慈安被毒死一說,屬於坊間傳言,可信度不高。不能說慈禧有毒死光緒的嫌疑就反推她也有毒死慈安的嫌疑。並且,慈禧毒死光緒是在其被軟禁的前提下乾的。而慈安當時的人身自由沒問題,怎麼那麼容易就被慈禧毒死?

其次,慈禧不必犯風險毒死慈安。她們兩個人合作一直都很協調,連冊立光緒這種重大決策都沒有分歧,怎麼會在1881年這個沒有任何事件,風平浪靜的日子裡翻臉呢?況且一旦事蹟被洩露,慈禧的老命必然不保。她又何苦呢?


Mer86


咸豐皇帝在世的時候,慈安是沒有權力推翻慈禧的。

因為皇帝是統攬大權的,慈禧是咸豐的女人,只有咸豐有休妻的權力。慈禧真有過錯,也輪不到她管,自有皇上來處置。

而且咸豐在世的時候,慈禧也並沒有干政,所以說這個問題說的是咸豐之後,跟咸豐無關。

咸豐之後,法理上來說,慈安是沒有權限去拿掉慈禧的。


但皇宮裡的政治鬥爭,從來都是比拳頭、比實力的,法理只是個擺設;誰要是講法理,誰就是太傻太天真了。

秦始皇死後,按法理長子扶蘇該接班的,結果呢,胡亥登基了。

李淵要是卸任,按法理,長子李元吉接班的,結果李世民上位了。

如果一切都按照法理,歷史上就不會有那麼多場政變了。

所以說不要談法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因此,剩下的問題就只剩一個,慈安要是不滿慈禧搞的一套,可不可以搞政變?或者說有沒有能力和實力發動一場成功的政變。

先看慈安太后的能力。

慈安表面上看,是個賢淑的皇后。史書上記載:“慈安素性貞嫻”,可見慈安是個母儀天下、品貌雙全的女人。但慈安並不是個可有可無的配角。

相反,她的政治智慧、她的心機、她的組織能力,執行能力和魄力非常優秀,並不在慈禧之下。只不過她的政治手腕更老到,更深藏不露、綿裡藏針罷了。從以下兩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慈安的政治才幹並不在慈禧之下。

一、讓咸豐振作。

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咸豐躲到熱河避難,丟失首都,一國之君心裡的鬱悶可想而知。他把一肚子無名火發向太監宮女,無緣無故遷怒於大家。慈安一邊用自己的柔情撫慰咸豐受傷的心靈,一邊在背後對身邊的奴才好言好語解釋。


後來咸豐自暴自棄,親筆書寫了“且樂道人”四個大字,命人制成牌匾掛在寢室裡。周圍的人看了心裡難過,但誰也不敢做聲。這時候唯獨慈安站了出來,叫人摘下牌匾,並對皇上進行語重心長的開導,讓咸豐振作起來。

二、協助權力平穩過渡。

因為慈安的精明過人,能高瞻遠矚,掌控全局。才得到了咸豐皇帝的信任,在國家大事上放心託付。清朝御史胡思敬所著的《國聞備乘》記載,咸豐身體狀況不好,慈安問道:如果有什麼意外,滿朝大臣誰能依靠,帝引後手,書‘文祥’二字示之。後又言:‘大阿哥幼衝,當典學,安可無付託者?’帝閉目沉吟良久,徐驚寐曰:‘得之矣。’急用倭仁。

當時,倭仁被放新疆,為葉爾羌幫辦大臣。咸豐駕崩後,急召回京,開始教太子讀書。文祥被任命為軍機大臣,肩負秘密使命。

辛酉之變的時候,大家只看到了恭親王奕訢,卻忽略了文祥在政變中的作用。可以說,文祥也是政變的功臣。兩宮皇太后、奕訢、文祥,三者缺一,政變都不會成功。政變時,文祥在京城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政變發生後,文祥帶頭聯絡大臣奏請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對局勢安定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由此可見,慈安的韜略在慈禧之上,完全可以把慈禧晾在一邊。但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慈禧並沒有讓慈安不滿的地方;也就是說,慈安沒有推翻慈禧的初衷。

一、慈禧對慈安很尊重,並沒有奪權的跡象。

政變成功後,慈安有凝聚力和親和力,負責大政方針制定,慈禧有執行力,決斷力,大小事都想管,兩人在權限上並不衝突。“慈禧懾於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禮”。

因此,在兩宮共同垂簾時期,慈禧對慈安還是尊重的,做出的決策大多是集體智慧,政策方針還是比較英明的。

二、慈安在世,慈禧並沒有太離譜

辛酉之變發生後,大政方針的決策都是慈禧、慈安兩人商量著辦的。下面負責執行的是誰呢?

除了我們知道的恭親王奕訢,還有上面提到的文祥。而在這段時間,大清有點像集體領導。文祥又引用李棠階而結歡恭親王奕,故同治初年之政罔有缺失。有人說,倭仁、奕訢、文祥是同治初年在慈安和慈禧駕馭下,大清安內的三駕馬車,而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是大清攘外的三駕馬車。(這個“外”是朝堂外。)

當時大家都很團結,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總的來說,如果兩宮皇太后鬧翻,慈安是佔優勢的。因為文祥是慈安一手提拔的,奕訢真要選邊站,也會偏向慈安。因為慈禧太咄咄逼人了,從奕訢跟慈安聯手幹掉安德海這件事上,足可以看出奕訢對慈禧的不滿。

