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獻血的話,會不會有利於降血壓呢?高血壓患者能獻血嗎?

不要菜


首先我們問自己一個問題,血壓高是一件壞事情麼?

很多人害怕高血壓,是因為高血壓會讓你頭暈,頭痛,胸悶,四肢麻木,嚴重時可能會腦梗、心梗等等讓人害怕。其實身體升高血壓只不過是為了達到一個動態平衡的結果。

怎麼理解這個事情呢?

我們知道在劇烈運動的時候,心跳會加速,呼吸會加速,血液流速會增加,那麼血壓也會升高。這個時候血壓升高是因為身體的運動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能量、營養物質,而血液是運送這些營養物質的媒介。而每個單位的血液能攜帶的營養是一定的,所以只能靠提升運輸速度來提高運送量。

我們健康的血管基本上是下圖的狀態1或2,高血壓患者的血管是狀態3或4。

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需要血液運輸營養。當血管堵塞時,血液運送的營養減少,器官營養不足,這時身體就會命令血液流速加快來補充器官所需的營養。血液流速加快,血壓升高,器官缺乏營養的問題解決了,但是又出現個問題。血壓升高使得血液流速加快,腦部血液流速也加快,血管擴張,擠壓腦部神經,出現頭暈、頭部脹痛的狀況。如果這個時候吃降壓藥,空腹15分鐘,飯後30分鐘左右血管就會擴張,血管堵塞的問題暫時解決。血壓就會降下來,頭暈、頭疼的症狀立馬緩解。可是等藥效一過血管收縮,又堵了。

如果我們只在頭疼頭暈的時候吃降壓藥,而不去解決血管堵塞的問題。那麼就只有終身服藥,等待高血壓的併發症的到來。

題主說獻血來降血壓,是想說用減少體內血液的總量來降低血壓麼?這樣並沒有解決因為血管堵塞導致血流量變小,器官缺營養這一根本問題。跟吃降壓藥一樣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想要解決高血壓這個症狀,解決血管堵塞才是正確的方法。


王銘的生活


高血壓患者不建議獻血,有百害而無一利!


有一些高血壓患者應該已經知道了,高血壓患者是不可以獻血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壓患者的血液質量不夠,還有一點最為重要的,就是高血壓患者獻血對自身來說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高血壓患者為什麼不能獻血?

高血壓患者如果獻血,特別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心絞痛”與“心肌梗塞”。高血壓患者總體來說血壓不穩定,血壓上下起伏還很大,在這種不穩定的情況下,獻血時心臟的冠狀動脈非常容易發生痙攣,痙攣之後,就會引發心臟供血和供氧不足,出現心絞痛。

我們需要明白,高血壓重點在“壓”,而不是在“血”,並不是說將身體中過多的血液獻出去就會將高血壓治好,而是需要將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降低才行,所以高血壓患者獻血並不能對自身的血壓控制有所幫助。

雖然說有些患者血壓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一直穩定在正常範圍以內,但實際這很可能只是藥物的作用,一旦獻血會引起不好的結果,所以說並不是高血壓患者不能獻血,而是怕高血壓獻血時出現危險,畢竟每個人的生命都重要。


羅民教授


高血壓患者能獻血嗎?

先說第二個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二條有關獻血主體的規定只有一句話:

“ 國家實行無償獻血制度。國家提倡十八週歲至五十五週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

就是說,只要是18~55週歲的健康公民都可以獻血。

如何才算“健康”呢?

只有由法律釋義和實施辦法來具體規定。

目前的規定足有10大條款:

1.年齡:18-55週歲。

2.體重:男性50千克以上,女性45千克以上。

3.血壓:收縮壓90-140mmHg,舒張壓60-90mmHg。

4.脈搏:60-100次/每分鐘,高度耐力的運動員50次/每分鐘。

5.體溫正常:不能高於37.5℃。

6.皮膚:無黃染,無創面感染,無大面積皮膚病,淺表淋巴結無明顯腫大。

7.五官無嚴重疾病,鞏膜無黃染,甲狀腺不腫大。

8.四肢無嚴重殘疾,無嚴重功能性障礙及關節無紅腫。

9.胸部:心肺正常。

10.腹部:腹平軟,無腫塊、無壓痛,肝脾不腫大。

按照這個規定,在我國高血壓患者不宜獻血

高血壓患者獻血的話,會不會有利於降血壓呢?

如果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嚴格規定高血壓患者不能獻血,題主的第一問就會成為永遠的謎。

好在,國際上並沒有所有高血壓患者不能獻血的嚴格規定,這才有了下面這項給題主答案的研究。

德國一項研究說,規律性獻血有利於高血壓管理

一些流行病學研究報告說定期捐獻全血與降低心臟病發作相關。對於這種關聯給出的解釋包括,獻血可以降低鐵和鐵蛋白,以及“壞”膽固醇水平。

有人就想了,會不會因為獻血還可以降低血壓呢?

