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沒有五千年曆史為什麼一直說五千年?

本就正義為何歡呼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是全世界唯一沒有中斷、並且繼續發展的文化!這是華夏兒女的共識;這是炎黃子孫的傳承。任何人不可否認;任何人不得質疑!

📒為什麼說五千年?

距今約五千年,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活動著許多部落。部落是指在原始社會中,許多近親的氏族共同組成的集合體。炎帝和黃帝,是我國古老傳說中,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

📔那時候,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東方有強大的蚩尤部落。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聯合起來,在涿鹿一戰中大敗蚩尤。從此,炎帝、黃帝兩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和繁衍,形成了日後的華夏族,即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幹部分。

📒黃帝又建造宮室,製作衣裳,教人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黃帝被尊為——“人文初祖”。中華文化五千年,從“人文初祖”——黃帝開始了!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清朝末年,河南安陽小屯村的農民,把在田地裡挖到的獸骨和龜甲,作為藥材,賣給藥店。19世紀未,著名學者王懿榮,在買回的藥材裡,發現龜甲和獸骨上刻有符號,他斷定這是中國失傳已久的古老文字。甲骨文就這樣被發現了。

📔經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鑑別、鑑定,甲骨上的文字,是商朝人所刻寫,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目前已釋讀的甲骨文單字有一千多個。從考古中發現並斷定: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於商朝。而商朝存在的時間是:約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至今約三千多年。因此,我們說:有文字記載的中華文化三千餘年。





笑看東籬


情況是這樣的,2000年的時候,我國夏商周斷代工程問世,從《夏商周年表》可看出,夏朝開始於公元前2070年,也就是大禹治水死於會稽後,他兒子啟廢除禪讓制,自立為帝,即為夏朝開國國君,如果以這個來算,中華的文明至今僅有4000多年。

圖為河南嵩山啟母石,相傳大禹妻子塗山氏所化之石,生下兒子啟,也就是夏啟。

世界考古界對文明的判斷,有另一套標準,也就是文字、青銅器、遺址,這三方面的出土考證才能被國際認可,現階段僅有埃及文明有超過5000年被肯定,如果這樣算,我們的文明只能從商開始,大量的甲骨文,二里頭商代青銅爵,二里頭遺址、新砦遺址等。

圖為二里頭出土的商代青銅爵。

還好新砦遺址要早於二里頭遺址,約為公元前1850年,可以把我們的文明推到3850-3900年,如果按《夏商周年表》,商開始於公元前1600年,即文明至今僅有3500-3600年,這是個很嚴酷的事實,更殘酷的是,無論是二里頭、新砦,還是商以前的幾處遺址,都沒考證出與“夏”有直接聯繫的證據,嚴格的講,夏朝的存在與否是我們未來中國人考古艱難的重任。

圖為新砦遺址的建築基址發掘現場。

回到正題,不管是我們斷代的4000年,國際認可的3500年,還是考古出的3900年,似乎都無關緊要,因為我們的文明是5000年,每個中國人都認可的中華文明就是5000年,原因是我們的文明史是從伏羲時代開始算的,伏羲時代正是公元前3000年,儘管這裡面有一千年是神話傳說,但故事源於生活,埃及文明不也是神話和宗教構成的體系麼,所以中華文明5000年是有依據的,不是憑空產生的。


圖文繪歷史


這個問題人人都懂又個個無知,值得探討。

“中國五千年曆史”是之前的人們在認識工具和能力不夠的情況下,對中國的年紀產生的一種假想的認識。這種認識,隨著認識工具和認識能力的發展,如考古發現,智力提升,已經證明它是一個假命題。

第一,在土地與人口的意義上,中國,路人皆知,指的是地球上稱作中國的這一片土地與生活在上面的人群。這片土地自從地球形成就已經出現,至今是53億年時間(地球的年紀)。生存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儘管無從得知什麼時候出現,北京山頂洞人、元謀人、馬壩人、半坡人·······每一個考古發現都證明幾十萬年、幾百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也就證明,中國至少有幾百萬年的歷史,不可能只有5000年。

第二,在政權的意義上,中國的政權,當代中國共產黨政權是70年,與5000年無關。中國共產黨政權上接中華民國政權,中華民國政權上接大清政權,大清政權上接······秦政權、秦政權上接······周、商、夏(公元前2070年),有政權的歷史最多(不一定算數的傳說也計算在內)只有4089年,比5000年差911年,若按照四捨五入的數學規則,也就最多隻能說4000年,也不可能是5000年。

第三,在所謂“文明”的意義上,中國的語言按照常識演繹(因為缺乏考古證據),應當有超過100萬年的年紀,至少100萬年的時間裡,中國的人代代繁衍生息,同其他人類一樣,也打製石器,建設家園,不可能只有5000年的經歷。至於文字記錄,中國的文字基本認定是3500年的年紀,也與5000年無關。

至於人們為什麼一直說中國五千年,大略是因為人們比較懶惰,或者,習慣了,說順口了。


通用漢語研推


中國上下五千年。這已經是夠謙虛的了。就謙虛成這樣兒,還總有一幫孫子看著眼紅。誰讓你們祖宗不爭氣了,那時候還在樹上當猴子呢。


四象北之玄武


[摳鼻]雖然不明白為什麼總有人會這麼問,不過還是回答一下吧。

首先,目前已知的,夏朝建立是在公元前2070年,而現在是2019年,即便是這麼算就已經有多少年了?4089年!