“慈安崩後數年始更變大臣,又二年始興園工。”慈禧開始的時候還是收斂的,膽大妄為是從慈安去世之後才開始的。

所以說,慈安和慈禧沒有根本的厲害衝突,也不是你死我活的敵人,而且兩個人合作愉快;慈安並不是沒有那個實力,而是沒有推翻她的想法。


小約翰


在同治時期,慈安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要壓過慈禧一頭的。因為咸豐駕崩時,慈禧當時只是懿貴妃,而慈安是大清的皇后。

雖然同治皇帝是慈禧親生的,但是慈安作為正宮,是同治法理上的母親。所以即便母以子貴,按照清宮的規矩,慈禧並不能因為是同治的生母而凌駕於慈安。

這就像袁克文明明是金氏所生,但是他所有的一切都要由沈氏說了算,這就是規矩。

而且往往養母因為沒有孩子反而會愛親生的更溺愛孩子,因此同治皇帝和慈安的關係梗近,和慈禧的關係反而很差。

就咸豐身後權力格局而言,“垂簾聽政”的主體應該是慈安,因為咸豐將兩枚代表最終決定權的印璽,分別給的是慈安和同治。慈安的是御賞印,同治的是同道堂印。

之所以兩宮並存,最主要也是因為慈安為了對付輔政八大臣,加強自己的勢力,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而最不穩定因素就是同治皇帝,所以為了確保同治不受他人控制,她必須拉上慈禧一起“垂簾聽政”。

但是要說慈安想隨意推翻慈禧也是不現實的。因為不管慈安願不願意,慈禧此前時什麼身份,作為同治的生母,慈禧都是聖母皇太后。所以關鍵的焦點是對外的情況下,兩宮要精誠合作,內部又要展開對同治的爭奪。

因為無論是慈禧還是慈安她們的權力都已經越界了,已經破壞了清朝的祖制。她們此刻權力的依據從根本上來說,其實都是來源於同治。所以同治大婚後,按道理兩宮必須都交出權力給同治皇帝。

在同治大婚前,安德海的死,實際上是恭親王奕訢在得到慈安和同治的默許下,給丁寶楨發的密函。而在安德海問題上之所以慈禧出現這麼大的失誤,實際上也在於慈禧故意對越界的試探。

而安德海的死,最終雖然打壓了慈禧的蠢蠢欲動,但同時也宣告了慈禧解決慈安之後,恭親王奕訢必然是棄子。

然而在關鍵時刻,同治卻駕崩了。但是對於同治的死,慈安顯然是沒有任何預判的,她也沒有任何外援可以解決這尷尬境遇。

但是慈禧此刻的優勢反而相對突出了。因為她的親妹妹嫁給了咸豐的親弟弟,而光緒則是接班的最合適人選。

但是光緒不是接同治的班,不是兄終弟及的關係,而是和當初明朝嘉靖的情況類似,按照法理,他必須過繼給咸豐,再來繼承這個位置。

其實從這個角度來講,對慈安有利,但是這也只不過是慈安的無力掙扎而已。

因為同治的死被慈禧變成了打擊慈安的最強武器。慈母多敗兒,此前慈安一直扮演的慈母角色,因此同治的死則似乎成了慈安的責任,雖然沒任何人敢這麼講,但是邏輯就是這麼一個邏輯。

慈禧將三歲的光緒接進宮內以後,便將光緒牢牢地抓在了手裡。依然聘請了翁同龢做光緒的老師,要她嚴格的方式來培養一個“萬世之君”。而此刻慈安則被徹底排除出了和光緒之間的關係。

失去對光緒的控制權,慈安的權力就逐步失去了依據,隨著外援恭親王奕訢被強烈打壓,乃至失勢。

最終光緒7年3月初10(1881年4月8日),慈安皇太后暴崩於鍾粹宮,死因成謎。

慈安死了,直接影響大清國運的是,沒人再能約束慈禧了。而朝政由醇親王奕譞這個只知道撈錢的主代替了頗具洋務才幹的恭親王奕訢,加速了清朝的腐敗墮落。


炒米視角


從中國古代宗法層面而言,慈安太后是咸豐帝的繼妻、慈禧太后只是小妾!即便在同治元年成為皇太后之後,慈禧的身份勉強也只能算作類似“平妻”一樣的存在。而且,這種類似“平妻”的地位與真正的“平妻”還有所不同,因為它並不“平”。直到光緒七年慈安去世,慈禧的宗法地位一直是處於慈安之下的!這也是為什麼慈禧年長慈安兩歲,卻一直稱呼慈安為姐姐的原因所在。

休妻、出妾——丈夫的專屬權力

在中國古代,丈夫納妾必須徵得妻的同意,否則就是“非法納妾”,但這僅僅是理論層面的。在那個男權社會里,女性經濟上嚴重依附男子,在地位完全不對等的情況下,丈夫要納妾,恐怕妻就算反對也不見得能起什麼作用。帝王之家就更加是如此了,皇帝一言九鼎、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他納妾,皇后就算有意見恐怕也不敢公開表露,不是嗎?