德國一個小組在2015年發表的研究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連論文標題都直接說“定期獻血有助於高血壓管理:292例獻血者的觀察研究”:

結果發現,在146例高血壓(> 140/90 mmHg)患者中,四次獻血後,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從155.9下降到143.7 mmHg,和從91.4降至84.5 mmHg。

分析還發現,隨著獻血次數的增加,與血壓下降之間具有明顯的劑量效應

這是大好事啊,高血壓患者只要定期獻血,血壓就能乖乖地下來。

於是,作者忙不迭地給出指導性結論:

“定期獻血與高血壓患者血壓明顯降低之間有關。

獻血的這種有益效果可能為社區醫療保健和降低高血壓治療成本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問題是,這個結論是建立在他們這一項僅有292例病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觀察性研究上。

他們似乎忘記了,對於小型研究的初步結論首先應該進行更大規模研究來驗證。

美國大型的分析研究說,那可能是假象

美國人沒有忘這一準則。

2018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美國一個小組對紐約獻血中心2014年和2015年近15萬獻血的資料進行回顧研究,其中資料齊全的有接近10萬人。

研究者首先將被研究者以第一次獻血前基線血壓數值分為收縮壓至少140 mmHg組,和收縮壓低於140 mmHg組。

研究結果非常“理想”,血壓正常組四次獻血血壓一直保持平穩,而高血壓組經過第一次獻血後,血壓就下降到正常水平,並一直保持平穩狀態。

如果研究就此截止,那麼似乎可以得出結論認為,定期獻血將會一舉解決血源不足和高血壓兩大世界難題的神兵利器。

但是,當研究者分別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獻血時測量的血壓值進行分組後驚奇地發現,收縮壓高於140 mmHg組,無論是前面還是後面三次的血壓值都有明顯下降,趨於正常。

當研究者以收縮壓高於140 mmHg,100~140 mmHg,低於100 mmHg進一步分組,並分別以第一、第二、第三次和第四次測量值為基礎,重複了上面的發現:

除了觀察的那一次血壓特別高或者低以外,其他的幾次都趨於迴歸平均值。

因此,研究者得出結論,觀察到的定期獻血可以降低血壓的結果是測量偏差導致的統計學誤差。如果進行多次測量,測得值將會糾正偏差,迴歸於平均值。

研究者給出的最終結論,也是論文的標題,是:

定期獻血看上去似乎可以降低血壓,但這種表觀現象是騙人的

Donating blood on a regular basis appears to reduce blood pressure, but appearances can be deceiving

雙方都直接用標題來直抒胸懷,都夠直白的。


掙脫枷鎖的囚徒


有病人來問我,獻血是不是就可以預防高血壓,我覺得大家會有這種想法,可能認為高血壓是因為血太多導致高血壓的。所以我的答案是否認的。高血壓不能獻血。

高血壓的原因有哪些呢?

高血壓的原因包括血容量增加、還有血管硬化彈性下降,所以獻血減少血容量,也不能改變血管的彈性,仍然是高血壓。

高血壓的人為什麼不能獻血?

高血壓的人,獻血後可能導致血管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出現心肌梗死,有風險;同時,如果這個高血壓的人有在吃藥的話,血裡也有降壓藥,如果把這個血輸給某個血壓正常或者是血壓低的人,就會導致血壓更低,有風險。所以從獻血者或者是受血者來說,都是有風險的。高血壓病人不能獻血。



大腦梗知識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據統計我國每3位成年人中就有1例高血壓患者,同時這個比例的整體趨勢還在逐年增高,由此可見高血壓患者非常普遍,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今年是第15個世界獻血者日,很多市民都想在這特殊的日子裡貢獻自己的一份愛心,但許多高血壓患者在獻血時被告知不能獻血,為了鼓勵更多的民眾參加到無償獻血這個隊伍中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無償獻血具體要求,當我們想要去獻血時可以提前評估一下自己是否符合條件。


獻血時對於獻血者都有哪些要求?

1)年齡:18-55歲。

2)體重:男性≧50kg,女性≧45kg。

3)血壓:血壓範圍在90-140/60-90mmHg,脈壓差≧30mmHg。

4)脈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運動員≧50次/分。

5)體溫正常。

6)皮膚無黃染,無創面感染,無大面積皮膚病,淺表淋巴結無明顯腫大。

7)五官無嚴重疾病,鞏膜無黃染,甲狀腺不大。

8)四肢無嚴重殘疾,無嚴重功能性障礙及關節無紅腫。

9)胸部:心肺正常。

10)腹部:平軟,無壓痛,無腫塊,無壓痛,肝脾不腫大。

高血壓患者能獻血嗎?