也即是,即便是隻到夏朝來說,就已經是符合了上下五千年這樣一個大概說法。[酷拽]

當然了,如果這麼說,難免會有一些喜歡抬槓的人說小編在胡鬧,差了900年愣說。

那麼好,我們就繼續說下去。

首先,眾多周知,在我國曆史上有一個存疑的王朝,那便是唐虞王朝。說白了,那就是堯舜帝嚳那時候,都說三皇治世五帝定倫,這八個人不用長,每個人統治15年算吧,就120年了,那麼之前的呢?別忘了,黃帝、炎帝只是稱號,而非個人,就像神農烈山氏便是炎帝的一位。再加上這些時間,你說呢?

最後,再給你說一個證據,如果你讀過《山海經》尤其是前面的《山經》,你就會明白,那麼一本全球地理地貌大全不是一兩代人就能搞定的。

如果,自己都懷疑自己的歷史,那這個民族是無法讓別人真正尊重你的!



雜看世界


提到中國五千年這個歷史成因,就不得不提夏商周斷代工程。

中華文明具有悠久的歷史,然而真正有文獻記載年代的“信史”卻開始於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見於《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此前的歷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司馬遷在《史記》裡說過,他看過有關黃帝以來的許多文獻,雖然其中也有年代記載,但這些年代比較模糊且又不一致,所以他便棄而不用,在《史記·三代世表》中僅記錄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無具體在位年代。因此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國歷史一直沒有一個公認的年表。

1996年5月,國家啟動了夏商周斷代工程。該工程就是以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相結合,集中相關學科的優勢,力求作出能反映20世紀年代學研究最好水平的成果,制定有科學依據的《夏商周年表》。

經過幾年的努力,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年表》正式出臺,這是我國迄今最具科學依據的古代歷史年表。這個年表為我國公元前841年以前的歷史建立起1200餘年的三代年代框架,夏代的始年為公元前2070年,商代的始年為公元前1600年,盤庚遷殷為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為公元前1046年。其中對夏代的始年、夏商分界年代、武丁在位年代和武王克商年代的估定具有重要創新意義,不但為進一步對夏商周的年代精確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還為繼續探索中華文明起源及早期發展,為揭示五千年文明史起承轉合的清晰脈絡,打下了堅實基礎。而洛陽地區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的重要發現,為夏商周斷代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物證,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才不叫小鈺


中國沒有五千年曆史,只能說明你對中國歷史的無知和自信的缺失。

商、周曆史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歷史,商前的夏朝有考古證明,比夏朝更早的虞朝、唐朝,既有傳說,也有古書記載(我手裡就有記載唐虞名字的古書),唐虞雖無考古物證和文字,但絕不是空穴來風。

近有考古,發現了八、九千年的賈湖骨笛和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這些文明哪一個不比西方文明早幾千年?文明誕生如此之早,虞朝、唐朝或更早的朝代或許就淹沒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和厚厚的塵土之下,沒發現不等於沒有,她在等待我們去發現呢。

西方不承認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害怕自已文明被中華民族超越。他們不承認,難道我們就不相信?何況,中國歷史為何一定要讓西方承認呢?

等著吧,隨著時代的進步,國家的強盛,更久遠的中國歷史一定會呈現在人們眼前。



用戶Zh天邊雲


這個只是傳統的說法,事實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來說這個五千年是從大禹治水那時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時間根據目前的考證應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時.不過五千年文明之說早已有之,以當時的學術水平自然不能考證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說五千年了為什麼說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

最近,夏商周斷代工程己經取得突破性成就。

  專家己公佈了《夏商周年表》,確定夏代始年約為公元前2070年。黃帝事夏一千年左右。這樣算來,從黃帶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一般講文明史,是以城、青銅和文字為標誌的。考古工作者已在河南淮陽發現了一座屬於黃帝時代的古城遺址-平糧臺古城遺址,在這裡發現了標誌文明的青銅和文字。

  就文字而言,通常把甲骨文看做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估計距今三千年左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發現了黃帝時代的骨刻文字,專家認為這才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科學家還發現山東大波口文化中晚期?quot;陶文"與商朝的甲骨文有一脈相承的跡象,估計 "陶文"距今約五千年。

  1993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東的一座古城遺址中又發現了一種與甲骨文差別較大的"陶文"。"陶文"是刻在陶片上的,有11個宇,分五行排列。第一行3宇,其餘各行皆2字,文字大小均勻,筆劃纖細。陶文距今也接近五千年。專家們還發現了河圖和洛書。河圖刻有一到十個自然數排列圖形,洛書刻有一到九個自然數排列圖形。