但是,請諸君注意,前面說到的是納妾必須徵得妻的同意,但休妻、出妾是丈夫的專屬權力,無須徵得妻的同意!只要符合中國古代的所謂“七出”或者其他一些條件,丈夫就有權提出休妻、出妾。這是男權社會下的產物,女性只能被動接受,別無選擇。說到這裡想必大家也都明白了,慈安太后的宗法地位雖然在慈禧太后之上,但是出妾的權力是咸豐帝的專屬!咸豐帝生前沒有廢黜慈禧太后的懿貴妃身份,慈安太后是沒有權力廢掉慈禧的。尤其是在同治元年慈禧成為皇太后之後,理論上她與慈安的身份都是妻,慈安更加沒有廢掉慈禧的權力了……

兩宮皇太后的蜜月期——祺祥政變

咸豐帝去世之後,輔政八大臣率先發難,企圖架空孤兒寡婦,讓兩宮皇太后成為他們的“橡皮圖章”。慈安太后雖然性格溫和,但也不是一個沒有權力慾望的人,面對八大臣的咄咄逼人,慈安很快便與慈禧結成了同盟,兩宮皇太后的關係正式進入蜜月期!

不久之後,慈安、慈禧利用責罰宦官安德海為由,將安德海由避暑山莊遣返北京,充當二人與恭親王奕訢之間的掮客。隨後,恭奕訢又拉上了手握蒙古鐵騎的僧格林沁,趁著八大臣護送咸豐帝梓宮返京的機會發動了著名的祺祥政變!八大臣被殺的被殺、自盡的自盡、流放的流放、罷官的罷官……

此後,慈安、慈禧垂簾聽政,恭親王奕訢出任議政王併入主軍機處。在祺祥政變期間,慈安與慈禧是“最佳拍檔”,她們有共同的敵人、共同的利益。因此,慈安無論如何也是不會搞掉慈禧、自毀長城的。

三駕馬車格局——爭鬥與合作並存

祺祥政變之後,慈安、慈禧垂簾聽政,恭親王奕訢出任議政王併入主軍機處,新的權力格局形成,我們姑且可以稱之為三駕馬車格局。出於三方之間的權力平衡需要,彼時的慈安必須留下慈禧,一旦與奕訢聯手搞掉慈禧,自己勢必獨木難支。慈禧亦然,彼時剛剛經歷過祺祥政變,奕訢權力鼎盛,離開慈安的支持,慈禧也未見得一定可以鬥得過奕訢。反觀奕訢,他同樣擔心慈禧會藉機做大,需要慈安來牽制慈禧。

於是,三駕馬車之間爭鬥與合作並存的局面出現了。三人之間有矛盾、有齟齬,但表面上又都保持著友善的、合作的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三方中的任何一方對另外兩方都是有著現實意義的,慈安不可能、也絕對不會去搞掉慈禧!然而,在這種友善的面具下,其實早已暗潮洶湧……

慈禧率先發難,慈安、奕訢合流

三駕馬車格局雖然暫時維持了權力平衡,但也給了慈禧發展壯大的機會。經過一段時期的積累,慈禧的實力早已今非昔比,最終慈禧首先跳了出來,利用御史言官的彈劾(慈禧授意安德海私下串聯御史言官彈劾奕訢)發難,削去了奕訢的議政王頭銜。這是慈禧與奕訢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彼時的奕訢權勢熏天,慈禧還無力撼動其地位,這次交鋒更多地還是一種試探,既試探了群臣的站隊、也試探了奕訢的底線。因為奕訢的權勢同樣影響到了慈安,慈安在這次交鋒中採取了相對中立的態度,這或許也是慈禧能夠獲勝的原因之一吧。

在成功削去奕訢的議政王頭銜之後,慈禧的野心也在不斷膨脹,隨之而來對奕訢的打擊、排擠也接踵而來。伴隨著慈禧的崛起,慈安似乎也感覺到了危機,在權衡利弊之後,慈安私下裡與奕訢達成了默契!奕訢掌管著軍機處、雖然失去了決策權,手裡依然還擁有執行權。而慈安擁有凌駕於慈禧之上的宗法地位,二人的迅速合流給慈禧的進一步弄權設置了不小的障礙。因此,彼時的慈禧雖然權力日盛,卻始終無法走得更遠。

著名的“安德海事件”背後實際上就是這一權力格局下政治鬥爭的結果。表面上看是山東巡撫丁寶楨殺掉了安德海,可背後卻是慈安、奕訢與慈禧權力的較量!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慈禧也不得不妥協,最終只能是犧牲安德海了事。換言之,彼時的慈安聯手奕訢也只能和慈禧打個平手,已經沒有能力廢掉慈禧了……所以說,並不是慈安不想推翻慈禧,而是實力不容許,在彼時的實力對比之下,慈安能做的也只有聯手奕訢制衡慈禧,僅此而已。

慈安太后駕崩、慈禧太后隻手遮天

雖然慈安與奕訢的勢力在不斷萎縮、慈禧的勢力在不斷增長,但總體上雙方依然維持著一個微妙的權力平衡。慈安和奕訢搞不掉慈禧,慈禧也同樣拿不下他們任意一方。

光緒七年,慈安太后駕崩,長期維持微妙平衡的權力天平也在迅速發生傾斜。不久之後,慈禧將光緒帝的親生父親、自己的妹夫兼小叔子醇親王奕譞推向了前臺!他是皇帝的親生父親,用他取代奕訢名正言順,加之慈禧的全力支持,無人敢於提出質疑。光緒十年,慈禧利用“甲申易樞”用奕譞換下了奕訢,對軍機處進行了權力重新洗牌,徹底將奕訢踢出了局。奕譞性格懦弱,是出了名的明哲保身,完全起不到牽制慈禧的作用!可奕譞是光緒帝的親生父親,奕訢就算心有不甘,也只能認了,沒有任何還擊的理由。就這樣,慈禧完全掌握了清王朝的最高權力,開啟了“無冕皇帝”的生涯……

綜上所述,長期以來,慈安與慈禧之間並不是針尖對麥芒的敵對關係,她們之間有矛盾、也有合作,尤其是最初幾年,合作更是多於矛盾,慈安沒有任何理由搞掉慈禧。等慈禧慢慢做大,慈安聯手恭親王奕訢想要搞掉慈禧時,他已經沒有那個能力了,只能聯手奕訢與慈禧形成微妙的權力平衡。所以說,提問者所說的這種情況根本無法成立!

