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員工工資開支是企業開支最少的一項成本?

藍莓汁423


是否是最少,要看企業報表了。

“剩餘價值”的存在,一方面歸屬於領導擁有和支配,另一方也是“擴大再生產”的資本積累。

一個良好的企業,不能沒有資本積累。


贔屓680820


結合我自己經歷來看,我覺得這樣說很有道理。

我們把這句話反過來看,就會好理解一些,那就是有人覺得員工工資是企業開支最大的一項成本,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說法?無外乎一點-員工沒有產生應有的價值,或者說員工創造的價值遠低於他的工資收入。我覺得有這樣說法的企業經營管理是出了問題的,甚至是經營不善的,其實造成這種局面或者產生這樣的想法,企業負責人和管理者難辭其咎。

創業者創業初期,創業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都會有思想準備,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加上市場的變化,如果現實沒有按照自己的設想呈現時,創業者的思想就會慢慢發生變化,開始怨天尤人,甚至會產生一些消極的想法,我覺得這時候應該馬上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的內心及過往的言行,保持創業初期的激情,積極做好市場調查,梳理好商業模式,和自己的團隊一起努力拼搏,打造自己積極陽光、滿滿正能量的企業文化氛圍,在好的文化氛圍里加強交流溝通,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團隊裡每一個員工的綜合能力,收穫更多的市場效益,員工的價值同時也會得到更好的體現,個人和企業共同成長!



就那麼些事


最少的成本?知道公司有哪些成本嗎?成本又是怎麼核算和列支的嗎?

以教育培訓行業為例吧,一般工資成本在12%左右,師資課酬在30%(其他產品型的就是進項成本),營銷成本在15%,管理分攤在5%,房租水電等運營成本分攤5%,稅金平均成本在10%(增值稅及附加,企業所得稅,不含分紅個稅),利潤在35%左右就不錯了。




可知在線


我從事過加工業工廠,以我個人看來:員工工資真的在生產成本中所佔比例極小,當然,你的工廠產品要自產自銷,不是為他人代工。我幹過機械廠,也幹過服裝廠,個人認為最大的成本是原材料;其次是房租、設備租金;第三是各種稅費。員工工資那幾個錢,還不夠產品營銷費用的一個零頭呢。


草狼的平淪


這個命題極其不嚴謹,不管什麼行業,人力成本都是重要的支出,要不然,也不會有眾多企業捨去中國全產業鏈的配套,跑到東南亞了。我是做服務行業的,我公司最小的成本是房租水電網費,最大的是人工。


老牛拉車三十年


否則就沒有利潤了,所謂的利潤就是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應該給你五萬元,但只給二萬,三萬元就是資本家剝削了!


康樂舅


你給老闆創造一萬的價值,老闆才會給你一千,所以老闆才賺錢,員工都是給企業賺錢的,成本當然最低


旁中龍


這是他不瞭解工業體系中行業不同人工費用亦不同。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工成本達到20%及以上,那人工工資的波動對產品的成本影響極大。過去我國開放初期的“三來一補,來料加工”就屬於此類。企業產品加工過程自動化程度越高勞動力成本越低,生產效率越高。


狼129828566


這是不對的,首先區分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製造業成本中主要是原材料,服務業成本主要是人工。現代服務業中(例如金融、諮詢)人力成本佔絕對大頭,至少為成本總額的60%以上,是舉足輕重的成本組成。


切問近思61177173


“命題”不嚴謹,工資不是“最小開支”。

縱觀世間這大大小小的各行各業,除了少量的“個體戶”之外,一般意義上來講,各行各業的員工工資,在“實際”的企業運營之中所佔比例,都算不上是企業“開支最小”的一項成本。

從人才戰略角度,暫可以這麼去說。

企業核心以“逐利”為根本,經營“以人為本”,從“企業文化與人才戰略”角度來講,“工資開支”是企業開支“以小博大”的資本運作基礎下的相對“最小的”成本,從最小的“人資成本”到期許獲取“最大”之利益為立足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