  這些圖形是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的龜甲上,人稱 "河洛文化"。有人稱這是中華文化的源泉。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頭山遺址發現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壇。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遺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證實中國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大漠孤煙叟


馬克思的名著;一個忘記自己歷史的國家不遠的將來,將從地球上消失;提問這些5000年曆史的人,大多都自以為是,無非在彰顯著自己的能耐和文化的深柏,是否讓人們能像他一樣舉出各種5000年的例子?以及文獻的記載,本人不是抬舉,給你舉一下例子,沿黃河而下,青海發掘的4000多年馬家窯陶瓷文化,西安的六朝八都,以及洛陽的,七朝古都,許昌1975年,新發現的,十萬年至12萬五千年,遠古時期的,許昌人頭蓋骨,讓世界的考古專家,重新認識了,人類的起源,是我們中國許昌人,一路向南,河南的新鄭,九千年,土陶文化,上刻有中國,以及農耕的太陽人文圖案,以及北京,周口店猿人頭蓋骨,有五十萬年到70,萬年,以及三星堆的銅器,最重要的,河南濮陽市,88年發現的,4500年的古墓,用貝殼擺置的,雙龍並葬,讓您見笑了,對不起,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鐵路退休工人;


馬金駒


都說中華上下五千年,很多人會誤解說上有五千年,下有五千年,那加在一起的話豈不是一萬年?

其實呢,我國曆史年份是由兩部分組成,中華上下五千年中的“上下”是一個縱向的意思,指的是公元前和公元后的歷史年份,分別是公元前3000年和公元后2000多年,公元前後一共5000年的意思。

那中華文明從起源到現在到底有沒有5000年之久呢?

其中的爭議點就在於公元前的歷史文明究竟是2000年還是3000年,

在中華民國時期,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說過“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當時不少人就提出質疑,認為我國曆史起源於夏商周時代。而最早的夏朝出現在公元前2070年,那距今也不過才4000多年,怎麼就能說中華上下五千年呢?

雖然夏朝是我國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大禹治水以後傳位給啟,出土文物有青銅器和玉器,也都是有據可依的。

但是大家都要深入思考,

才能明白一點:

關於一個王朝,一個文明的創建,絕不會是憑空出現的,必定是經過一定時間的演變和發展才能奠定夏朝的文明基礎。

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在夏朝之前還有一個時代,

如果真要細細推算的話,恐怕年代之久遠早已超出5000年的範疇。

孫中山的這句“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大多數人注意點都在前半句,但是孫中山在後半句中提及到了“神州”和“軒轅”,這兩個關鍵詞是極具指向性的。

“神州”是中國遠古部落首領黃帝統治下的土地被稱為神州。

“軒轅”是中國遠古時期華夏民族的領袖,五帝之首黃帝的名字就叫公孫軒轅。

那在夏朝之前的文明到底是什麼呢?

那就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的時代!

三皇分別是伏羲、燧人、神農,五帝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他們都是上古時期部落的首領,帶領民眾開創了中華上古文明。

關於上古時期究竟是神話傳說還是歷史時期也是存在爭議的,不過那也是因為年代太過久遠,上古文獻大都失傳。再加上三皇五帝對人類社會作出了重大貢獻,而被後世尊崇和美化,撰寫了很多關於他們的神話故事,當歷史和神話混在一起,認知界限被模糊,大家就會真真假假傻傻分不清。

但是上古時期的真實性是毋庸置疑的。

秦王嬴政滅掉六國,一統天下以後,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於是兼採一字確定了“始皇帝”的稱號,來顯示自己的尊貴。

司馬遷的《史記》中第一篇就是五帝本紀,記載了大量五帝生平的事蹟,古華夏部落之間頻繁的戰爭,以及遠古民眾戰猛獸、治洪水、開良田、種嘉穀、觀測天文、推算曆法、譜制音樂舞蹈等歷史文明的繁衍和發展。

而近代考古發現的龍山文化遺址、良渚文化也驗證了這一時期的真實性,

出土的大量農耕器具、陶瓷製品、玉製器具等都可以體現出遠古時期的部落已經脫離了原始人茹毛飲血的生活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有了社會文化的繁衍和發展。

這些都是中國歷史文明有據可依的一些考證,足以佐證上古時期是真實存在的,這些遺址保守估計時間是公元前3000年,那距今也就是5000多年。

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文化遺址如下,

但可惜的是沒有充足的依據證明其真實性。

半坡遺址----距今約6800年的黃河流域文化

河姆渡遺址---距今約7000年的長江流域文化

仰韶遺址--距今約7000年的仰韶文化

大地灣遺址---距今約8000年的天水遠古文明

賈湖遺址--距今約8000年的賈湖文化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地大物博 ,文化傳承源遠流長。

在這片土地上曾經出現過許多強大的朝代和閃耀的人物,

希望在未來,考古工作者能為我們挖掘出更多被掩埋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