光緒七年慈安去世之後,一切也到此結束。失去了慈安的支持,勢力日益萎縮的奕訢也只能接受被踢出局的事實。不過,平心而論慈禧對奕訢還是不錯的,並沒有“痛打落水狗”、趕盡殺絕。在奕訢被踢出軍機處之後,慈禧依然保留了他恭親王的爵位,後來還給予了世襲罔替的許可,讓恭親王成為了清王朝第二頂恩封鐵帽子。

對於已故的慈安,慈禧更加不敢怠慢。畢竟地位擺在那裡,慈安是咸豐帝的繼後、清王朝的皇太后之一。慈禧心中就算再不願意,也不敢在慈安普祥峪定東陵的形制上做文章!最終也只能是在自己菩陀峪定東陵的細節上下功夫,以期蓋過慈安一頭。但是,在臺面上,慈禧依然不敢僭越,她的宗法地位永遠排在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與慈安(孝貞顯皇后)之後……


農民工歪說歷史


趣談答案:早期的時候慈安能夠推翻慈禧,但是等慈禧掌握大權的時候就推不動了。

咸豐的昏招

我們以前講一個人物,這個人物非常的不關鍵,他在清朝的歷史上沒有要比有好得多,但是沒有辦法,他終究是出來了。

咸豐皇帝這個人一開始非常的有抱負,非常的有理想,他最希望做的事情就是把整個清朝推向正軌,可是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啥也沒做成,因為整個滿清已經腐朽得不像樣子了。

所以後期咸豐皇帝也就破罐子破摔,自己怎麼開心怎麼來。就這樣折騰一圈,咸豐皇帝比其他帝王死了都要早,在咸豐死之前他給自己的孩子選出來了8位顧命大臣,把所有的權力都交給了這8位顧命大臣的手中。

但是臨死之前的咸豐皇帝又做了一件事情,因為他害怕這八位顧命大臣,自己的孩子根本控制不住,於是又把玉璽的蓋印權給了慈安和慈禧。

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8位顧命大臣已經商討出來比較好的對策之後給報給了皇帝,皇帝說好我認為這個政策可以實行,但是皇帝歷說好不管用,皇帝需要到太后那邊去請示,希望太后能夠把玉璽給自己,然後再蓋上印章,再趕緊把玉璽還回去。

也就是這個樣子,慈安和慈禧慢慢的掌握實權。

慈安的小心思

最開始,慈禧太后與八位顧命大臣爭鬥的時候,只要慈安抓緊時機給慈禧太后來一下子,天底下所有的權力都會落在她的手中。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慈安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有能力有魄力,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有智慧,對於權力有慾望,她更多的是像一個普通人一樣,更喜歡過普通人的生活。

慈安太后早就發現了後宮與臣子們之間會有一場權力爭奪,在這種權力爭奪的時候她早已經走遠了,遠遠的你們願意幹啥就幹啥,別耽誤我過好日子就可以了。

這也是為什麼在慈禧太后徹底掌握實權之後沒有對慈安動手,因為實在是沒有必要對她動手,她對自己一點威脅都沒有。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咸豐皇帝駕崩之後,同治皇帝以5歲沖齡即位,慈禧聯合奕訢發動“辛酉政變”,遂有東西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之事。

倘若當時慈安不滿於慈禧的所作所為的話,她是否能夠推翻慈禧呢?

從權力的角度去看,慈安可以這麼做。

從能力的角度去看,慈安則不能這麼做,或者說她做不到。

慈禧雖然和慈安同時享有皇太后的尊號,可是別忘了,慈安才是咸豐皇帝的正牌皇后,慈禧是在同治皇帝即位之後才索要的皇太后尊號。

所以,慈禧在身份地位上實際上是矮慈安一截的,這也就意味著她的權力比起慈安來會有所不如。

慈禧的權力不如慈安,這一點從咸豐臨死前留下的後手中也能看得出來,因為同治皇帝太小,所以他將皇帝的最終決策權一分為二,也就是由慈安掌管“御賞”印章,由同治皇帝掌管“同道堂”印章,旨意、上諭必須得同時加蓋御賞、同道堂二印方能生效。

不過,也正因為同治皇帝年幼,所以同道堂印章實際上由慈禧代為掌管。

是的,慈禧只是代管而已。

倘若慈安真想出手對付慈禧的話,她一來可以依靠自己正牌皇太后的威信,二來也可以同時借慈禧只是代管同道堂印章之事發揮,從而聯合朝臣一起剝奪慈禧代管同道堂印章的權力。

畢竟當時的慈禧還沒什麼威信可言,慈安只要能夠趁著慈禧還沒有培養出自己的勢力之前出手的話,慈禧幾乎沒有招架之力。

慈安在權力地位上雖然壓過慈禧一頭,可是在能力上,她卻不如慈禧,所以如果從能力的角度去看的話,慈安實際上沒有推翻慈禧的能力。

不是說慈安一點政治能力也沒有,一點政治手腕也沒有,或許她的政治能力也還過得去,但比起慈禧來確實遜色不少。

從慈禧主導“辛酉政變”這件事來看,或多或少也能看得出來,慈安這個人缺少一定的政治主見,或者說沒有慈禧那種爭強好勝、爭權奪利的心,否則的話不會在顧命八大臣欺負到頭上來的時候,還要慈禧去勸她應該怎麼做。