從以上對獻血者要求中可以看出血壓正常的患者才能獻血,為什麼獻血法裡做如此要求?其實這是基於保護高血壓患者的角度考慮設定的,因為高血壓患者獻血時,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易發生痙攣,可能引起一過性缺血,導致心絞痛的發作;而且高血壓患者血管大都有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異常,獻血後可造成血流減慢,血栓形成,易發生心肌梗死;加上高血壓患者一次性大量失血血壓波動會很大,不易控制,會加重對靶器官的損傷,因此不建議高血壓朋友獻血。

高血壓患者獻血能降血壓嗎?

血壓是指血管內血流流動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影響血壓的因素很多,循環血量與血管容量是其中之一。我們人體內的血液總量約佔體重的8%作用(以男性為例),那麼一個體重70kg的成年男性血量約5.6L,每次獻血時的獻血量不超過400ml,這個量相對於我們人體的總血量來說是微乎其微的,因此獻血對循環血量基本不產生影響,所以也不會引起血壓的降低,想通過獻血降血壓這種方法是不可行的,高血壓患者還是應該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藥物治療控制血壓。


藥師方健


有相當一部分人,誤以為高血壓患者可多獻血,來降低血壓。其實,高血壓跟心肌炎、血栓性靜脈炎一樣,皆屬心血管疾病,都不屬於合格的無償獻血者。高血壓患者獻血也是無法降壓的。 高血壓不會因獻血而緩解。高血壓是血管發生了病變,血液從心臟流經血管到達全身各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叫做血壓。某些人血液不能很容易地通過全身,病變使血管變狹窄了,血流的壓力就會升高以保證血流通過,這樣動脈血壓超過正常值,就形成了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如果獻血,可能發生危險。高血壓患者在獻血時,心臟冠狀動脈易發生痙攣,可能引起一時性缺血,導致心絞痛。另外,高血壓患者多合併有血脂異常,常有血流或血管異常。獻血後血壓下降、血流減慢,可引起血栓形成,易發生心肌梗塞的意外。 有時雖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但血管本身的調節異常狀態沒有改變,獻血引起的血壓波動也會引發危險。如果高血壓患者實在有需要獻血,必須要在醫護人員監控下進行,以便發生異常狀況及時處理。 以上內容就是對高血壓獻血能否降壓相關問題的介紹,相信大家看過之後,對高血壓獻血能否降壓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了,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如果這篇回答對你有幫助,請給我點個贊哦,支持我創作更多好用的攻略~頭條關注咕咚健康小助手,最新健康資訊搶先看!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關注我們,後臺發送私信哦~想了解如何科學有效減肥?關注並私信發送「減肥」,原價159元的專業減肥課程,免費送給你!!這個夏天讓你科學瘦,健康美!


咕咚健康小助手


高血壓肯定不能獻血!



這是獻血操作規定裡面明確規定的一條:第I.3.1.2 條明確規定,循環系統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病、低血壓、四肢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性靜脈炎等。



其實總能碰見這樣的高血壓患者能不能通過獻血或放血降壓,這就好比飲鴆止渴,就是很渴,但是喝的是毒酒,喝完毒酒或許能止渴,但很快就會死亡。高血壓通過獻血或放血來實現降壓道理一樣,對於某些人來說,獻完血高血壓或許會下降,但只會一過性的下降,根本不能長期維持正常,很快就會恢復到獻血前狀態,我們不能每天通過放血來降壓吧?更何況本身放血和獻血這種失血導致的低血壓,道理就和大出血後休克的道理一樣。大出血後,體內的血不夠了,人就會低血壓,就會休克;少量失血後,一部分人的血壓會偏低,但這可以看作是一種副作用,而不是我們正面得到的結果。所以,獻血降血壓,一方面不能維持穩定血壓,一方面只是失血後的一些副作用而已。


我們再講講血壓的原理,血壓是由這幾個因素形成的:1、每搏輸出量,也就是心臟每次跳動往外打出血液的多少;2、外周阻力,也就是血管及全身臟器的阻力;③心率,也就是心跳次數;④主動脈和大動脈管壁的彈性;⑤循環血量與血管容量,也就是我們血管裡面有多少血。

在5各因素中,第5條確實是跟血液的多少有關係,也就是血液少了,血壓確實會下降,這就是上面剛說的,大出血後,人就會低血壓就會休克。但這不能改變高血壓的根本,這種失血降低血壓,只是會導致更多的問題,而真正的降壓,只能通過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目前的正規降壓藥;這兩種方法對人體沒有害處,沒有危險。

除了高血壓,還有那些情況不能獻血呢?