但凡慈安能夠有那麼一點主見、野心和魄力的話,那麼主導辛酉政變的就會是她,而不會是慈禧了。

雖然說慈安活著的時候,慈禧一直有所忌憚,做什麼都不敢太出格,生怕惹惱了慈安,可是慈禧的權力卻一直在不斷地加強。

為什麼上有慈安壓著,下有恭親王奕訢擠著,慈禧卻還能一步一步地從慈安、奕訢手中爭奪權力?說到底還是慈禧能力、手腕高過慈安和奕訢一籌。

所以說,如果是從能力的角度出發的話,慈安顯然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和慈禧較勁,也就談不上推不推翻了。

雖然說慈安的能力不如慈禧,但因為身份地位的關係,慈禧一直對她保持著高度警惕和忌憚,慈禧真正無所顧忌是慈安死了之後的事。

拿慈安陵和慈禧陵來說,慈禧陵一開始是和慈安陵同等規制,也沒那麼富麗堂皇,花的錢也差不多。

慈安活著的時候,慈禧哪敢往地宮裡使勁地放金銀珠寶等各種各樣的寶物?擴建陵寢之事,更是不敢想。

可是慈安死了之後,慈禧才打著年久失修的旗號擴建陵寢,前後花了13年的時間,所花費的財力恐怕不下於10億。

慈安的死也是撲朔迷離,1881年突然暴斃於鍾粹宮,是不是慈禧在背後下的黑手也未可知呢!

論能力,慈安不如慈禧。

論狠辣,慈安仍然不如慈禧。

所以,主宰了清王朝近半個世紀的人才會是慈禧,而不是慈安。


寧糊塗


當然能。

慈安太后是正牌皇后,在親貴和勳戚心目中,她是大清國母,小皇帝載淳的嫡母,身份和地位遠高於慈禧。更重要的是,她在大臣們心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就連對慈禧特別不屑的肅順等人,在她面前也不敢造次。

清朝的皇后與前面的朝代不同,特別重皇后儀制,實際上是把皇后放在與皇帝等同的地位上,是所謂“帝后敵體”。歷朝的皇帝,不管有多少個嬪妃,沒有一個皇帝不與皇后敦睦的。

咸豐皇帝就是這樣,他共有17個后妃,其中最得寵的有好幾個,但最敬愛的只有慈安。慈安長得不太漂亮,但她家世好,父親是內務府出身的廣西右江道穆楊阿,她從小與家人跟隨父親的宦轍在廣西長大,由於家境富裕,她的性格和教養特別好。

所以在咸豐二年清宮選秀時,還在初選階段就內定作為皇后的人選之一。咸豐皇帝在潛邸時已經有了一位嫡福晉薩克達氏,只不過不幸病逝了,因此再一次選後是續絃,必須從嬪妃中遴選,不能像沒有娶過妻的皇帝那樣直接確定皇后,所以慈安進宮以後的七個月才從嬪妃晉為皇后。略顯遺憾的是,她的肚子不爭氣,沒有給皇帝生出一兒半女。

咸豐皇帝與慈安相處非常融洽,皇帝差不多是把慈安當成知己,對她總是知無不言,言聽計從。而慈安對待皇帝則是一片冰心,全力維護。終咸豐一朝,她都是咸豐皇帝在後宮最得力的幫手。

所以,咸豐皇帝臨終之前,最放不下的就是她。在皇帝養病的煙波致爽殿裡,皇帝常常拉著她的手,絮絮地囑咐著,在茲念茲,就是他死後如何保她的平安,如何防止慈禧將來欺負她。

咸豐皇帝臨死前,將自己平時衿用的兩方閒章作為信物,分別留給慈安和小皇帝載淳。給慈安的是“御賞”,給小皇帝的是“同道堂”。這兩方印的含義是不一樣的,御賞表示皇帝御覽,是代表皇帝本人的意思。同道堂表示在一旁協助,是勉勵兩個人要同心同德。咸豐皇帝知道賞給小皇帝實際上就是賞給慈禧。

慈禧是貴妃出身,她的身份和地位低於慈安太后。

慈禧的父親是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惠徵,雖然與穆楊阿同為道員,但一個三品一個四品,穆楊阿所在的右江道是有名的肥缺,惠徵的道缺雖是兵備道,但安徽當時是圍堵太平軍的前線,所以處境大不一樣。慈禧孃家可以說很窘迫,惠徵赴任不僅不能帶家眷,連路上的盤纏都成問題。

辛酉政變以後,慈禧能夠與慈安並尊,是因為她是小皇帝載淳的生母,母以子貴。但在法理上,她還是要以慈安太后的馬首是瞻。

咸豐皇帝活著的時候,慈禧與皇帝的關係並不太好。

他們當然有一個蜜月期。咸豐六年,慈禧為皇帝生下皇長子載淳,令咸豐皇帝欣喜若狂,認為慈禧為江山社稷立了大功,要好好報答她。但慈禧是個控制慾很強的人,而且很有主見,她在幫助咸豐皇帝處理政務時常常不自覺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又試圖讓咸豐皇帝接受,令咸豐皇帝對她很反感,一直擔心她會越俎代庖,干預政務。

所以,咸豐皇帝臨終之前,對此做了特別安排。他親筆寫了一個手諭,諭令王公、貝勒、重臣,說如果他死後有一天慈禧對皇后不敬,或者有大逆不道的出格行為,慈安可以召開王大臣會議,出示此諭旨,立即處死慈禧。這一份諭旨咸豐皇帝親手交給了慈安,在他的心目中,這是他留給慈安太后日後的殺手鐧。

所以,在慈安太后與慈禧的關係中,無論是從法理上還是手段上,慈安都居於主動。

問題是,自始至終,慈安太后不認為有必要拿掉慈禧,自己取代她。

公平地說,辛酉政變以後,慈禧太后對慈安太后一直很尊敬,兩個人合作基本愉快,沒有什麼大的齟齬。

這種合作愉快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慈安太后對政務一點興趣都沒有。

在她看來,她與慈禧一起垂簾聽政,只是單純地履行太后義務。她是大清國母,小皇帝的嫡母,奕訢和眾多小叔子的嫂子,愛新覺羅的大家長,不得不替愛新覺羅家族當家。

慈安太后與慈禧也鬧過矛盾,主要是涉及到小皇帝載淳。

小皇帝載淳兒時,特別痛恨慈禧身邊的太監安德海,因此殺安德海成了小皇帝的夙願。而且,安德海橫行不法,已經坐大,成了小皇帝日後親政的一大障礙,必須除掉。

所以,載淳在慈安太后幫助指導下如願殺了安德海,並且沒有因此而惡化與生母慈禧太后的關係。但此事讓慈禧心生警惕,她隱然感覺到慈安太后的敵意,而且在這個問題上,慈安太后與恭親王奕訢,以及滿朝文武的立場驚人一致。

第二件事就是小皇帝載淳大婚立後。

為載淳選秀時,慈禧囑意於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那一年赫舍里氏十四歲,長相嬌憨可人,眉眼中似與慈禧年輕時很像。

而慈安太后相中了道光朝權臣賽尚阿的孫女阿魯特氏。阿魯特氏比皇帝大一歲,她的父親是蒙古唯一的狀元崇綺,長相、學問、家世和教養都是一等一的,是京城旗下人家裡人人渴求的良配。

慈安太后是做過皇后的人,她深知一個皇后需要什麼樣的稟賦和教養,因此她把自己的意見坦誠告訴了小皇帝載淳,而小皇帝載淳非常聽她的話,完全接受。

所以選秀最後一輪,小皇帝載淳毫不猶豫地將象徵皇后身份的玉如意遞給了阿魯特氏,讓慈禧太后大為光火。

客觀地說,這些矛盾和分歧,並沒有實質性地影響慈禧和慈安太后的合作關係。慈安對政務不感興趣,她的興趣在孩子身上,在清宮裡那些瑣屑的家長裡短上,而這些恰恰又是慈禧不感興趣的地方。她們兩人互有短長,正好互補。

但慈安太后畢竟還是過於單純善良。

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慈安太后突然暴斃身亡,死因不明。

在此之前,慈安太后身體一直很好,從來沒有什麼大病,也沒有傳御醫請脈。反而是慈禧太后,從光緒六年大病一場後,一直纏綿病榻,不見大好。所以當宮中傳出太后薨逝的訊息時,大多數人都以為是慈禧太后出事了。

陸續有些細節傳出宮來,令近臣和王公瞠目。

據說慈安死的那天下午,慈禧曾經送過糕點。慈安太后喜歡甜食,尤愛剛出鍋的蒸點。那天慈禧太后的小廚房精心製作了一款鬆糕,剛出鍋就送去給慈安品嚐,慈安太后非常喜歡,吃了一大塊。

慈安太后天黑不久就不行了,傳了太醫過來,開的藥還來不及煎,人就沒了。

據說慈安太后被慈禧太后的勤政大大感動了。光緒六年以來,慈禧太后患上了經血不調的病症,最嚴重的時候不能起床,只能由慈安太后一個人單獨召見軍機。

偏偏她是個沒主意的人,平時她一切都聽慈禧的,這個時候讓她獨當一面,她大感吃力。於是心中對慈禧的佩服油然而生,覺得她太不容易了。

有一天竟然異想天開,把慈禧找來,摒棄左右,姐妹倆在深宮裡敞開心扉。

她拿出當年咸豐皇帝寫給她的手諭給她看了,然後推心置腹地將心中所想告訴她,妹妹,這些年真正辛苦你了,咱們姐倆把大行皇帝留下的基業治理成如今的樣子,也算是對得起他了。

她本來對慈禧是多有不滿的。比如用狠辣手段對付小叔子奕訢,虐待兒媳婦阿魯特氏等。不過親兒子死後這兩年她似有所悟,又那麼勤勞國是,她覺得當初大行皇帝的想法過慮了,也很可笑。於是她把那張要命的諭旨放在燭火上燒了。

慈禧卻萬分扭捏,像是偷了東西被人當場捉住一般尷尬。敢情過去那麼長時間裡,人家都是不和自己一般見識,自己不拿自己當外人,還以為人家是怕了。

這是一個天大的把柄,現在慈安太后翻出來了,就等於在她手裡攥著,今後一輩子都別想在她面前抬起頭來了。她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必須做出決斷。

於是,慈安太后與世長辭,英年早逝。清宮迎來慈禧太后乾剛獨斷的時代。


國史館


曉史

洞察細微,分析有道!