1 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 氣管哮喘、肺氣腫、以及肺功能不全等。

2 循環系統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病、低血壓、四 肢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性靜脈炎等。

3 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胃腸炎、活動期的或經治療反覆

發作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胰腺炎、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等。

4 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 腎病綜合徵、慢性泌尿道感染以及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等。

5 血液系統疾病患者,如貧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紅細胞貧血治癒者除外)、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粒細胞缺乏症、白血病、淋巴瘤 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

6 內分泌系統疾病及代謝障礙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疾 病、甲狀腺功能性疾病、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尿崩症等。

7 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 類風溼性關節炎、大動脈炎等。

8 慢性皮膚病患者,特別是傳染性、過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膚 病,如黃癬、廣泛性溼疹及全身性牛皮癬等。

9 過敏性疾病及反覆發作過敏患者,如經常性蕁麻疹等、支氣 管哮喘、藥物過敏等。單純性蕁麻疹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獻血。

10 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如腦血管病、腦炎、腦外傷後遺症、癲 癇等,以及有驚厥病史或反覆暈厥發作者。

11 精神疾病患者,如抑鬱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12 克-雅(Creutzfeldt-Jakob)病患者及有家族病史者,或接受 可能是來源於克-雅病原體感染的組織或組織衍生物(如硬腦膜、角 膜、人垂體生長激素等)治療者。

13 各種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患者。

14 傳染性疾病患者,如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感染者。獲得性免疫 缺陷綜合徵(AIDS,艾滋病)患者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麻風病及性傳播疾病患者及感染者,如梅毒患者、梅毒螺旋體感 染者、淋病、尖銳溼疣等。

15 各種結核病患者,如肺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

16 寄生蟲及地方病患者,如血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肺吸 蟲病、囊蟲病、肝吸蟲病、黑熱病及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

17 某些職業病患者,如放射性疾病、塵肺、矽肺及有害氣體、 有毒物質所致的急、慢性中毒等。

18 某些藥物使用者,如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鎮靜催眠、精神類藥物治療的患者;既往或現有藥物依賴、酒精依賴

或藥物濫用者,包括吸食、服食或經靜脈、肌肉、皮下注射等途徑使 用類固醇、激素、鎮靜催眠或麻醉類藥物者等。

19 易感染經血傳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有吸毒史、男男性行為 和多個性伴侶者等。

20 異體組織器官移植物受者:曾接受過異體移植物移植的患者,包括接受組織、器官移植,如臟器、皮膚、角膜、骨髓、骨骼、 硬腦膜移植等。

21 接受過胃、腎、脾、肺等重要內臟器官切除者。

22 曾使受血者發生過與輸血相關的傳染病的獻血者。

23 醫護人員認為不適宜獻血的其它疾病患者。

還有一部分人暫時不能獻血:



1 口腔護理(包括洗牙等)後未滿三天;拔牙或其他小手術後未滿半個月;闌尾切除術、疝修補術及扁桃體手術痊癒後未滿三個月; 較大手術痊癒後未滿半年者。

2 良性腫瘤:婦科良性腫瘤、體表良性腫瘤手術治療後未滿一 年者。

3 婦女月經期及前後三天,妊娠期及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 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

4 活動性或進展性眼科疾病病癒未滿一週者,眼科手術愈後未 滿三個月者。

5 上呼吸道感染病癒未滿一週者,肺炎病癒未滿三個月者。

6 急性胃腸炎病癒未滿一週者。

7 急性泌尿道感染病癒未滿一個月者,急性腎盂腎炎病癒未滿 三個月者,泌尿系統結石發作期。

8 傷口癒合或感染痊癒未滿一週者,皮膚侷限性炎症癒合後未 滿一週者,皮膚廣泛性炎症癒合後未滿二週者。

9 被血液或組織液汙染的器材致傷或汙染傷口以及施行紋身術 後未滿一年者。

10 與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史者,自接觸之日起至該病最長潛伏期。甲型肝炎病癒後未滿一年者,痢疾病癒未滿半年者,傷寒病癒

未滿一年者,布氏桿菌病病癒未滿二年者。一年內前往瘧疾流行病區者或瘧疾病癒未滿三年者,弓形體病臨床恢復後未滿六個月。

11 口服抑制或損害血小板功能的藥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

林類藥物)停藥後不滿五天者,不能獻單採血小板及製備血小板的成分用全血。

12 一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13 寄生蟲病:蛔蟲病、蟯蟲病感染未完全康復者。

14 急性風溼熱:病癒後未滿二年或有後遺症者。

15 性行為:曾與易感經血傳播疾病高危風險者發生性行為未滿 一年者。

16 旅行史:曾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檢疫傳染病疫區或 監測傳染病疫區旅行史,入境時間未滿疾病最長潛伏期者。

總之,獻血對於健康人來說,不會造成身體影響,而且還是積善行德的大好事!

但對於以上情況,不能獻血,不但有損自己的健康,還可能會威脅到受血者。

高血壓更不可以通過獻血或放血來降血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