如果慈安要想真的推倒慈禧的話,答案是肯定能夠推翻慈禧的獨裁,只不過由於慈安的猝死,對清王朝的影響是非常致命的。從此,慈禧大權獨攬,唯我獨尊。

清末兩宮垂簾聽政,可謂是一場年度宮廷大劇,十分精彩!這些都是發生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我們只能從古代文獻等資料中所得知。

背景交代

慈安,鈕鈷祿氏,滿洲鑲黃旗人。16歲入宮即被封為嬪,之後在四個多月的時間內等上了皇后的寶座。

這種情況在整個清代都是十分罕見的,從而體現了慈安,無論在姿色氣質還是修養和人品上都是出類拔萃。

咸豐皇帝死後,原有的格局被打破。

此然迫於現實的原因,必須選對邊,因此,他加入哪一方,哪一方就會取得絕對的優勢。結果他選擇了皇帝,也選擇了慈禧。從此兩宮太后的垂簾聽政拉開了序幕。

證據一

雖然慈安和慈禧同時太后,但慈安為長,禮制所束,慈禧並不敢逾越,因此,但兩宮共同垂簾時期,政策還是比較英明的。

由此可見,慈安在倫理道德上比慈禧還是高一個等級的,對慈禧還是有一定的約束作用。

證據二

當時還發生了一個事件,同治八年八月,太監安德海到江南置辦龍衣的機會,到處招搖撞騙。山東巡撫丁寶楨一上奏,雖然慈禧有意袒護,但慈安"立命誅之"。雖然慈禧再心痛,也不敢公然對抗慈安。

從這一件小小的事情也可以看出慈禧對此人還是有畏懼之心的。

證據三

在為同治帝選皇后這個重大問題上,慈和慈禧產生了分歧。慈安看中了淑靜端慧,容德俱佳的阿魯特氏;然而慈禧則看中的年輕俏麗,姿性敏慧的富察氏。

因為皇帝地位非常重要,對整個朝廷形象,得失,興衰關係極大,歷朝歷代正反兩個方面經驗教訓非常多,他們二人之所以發生爭執,正是因為看中了這些原因。

後來此案將選擇權交給了皇帝,自己同時也是讓慈禧和內外朝廷大臣心服口服,結果慈禧認輸。

這件事情再次證明,慈安在同治地形中的崇高地位及其對朝廷大政方針制定和修改的影響力。

問答結尾

但不幸的是,慈安猝死。慈禧從此大全獨攬,唯我獨尊。有的歷史學者認為如果沒有慈安的猝死,清王朝的歷史恐怕要重寫。


曉史馬車伕


1861年8月22日,咸豐病死於熱河,終年31歲,咸豐臨終前,立六歲的兒子載淳為皇太子,任命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新帝;另外,咸豐授慈安“御賞”印章,授皇太子載淳“同道堂”印章,同時規定,“御賞”、“同道堂”兩印章為以後下達詔諭的符信,“御賞”為印起,“同道堂”為印訖。因載淳年幼,“同道堂”印章實際上歸慈禧掌管。

從地位上講,慈安是咸豐的皇后,而慈禧只是貴妃,所以慈安是高於慈禧的,從咸豐在授印章上也可以體現出他的用意,慈安有咸豐的授權,而慈禧只是因為是同治的生母,代同治帝掌握“同道堂”印章而已,咸豐的目的也可能就是想通過慈安來牽制慈禧的,所以,從前期來看,慈安是有最後的決定權的,此時的慈安還是完全可以推翻慈禧的決定的。但隨著“辛酉政變”的發生,兩宮垂簾以後,咸豐在位時,早已幕後參與政事的慈禧,顯露出了熟練的處理政務能力,這就不是慈安所能相比的了。

咸豐去世後,幾位顧命大臣認為,皇帝年幼,不解政事,朝中大事由他們負責處理,聖旨也應由他們擬文發佈,慈安太后本身就對權力沒什麼興趣,就沒提反對意見,但此舉卻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強烈反對,她認為顧命大臣可以擬稿,但必須經兩宮太后過目,同意後才能發佈。權力慾望很強的慈禧,不甘心朝政大權被八位顧命大臣攬去,慈禧在爭得慈安的支持後,向八位大臣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八位顧命大臣一看兩宮太后意見一致,也不得不同意了,這也讓慈禧認識到只有聯合慈安,兩宮太后一致對付顧命大臣,才會取得勝利,這也需要慈禧與慈安搞好關係,因為此時的慈安在朝中威信是明顯高於慈禧的,就象《清宮遺聞》裡記載:“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可見這時的很多重大決定,還是需要慈安太后最後拍板的。

在隨後的一個月內,慈禧與八位顧命大臣之間矛盾越來越多,逐漸產生了解決掉幾位大臣的想法,但這是要冒很大風險的,歷史上只有顧命大臣廢皇帝的,皇帝還未成年,由皇太后廢掉顧命大臣的情況,還沒發生過。慈禧首先取得了慈安的支持,兩人站在了一條戰線上,然後又聯繫了恭親王奕訢配合行動,一舉將八位大臣拿下,並宣佈了幾位大臣的三大罪狀,將肅順斬首,賜載垣、端華自盡,其餘五位大臣革職充軍,慈禧策劃的政變成功了,這也可以看出來這時慈禧和慈安兩人關係不錯,配合默契。政變成功以後,新皇宣佈登基,隨後制定了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章法,並舉行垂簾聽政儀式,兩宮太后正式開始垂簾聽政。按照尊卑長幼,此時的慈禧還不可能大權獨攬的,所有事情沒有慈安點頭,恐給她還不敢擅自做主的,所以,慈禧為了贏得慈安的支持,在慈安面前一直是恭敬有加的。有一個故事說:“咸豐臨死前交給慈安一道密諭,擔心慈禧將來一旦禍亂朝綱,慈安可以拿出密諭治罪於她,慈禧獲知此事後,總是向慈安獻殷勤,討她歡心,有一次,慈安生病了,慈禧竟然割下手臂上的肉,煮湯給慈安吃,慈安得以痊癒,這也感動了慈安,她當著慈禧的面把密諭給燒掉了。”這不過是個故事,但也側面映證了,慈禧對慈安還是有顧慮的,她真的做了慈安不同意的事,慈安還是可以給予否決的。雖然史料記載慈安生性仁愛,不喜朝政,但從慈安沒有子嗣,僅憑咸豐的寵愛,用了六個月時間就從嬪連升四級,成為皇后一事來看,慈安太后也還是有些本事的。

但後來,慈禧和慈安長期的垂簾聽政,不可能沒有矛盾,也許正是慈安干涉、掣肘了慈禧行使大權的自由,才會有了慈安之死是慈禧暗害的說法。


劍南之道


都別搶,我來答。

是可以的,影視劇中為了凸出慈禧的強勢,常把慈安太后塑造為一個懦弱無能的擺設。可實際上,慈安太后並不是這樣一個人,之所以慈禧能夠大權獨攬,絕大部分原因還是在於慈安太后對於權力並沒有多大的興趣,最終才讓慈禧逐步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裡。

但是起初咸豐帝駕崩的時候,慈禧的地位甚至不如慈安。慈禧不過是以貴妃的身份加封為聖母皇太后,而慈安是以咸豐皇后的身份加封皇太后。只不過慈禧母憑子貴,同治當了皇帝,這才讓慈禧有了和慈安平起平坐的資本。

咸豐臨終時任命顧命八大臣輔佐同治,他擔心這些大臣們專權亂政。又給了慈安太后一枚“御賞”印章用來代表太后的權力,此外又給了同治一枚“同道堂”印章代表皇帝的權力。當時因為同治年幼,所以被慈禧保管。

由此形成了“三權分立”相互掣肘的格局,外廷的權力都掌握在顧命八大臣手中,決策權掌握在兩宮太后手裡。但實際上慈禧的地位本就不如慈安,因為那枚象徵著皇權的印章是皇帝的權力,而不是慈禧的,也就是說咸豐從一開始就把她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

所以當時還是以慈安為主要決策者,但是慈安對於權力並不是很感興趣。正由於這一點導致權力野心極大的慈禧趁虛而入,《清宮遺聞》記載兩宮太后各自的優點和長處說:

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

慈安對權力不感興趣,所以總是讓慈禧去處理政務,她自己則當起了甩手掌櫃。應該說這也是慈禧得以逐漸介入權力中心的緣故,可以設想,如果慈安把權力抓的死死的,那麼慈禧多半是沒有半點機會介入權力中心了。

換言之所謂的“慈安能不能推翻慈禧”本身就是一個假命題,因為慈禧根本就沒有實質性的掌握權力,更像是得到了慈安的重用和信任。如果慈安想把權力收回,自然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我們根本無需把這時候的慈禧看的多麼厲害。

因為她根本就是在扮豬吃老虎而已,她自己手中本身是沒有任何權力的,就只有一個聖母皇太后的身份。按理來說,光憑這個身份是無法垂簾聽政,不過鑑於同治尚還年幼,同治手中的那份權力才得以讓慈禧來行使。

辛酉政變中,慈禧取得了慈安的同意,成功讓慈安和自己成為了盟友。可反過來說,如果慈安堅決不同意發動政變,辛酉政變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但考慮到當時顧命八大臣勢力非常大,慈安也不得不為她們三個孤兒寡母的將來做打算,可以想象,當時的慈禧必然大打感情牌,最終才動搖了慈安。

慈安雖然不大願意管事,但並不代表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譬如她就做了一件詮釋東宮太后威嚴的事情,那就是誅殺安德海。安德海這個人是在“辛酉政變”中起家的,當時他作為聯絡東西兩宮太后的中間人,幫助她們傳遞消息和信件。

政變成功後,安德海由此得到慈禧的器重,被晉升為總管大太監。安德海由於得到慈禧的器重,由此變得驕橫跋扈,不僅不把朝中大臣放在眼裡,還經常挑撥同治和慈禧的關係。後來直接違背清朝太監不許擅出皇城的祖制。

雖然當時安德海得到了慈禧的同意,但是卻並沒有知會各級官署,實際上就是以私人欽差的方式出了宮。朝中大臣之所以在這件事上大做文章,實際上除了要藉機消滅安德海,也顯現出慈禧此時在朝廷中並非處於主導地位。

巡撫丁寶楨將安德海逮捕後,遂請示朝廷,奏摺隨即傳到了慈安手中。慈安並不糊塗,知道安德海是違背了規矩,如果不殺必然會讓朝野譁然,這就是屬於包庇縱容了。所以當時慈安根本就沒有給慈禧面子,直接下令處死了安德海。

同治八年,內監安得海出京,山東巡撫丁寶楨以聞,太后立命誅之——《清史稿·孝貞顯皇后傳》

慈禧自己知道吃了一個啞巴虧,也只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可以說在慈安活著的時候,慈禧被壓制的好不難受,一直沒辦法放開手腳去肆意行使權力,所以這才不難怪人們為什麼會對慈安的突然暴斃眾說紛壇,又把矛頭直指慈禧。

因為慈安猝死以後,慈禧可以說是完全沒有了任何的掣肘,終於擺脫了慈安在權力上對她的壓制。由此慈禧終於逐步成為統治以後的實際統治者,據說慈安臨死前曾留有遺言:都看到這裡,還不點贊關注?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